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回憶過去2
顧澈回到房中,将先前泠兒說與自己的牌子放在書櫃盒子中,顧寒與泠兒也許是最好的結局了顧澈不知何時開始發現自己不喜女子,可能也是因為母親吧,顧澈想着。
顧澈趁夜色朦胧,換了身黑衣服便出門了。母親的死是因為父親的無情,這是顧澈無法接受的,他也無法原諒自己的爹,在他舞象之年,母親死在了他眼前,這一幕總是夜半吓醒顧澈。來到母親的墓前,跪下磕了三個頭。
“母親,孩兒又來看你了,想于我了沒有?”顧澈道。
摸着墓上的名字,顧澈靠在墓碑旁,“母親,顧寒就要成親了,他終于長大了,孩兒對這個弟弟多有關心,因為他與我一樣,都是可憐之人,孩兒好想你,母親。”顧澈抱着墓碑不知不覺的睡着了。
醒來已經是第二天了,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顧澈回到府中,府裏已經張燈結彩,喜字挂窗臺,紅燈籠挂于門前石獅上,整個顧府已被紅色遮蓋,顧澈越過後院來到顧寒房裏,推開了門。顧寒正在與裁縫量身定制喜袍,顧澈坐于一旁,自顧自的喝起了茶,顧寒與裁縫量完尺寸才發現顧澈坐在那。
“哥,你怎麽來了,”顧寒問道。
“來看看你”顧澈回答道。
顧寒知道,自從大娘死了後,顧澈便變得冷漠,言不多,以往溫柔的他一去不返。
“哥,謝謝你成全我,我知道泠兒一直喜歡的是你,但是我也會讓她慢慢愛上我的。”顧寒自信的說道。
“呵,我不喜她,也祝你大婚快樂”顧澈說完撫袍而去。接下來的幾日裏,顧府與長史府忙來忙去,都在為喜宴,忙前忙後的。
大婚之日到了,泠兒坐于鏡前,看着喜婆為自己梳發髻,泠兒看着鏡中的自己,拿起青雀頭黛畫眉,紅紙染唇。嬷嬷與喜婆拿來喜袍,稱候泠兒穿上,喜婆一邊撫着喜袍一邊說道:“和和美美,白頭偕老,早生貴子。”泠兒聽見喜婆說的話不禁覺得諷刺,自己想嫁之人不娶,自己不想嫁之人卻娶了自己。
“喜婆,你先退下吧。”泠兒說道。泠兒拿起筆墨,寫了封信叫嬷嬷送給了顧澈,長史大人來到女兒房中,嬷嬷看見大人來了,便把信藏于身後退下了。
“我的好女兒,今日,你美豔動人,也希望你不要辜負爹的一番苦心,軍符定要拿到手,你知道的。”長史大人對泠兒說道。
“泠兒可能讓爹爹失望了,請爹爹回去吧。”泠兒說完跪了下來。
長史看着自己的女兒如此不争氣,轉頭就走了。
泠兒将紅蓋頭蓋在自己頭上,顧寒也來迎親了,顧寒坐于白馬上,泠兒被喜袍扶着出了長史府,驕夫将喜橋放低,泠兒上了喜橋,喜袍将一個蘋果放于泠兒手中。迎親大隊在街道上走着,京城裏炮鼓宣天
Advertisement
來到将軍府前,喜婆将新娘扶下馬車,顧寒也一越從馬上跳下,喜袍将紅繩一頭給新娘一頭給顧寒,一對新人走進了府中,大堂裏客人們紛紛道賀,顧将軍與二房夫人坐于上位,看着新人笑的合不攏嘴,喜婆站在一旁說道:“吉時已到,二位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顧寒與泠兒拜了三拜。
“禮成,給爹娘奉茶。”喜婆道。
将軍與夫人喝到這杯媳婦酒,十分高興。“你二人以後要坦誠相待,和和美美。”顧将軍說道。夫人看着自己的兒子終于娶妻,高興的流下了喜淚。
“進入洞房”喜婆說道。
下人将新娘扶進了喜房,顧寒與客人周旋奉酒。
泠兒坐在喜房中,“嬷嬷,你可有将信給到弦瑞?”泠兒問道。
“小姐,老奴剛剛趁人多時塞入瑞王的衣袖裏了。”嬷嬷回答道。
“好,你們都退下吧,”泠兒将下人全部叫了出去。
大堂裏,顧澈正在一邊喝酒,突然摸到自己衣袖裏有一封信,顧澈覺得奇怪,打開一看,驚了一跳,這是長史大人謀反的契約。顧澈信中提到要自己到後院亭中一談,落筆人是泠兒。顧澈提袍離席。
泠兒将蓋頭掀開,偷偷從窗戶跑了出去,與顧澈在後院亭中一聚。
泠兒先到亭中,在等顧澈來。顧澈緩緩走向亭中。
“弦瑞,你終于來了。”泠兒激動的抱着顧澈,顧澈一把将他推開。“請你自重,你已與弦文成親了。”顧澈說道。
泠兒知道自己永遠無法與顧澈在一起了。
一邊,長史大人帶軍将将軍府包圍起來,萬事俱備只差泠兒拿與軍符便可一舉将将軍府拿下,長史大人将箭對準亭中二人。
“弦瑞,你當真如此讨厭我?罷了,想必你也看了信中所寫的了?”泠兒問道。
“噢,你的意思是你要出賣自己的爹?”顧澈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