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番外 | 少年事(三)
成環那時起就再也沒受過欺負了,每日沉浸于李荊玉借他的書中,日子過得舒适極了。
李荊玉卻因此關注上了十七皇子。
連老丞相閑時問李荊玉,哪個皇子秉性最佳?李荊玉都雙眼發亮地說,“十七皇子。”
丞相看出了什麽來,卻也不幹涉,這孩子父母雙亡,老丞相除了學業上嚴苛一些,其餘都任他所願。
李荊玉平時學習也不再打盹,反倒偷看起十七皇子來。
因此被太傅打了幾個板子,倒不如成環那天的嚴重,太傅也是見人行事。
下了學,十七皇子走了過來,遞給李荊玉一瓶金瘡藥,上次的事後,他自覺得和荊玉已算是兄弟,事事也多關照了些。
李荊玉卻拿着藥沒塗,晚上抱着睡,第二天藥化了,瓶蓋不小心脫落,藥水流得滿床都是。最難受的還是整個手掌都腫脹了起來,祖父讓他在府中養病,手痊愈之前,不讓他去國子監了。
李荊玉只好在書房看書,久了就開始發呆,看着窗前的花,都變成了祖父的模樣。
祖父吹胡子瞪眼道,“又在發呆!”
是真的祖父!
李荊玉吓得把手中的書都撕了,祖父進門來訓斥了半天,心疼自己的新書,讓他明天就去國子監。
李荊玉這就高興了。
次日去了,中午吃飯時十七皇子還過來問李荊玉,為什麽這幾日沒來。
李荊玉說,“手尚未痊愈。”
十七皇子拿起李荊玉的手一看,剛消了腫,但紅痕未消,碰了碰,李荊玉喊着,“疼!”
十七皇子湊近幫他吹了吹,問道,“還疼嗎?”
李荊玉幸福得冒泡,害羞地說,“還有些疼。”
成環沒眼看,給兩位恩人讓了讓位置,自去窗邊吃了。
李荊玉後來夜裏總夢見十七皇子,甚至一些更不好的畫面,久了有些困擾,都不敢直視他了。
李荊玉與七皇子交好,就去問了問這是怎麽回事。
七皇子神秘兮兮地說,“荊玉,你這是動了春心。”說完就去留香院找他的頭牌去了。
李荊玉一愣,這才明白。
奶媽給李荊玉繡荷包時,李荊玉也想學着民間的姑娘,繡一個給喜歡的人。
卻繡得歪七扭八,手上全是針紮的小孔。
寫了封信表情意,“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信紙是從祖父那邊硬讨來的流砂紙,一紙值千金。
用了沾金的墨水寫上,流光溢彩。金沙是他攢了好久的壓祟錢。
李荊玉美滋滋地看着信,這麽一來,他一定能懂。
開心地拿過去,想送給十七皇子時,卻聽到一衆皇子正讨論着大月國過來的那位折梅公主多好看。
某個皇子看十七總不說話,就問,“十七,你喜歡折梅公主嗎?”
十七皇子正在想着李荊玉近來怎麽越來越好看了,沒聽見其他人在讨論什麽,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李荊玉心一沉,走了回去,将荷包送給了成環,成環書呆子一個,沒有發現什麽,反倒念叨着這荷包怎能這麽醜。
貴比千金的信紙夾在書中,再也不曾拿出來過了,和過去少年時的喜歡一起掩藏在書裏。
太子戰死,老皇帝身亡,十七皇子繼位。
老丞相死前顫顫巍巍地握着李荊玉的手,“這輩子要忠君愛國,不可生二心,皇帝還年輕,必要幫他治國。”
李荊玉哭着答應了。
成環經過科考,一路升官,成了中書侍郎。李荊玉也成了丞相,誓要一生輔佐新皇。
但皇帝年紀輕輕,竟就丢了年少時的秉性。一天到晚想做那些殘害百姓的事來。
丞相每天頭疼得很,卻發現只要裝作要撞柱子,皇帝就聽勸了。
這可比在朝堂上背着那些仁義禮智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