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章節
的人了,老往後宮跑,沒有體統。
一回身,卻見走過來一隊宮女,見着柔妃,齊齊施禮,整齊劃一的喊了一聲:“見過娘娘。”
“去吧,去吧。”柔妃揮了揮手,徑直往淩绮殿走,沒幾步,便聽見後面璐王在叫她。她加緊了幾步,想裝作沒聽到,結果璐王卻不氣餒,跑了兩步便追了上來。
“娘娘打哪兒來?往哪兒去?”璐王遇到佳人,情緒不錯。
柔妃很想翻白眼給他,自己若是一般大臣的夫人也就罷了,璐王還能仗勢欺人,可皇帝的妃子,難道他還敢動?既不敢動,癡纏往來,又有什麽意思?想歸想,當着面兒卻得維持着友好的表象,柔妃矜持一笑:“自莫太妃處來,往淩绮殿去。”
“真是湊巧,孤王今兒也是來瞧太妃的,因聽見宮人們的歌聲給耽擱了,原以為見不着娘娘,不想卻在此處相逢。”璐王笑得和煦,自然而然的就與柔妃同路,渾然忘記他的借口是來看莫太妃的。
柔妃只好提醒他:“王爺,您不是要去給老太妃問安麽?去遲了不恭。”
璐王一揮袖子:“無妨,孤王先去紫宸殿,見過皇兄後再一起過去。”
柔妃幹笑了兩聲,不想再和璐王講話。她态度冷淡,璐王怎會不覺,一路上有一搭沒一搭的同柔妃扯閑篇,眼見到了淩绮殿,璐王輕笑,對柔妃拱手道:“難得有機緣同娘娘暢談,過些日子,等蘇先生回京,皇兄便要命孤王跟随先生辦差,到時候可就沒有現在這般的霁月風光咯。”
柔妃笑道:“陛下既是王爺的君主,又是王爺的兄長,于公于私,王爺都該為國盡忠,為陛下效力才是。”
璐王打量着柔妃,又道:“蘇先生帶着家眷,一路上行得慢,還有些日子呢。”
柔妃聞言,心裏有些疑惑,好好兒的,璐王老提什麽蘇先生,是什麽意思?“走慢些欣賞沿途風光,也是極好的。”
璐王見柔妃依舊懵懂,又道:“世人只知蘇先生胸有丘壑,有治世安邦之才,卻不知蘇先生與陛下有師生之誼。十年前,蘇先生因喪妻之痛,無心宦海,遂攜幼女離開長安,前往麓山書院任教。卻不曾料得,竟與陛下結下了緣分,成了師生。人士際遇,可嘆啊可嘆。”璐王說完,對着柔妃又是微笑,似乎另有深意。
“啊,竟還有這樣的事。”柔妃應聲道。
“那麽,孤王告辭了。”璐王說完,一拱手便往紫宸殿去了。
金風吹拂,璐王玉樹臨風的走在湖畔,頗有幾分潇灑意蘊,叫宮女們瞧見,心波蕩漾。柔妃對此卻不為所動,只是心底裏疑惑,好好兒的,璐王特意來說這麽一車子話,是個什麽意思?
莫不是……莫不是那蘇先生是個大大的忠臣,進京之後要清君側,璐王特意來提醒她?是了是了,差點都忘了,沈柔妃是狐媚惑主的奸妃,忠直清介的臣工,誰不想早日除去這個禍害。這蘇先生,只怕是個老腐儒,臨老入宦海,要拿奸妃祭旗呢!
柔妃越想越有可能,連忙便問陳祿:“你知道那什麽蘇先生,是什麽來頭?”
陳祿苦着臉,搖頭道:“王爺說蘇先生是十年前離開的京城,那時候奴才還小呢。不如奴才去掃聽掃聽,再回來報與娘娘?”
柔妃心裏既慌,更覺陳祿無用,也不理他,心思百轉,恨不得親身去往紫宸殿問一問皇帝:我的小命可安全否?
回了淩绮殿,柔妃還琢磨着要知己知彼,摸清蘇老頭的底細。她想這蘇老頭離京十年,又是個外臣,宮裏的人只怕都同陳祿一樣,連他的名字也沒聽過。又嘆娘家人都被她安排回了老家,身邊沒有可以信賴依托之人,遇上事兒無人分解商議,獨木難支,實在可悲。
思來想去,唯有皇帝親派的兩個嬷嬷略有見識,柔妃便想要請教阿桂,不巧阿桂不在,阿枝留守。看着阿枝嬷嬷冷淡的面容,想到指不定又要吃她的教導,柔妃便有些怯怯,不願開口,只好仍舊用陳祿,将他派了出去打聽。心裏想着,遲早還是要将淩绮殿的大權收回來,不能叫兩個嬷嬷一直這麽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 41 章
柔妃正琢磨着奪回掌宮之權呢,阿桂便回來了。她替皇帝傳旨,命柔妃午後去紫宸殿伴駕,見一見她推薦的治水人才周允。這原是皇帝早就說了的事,柔妃也就應了。柔妃又問大齡宮女離宮的事,桂嬷嬷一一回了話,問柔妃要不要見一見。柔妃因着璐王的話心緒不寧,倒也樂意找些事分散注意力,便将淩绮殿裏要放出去的宮女都傳了來。
阿桂得令,不一會便将人帶到了柔妃面前。五個一樣衣裳頭發,身量也差不多的宮人在柔妃面前一字排開,柔順的低着頭,掩飾着自己的不安。她們都是低級宮女,平素裏做的是灑掃清洗等柔妃瞧不見的活計,便是擡頭柔妃也不認得。
“都叫什麽名字,哪裏人,在淩绮殿多久了?”柔妃端坐在寶座中央,和顏悅色的問道。
“奴婢……奴婢寧修,金陵人,入……入宮後便分在淩绮殿……十……十年了……”五個宮女不曾進過殿內,不曾這麽近見過主子,全都露了怯,連話也說不流暢。磕磕巴巴的回了柔妃的問題,多的話卻說不出來。
“擡起頭來。”
柔妃打量着寧修,只見她容貌端整,身量與柔妃相仿,雖算不得美豔,卻自有一股柔順寧靜,叫人喜歡。再一看旁人,雖也是讷言羞澀的,卻也和氣可親。二十五歲,在大晏朝已經是老姑子的年紀了,看着這些體态勻稱,面容清秀,卻被耽誤了的姑娘,柔妃想起了從前的自己,心裏格外柔軟起來。又問:“出去了,有什麽打算?”
寧修咬嘴嘴,等了片刻見其餘四人都不說話,只得回道:“奴婢的家裏人替奴婢選了一門親事,回去……回去了……就成親。”說起成親,她羞紅了臉。其餘幾人,也是一副羞怯的模樣,想來也是一樣。
“哦?已經找到了人家?是什麽樣的人?”柔妃笑問。
寧修臉漲得通紅,扭捏道:“家裏信上說……是個落地的秀才,比奴婢大兩歲,他先頭的娘子死了,家裏雖窮了些,勝在體面。日後有奴婢幫襯着,日子也就好過了。”
柔妃不自覺的皺了皺眉,寧修的親事,她直覺有些不妥當。張口想說什麽,卻見寧修羞怯喜悅,話也就說不出口了。又問寧修身邊一個:“你呢,叫什麽?”
那宮女恭敬回道:“奴婢冬梅。”
“老家在哪兒?家裏都有還誰?”柔妃見她怕得厲害,說話格外的和氣。
冬梅頭一遭同主子說這麽多的話,也不知是興奮還是害怕,嗓子都緊了:“奴婢老家在密州,家裏有個老娘并兩個弟弟。”
柔妃點了點頭,一個個都問過了,這才說道:“你們在宮裏辛勤多年,如今總算能歸鄉與天倫團聚,本宮這裏銀錢不多,一人送上一百兩銀子,并珠花兩朵、手镯一雙、戒指一對,祝你們早得眷屬,成雙成對。”柔妃揮了揮手,雨荷便領着人将賞賜捧了上來。梅妃給她宮裏的人賞錢的事,提醒了柔妃。宮女們在宮內伺候了這許多年,最美好的青春歲月都被虛擲,如今要離開了,多些銀錢傍身,總是好的。
五個宮女原不曾想過得到這等意外賞賜,跪在地上又是哭,又是謝。“奴婢等本是無用之人,卻得娘娘這樣的賞賜,無以為報,日後只有日夜祝禱,求神佛為娘娘添福添壽。”寧修的膽子略大些,帶着衆人磕頭謝恩。其餘四人跟着她,含糊的也說着謝恩的話。
柔妃聽了寧修的話,再看衆人充滿希冀的模樣,心底裏莫名的就替她們擔心。這些女孩子,離開皇宮之後如何生活,會不會安樂富足,叫她很在意。她想着,自己究竟活了兩輩子,論歲數論閱歷,也要多一些,心裏将他們當作妹妹也不算托大,正該給這些跟社會脫節的女孩子們一些建議,便忍不住好為人師起來。
柔妃嘆了口氣,沉聲道:“你們自幼入宮,并不識得外間人心險惡,如今又是年紀大了被放出宮,婚配上難免比旁人着急些,本宮有幾句話叮囑,若你們覺得有道理,聽進去,日後能受益便好;若覺得沒道理,聽不進去,日後一樣美滿幸福,本宮也替你們高興。”
見柔妃有訓示,五人端正了跪姿,一起說道:“願聞娘娘教誨。”
柔妃點了點頭:“第一,不要以為嫁了個窮男人,他就會因此感激你,加倍對你好。他不會,他會變本加厲的對你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