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巧合
陸衡這邊兒剛剛煮好火鍋的底湯部分, 袁一生就帶着一大幫人敲響了陸衡的家門。
因為主人正在廚房裏忙着做飯,開門的自然是“雖然在廚房裏幫忙, 但是半點作用也沒起到”的衛小 boss。
身為一個洗清菜的時候都要一根根洗的強迫症,衛麟煊活兒幹的不多, 架勢拉的特別開。
于是提着禮物登門拜訪的一群人就看到系着一件米色圍裙, 頭戴白色廚師帽, 腳上穿着一雙灰色棉拖鞋的衛麟煊大咧咧地站在門口, 一副“我是主人”的狀态寒暄熱絡道:“來了呀,快點進來,火鍋湯底都熬好了,你們先坐下來喝口茶緩緩冷氣兒, 咱們就吃飯。”
衛麟煊主人的嘴臉宣揚地特別自然,首當其沖的袁導一個沒注意, 直接就把手上的禮物交給衛麟煊。衛麟煊接過禮物, 嘴上還特別客氣的說道:“來就來了,幹嘛還這麽破費……”
袁導下意識的就接話道:“哪裏哪裏,大正月的,我們上門來拜訪, 實在是打擾了——”
話音未落, 頓時覺過味兒來。
不對啊,不是說這是陸衡他們家嘛!怎麽出來招待客人的竟然是華夏帝娛的小衛總?
難道說他在電話裏聽岔了, 其實這是小衛總的房子?!
正當袁導一幫人暗自狐疑的時候,剛剛把銅火鍋架上的陸衡從飯廳裏迎出來,看到一大幫人神色詭異的站在門口, 當下開口請衆人進屋坐着。
袁一生這才回過神來,立刻換了拖鞋進屋。一大幫人直接進了飯廳,相互推辭請讓了一番,最終還是請袁導坐了上位,其他人也各分主賓落座。
鍋子是老式的銅火鍋,底下加的是炭,剛剛熬好的雞湯底在鍋子裏翻滾着帶出濃濃的鮮味,陸衡問了一句有沒有忌口的,所有人都搖頭,于是陸衡就把早就預備好的螃蟹、蛎黃、大蝦、黃花菜、蔥姜蒜等佐料倒進湯裏。大圓桌面上還擺着各色牛羊肉片、水晶粉、茼蒿、白菜、魚丸、蝦滑、牛肉丸等食材。
剛剛刷新了自己主人翁存在感的衛麟煊給大家分好火鍋蘸料,心滿意足地坐在袁導的右邊兒。
跟袁導一起過來的“蹭吃蹭喝團”的團員裏邊兒,除了之前跟陸衡有過合作的周婧曉,剩下的幾位陸衡全都不大認識。
袁導就趁着涮鍋子這段時間,邊等吃的邊給陸衡介紹這一夥人:即将扮演男二號老鐘的百合花影帝狄青雲,扮演反派大軍閥的老戲骨姜尚,扮演老鐘接頭人的趙光祿,編劇劉羲和,還有兩個制片方的代表。
除開陸衡之外,剩下這幾個人全都是袁一生用慣手的老班底,工作上的默契程度自然不必多說,私底下的交情也都非常深厚,尤其這幫人大多是燕影和燕戲畢業的同學校友,擱燕京這皇氣充裕的四九城裏呆慣了,人都變得特別貧。聊天說話就跟對口相聲似的,聽的陸衡和衛麟煊兩個人耳不暇接,都快笑成兩個小傻逼了。
Advertisement
“蹭吃蹭喝團”在袁一生的領導下侃了一會兒大山,銅火鍋裏面的涮牛羊肉片和大蝦就熟了,一層層水霧從翻滾着的熱湯裏氤氲而上,獨屬于涮鍋子的鮮香氣息順着騰騰熱氣在飯廳彌漫開來,生平最好吃的袁一生深吸了兩口氣,夾了一片羊肉放進碗裏,蘸着麻将紅方和韭菜花的蘸料吃掉,淳樸濃郁的口感在舌尖炸裂,袁導激動的一拍大腿,忍不住稱贊道:“好吃,地道。”
“小衡你手藝見長啊!”夾了一塊地瓜片的周婧曉眼睛一亮:“這地瓜怎麽這麽甜呀。又面又甜。”
陸衡笑道:“這地瓜是我爸媽過年前回老家帶回來的。種的時候沒施化肥,純天然綠色産品,所以比市面上賣的更甜更面。”
陸衡這麽一說,大家立刻想起陸衡他爸媽在燕京開的那幾家柴火炖,其中有不老少人都去吃過,袁導更是柴火炖的忠實客戶。
“……我聽說你爸媽要在郊外建度假村了是吧?”袁一生笑眯眯說道:“什麽時候建成了,也請我們去玩玩好不好?”
陸衡當然受寵若驚的連連說好,如果建成的度假村能有這些大咖來幫忙暖場,那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宣傳賣點。
袁導的話也給了陸衡一絲啓迪,他決定能度假村建成以後,還沒開張前,邀請自己在圈內的好朋友們都來玩一玩。一個是将來給度假村打打廣告做宣傳,二來也是大家好好聚一下。
不過那些都是以後的事兒了,眼下的任務還是探讨《黃金兩百萬》的拍攝事宜。
袁一生是個特別喜歡在拍攝期間将劇組成員約到一起開會的導演。一天的拍攝收工以後,大家夥兒先不忙散攤兒,而是趁着吃晚飯吃夜宵的機會,聚在一起聊聊白天的拍攝感想,聊聊對角色的感悟,對劇本的感悟,通過每一個人深思熟慮下的暢所欲言,看看能不能碰撞出什麽靈感的火花。
因此袁一生也是個特別喜歡在拍攝期間改劇本的導演。因為他一直覺得,很多編劇或者導演,在最初敲定劇本的時候,思維相對狹隘,不一定能看出劇本中的邏輯漏洞,這個時候就需要擔任角色的每一個演員,通過自己的視角來闡述劇本分析劇情,以此來完善劇本。
當然這麽做的前提是,發表言論的演員必須是在摸透劇情和角色的情況下闡述真知灼見,而不是出于什麽私人的目的搶戲改戲。這就要求參與聚會的演員在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上必須令人信服。
迄今為止,圈內有資格加入袁導這個約飯聚會的演員不足雙手之數。而且每一個人在圈內的地位和名譽都是毋庸置疑的。
陸衡之所以在開拍之前就有這個榮幸,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曾斬獲過金烏獎最佳男配角和柏林影帝這兩座獎杯,在業務水平上絕對毋庸置疑。至于戲品或者說是人品這方面……
這也算是袁一生和劇組其他人對陸衡的考驗。
陸衡拿到《黃金兩百萬》劇本的時間并不算長,對劇本的研究當然也沒那麽深刻。不過他上輩子倒是看過成片,也看過不少知名影評人對影片堪稱鞭辟入裏的點評。
就着記憶裏這點存貨和自己對于成片的見解,陸衡簡練地說了幾句。優點在前,不足在後,話雖不多,但刀刀見肉,句句在理,充分表現了陸衡作為一個劇組“新人”的謙虛謹慎和職業素養。
袁一生對陸衡的表現非常滿意。覺得丫不愧是年齡最小的金烏獎得主和柏林影帝,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吃飽喝足考校完畢,袁一生等人心滿意足滿面紅光地離開。臨走前還特地囑咐陸衡要多看劇本,“有什麽問題咱們電話溝通,争取在開機之前把劇本敲定下來。”
陸衡心下一樂,心說這種話也只有袁導這麽龜毛的改劇本狂魔才說得出來。
而袁導也不複“改劇本狂魔”的美名,在電影正式開機之前,《黃金兩百萬》的劇本又大大小小地修改了不下三回,就連陸衡之前一直無緣得見的女二號都莫名其妙地換了人。
四月一號,在這個很特別的日子裏,《黃金兩百萬》劇組在橫店正式舉行了開機儀式。
作為國內最知名的第六代導演,以及底蘊最為深厚的電影班底,袁一生執導的新片的開機儀式毫無疑問是盛大的。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娛樂媒體全都到場,狄影帝周影後甚至是陸衡家的粉絲們也都自動自發地聚集在片場。
陸衡一行人全都是在三月三十號三十一號這兩天飛過來的。經過了短暫的調整,所有演員在四月一號早上五點鐘就得乘坐保姆車趕到劇組化妝。因為袁一生導演要求所有演員必須以角色的形象參加開機發布會。
身為華夏帝娛力捧的一哥,剛剛斬獲柏林影帝的陸衡在經紀公司的要求下,獲得了《黃金兩百萬》劇組給演員的最高待遇。
所謂最高待遇,就是女主角周婧曉和男二號狄青雲擁有的,陸衡必須都有。
這其中就包括了五百萬片酬外帶百分之二的票房分成,五星級酒店豪華套房,奔馳的保姆車,劇組內拍攝期間的單人化妝間和休息室,一日三餐的标準,甚至是陸衡那兩個助理的待遇都囊括在那個細碎到令人發指的合同內。
其實陸衡本人倒不是很在意些細節,但是作為經紀公司的華夏帝娛卻必須要方方面面地要求到。
說來這也算是身為公衆人物的心酸。一個劇組,在外人的眼中或許是一個整體,但是劇組內部的等級差距卻是異常嚴格。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誰的咖位大,這不僅僅體現在戲份上,更重要的體現在這些日常生活待遇上。你說你是一線巨星,你有影響力,你能抗票房,但是在拍攝期間你片酬不如人,待遇不如人,吃的盒飯都比別人差,那你憑什麽說你跟別人是一個級別的?
就憑劇組給你開出的次一等的片酬和待遇嗎?
很多時候演員自己不在意這些,但是來探班的娛樂記者們會見縫插針的找新聞,他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把報道發出去了,尴尬的卻是演員自己。連演員的粉絲們也會跟着一起鳴不平。
次數多了,經紀公司也吸取教訓,幹脆一發狠,比照着演員的地位沈家,該要的待遇在進組之前全談明白,明碼标價地寫進合同裏,至少能避免一些人為的尴尬。
陸衡出道的時間雖然不長,年紀也不大,但是他卻憑借兩部電影拿下了一座金烏獎最佳男配角和一座柏林影帝,主演的《最佳拍檔》在全球搜刮四億M金,一舉打破了國內的票房紀錄。論人氣和票房影響力,甚至是論獎項,陸衡絕對是國內藝人最頂尖的那一撥。
所以華夏帝娛要求陸衡有周婧曉和狄青雲的待遇,并不過分。甚至可以這麽說,如果華夏帝娛要求劇組給陸衡比周婧曉和狄青雲更高一層的待遇,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考慮到影響和劇組其他人的看法,陸衡不想那麽張揚,華夏帝娛當然也不會那麽做。
畢竟陸衡進劇組是拍戲的,是為了結交人脈交好大家,可不是為了樹敵。
上午十點鐘,開機儀式正式開始。
片場內早就擺好了香案,袁一生導演帶領大家祭拜燒香。
被片場保安攔在外圍的粉絲們瞬間爆發出振聾發聩地叫喊聲,全部聚集在采訪區的媒體記者們也都扛着長、槍、短、炮各種拍照。
好不容易到了自由采訪時間,所有記者蜂擁而上,标記着各家媒體名字的麥克風鱗次栉比地伸到陸衡面前,問的問題全部都是——
“請問陸衡,今天早上剛剛從F國傳來消息,方恺之導演的新作《花與劍》與你主演的《兄弟情》同時入圍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對這個消息你怎麽看?”
“你覺得這兩部電影哪一部更有可能獲得金棕榈?”
“你剛剛憑借《兄弟情》這部電影在柏林電影節上斬獲影帝殊榮,那你覺得你會不會在戛納電影節上再次得獎?”
“身為國內唯一一位參演的兩部作品同時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演員,請問陸衡你現在有什麽感想?”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衛小攻:這事兒不賴我,純粹是巧合╮(╯_╰)╭
陸衡:哦→_→
方恺之:哦→_→
吃瓜衆:哦→_→
衛小攻:“……”
衛小攻(大哭):“這事兒真不賴我QAQ”
懶八:怪我咯!冷漠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