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青石渡人
蕭含譽雖然很想做些什麽報答離青,可自己都是靠傅長淮養的小妖精,好像也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他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只憋出了幾個字:“離青哥哥你真好!”
衆人聽到了蕭含譽這話,一時間都臉色怪異起來。不明就裏的妖精們一臉懵,對着情敵還能說一句“你真好”,活了近千年都沒見過這樣的事!傅長淮則是臉色更黑了幾分,這待遇自己都沒得到過!
離青見衆人各異的臉色,依舊是不悲不喜雲淡風輕的模樣,只是對着蕭含譽微微颔首,又向衆人告辭道:“恩公,含譽公子,姑娘們,在下尚且有事,先行一步,請見諒。”連方才無端給他臉色看的錦家姐妹都顧到了。
蕭含譽還想上前問一下什麽事,一心想着為離青做些什麽,卻被傅長淮一把拉了回來。傅長淮将小家夥拉到身後,自己上前說道:“去見他?”
離青神情微微動容,似乎有幾分緊張,他睫毛不自覺地抖動了幾下,語氣卻平穩如常:“是,我想去看一眼。”
傅長淮沒有多說什麽,只是點了點頭,叮囑了離青幾聲:“你身形能維持的時間還不長,不要勉強。”離青感激地行了一禮,随即往古宅外走去。
離青一走,剩下的衆人又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之中。傅長淮思慮着,錦家姐妹恐怕對離青也誤解頗深,倒是給清白無辜的離青添了不少麻煩,倒不是趁着這機會,跟他們解釋清楚。
傅長淮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道:“跟我來。”說完便引着他們往涼亭走去,這酷暑天,在烈日下講故事可是太遭罪了。
這話還要總青石縣說起,青石縣之名,得源于本縣盛産的青石板,無論是街道臺階,還是跨河小橋,都是由青石鋪築而成。
縣城的東南面,住着一位書生,孤身一人,家徒四壁,卻勤勉向學,日日在院中的一塊破舊青石板上,用毛筆蘸了清水練字習書。
這青石原是當年修橋的石料,古橋三百年終殘敗,遂破舊橋,建新橋,青石棄之,因緣際會便到了書生的家中。這青石本有百年渡人的功德,得了詩書濡染,漸漸生了靈智化而為精。
青石感念書生德惠,便悄然幻作一翩翩公子,以賞識書生才華為由常與書生往來,青石之妖所知盡出端澄昔日于石板上的手書,自然知曉其喜惡與志趣,青石便時常挑選些雅致書籍贈與端澄,二人興味相投,所學無差,自然相談甚歡。
書生窮家陋舍,可青石公子從不嫌棄,還時常前來與自己把酒論詩書。經年日久,二人漸漸互生情愫。
“青石公子本打算隐藏妖怪的身份,陪着書生白頭偕老。可是……”說到一半,傅長淮幽幽地嘆了口氣。
被吊起好奇心的蕭含譽睜大了眼睛,急切地抓着傅長淮的手臂搖了搖,催促道:“可是什麽,後來怎麽樣了?”傅長淮揉了揉小家夥的腦袋,将故事繼續說了下去:
後來,科舉将近,書生欲進京趕考,卻苦于身無餘財,沒有遠行的盤纏。青石公子便潛入富商家中竊取銀兩供端澄作盤纏,自己卻毀了百年功德,再無法化作人形。
時至青川鎮立,鎮上廣修道路,青石板一時極為短缺。青石公子的原身被修路人發現,便将其嵌在了青石板路上。青石公子雖保留了靈智和情感,卻困在原身之中,凡人看不到他,也聽不到他的聲音。
半年後,科舉畢,書生考中探花,因思念青石公子而推拒了被京中顯貴招為乘龍快婿的好機會,自願回青石縣做個小縣官。然而回歸鄉裏,尋覓良久卻不見故人蹤跡,但書生不敢遠離舊居,怕青石公子歸來尋不到自己。
書生卻不知,青石公子在他每日必經的青石板路中,靜默地渴盼着他的身影到來,又漸漸走遠,所幸終能一慰相思,縱然只是被他足下踏過,也足矣。只可嘆書生并不知所念之人近在眼前,仍在無盡的等待中,煎熬着歲月……
作者有話要說:
詩心一筆靈竅開,際會因緣自生發。
既與人間寄衷情,縱登仙途枉年華。
一往而深當與共,陋舍安然作歸家。
功名何必争卿相,忍分兩道徒牽挂。
寂寞秋陽殘照裏,行人穿巷巷穿心。
青石渡人誰渡石,咫尺相思隔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