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吃完熱氣騰騰、滿含祝福的長壽面。
蘇卿莞回到自己房間裏,躺在周圍堆滿玩偶的柔軟大床上,腦子裏仍舊在思考容秋莺的問題——
自己過年要呆在哪裏?
平心而論,如果讓蘇卿莞自己選擇的話,她當然更願意留在莫家。
莫哲文和容秋莺飯桌上也提過很多次,希望蘇卿莞能夠留下來,這樣家裏人多一點比較熱鬧。
但說起人多的話,蘇家每年到臨近春節的時候,趕來拜年的人更多。
雖然人再怎麽多,蘇家那個偌大的祖宅都熱鬧不起來。但每年春節期間聚在一起,俨然已經成為家族中不可撼動的傳統儀式了。
蘇卿莞過去生命中所有春節,全部都在經歷這種儀式。而今年…
她想了想蘇家的态度,感覺自己估計又逃不掉,還得回去盡職盡責扮演大小姐。
如果放在從前,蘇卿莞也就認命了。但今年……
蘇卿莞在柔軟的大床上翻了個身,從棉被中伸出一只手,抓過自己放在床頭櫃上的手機,攥緊自己手心裏。
她解開屏幕鎖,沉思了很久,終于解開屏幕鎖,打開跟穆英女士的對話框,把之前斟酌好的話編輯成文字消息發過去。
莞莞:阿姨,今年過年我可以留在這邊嗎?至少除夕夜那天我想留下來,如果蘇家沒有關于我特殊安排的話,我就不過去了。
莞莞:當然,除了過年那天,你需要的話,我肯定還是會配合的。
她跟穆英其實很少使用網絡社交軟件溝通,之前要麽是打電話,要麽是郵件聯系。
蘇卿莞第一次給穆英女士發送微信消息,內心不禁有些忐忑,下意識瞧了瞧屏幕右上角的時間。
Advertisement
這麽晚了,阿姨應該不會回複吧?
或許就算換個時間,穆英也同樣不會回複。
蘇卿莞認識的穆英那麽久,還從來沒有見過高高在上的蘇夫人使用這些社交軟件。
……還是明天打電話溝通吧,蘇卿莞沉默的想。
她剛才之所以選擇發送消息,而不是打電話,是因為蘇卿莞害怕自己在電話中說不出來。
畢竟,從小到大,她面對父母一直奉行一個原則:
順從。
遵守家族的所有安排,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能勝任一個優秀的繼承人,這就是蘇卿莞短暫的少年時光中,索要完成的唯一任務。
她雖然伶牙俐齒,卻并不擅長跟家裏人讨價還價。如果穆英在電話中拒絕的話……
蘇卿莞無意識的思考着後果。還沒等她想出來呢,掌心中的手機響起兩條提示音。
她連忙看過去,驚訝的發現認知中作息規律、幾乎從不使用社交軟件的蘇夫人竟然回複了?!
蘇阿姨:好。
蘇阿姨:過完除夕再回來也是一樣的。
莞莞:可以嗎?!蘇叔叔和老爺子那邊能同意嗎?
蘇阿姨:無妨,我去跟他們說。
蘇阿姨:還有。
蘇阿姨:[語音消息]
欸?!
怎麽突然換成語音了?
蘇卿莞覺得有些奇怪,動動手指點開那條消息。
聽筒內傳來蘇阿姨的聲音。
“莞莞,十七歲生日快樂。”
語音播放完畢,卧室內陷入良久的安靜。
過了很長時間,蘇卿莞才回複了一個‘謝謝’過去。
她裹緊柔軟的棉被,在自己的床上翻了個身,伸出手指戳了戳枕頭邊那幾個小玩偶,突然間勾起唇角笑了。
今年冬天雖然下了很多雪。
但是沒有往年冬天那麽冷啊。
蘇卿莞跟穆英女士商量好之後,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就把這個結果告訴容秋莺。
“所以莞莞可以留在咱們家吃年夜飯了?真好!”容秋莺笑得很開心,連聲催促道,“你快去吃早飯,吃飽以後阿姨帶你去采購年貨。”
剛剛睡醒的莫霄伸了個懶腰,有些詫異的問,“這麽早就準備年貨嗎?”
在莫霄記憶中,小時候臨近過年,自家父母總會張羅着買新衣服囤年貨,扛回來一大堆米面糧油瓜子化身。
但那時候情況特殊,過年期間所有商戶放假,所以得提前買好過年的東西準備着。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即使年關将至,城區內的超市和大商場也不會關門,壓根不需要倉鼠式的屯糧。
但很顯然,像容秋莺那麽有儀式感的人才不會管這些,反而理直氣壯的挺起胸膛說,“對啊!咱們家今年多了一個人!年貨當然要多準備一點!霄霄你也過來吃飯,等會開車送我們過去。”
“好吧。”莫霄年紀大了,脾氣也溫和,自然事事都遷就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他大步走到餐桌前,順嘴問了句,“要不要帶莫歸一起去?”
容秋莺立刻說,“帶他做什麽?!那小子脾氣臭,一讓他逛街就脾氣臭,帶着也是累贅。”
話音剛落,‘累贅’本人咚得一聲推開卧室門,頂着亂糟糟的頭發出來,沒好氣的說,“一大早的吵吵鬧鬧說什麽呢?”
“你醒了啊,早安。”莫霄向他打了個招呼,回答道,“媽說,等會要出去置辦年貨。”
莫歸‘哦’了一聲,“那我等會把新羽絨服穿上。”
這話一說出來,旁邊兩個人同時發出疑問。
“等等,你也要去嗎?”容秋莺就差把‘不樂意’三個字明明白白寫在臉上。
而莫霄關注點比較清奇,“你買了羽絨服?”
“怎麽?我不能去嗎?”莫霄奇奇怪怪看了媽媽一眼,這才轉過去回答莫霄的問題,“我沒買,蘇卿莞她媽…她阿姨送我的。”
莫歸潛意識中總覺得蘇卿莞是大小姐,即使知道她的身世,也一半會改不了口。
容秋莺撇撇嘴嘟囔,“送你羽絨服做什麽?浪費!”
莫霄卻也沒有說話,知道真相的他內心有些複雜。
即使容秋莺不太想讓莫歸去,無奈他自己主動提出來了,也不太好意思把人趕走,只好帶着那個拖油瓶一起去置辦年貨。
吃完早飯,莫霄開着車,載着一大家子人浩浩蕩蕩向容秋莺每年都會去置辦年貨的集市出發。
這些年城市發展速度很快,為普通民衆的生活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在商超便利店中買到,實在不行還有萬能的網絡購物。
但饒是如此,容秋莺每年采購年貨時,依舊鐘情于這個位于城市邊緣的大市集。
大市集完全是露天的,沒有裝潢精致的店面,甚至沒有攤位。
趕來市集這邊賣年貨的人大多數開個小車,或者幹脆擺一塊布。有的商家圖省事,幹脆連布都不擺,直接把自家種的紅薯、玉米之類的産品堆在地上。
這個市集面積很大,周圍幾個村莊的農戶都會過來擺攤,其中還有幾個賣衣服、賣小吃、賣手工藝品的攤位。
市集在這邊存在了幾十年,賣年貨早已經成為一種傳統,且遠近聞名,甚至還有不少外地人專門趕着過年前後過來圍觀。
現在距離過年還有段時間,市集已經相當熱鬧,到處都是人間的煙火氣。
蘇卿莞還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感覺很是新奇。
事實上在今天之前,關于‘農村’的概念,全都是她從資料和別人的講述中了解的。
在蘇大小姐淺顯的挂念中,農村代表着落後、代表着未開化、代表着饑寒交迫的愁苦。
而真正來到這裏之後,她才親眼看到了另一種繁華。
莫霄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位,剛剛把車子停穩,容秋莺帶着孩子們風風火火沖下來,一路殺進市集裏面,熟門熟路找到一個賣甘蔗的大卡車。
“大姐,”容秋莺笑着跟賣甘蔗的大姐搭讪,“今年甘蔗怎麽賣?”
“呦!是你啊。”賣甘蔗的阿姨認識容秋莺,特別爽快的回答,“本來賣兩塊二。既然你來了,我按去年的價格——兩塊賣給你。”
“不用不用!兩塊二就兩塊二,哪能讓大姐你吃虧呢。”容秋莺說着,挑了兩塊剛從泥土裏刨出來、看起來像紫色棍子的甘蔗,期待的說,“我每年就惦記着你家甘蔗呢!感覺在別的地方買的都不如你家的甜。”
“那當然!這可是我每年自己去南方甘蔗田裏拉過來的,肯定甜!”攤主阿姨接過她調好的甘蔗,稱好算了錢之後,幹脆利落的動手幫她處理。
“還是老規矩吧?一根給你削好,另外一根給你裝着帶走。”攤主問。
“對對對。”容秋莺連連點頭。
攤主阿姨常年賣甘蔗,很快幫她消耗外皮。
按照人數切甘蔗的時候,意外發現她家中多了一個人。
“你孩子這麽大啦?都已經把對象帶回家了,還是這麽漂亮的小姑娘。”攤主邊把甘蔗切成四段邊問。
“什麽對象啊?他哪找得到。”容秋莺順嘴攻擊了一下莫歸,這才解釋道,“你看着女孩,漂亮吧?她也是我孩子!”
孩子?!怎麽搞的?
攤主阿姨雖然有些疑惑,卻沒有多問別人的家事,便把甘蔗遞過去邊說,“漂亮!小姑娘嘗嘗阿姨的甘蔗,要是覺得好吃以後經常來啊!我過年前後都在這邊的。”
“好。”蘇卿莞連忙接過來,禮貌的道謝,“謝謝阿姨。”
她本以為,容秋莺只是跟那位賣甘蔗的攤主特別熟而已。
結果接下來,他們又去買了紅薯、糖人、鹵牛肉等等等等。
蘇卿莞驚訝的發現,容秋莺跟每位攤主都特別熟,一碰面就像是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姐妹,買個東西的功夫能從家長裏短扯到上下五千年。
——這可怕的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