第5章 ☆、暮生結
作者有話要說:
顧今生初中念的是上秦一中,和陸謹承是同桌兼基友,因為樣貌與成績一樣出類拔萃,一度成為校園內女生的傳說,兩人都是南陵人,盡管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假期經常見面,于是顧今生在陸謹承的家中第一次見到了何暮林,那時候她在上秦念小學,快要畢業,十二三歲的女孩,有點怕生。還未發育,弱小的身軀經不起風吹雨打,令顧今生印象最深的是她那雙大眼睛,在劉海的襯托下更加炯炯有神。顧是獨子,便将其當做妹妹般疼愛,加上得知她的雙親早逝後,多了幾分憐惜。三個人經常一起玩,偶爾兩個男孩會合夥吓唬她,惹得何暮林大哭後又聯手想法設法地哄她開心。後來暮林也考上了上秦一中,因為她怕生,平常在學校也不大說話,所以沒什麽存在感。
第二生長期逐漸到來,兩三年的時光将女孩打磨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而男孩身體突然拔高,一躍而成了一百八十多公分的少年。或許少年對少女的感情依舊還停留在妹妹中,然而,少女對少年的情愫卻日益深切,他是除了她哥哥之外唯一一個深交的異性,況且,陽光帥氣。
在顧今生畢業的那個暑假,大抵是女孩受到《惡作劇之吻》中湘琴的刺激,竟然鼓足勇氣地當面對顧今生表白,海邊仲夏夜羞澀卻勇敢地遞出手中的那杯紅茶令顧今生猝不及防,尴尬地接過卻一口未動,當然他沒有很狗血地說出:“你誤會了,我只把你當成妹妹。”這樣狗血的臺詞,而是用了幾天的時間,去理清他對她的情感,在似有似無地掙紮中還要考量他與陸謹承之間的關系,他們都不是把感情當兒戲的人,盡管平時吊兒郎當。
陸謹承參加了全國性的創新大賽,忙于研究淨水器,每天泡在實驗室裏,難得休息。後來他如願成為此次參賽獲獎的最年輕者,并用此項發明注冊了專利,獲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顧今生反複思索了幾日後,還是決定找陸謹承商量一下,所幸陸的研究已經接近尾聲,便約他出來打球。
涼爽的夜晚,盡情流過汗的男子漢坐在大樹下喝水乘涼,顧試探性地咨詢陸關于有女孩向他表白的事情,卻引來陸的一陣唏噓“有女生向你表白不是很正常嗎?”,而當顧将暮林的名字說出來之後,陸的表情明顯嚴肅了許多,告訴他自己的意願是不想讓他們之間的關系太複雜,但是一切還是顧今生自己決定。顧今生問說如果以後他們分手了,他們之間的兄弟情會不會也斷掉,陸謹承答只要顧今生沒做對不起何暮林的事情,他們會是一生一世的好兄弟。
第二天,顧今生見到何暮林,眼眶紅腫,讓他心裏更覺得內疚,鐵下心來拒絕她的意圖一點點被她的淚水融化,甚至在何暮林哭着說對不起時候,他竟然鬼使神差地抱住她,那一年的暑假,他們戀愛了。
秦城一中是住宿院校,設有初、高中部,作息規定得很嚴格,也是寧城名列前茅的中學。兩人在學校因為年級不同,難得見上一面,而且今年的暮林正要中考,所以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兩個正在交往。等到周末放假回南陵後,兩人才會約出來,去芋仔吃芋圓,去契河放花燈,去電影院看電影等等,顧今生也越來越覺得他是喜歡她的。
而所有的美好,直至暮雲中考前的一個月,突然發生轉折。起因是在一次和顧今生吃飯中,暮林的胃開始犯疼,蒼白的臉蛋不住冒汗,顧今生立即送她去醫院挂號,給她看病的是一位老醫生,在診斷過程中因為經期推遲,反胃的緣故被她一度懷疑為懷孕,而一旁陪他看病的顧今生更令那位醫生覺得反感。盡管之後經過确診是普通的腸胃炎,但她和顧今生留給她的第一印象便是非善類,她認為就算沒有懷孕也并不代表沒有做過那事。
事實卻是暮林因為中考臨近一度壓力過大而厭食,慢慢演變成了腸胃炎,其實在這之前已經發作過幾次,但都沒有這次來得嚴重,而暮林自己也就忍了過去。她和顧今生都以為這件事應該就這麽過去,但人生往往很諷刺,給她看病的那位醫生的孫女恰好跟何暮林同班,更巧的是那會她們的畢業照剛剛發下來,晚上老人看照片時自然而來地想到今天的病人,于是以此為例教育他的孫女要潔身自好,千萬不能亂來,誰知說着說着突然迸出這麽一句:對,就是她。并且不忘告誡孫女要離她遠一些。孫女出于詫異和好奇,一回學校便有意無意地多觀察了幾眼暮林,而顧今生因為擔心她的身體所以便時常約她一起到食堂吃飯,暮林很勤,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沒什麽人了,而且坐的位置也比較靠角落,所以沒有人察覺。但被醫生的孫女卻看得一清二楚,覺得心裏藏了一個秘密,然後悄悄地告訴了自己的閨蜜,而閨蜜也有閨蜜,還有男朋友,很快,暮林和今生在一起并且疑似懷孕了的消息一時間在學校炸開了鍋。
陸謹承是知道事情的人,看到自己的妹妹被別人這麽诽謗,火冒三丈,而顧今生作為當事人更是哭笑不得,他連在和何暮林接吻時手都不敢亂碰,現在還被人說成這樣。但是他仍堅持每天和暮林一起出發,并且還開導她說本沒有沒有做過的事情,別人怎麽說是別人的事情,但如果自己因此受影響,才是笨蛋。而同時他和陸謹承也抓緊時間找出那個謠言的最先制造者,他們一致認為只有把造謠的人找出來才可以辟謠。
戀愛在中學中其實算不是是稀罕事,但是扯上懷孕這件事性質又不一樣,而顧今生的堅持卻惹來更多的非議,當然,從醫院入手,他們很快找到了造謠者,但醫生覺得自己并沒有錯,而她的孫女更是覺得委屈。謠言很快通過一些小九九傳到各自班主任的耳中,而何暮林的班主任正好以前也是顧今生的班主任,所以更加“重視”,快速地約了雙方的家長到學校。
陸謹承事先便和陸昇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暮雲的身子骨一向就弱,平時不少跑醫院;陸謹承的媽媽林靜在他上初中那會便回靖池,與陸昇長期分居兩地,陸爸爸身兼兩職,在外頭是CEO,在家裏邊成了保姆,兩個孩子平時要是出了什麽狀況都是陸昇搞定,自然暮雲的健康也都是由他料理。在這件事上他認為是自己的疏忽,而關于她的情感問題,他則認為只要态度端正并且不逾越那條線即可,再說他很看好今生。至于顧家那邊,情況也大同小異。
那天下午到場的除了何暮林、陸昇。顧今生、顧媽媽,還有陸謹承千方百計地叫到了大家跟前的暮林的同學,她說得哭哭啼啼,話未講完卻被老師喊了出去,兩位老師一致認為,這件事情的根源不在于謠言,而在于,他們引以為豪的學生竟然早戀了,尤其是何暮林,剩二十幾天就要中考了,這樣不僅對他們的學業有所影響,也讓他們沒有立場去教育其他的學生,引導他們走正确的路。
家長對于孩子早戀一事沒有做多大的辯解,畢竟在校方眼中不算“光彩”,都是唯唯諾諾,表示回去後會和孩子詳談。
這次見面算是比較和平地收場,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顧媽媽從學校出來過馬路的時候,意外地被一輛貨車碾過,搶救無效身亡,當時,看着她發生意外的,除了目送她離開的顧今生,還有正在道別的陸家父子與何暮林。那一天,手術室的醫生出來後,嘆息地向他道歉,他看着媽媽的身體徹底地被一塊白布遮住,然後被送入太平間。
Advertisement
如果貨車司機的睡眠充足而沒有打盹,如果顧媽媽能平安到家,甚至如果沒有早先的那些流言,沒有被誤診,如果“早戀”在社會人心中不被歧視之類,顧今生和何暮林會很愉快地渡過他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時光,盡管之後可能會引一些很現實的原因而分手,但至少不會如此諷刺。可是人生,往往諷刺,沒有如果。
肇事的司機被判了刑,一家人失去主心骨,領着低保生活;醫生的孫女內疚過度而自殺未遂;而老醫生後來精神恍惚;那兩位班主任不久便遞出辭呈;之後學校的人忌諱談論此事,很快一切又恢複平靜。似乎每個人都在為這次的意外承擔後果,由各方共同無意鑄成的悲劇。顧德林在料理完妻子的後事後大病了一場,斷斷續續住了兩年的院。中考如期而至,何暮林發揮失常,之後被陸昇轉到秦城另一所私立的女校讀完高中,而親眼目睹母親死亡的顧今生悲痛萬分:明明沒有錯的人,為什麽要承受這般生離死別的痛苦?他甚至聽不到媽媽最後一句遺言,但她臉上痛苦的表情卻硬生生地刻在他的腦海中,一輩子都抹不掉。
母親的死給顧今生的打擊太大,眼睜睜地看着她被死神奪走卻無能為力,而他卻不知道要恨誰。很快認為最可恨的那個人應該是他自己。他在何暮林中考結束後向她提出分手,然後轉學到靖池,在陵中念了兩年高中,那兩年,他拒絕在靖池任何人的靠近,同時也給自己立下一個目标:學醫救人。後來,他開始正式步入學醫的道路,在閱讀大量中外着作與不斷的實踐經驗後,慢慢地開始釋懷,化自責為救人動力。
大病初愈的顧德林很是樂觀,在看他來,生老病死,自有定數,父子倆經常一起下棋喝茶,談談人生;到了這兩年,偶爾會念叨今生早點成家。
顧今生偶爾會想到何暮林,其實幾年間有見過面,但兩人幾乎是零交流。其實他知道這些年她也不好過,但有些事情發生了,盡管沒有直接聯系,但總有一道坎,是跨不過去的。
“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其實這句話或多或少還是能表述顧、何兩人的境遇。
“其實你媽媽死後,我有幻想過,哪怕你去靖池念了兩年書,我也以為,等時間久了,你會釋懷,然後回來找我,但當你從約翰惠普金斯回來後,過去五六年了我再一次見到你,我看你的眼神,我就知道,我們不可能了。”何暮林說得很坦然。
顧今生沉默半天後只能跟她說抱歉。
“不要說對不起,人都是會變的,只是我以為不會而已,但我聽哥說這麽多年了,你也沒再找,是因為愧疚吧,不過好了,現在我都要結婚了,你可以去找了,一定要找一個你愛的,她也愛你的人。”
顧今生不敢去想何暮林有多愛他,他覺得自己很無恥,他想的,其實何暮林也知道,所以她願意自己先走出一步,嫁給簡信,而她越這樣,便讓顧今生更瞧不起自己。
何暮林解釋選擇簡信不是因為要讓顧今生解脫,而是他真的對自己很好,是個可以相伴一生的人。
“從小我就是孤兒,很內向,幾乎沒什麽朋友,你是除了我哥哥之外,第二個接觸到的同齡人,那些日子,我真的很開心。很早以前我就喜歡你了,過了很久才向你表白,那時候好怕你拒絕我,怕永遠失去你這麽好的朋友,所以後來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真的覺得特別幸福;那麽多年過去了,你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很重要,我希望,不管再發生什麽事情,我們都還是朋友,可以說話的朋友,可以嗎?”何暮林有些像在央求顧今生。
兩人眼眶都濕潤,但語氣依舊平和,顧今生很努力地點頭。
随後分別在日落的黃昏,一個向北,一個往南。兩個月後,何暮林如期嫁給簡信,顧今生包了一份頗厚的紅包,沒有親臨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