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火雲洞人皇賜物
人族的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軒轅。
又有傳說,伏羲乃是當年的妖聖伏羲,隕落了之後,轉世為人成為了部落首領,繼而成為了人間共主。
這位人皇創立了八卦,八卦玄而又玄,懂得的都是一些貴族和道士,那些平民們也只是聽說過罷了,甚至也不是所有的貴族都懂八卦。
與伏羲相比,神農就更加受人崇拜,如果說伏羲傳下八卦能夠使人族窺視天機,那麽神農就顯得更加博愛,力求讓每個人吃得上飯治得了病。
所以比較起來之後,後面的黃帝軒轅就顯得不近人情了,沒有了伏羲的神秘,也沒有了神農的親民,反而帶着一股高高在上。
而且讓女荒自己說,他覺得剛開始幾位人皇都是以天下為公,直到黃帝這裏,漸漸廢除了天下為公的想法,開始培植親信,扶植後代,從而想要讓自己的血脈永遠為尊。
最好的例子就是前朝與本朝都是黃帝的後人,而且女荒也聽說過有一本《黃帝內經》,總結了神農至黃帝所有的草藥和藥方,并且裏面還有一些如何修煉的記載。
只是最後這部煌煌巨著被人家拆的七零八落,留下的都是一些淺顯的東西,正經有用的,早就不知道到哪裏去了。
于是女荒嘴上說着崇拜三皇五帝,但是将從內心來講是鄙視他們的。
祭祀過祖先和諸天神靈,最後一場祭祀就是祭祀人族三皇。
這場祭祀仍然十分浩大,廟宇裏面樹立着三尊雕像,女荒這一次沒有省儉,讓人把上好的香料拿出來都點燃了。
兩個侄兒跟着女荒進了大殿,小侄兒殷洪還有些不解,心想姑媽才說過,說祭拜的時候不可燃香,為什麽這會兒又把香拿出來燃燒了?
外邊有人唱禮,殷郊殷洪兄弟兩個仍然沒動,女荒向前走了幾步,卷起自己的袖子,從一個陶罐裏面盛了一碗酒放到了神農跟前。
随後女荒擡頭看着神農的雕像,“人族共主在這裏向您祭祀,知道您能聽得見,我也就長話短說,以我對聽過的傳說來判斷,您是一位仁慈的人皇,您若是如今還在火雲宮種地,不知道有沒有種出那些高産的種子。如今人口越來越多,土地有限,産出的五谷永遠都不夠吃,長此以往下去餓死的永遠是子民,為了生存,只有青壯才有資格吃飯,像那些孩子和老人在冬天裏面只配喝水。”
說完之後女荒自己動手,把所有的祭品全堆在了神農前面。
放好了之後,帶着兩個侄兒轉身出去了。
Advertisement
遠在火雲宮的三皇,坐在中間的正是神農,聽了女荒的話後也沒有去享用祭品,反而舉起袖子抹了抹自己的眼睛,站起來出了洞府到外邊的園子裏去了。
左邊兒的黃帝對右邊兒的伏羲說:“道兄,前不久不是聽說殷商氣運将盡,你有沒有起一卦,算算他們是不是仍然還有二十多年的氣運?”
伏羲坐着沒說話,閉着眼睛想了一會兒,袖子當中的手指在不斷地掐算,算完之後長出一口氣,睜開眼睛,對着想知道答案的黃帝說:“道友,封神之事不好說,如今天機混亂,算不出什麽将來的事情。”
說完也站起來走了。
這宮殿裏面只剩下黃帝,黃帝向下看去,只能看見空蕩蕩的大殿,裏面桌子上的貢品一股腦的堆放在一處地方,雖然香氣浩蕩,但是黃帝軒轅也做不出吃別人貢品的事兒。
看了看下邊也站起來離開了這裏到了宮殿外邊,遠遠看到一塊田地裏面蹲着神農,神農正默默地望着眼前的田地,看着幾個小童在裏面耕作。
黃帝正想去勸勸他,還沒走出去,就聽見有人跟自己禀告,說是廣成子大仙座下的童子來了。
廣成子是黃帝的授業恩師,黃帝想了想就知道這是為什麽來了,八成是找自己興師問罪。
想到這裏背着手,大大方方的去見那位童子去了。
黃帝是一個靠殺伐定社稷的人皇,滿身都是殺氣,走到大殿上之後,前來拜訪的童子趕快站起來,恭恭敬敬的喊了一聲師兄。
“師兄,老爺今天讓我來跟您說一聲,殷商宗室不遵天意,早就有滅亡之禍……”
黃帝擺了擺手,讓他不要再說,雖然殷商宗室是自己的後代,但是中間不知道隔了多少代呢,“他們的事情是他們的,與我無關,你回去跟老師說,就說這事兒我不管了。”
這童子聽完之後告辭離去,等确定這童子真正走了,黃帝趕快收起自己漫不經心的表情,轉身回到自己的寝宮,從箱子裏面拿出一柄寶劍。
這把劍就是名動天下的軒轅劍。
雖然人間也有不少軒轅劍,但是都是贗品,跟這把比起來真的是相差太遠,名聲巨大的軒轅劍并非是人間的那些青銅寶劍,而是一柄打磨得很鋒利的骨劍。
黃帝揭掉上面的麻布,用手指捂摸了一下劍刃,能感覺到這把劍身上傳來的戰意。
“不行不行,你名頭太大了,只要一拿出來就有人知道是你。”說完之後又用麻布把這把劍包了起來放進箱子裏面,轉身到了自己的兵器房,看了看裏面放着的諸多兵器。
這裏面放着各種各樣的兵器,有不少弓箭挂在牆上,長杆的插在地上,黃帝一一檢查,每當拿起一種兵器的時候,就開始回憶自己當年拿着這些兵器是如何沖鋒陷陣。
可惜那段峥嵘歲月早已遠去,跟随自己南征北戰的那些老部下們早就變成了灰。
黃帝嘆了一口氣,或許長生是個錯誤,然而自己已經走到了這條路上了,再回首是不可能了。
想到這裏,他突然間想起一把弓來。
他轉頭來到兵器房最裏面的位置,把地上鋪着的條石揭了一塊起來,從裏面取出一個大盒子。
打開盒子,裏面放着一把弓和一壺箭。
看到這把弓黃帝臉上現出得意的笑容來,他用手摸了摸白色的弓箭,正想把他們包起來,就聽見門口有人說話。
“你的這張弓可從來沒見過。”
黃帝扭頭一看,原來正是神農。
“道兄怎麽來了?”
神農也不隐瞞,“我雖到如今再沒種出結的多的糧食,但是我種莊稼的時間長了,也知道用一些辦法能多收一點糧食。聽說你手中還有一些鬼将,想要把法子給你,你讓鬼将送下去給那女王吧。”
昨晚從自己的袖子裏拿出一卷竹簡遞給了黃帝。
黃帝接過來翻看了一下,看了第一句就皺眉頭,“道兄,你沒寫錯吧,用糞尿就能多收糧食?”
黃帝更想問的是,你這些年在火雲宮到底是怎麽想的?你當初是想到了什麽才用糞尿埋進地裏?
神農很認真的點頭,“我特意比對過了,用了五十年時間,分別用了童子的糞尿和我的糞尿。有些田地裏面不用糞尿,比對完了之後我還用了不同的法子,……”
黃帝趕快伸出手去,“道兄,你別說了,我相信道兄的為人。”說完趕快把竹簡收起來,又用麻木裹緊後,心中想着,若是讓這老實人再說下去,不知道又能說出什麽話呢,自己還是不要問了。
神農還有些意猶未盡,“其實我也用了豬馬羊的糞尿……”
“道兄啊道兄,既然來了,快請坐,我給你講一講這把弓的來歷。”
黃帝覺得不能讓神農再說下去了,說不定等一會兒他嘴裏會蹦出來他還用過自己和伏羲的。
神農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把弓從黃帝手中接了過來,仔細看了看又摸了摸,“這是骨頭做的?”
“看您說的,咱們那時候除了石頭木頭,不就是骨頭最堅硬了嗎,兵器自然是要用骨頭做才好用呢。”
“可是骨頭并不适合做弓箭,時間久了容易腐朽,而且拉動弓弦的時候,骨頭不如木頭有韌性。”
黃帝點了點頭,“道兄說的都是一些凡夫俗子的骨頭,說起來凡夫俗子死了幾年之後骨頭溶于大地,根本不能作為弓箭用,只不過這一根骨頭的主人不同于旁人。”
“難不成是妖怪?還是隕落的妖神?”
黃帝搖了搖頭,得意洋洋地用手指彈了一下弓弦兒。“這是蚩尤的肋骨做的弓,這根弓弦兒是他身上的筋。蚩尤身上的東西比凡夫俗子身上的強多了,它還能再用一萬年不止,絕對不會腐朽。”
神農聽完之後,又重新端詳了一下弓箭,“沒聽說過呀,沒聽說過你從蚩尤身上取了肋骨,那這些箭呢?”
“自然是他那些兄弟們了,這些箭羽是他兄弟們身上的毛,蚩尤的骨頭就在這裏了,他們自然要在這裏陪着。不瞞您說,這把弓是我偷偷做的,若是被有些仙人知道了,說不定會說我這個人心太黑,連死人都不放過,說我不夠仁義,仁義算什麽,我們打仗就講究一個兵不厭詐。”
最重要的是,當年與蚩尤大戰結束之後,天下再沒有戰事能挑得起黃帝的興趣了,這把弓箭雖然做好了,但是再也沒有用他們的時候了,最後不得已把他們收了起來。
今天把這些東西翻出來,黃帝頗有些心情激蕩,拿着這弓箭在屋子裏面走來走去,時不時的拉一下弓弦,再嘆幾回氣。
最後像是做了決定一樣,問坐在旁邊的神農:“道兄,你說我若是把這東西賞賜給那不孝後人……”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掩飾似的哈哈大笑,“說不定她在下次祭祀的時候,還能多給我一盤子肉呢。”
“你要把這東西給那女王?”
“你都想把你的那些心得給了那女王,我為什麽不能送她一兩件兵器呢。”
“話雖這麽說,但是有一句話叫做天命不可違,若是把東西給了那女王,她最後仍然一敗塗地……”
“我們行軍打仗常說一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當年我與蚩尤大戰的時候,蚩尤來勢洶洶,十個人裏面有八個人覺得我可能會敗于蚩尤之手,最後呢。”
黃帝抖了抖手裏的弓箭,“蚩尤在這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