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王後
“王子大喜。”姬伯服尚在宮中的花園賞景,就聽到一個內監谄媚地來到近前逢迎。
這人是常在姬伯服面前刷存在感的一個內監,地位在宮中也不算低。
“喜從何來?”姬伯服鄭重其事地反問。
他實在是受夠了宮中的人看到他就像財迷看到金子一樣锲而不舍地貼上來了。
雖然他的态度很嚴肅,但是配上他如今八歲的年紀和下巴上還未褪去的嬰兒肥,威懾力不大,反而有一種奇怪的萌感。
“一來是恭喜夫人終于成了王後,二來則是賀王子您将要登上太子之位啊!”內監不慌不忙地回道,顯然這番話是經過思考的。
姬伯服愣了一會兒:“你說什麽?”
內監谄笑道:“王上已廢了前王後姜後,如今的王後乃是褒姒夫人。姜後既廢,王子您受封太子的日子想來亦是不遠。”
姬伯服長嘆了一口氣:“我知曉了。我去母親那處與她賀喜。”
內監點頭哈腰地送姬伯服走了。
作為一個虛歲八歲的未成年人,知道自己的親媽從妃子變成了王後,自己也從庶子變成了嫡子,姬伯服卻一點高興的感覺都沒有。
就算看似會成為一個人生贏家,但是遲早都會狗帶有什麽好高興的啊!
姬伯服,現代穿越者,原名周般,穿越前是一個大學生,專業中文系,歷史愛好者,在學完古代漢語和先秦文學專題之後的那個暑假,穿越了。
穿成小嬰兒的周般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弄清楚自己的處境。
畢竟上古漢語和他們那時候說的普通話差別太大,光是聽懂別人在說什麽就耗費了周般不少的精力。
也正是因為在說話前就有努力學習這個時代的語言的底子打底,周般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天才少年的稱號,本來就很喜歡他的親爹更喜歡他了。
但是周般一點都不高興。
如果他不知道他那個從沒笑過的冰山美人娘是褒姒的話,或許他會開心一點的。
褒姒,褒國美女,因褒國為夏禹之後,國姓姒,而褒國禮制“婦人稱國及姓”,因此周般出身褒國的美人娘人稱褒姒。
既然周般的娘是褒姒了,那他的父親當然就是那個因為烽火戲諸侯而“名垂青史”的周幽王了。
聽聽這谥號,就能知道他爹在歷史上的評價有多不好。
周般姓周,不姓姬,所以穿越成為周幽王和褒姒的兒子姬伯服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很絕望的。
這是開局就要撲的節奏啊!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在學先秦文學的時候,他還特意了解了一下西周和東周的歷史,從初中開始,《東周列國志》他起碼翻了五遍。
周幽王的繼任者是周平王姬宜臼,而不是褒姒的兒子姬伯服,周般對這個還是記得很清楚的。
要說周幽王自己認可的繼承人,當然是姬伯服。
就算周幽王死後,大臣們擁立的也不是姬宜臼,而是幽王之弟姬望,此君又名姬餘臣,史稱周攜王,與周平王姬宜臼東西相對,但是後來,諸侯插手,周攜王和他的“西周”小政權悲慘地撲街,“東周”的周平王姬宜臼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不過大概是因為周幽王廢長立幼留下的不良影響太深遠了,周平王姬宜臼去世之後,他的繼任者周桓王姬林喜愛幼子王子克而厭棄長子周莊王姬佗,而周莊王姬佗則是喜愛幼子王子頹而厭棄長子周釐王姬胡齊。
總而言之,東周時期,王室內亂頻頻,以“王子某之亂”作為總結的叛亂事件屢見不鮮。
但是,就像是那些王子總會以失敗者的身份收場一樣,開創了廢長立幼、廢嫡立庶的開頭的周幽王和他寵愛的幼子姬伯服,同樣沒有得到好下場。
等到再大一點,終于開始系統的學習之後,周般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穿成姬伯服。
這個時代的姓氏是兩分的,貴族們有姓也有氏,女子稱姓,男子稱氏,大周王室也不例外。
根據記載,帝喾生後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國為氏。
太王,即為古公亶父,是姬昌的祖父,周部是從他那時候才定在周原,正式以邑名命名的,所以到了姬昌的時候,他以周為氏,因此大周王室這一支,應當是姬姓周氏,而不同的姬姓諸侯國,諸侯們的氏則同樣是他們的封國之名。
所以,文王姬昌應當是周昌,武王姬發是周發,而後世的燕太子丹,則是燕丹。
按照這種命名方式,作為直系王族的姬伯服,應當叫做周伯服。
周般和周伯服好歹是一個姓,鬼知道他們之間有什麽聯系,穿成周伯服,他也只能認了。
當然了,因為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膽子妄稱周王之全名,所以王室之中,無論是周王還是王子,都是被直接稱呼名字的,從不加氏。
因為後世的習慣,周般還是習慣以姬伯服稱呼自己現在的身份,心中對其他人的稱呼也都用的是姬姓。
姬伯服知道老爹居然已經把發妻姜後給廢了,而是立了自己的美人娘為後,就知道,距離他們一家三口——沒錯,被大兒子恨得要死的、連死後的谥號都是幽王這麽個難聽的谥號的周王姬宮湦,在姬伯服面前一向是個慈祥的好爹,“一家三口”這種話差不多也是他的原話,就是姬伯服總結概括了一下而已——集體撲街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姬伯服熟門熟路地走到褒姒的寝宮,只見裏頭一陣兵荒馬亂,顯然是忙着“搬家”。
褒姒升級成了王後,很快她就要搬到屬于王後的中宮去了。
姬伯服皺着眉頭往裏走,宮人都不敢打擾他,這種時候,他臉上的表情倒是能顯示出他和冰山美人褒姒之間的母子關系來。
升級成了王後,褒姒依然是沒有一點開心的樣子,當然也不是特別的凄楚,卻無端顯出了一副憂郁的樣子來。
讓姬伯服來評價的話,他娘就是活脫脫的西周版林黛玉啊。
“母親,可是因為宮內亂糟糟的覺得不舒心了?”姬伯服這樣問着,又盯着褒姒的眼睛看。
作為親母子,他還是能從褒姒細微的表情變化中看出她的心情的,哪像他的蠢爹,天天覺得美人娘不開心。
真要這樣,他娘就不會是身體健康的褒姒夫人,而是整天淚盈餘睫的林妹妹了!
褒姒開口道:“我兒也覺得今日端的煩人嗎?又不是什麽喜事兒,怎麽一夕間滿宮都在為此事慶賀呢?”
姬伯服的眼角抽了抽。
褒姒是寵妃,已經被廢的姜後是王後,雖然她們兩個似乎已經處于你死我活的宮廷鬥争中,但是她們都是女人,姜後被廢,宮中皆在為褒姒慶賀而無人理睬被貶入冷宮的姜後,怎麽能讓褒姒開心得起來呢?
姬伯服:唉,我多愁善感的美人娘喲,我要怎麽樣才能拯救你呀!
“父王前幾日允了孩兒,待到八月西巡的時候,在外頭多待些日子。孩兒想着,能不能去褒國看看,孩兒還沒有見過褒國呢!”姬伯服這樣說着,分神看着褒姒的臉色。
顯然他的提議很得褒姒的歡心,雖然她是孤兒出身,但到底在褒國長了這麽多年,在宮中多年,她可還沒來得及回褒國一看呢!
“難為你這麽想着我。只是你父王一旦帶咱們去了褒國,外面又免不了有人要說嘴了。”褒姒的神色憂郁,很顯然,過分的榮寵讓她有些不堪其擾了。
姬伯服曉得,畢竟這些年宮廷內外關于褒姒的話題就沒有斷過:“母親不必憂心,天子出巡本就是常事,難不成父王連帶咱們母子出游的權力都沒有嗎?”
他這話倒是有些誅心了。
雖然從周厲王因為改革受阻被迫逃亡彘地後王室的威嚴就更加地衰落下去,但是和東周相比,西周的周王無疑還是能保有天下共主的權威的。
“你說的是”,褒姒同意了姬伯服安慰她的話,轉眼又說起別的事兒來,“我在這裏住久了,已經習慣了,搬去中宮去也沒什麽必要。服兒你是什麽想法?”
姬伯服還和母親同住一宮——當然不是同殿,而是住在偏殿處——也不是很願意搬去中宮。
褒姒要是搬走了,姬伯服不能不跟着一起搬,到時候姬宮湦發現寶貝小兒子在中宮那裏住不好,說不定會推動廢黜太子姬宜臼的進程。
姬伯服表示刺激已經很多了,用不着再提前給他一個“驚喜”了。
“孩兒覺得母親說的很是,中宮有什麽好的?孩兒還不樂意往那處去呢!”
姬伯服嘴上說得漂亮,但是他不願意往中宮晃蕩,多半還是被他大哥姬宜臼吓得。
自從褒姒進宮後,王後姜後的地位就受到了威脅,姬伯服出生之後,姬宜臼母子的地位都受到了威脅,姬宜臼能喜歡得了姬伯服這個異母弟弟才怪的。
小時候曾經偶然撞見這位便宜大哥的姬伯服,被那個大了他八歲的大哥吓蒙了。
小時候的姬宜臼對庶母和庶弟就是這麽一種态度,可想而知,在母親被廢,他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保的現在,他心中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緒。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充滿後古代風格的對話,完全是因為蠢作者不知道西周時期的對話是怎樣的Orz
“帝喾生後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國為氏”,是《姓纂》裏對周王室的氏名的解釋,鑒于魏晉時期時的世家對姓氏、家世特別看重,而且《元和姓纂》對古籍資料多有考據,蠢作者就采用這一條說法了。
文裏提到的“八月西巡”是《禮記·王制》裏頭的記載,這一篇記載了周朝的制度,天子二月東巡至東岳,五月南巡至南岳,八月西巡至西岳,十一月北巡至北岳。
關于周平王姬宜臼的年紀,因為史書上記載他逃亡外公的國家申國的時候是和母親申後【申國姓姜,又記為姜後】一起逃過去的,沒提別人,這裏默認他沒成婚。古人貴族十幾歲總能加冠了,比如始皇大大,所以設定逃亡的時候姬宜臼還沒成婚,沒老婆、孩子拖累,但是能果斷帶着老媽一起跑,還起兵反爹的,姬宜臼的年紀又不會太小,所以蠢作者估算是在十六歲左右,所以設定他比姬伯服大八歲。
誰讓史書沒有詳細記載他的生年啊QAQ!
更正一下,查資料的時候把自己上本書寫的內容和資料弄混了2333,周攜王應該是周幽王的弟弟,周宣王的次子。他名為姬望,後世稱之為姬餘臣。
因為周平王弑父殺弟,所以大家都不願意擁立他,諸侯早先以周攜王為正統,攜王是平王給的惡谥,尊崇他的人稱之為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