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子侄
比幹聽到尤渾、費仲、聞仲三人取的名字,一時之間腦洞大開,但是很快,他就意識到,這裏根本不可能會是什麽神話世界。
整個大商尊崇的神主要是祖先神,也就是說他們多數是大商的歷代先王,是商王室的先祖們,即使不是由商王變作的神靈,也能依靠傳說和商王室扯上關系。
因為“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個傳說故事的存在,大商王室還能七扯八扯地和其他的神靈扯上關系。
毫無疑問,商人在重祝禱的同時,摻了很多私貨。
總而言之,現在大商尊崇的所有神靈都能和王室扯上關系,洪荒傳說裏所謂的聖人根本就沒個影子。
這三人被賜姓了以後,由比幹保舉,在朝中擔任了職務。
許多大臣表示反對,因為現在的許多職務都是世襲制,有一個體制外的人進來,那就表示他們的子孫的利益就受損的。
但是大商并不是沒有奴隸出身擔任大臣的先例的,最有名的就是輔佐了五代商王的丞相伊尹。
伊尹由其養父撫養長大,而他的養父則是專門為貴人服務的奴隸廚師,根據典例,伊尹自然也是奴隸出身。
另外在高宗武丁時期,也有許多奴隸或者平民出身的人才被武丁引進了朝廷。
既然費仲、聞仲和尤渾都是比幹引薦入朝廷的,那他們的前程現在當然落在了比幹身上,引經據典和那些貴族大臣們撕逼的重任自然由比幹擔着。
時隔多日,朝堂諸大臣終于又體會了一回二王子的嘴炮無雙。
少師商恪再一次被比幹氣得吐血,但是完全奈何不了他。
在這樣一個大臣們還不是很會溜須拍馬并且借題發揮的時代,有着後世各朝代諸多的嘴炮達人的事例可以借鑒的比幹可以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他先是援引大商的史官所記載的歷代奴隸出身的大臣的實例,再分析了一下這些人出現所處的時代,無不是成湯、高宗武丁之類的明君當政的時期。
最後一錘定音,無論是他薦人還是文丁任用這三人的行為都是好事,于國于民不僅無害而且有利。
其他大臣還能怎麽說呢?
比幹都這麽說了,他們再反對,不僅會變成他們無理取鬧,他們在文丁心中的分數也會大大地降低。
而且比幹舉的例子是什麽?只有賢王明君的治下才會出現任用奴隸為官的“盛事”,他們再反對下去,怕是不僅僅會惡了文丁那麽簡單。
先祖啊,這真的很可能會影響以後的仕途哦!
最終這些貴族大臣都退卻了,作為少師的商恪算是這些人裏最惱火的一個。
回家以後他對着長子商容又是一陣耳提面命,不要再和比幹一起厮混了,再這樣下去他非得被兩個人一起氣死。
商容在老爹的面前,積極認錯,死不悔改,把陽奉陰違發揮了個徹底。
原本端方聽話的商容自從和比幹混一起以後,就從了一個叛逆的孩子,商恪也真是操碎了心。
比幹:不好意思,這鍋我不背。
雖然在他的記憶中,歷史上的商容和比幹的關系似乎确實不錯,但是關于現在的他倆,比幹堅決認為,商容這個人本身就是一個腹黑,絕不是他把人給帶壞的。
商容在家中經歷着老爹的狂轟濫炸,與他相反的是王宮中如今喜氣洋洋。
說文丁被兒子一頓猛誇以後欣喜異常也太過了,畢竟阿谀奉承的話他也不是沒有聽過,只不過比幹說話的藝術要比其他人高超,話聽起來順耳許多罷了。
王宮中的喜氣主要還是來自于太子羨那邊,他的正妻有姜氏有孕了。
子羨和姜氏兩個人都還年少,但是早有子嗣當然是對他們的保障,大商的第三代誕生在世上的時間指日可待。
比幹初初聽到消息的時候還挺為老哥高興的,但是仔細一算,又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
等等啊哥,你的長子不是那啥微子啓嗎?
比幹記得他看過的史書是這樣記載的:末代商王帝辛是帝乙子羨的幼子,帝辛還有兩個兄長,微子啓和子衍,據說他們三個一母同胞,但是他們的母親在生前兩個兒子的時候還只是普通的妃妾,帝辛出生之前,她才晉位為了王後,所以《呂氏春秋》言子啓“長而庶”,子受“幼而嫡”,就是這麽個意思。
最後的儲位之争當然是微子啓輸了,太子之位落到子受身上之後,子啓受封于微邑,是以人多稱其為微子啓。
根據現在的新生兒存活率,比幹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他哥的這個孩子,最好的情況是一個小公主,最差的情況,要麽是沒能生下來,要麽就是生下來以後夭折了。
無論哪個,聽起來都挺悲慘的。
在生孩子這點上,比幹還堅持着日後的理念,雖然他們現在已經和妻子成婚了沒錯,但是生孩子的話,還是不宜過早的,起碼還要再等上四五年。
比幹是一點都不急的,文丁和王後也說過他很多次,但是在這一點上,他的态度也是積極認錯,死不悔改,對付父母的方面,他倒可以說是商容的老師了。
反正文丁還有其他的兒子,作為太子的子羨也一直被督促着開枝散葉,相比之下,他們說比幹說得久了,慢慢的也懶得說了。
太子妃姜氏十月懷胎,終于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歷。
子歷出生以後,不僅子羨常常去看望這個兒子,王後和文丁也常跑去兒子的宮中。
看着沉迷孫子、無心朝政的父王和母後,比幹真心想問問他們,父王您再這樣下去,咱們大商真的不會完嗎?
“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放在王室也是一樣的。
小嬰兒對文丁的吸引力也确實很強,不過很快,他就将目标轉移到了自己再生一個上面。
比幹:我還能再說什麽呢?父王你高興就好。
看比幹和子羨的年紀,就知道王後不可能再生一個了,文丁只好在後宮找新入宮的美人生。
當然了,文丁是管生不管養的,除非是極得他寵愛的王子,否則的話,估計他很長一段時間不會想起人來。
比幹是不管自家老爹後宮的事情的,兒子插手父親的後宮,怎麽着也說不過去吧?
但是他不搞事情,不代表這就沒事了啊!
事實上,和妻子有妫氏一起被叫到王宮的比幹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父王、母後,你們能不能解釋一下,讓我們養妹妹是什麽意思?
文丁的辛勤耕耘成功地開枝散葉,生下了好幾個王子和公主,雖然對養非親生的王子沒有什麽興趣,但是王後對養公主還是有點想法的。
比幹遲遲不生孩子,文丁和子羨都很着急,但是他倆不是最着急的,最着急的是王後,也就是比幹的親媽。
作為一個重生人士,比幹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妥妥兒的天才兒童,還特別好帶,再加上他是幼子,王後作為親媽,能不疼他嗎?
但是作為一個聽話的好孩子,比幹就是遲遲不生娃,讓王後也是操碎了心,沒辦法,只好從別的方面下手。
王後選定的目标就是比幹的妻子有妫氏。
雖然說是讓比幹和有妫氏一起養妹妹,但是小孩還是養在王後宮裏的,然而她吩咐讓有妫氏常入宮跟她學習怎麽照料孩子,以後有了孩子也能有經驗一點。
無論男女,對上軟萌的小嬰兒,基本上沒有幾個不被俘虜的,放在女人身上,還有一個專門的詞兒,叫做母性。
有妫氏無疑被王後的這個決定給征服了,二話不說地就答應了下來,十分的幹脆,相比之下,礙于自家母後的威嚴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應下來的比幹就完全被比下去了。
按照平常他在王後面前那貼心小棉襖的表現,其實也不會變成這樣,但是誰讓他之前不管怎樣就是借着自己的府邸在宮外的名頭能不入宮就不入宮呢?
現在王後所謂讓他們養妹妹的決定可不只是布置給有妫氏一個人的,比幹也要時常入宮來看看,也就是說,他還是躲不過自家母後的言語轟炸。
比幹:我是誰我在哪兒我現在在做什麽?
不過能想出這種辦法來催兒子生娃,王後也真的算是親媽了。
作為比幹親哥的子羨在一天以後就知道了這件事,幸災樂禍地跑過來看比幹的熱鬧。
不僅如此,他還把太子妃姜氏以及快滿周歲的王孫子歷都帶來了王後宮,為王後做助攻。
覺得自己還小,還是個沒達到生娃年齡的寶寶的比幹:QAQ!母後,我是您親生的嗎?
子幹日記:
我可能有了一個假媽和一個假哥。
為什麽老是催我生娃?我還是個寶寶啊!
作者有話要說: 被逼婚,啊不,被催生的子幹233333
寫這一段的時候寶寶的腦子裏一直在回蕩着改編版小蘋果也就是新年打臉歌的歌詞“父母還在碎碎念,啥時候懷 定個時間”233333這個既視感簡直是神了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