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招賢居子牙入選
聞太師進來的時候,看見孔宣在這裏并不意外。
若論道行,聞太師甚至不如孔宣,所以他只能看見這顆星附近有一輪光圈,但是卻看不出來是什麽顏色的。
“隐隐約約能看出一些,看不出來是什麽顏色。”聞太師說完之後低下頭想了一會兒,“有人出現在了朝歌,不如我從下面查,孔元帥從上面查,咱們盡早把這個人找出來。”
下面就是從民間查,上面就是從修道的妖怪道長裏面查。
孔宣點了點頭,這件事的處理辦法就算是決定好了,兩個人一同看向女荒,女荒微微一笑,“那就仰仗兩位了。”
這兩位走了之後,黑夜很快過去,第二天早上已經來臨,女荒和侄兒一起到了九間殿上,老太師已經站在了武将前排,正閉目養神。
一早上這位老太是什麽話都沒說,意思非常明白,他對于公主如今所有的決定都持一個支持态度。
其他人看見這位老太師這個樣子也不再多說,除了推舉西伯侯的事情又吵了起來之外,朝堂上并無什麽大事。
老太師剛回來不久,關于西伯侯的事情了解的還不透徹,所以下朝之後就約着箕子一起邊走邊聊,兩個人聊的也都是一些姬昌在朝歌的所作所為。
箕子心中清楚,若論生死大敵那肯定是姬昌,但是又不能把這話喧嚷的全天下都知道。
也不知道公主有沒有跟老太師說這些秘密,箕子嘴中只說姬昌祭祀的時候不夠誠心惹怒了上天,又說他戲弄群臣謊報太廟着火,以至于文武百官都趕到太廟去救火,卻偏偏白等了一天。
這只是官面上的說法,老太師聽了之後點了點頭。
“罷了罷了,我還想着什麽時候去見見姬昌,看來也不用見了,他既然認罪了,那也就是沒有冤枉他。我已經有兩三年不在朝歌了,對朝歌最近幾年的變化沒有了解透徹,不如咱們一同去大街小巷轉轉,今天也算是深入民間了。”
箕子聽了趕快做出一個請的動作,兩個人身後帶了幾個奴隸,走在了朝歌的大街小巷裏面。
路上除了議論一些國之大事之外,也讨論了一下以前的那些同僚,像是商容老丞相。
這位老丞相上個月來參加太子的大婚,箕子對于這位老人家當時的印象頗深。
Advertisement
“自從他上次在九間殿上跟大王說歸隐到如今太子大婚,也只不過大半年的時間,以我看确實蒼老了不少,頭發已經全白了,臉上布滿了老人斑,聽他身邊的奴隸講,老丞相日常手抖,已經握不了刻刀了,且眼神兒不好,常常将一些青壯錯認為他人,還說老丞相平時飲食也沒有以前多了,又常常忘記自己前一刻正在做的事情。”
聞太師聽完嘆息一聲,“畢竟他也有些歲數了……算上您,我已經和四位丞相共過事兒了,無一不是大賢之輩,最後只因為年紀老邁迫不得已退而隐居了。”
箕子在一邊點了點頭,“您說的這幾位丞相,我小的時候,年輕的時候都見過,對他們頗為仰慕,但是人一輩子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這也并非什麽難過的事情,對了,前面就到了招賢居,前些日子公主廣開言路,要從民間征選賢才,如今有了些成效,要不然咱們進去瞧瞧?”
“這是今年才有的?既然丞相這麽說,咱們一塊兒進去瞧瞧。”
“請”
“您也請”
這一文一武兩位官員剛進去沒多久,姜子牙的結義兄弟宋異人拉着姜子牙來到了招賢居門前。
“兄弟,你看看就是這個地方,你只要進去必能有富貴日子,等到他日你安頓下來了之後,哥哥我再四處打聽一下,給你找一個老伴兒,你也成親,若是能有一兒半女豈不美哉?往後你家的孩子跟我家的孩子,像你和我一樣仍然做兄弟往後扶持下去,你和我也能含笑九泉了。”
姜子牙聽完之後哭笑不得,“我等修道之人……”
“你下山了就不再是修道之人了,聽我的,成家立業才是我輩男兒該幹的事情,你只管進去,哥哥在外面等你。”
姜子牙十分不自信,“兄長,若我不能踏上這條富貴路,又該如此奈何?”
“事情還會做呢,你怎麽能說出這樣的話,不過你既然說出來了,哥哥也跟你說實話,我有家財萬貫,到時候養你是足夠的,哪怕你到時候成親生子,又有了一家老小,我養你們一家也是足夠的。你若是覺得在我家中如寄人籬下一般不夠方便,我予你一些銀錢,不管是做生意也好開館收徒也罷,總有你一碗飯吃。”
姜子牙趕快彎腰下拜,感謝了一番義兄對自己的照顧,擡腿進了招賢居。
這裏的官員正在接待聞太師和箕子,聽到外邊兒有人來投,趕快分了幾個人出去接待。
箕子聽說了這件事兒,招呼着聞太師一塊兒出去看看。“也好,看看他們都是怎麽做事的,若有不妥當的,咱們也能及時指正出來,若真的是來了一個大賢,也是我殷商之福。”
聞太師點了點頭,跟着一塊出去了,轉彎到了大堂上,就見到一個白發的老人等在裏面。
箕子當時就驚訝了,看着這個人精神矍铄,心裏面暗自揣摩這個人如今的歲數。
想到商容看丞相七十多歲都已經老邁得不像話了,這位光從面容上還真的沒看出來年齡到底有多大。
姜子牙看到一群人呼呼啦啦的進來,為首是兩個老人家,面色紅潤氣宇軒昂,就有人在旁邊介紹。
“此乃聞太師和箕子丞相。”
姜子牙在一邊拱手下拜,箕子趕快上前一步将他扶了起來。
聞仲在一邊眯着眼睛盯着姜子牙看了一會兒,詢問道:“不知道道友是哪位道長門下?”
姜子牙自然實話實說,說自己以前在昆侖山麒麟崖上的玉虛宮修道,師傅正是元始天尊。
要論輩分,姜子牙比聞仲還要再高一輩兒。
然而在人間富貴場,聞仲的地位又比其他人更高。
聞仲也就拱了拱手,“原來是玉虛宮門徒,這正是聖人弟子,失敬失敬。”
箕子看着姜子牙仙風道骨的模樣,本來還想多說幾句話,又聽說是闡教出身,心裏面多少有些膈應。
公主曾經就在自己跟前說過,一定要防備着闡教,沒想到今天就看到了一個闡教弟子。
箕子的态度肉眼可見的沒那麽熱情了,聞太師上前一步站在他們兩個中間,将箕子擠得往後退了兩步。
“道友不在山上清修,怎麽到了這人間來了?”
說完邀請姜子牙坐下,又讓官員過來介紹如何考評賢人。
一邊兒和姜子牙說話,一邊兒代替官員考評姜子牙。
姜子牙心裏面沒有想那麽多,聽說聞仲出身截教心中生出幾分親近,将下山時候師傅的囑托說了一遍。
“說是天下将出聖主,讓我下山輔佐聖王。”
聞仲點了點頭,“這不就應在了太子身上,太子今年剛剛坐朝就有道友下山,可見就是一位聖主。”
又說了幾句話,并不能從姜子牙嘴裏再得到其他消息,聞仲把手中的竹簡卷了起來。
“這竹簡還是要送到宮中給太子公主過目,等到他日再通知道友是否選上。老夫倒是和道友聊得甚是開懷,不管公主和太子那邊如何決定,到時候還請道友不要嫌棄,經常到我府上來,咱們可以坐而論道。”
将姜子牙送走之後,聞太師和箕子兩個人對視一眼,抓起竹簡匆匆來到了宮中。
女荒得知他們兩個聯手而來,趕快把人請過來,聞太師面色凝重,箕子急急匆匆,兩個人同時把竹簡鋪在了女荒跟前。
女荒把竹簡打開,老太師就說:“昨天那顆星說不定就應在這姜子牙身上。”
箕子也在一邊強調,“公主,這個人是昆侖山過來的,正是玉虛宮高徒。”
女荒還沒看到竹簡,聽見老太師說這個人叫姜子牙,忍不住問了一聲:“姜尚姜子牙?是不是姓呂?”
不等他們回答,趕快低頭看竹簡,從這個人的姓名出生到他這麽多年的學藝,上面都有記載,而且也記載了這個人讀書多少,平時做了什麽,對農耕時令是否熟悉,又認識不認識五谷……這份竹簡上面刻得非常詳細,女荒看完之後眯着眼睛想了一會兒之後,把竹簡合了起來。
“兩位都是國之柱石,有些話我也不該瞞着兩位,雖然以前跟兩位說了事态緊急,可是沒有跟兩位說清楚。我從一個地方聽說了,好像主持封神的就是這位姜子牙。”
老太師和箕子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女荒心中盤算着怎麽才能把封神榜弄到手裏。
而且女荒心中并不信任姜子牙,就算他這個時候在朝歌,就算他這個時候想要做官,但是和他的師門比起來,在姜子牙心中君主算不得的什麽?
她這個時候把竹簡拿到手中,心中默默感謝了一番大荒的神靈們。
既然姜子牙到了朝歌,那麽讓他不能輕易的離開這裏。不把封神榜的下落弄明白了,女荒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老太師說話,“公主,這姜子牙既然來到咱們殷商求官,您覺得授予何職才算方便?”
“聽說他已經七十多歲了,想來是一個飽讀詩書的老人家,這樣吧,就讓他在我身邊起草诏書。我年紀輕,就應該有一個上了歲數的老人家在旁邊時常對我進行勸誡,他是聖人門下,是再合适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