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紫槐
林佟氏聞言, 先是愣怔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林彥弘的意思。
對于嗣子林豐和嫡長孫林彥弘的“請求”, 林佟氏向來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所以她立刻開口道:“你是去書院求學的, 帶上彥思是個什麽意思,他還這麽小, 哪裏經得起奔波,你這個做兄長的, 考慮事情太欠妥當。”
林彥弘當聽不到她的責備, 回話道:“張先生日前已經離開府裏, 回鄉結廬,我與興弟又分赴青桐書院和府學, 想來張先生三年以後未必會再回來,如此,彥思的開蒙就得另請先生……與其專門請一位先生, 不如讓彥思跟孫兒去青桐, 書院周圍有供孩童開蒙的私塾, 與同齡人一起開蒙讀書, 對彥思也是有好處的。”
到私塾去讀書對林彥思有沒有好處, 林佟氏是無所謂的, 反正也不是她的親孫子。
但聽了林彥弘的話, 林佟氏倒是心中一動。
原本在家中教習的張先生, 原本是林隽的開蒙先生,因着府裏有三個少爺,于是就一并教導了起來。
請先生在家中坐館的束脩并不少, 更何況為了林隽,林穹德請的是臨縣極有名氣的先生,不僅有束脩,還要供其衣食,開銷自然不少。
林隽離開林府去青桐書院之後,為了避免外人說自家厚此薄彼,林穹德就挽留張先生繼續在林府教導林彥弘和林彥興兄弟。
如今連他們兄弟倆也通過了童生試,進了府學和書院,自然就不再需要張先生繼續留在府裏。
恰好這時候張先生的父親去世,他要回鄉守孝,所以就順理成章地結束了這場師徒之誼,算是功成身退。
在梁境,像林氏這樣的家族,子弟到五歲就要開蒙,林隽更是四歲就由林穹德親自帶着背起三百千,所以按照正常情況,彥思最多還有一年就要開蒙了。
但那個時候,府裏就只剩下林彥思一個學童,再專門請先生來,就未免太過“奢侈”。
倒不是林府出不起這個銀錢,但要出在一個五房的侄孫身上,林佟氏想想就覺得不快。
就算開蒙的時候讓林豐這個伯伯代勞,但等林彥思長大了,也不可能繼續這麽耗着,遲早是要找個先生的。
照林穹德好面子的性格,怕是還不能找個比張先生差太多的,免得外人說閑話。
Advertisement
這樣一來,可以想見,到時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若是能去私塾,自然比請先生在府中坐館要實惠些……
雖然這樣想着,但林佟氏還是道:“你祖父還想着為彥思再找一位名師來呢。”
“青桐書院周圍的私塾,請的都是當地德高望重但年歲已長的老先生,當地有些家族都會把子弟送去開蒙……孫兒聽父親說,當年若不是父親和叔叔年紀太小,祖父不放心讓他們去遠地,在那裏開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林佟氏經林彥弘這麽一提醒,想想還真有這回事,随後她又想到了一件事:“我記着,那邊有不少義塾?”
這梁境的私塾通常有族塾、家塾、自設館學和義塾這幾種。
族塾依靠族産支撐,屬于宗族內部的館學。林氏也有族塾,設在宗祠內,不招收外姓的學子。
但林彥思若是去族塾,就得回祖宅住,那顯然與林穹德當初答應收養侄孫的承諾不符。
像林府請來張先生這樣,富庶人家聘請名師宿儒在家專門教授其子女,稱為家塾,先生的束脩是幾種私塾中最為可觀的。
自設館學則是塾師自行設館教授學生的私塾,不拘學生的姓氏和年紀,不過學生一般多為十幾歲以下,因為一旦通過了童生試,大部分生員就會選擇去府學、郡設書院繼續讀書。
而義塾裏收攬的學生多是出身清貧之家的子弟,要付的束脩極少,因為這種義塾通常是由當地的寺廟、縣署或者有錢人家資助的。
林彥弘聽了林佟氏的話,知她心中盤算,不禁在心中冷笑。
——林穹德那麽好面子的人,怎麽可能把彥思送到義塾去?
但他明面上還是平靜地回答道:“那邊是有不少義塾,不過都是供家中清貧的孩子讀書的,彥思若是跟孫兒一起,自然是要去館學的,聽說一年也不過八石糧食,也無需府裏另外準備了,直接從孫兒的份例裏撥些給彥思,想來也夠了。”
青桐書院邊的自設館學都是那些老先生自發而設的,原本設立的目的就不是為了賺取銀錢,
學生一年交的糧食,大半都是孩子自己吃了,所以比起其它地方的館學,給先生的束脩少得多。
林佟氏聽林彥弘的話,原本就有些猶豫的心更是動搖了起來:“彥思還有一年才開蒙,這麽早跟過去做甚?”
林彥弘回答:“早些過去,也好早些适應,若彥思能有叔叔三分天賦,怕是很快就能參加童生試了。”
他們長房說好要教養林彥思到他能夠考學,若是林彥思早些開蒙,說不定也能早些完成這一“目标”。反正不是自家的孩子,早些讀書受累,也不用心疼。
林佟氏這樣一想,就覺得讓林彥思跟着林彥弘出去,也不是什麽壞事。
更何況林彥弘也說了,帶彥思出去就要把紫槐帶在身邊伺候,那對她來說更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若是這樣,那就照你說的辦吧,”林佟氏又思考了一陣,然後才慢慢點點頭:“琥珀就繼續照顧彥思,你這邊有紫槐跟着,我也放心了。”
“是,祖母。”林彥弘微微低頭,不讓林佟氏看到自己眼中的冷意。
他是絕無可能把林彥思留在林府,讓小彥思成為第二個“林彥弘”的。
原本林佟氏和臻夫人都視林彥弘為眼中釘、肉中刺,自然是聯合起來,趁你病要你命,一門心思地想着如何磋磨林彥弘。
由于林彥弘和“上輩子”不同,他不僅養好了身體,而且又在童生試中得了案首,很快就能擺脫林氏長房的束縛,到青桐求學。
不要說林佟氏和臻夫人這樣的深宅婦人,就是林穹德,也不能把手伸到青桐書院那麽遠的地方。
如果不算要跟父親林豐暫時分隔的不舍,林彥弘會有好幾年好日子過——不用面對這些人的臉,可不就是好日子!
而林佟氏和臻夫人之間“親密”的關系,也勢必随着林彥弘的長時間離開,而土崩瓦解。
臻夫人不像正室夫人那樣可以跟別人走動,縱有雄才大略也只能用在深宅之中,跟表姑母林佟氏争□□力。
她們都有自己的兒子,都想讓自己兒子成為林府真正的主人。
但主人只有一個,那就不可避免要争要搶,端看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事實上,在林彥弘某天清晨醒來,在書桌自己的劄記中找了一張寫有藥方的紙條,等他查清楚那藥方是如何“對症”的,就知道林佟氏和臻夫人的矛盾,從現在就已經開始了激化了。
那張方子,實則是種□□,若是男子長期服用,會有礙于子嗣。
無論是林佟氏,還是臻夫人,都不想讓林豐再有子嗣。
“上輩子”直到林彥弘去世,林豐依然只有兩個兒子,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怎麽親近妾侍,另一方面,恐怕就有那對妖婆的手筆。
裕王答應林彥弘,影衛雖不會參與府中事宜,但卻會保護他們父子,所以才會有那張莫名其妙出現在劄記中的藥方。
林彥弘知曉此事的時候氣得腦袋都生了煙,但卻沒辦法跟林豐說自己發現了祖母和臻夫人對他做的事情。
他只能想辦法把石青留下來,好好待在父親身邊幫忙看顧着。
連已經不惑的林豐尚且如此被動,更何況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林彥思
林彥弘倒是解脫了,但小彥思若是被留在了府裏,就極有可能成為她們博弈的其中一個對象,那絕對不是件好事。
根據林彥弘“上輩子”的經歷來看,這根本是件極其危險甚至可以致命的事情。
為了林彥思的安全着想,也為了讓林佟氏和臻夫人有更多的機會跟對方“獨處”、大展拳腳,林彥弘從一開始就計劃着帶林彥思一起去青桐。
若不是父親林豐不可能離府,林彥弘真希望把他也打包帶走。
好在裕王那邊給了準信,就算林彥弘他們離開了雲陽城,還是會有一個影衛留在林府,負責林豐的安全,這才讓林彥弘放心了些。
……
等林彥弘回到東苑,大家很快就知道了小少爺要跟着去青桐書院的事。
但跟林彥弘一起回來的,還有林佟氏千挑萬選,好容易才找到的紫槐。
她的到來讓院子裏都啞了聲音,衆人都不知道林彥弘要做什麽。
那個大丫鬟全程都低着頭,似乎不敢看周圍,被林彥弘單獨叫到了書房,還猶豫了一會兒,随後才跟上。
“你來之前,應該已經想好了,那我也不多說什麽……但有些話得說在前頭。”
林彥弘看了一眼竭力維持鎮定的紫槐,繼續道:“你既然已經答應了,就不要想着還能左右逢源,只要你做的好,自然會如你所願。”
紫槐立刻點點頭:“婢子明白。”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萌萌竹攸、是你噠小可愛的地雷投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