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救人
沿着蜿蜒曲折的隊伍往後走, 君律聽到人群中有人在小聲地抱怨着:“這每日發放下來的粥可是越來越稀了, 再這麽下去, 可就要填不飽肚子了,是不是咱們縣裏的糧食不夠吃了?”
不等那個人把話說完,周圍就有兩三個人不約而同地反駁道:“怎麽可能?張大人可是說了, 咱們只要把這個月熬出來, 朝廷就要派欽差下來放糧了,到時候大夥兒可以敞開肚子吃個飽!”
也有人對這種說法半信半疑,臨近的雲山縣和石南縣都要揭不開鍋了,他們金雲縣平日是三個縣裏最窮的,真的能撐到朝廷放糧的時候嗎?會不會是有人故意說來哄他們的?
之前聲音最高的那個人馬上揚聲道:“這不可能!我舅舅的侄兒的表哥的小舅子就在縣衙當差, 這些話是他親口告訴我的, 絕不可能有假。你們只管放心等着就是了, 咱們不會挨餓的。”
大約是過去半個月始終處在能填飽肚子的狀态,大部分人對于這種說法還是信服的,他們沒有再提出質疑, 只是三三兩兩地小聲議論着,跟着漫長的隊伍慢慢騰騰往前挪動着。
君律和姜源聽到這個話很是震驚,兩個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該說什麽。
朝廷的确是派了欽差下來, 他們就是跟着欽差來的,只是放糧這個話要從何說起。
畢竟,易州是不應該缺糧的,就是真的缺了, 短時間內從其他地方也運不過來。這位金雲縣的張大人到底在搞什麽鬼,他這話說出來是安撫老百姓的,還是其中另有玄機。
“舅舅的侄兒不就是他的表兄弟麽?表兄弟的表哥不也還是他的表兄弟,那個人說話太繞圈子了,我覺得不大可信。”姜源眉宇微蹙,把聲音壓低到了只有君律才能聽到的程度。
“那可不一定,也許一邊是姨表兄弟,一邊是姑表兄弟呢。”姜源看問題的角度太清奇了,君律一不小心就被他帶偏了,回過神方道:“那依你看,我們要不要留下來查一查?”
姜源想了想,搖頭道:“不用了,我們去雲山縣,這邊我叫人查。”甭管那個張大人在打什麽主意,金雲縣的形勢還是比較平穩的,姜源更擔心的,是據說情況更加糟糕的雲山縣和石南縣。
“那行,我們趕緊走吧。”君律對姜源的做法表示贊同,金雲縣的情況還過得去,就讓底下的人去查好了。反正姜源是奉旨出行,手下還是帶了好些厲害的能吏的,做事讓人很放心。
見君律和姜源順利從城內出來,等在外面的侍衛齊齊松了口氣。這些人都是永安王府和昭陽王府的親衛,主要目的就是保護他們兩個,兩位小主子不讓他們随時跟着,讓他們很是有點郁悶。
當然了,兩家王府的親衛說是在城外等人,可不是幹坐在原地不動,他們除了把兩個人留下來當做聯絡的,其他人分頭去了附近的村寨,了解地動發生以後的各方面情況。
此時已經快到晌午了,姜源摸着饑腸辘辘的肚子嘆氣道:“我生下來長到這麽大,還是第一次嘗到餓肚子是什麽滋味,看來以後還是不要挑食了,這會兒想挑也沒得挑了。”
君律不解地瞥了姜源一眼,心裏卻是想到,你什麽時候挑過食了,我們每回一起出去吃東西,我就聽到你說這樣如何好吃了,那樣如何美味了,就沒聽你說過有什麽是不好吃的不想吃的。
Advertisement
君律這番話只在腦子裏轉了轉,并沒有說出來,他無奈地笑道:“你現在知道那兩個燒餅的分量了吧。”比起姜源,君律才是真正挨過餓的人,知道那個滋味有多不好受。
姜源接過手下人遞過來的幹糧大口啃着,同時問道:“我們接下來的食物要怎麽辦?我感覺如今的易州,就是有錢也不見得能買到吃的。”
“還能怎麽辦?自然是開源節流了,手頭的幹糧省着吃,路上遇到獵物不要錯過……”天知道易州那麽多的糧食都去哪裏了,君律事前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他們到了易州會為食物發愁。
君律的話還沒說完,馬上就有人接着說道:“君公子此言差矣,附近山裏的草木禽獸,能吃的差不多都已經被人吃了,剩下的那些兇禽猛獸,極有可能因為缺乏食物被餓死,所以……”
他的言外之意再是明顯不過了,就是君律說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多半是行不通的。
君律聞言汗顏,他和姜源對視了一眼,兩人的臉色都變得更難看了。
之前在城裏,他們覺得金雲縣的情況還算可以,沒想到城外已經到了這樣的境地。
姜源略加思忖,吩咐了兩個得力的屬下去查金雲縣的縣令,便和君律匆匆趕往雲山縣。
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徹底打破了君律和姜源過往的認知。
他們先是遇到一個被幾個人追着打的小孩子,小男孩約莫七八歲的樣子,長得瘦瘦小小的,身上也穿得破爛,都是十月底的天了,還穿着沒有棉的夾衣,冷得瑟瑟發抖。
小男孩跑得飛快,活像一只靈活的小兔子,無奈追他的人都是十幾二十來歲,很快就追上他了。
姜源搞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可見那幾個人捉住小男孩就開始下死手揍,趕緊出面制止了。
甭管出于什麽樣的理由,照這樣的力度揍下去,那個孩子肯定會沒命的,他們不能不管。
然而等到問清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君律和姜源就又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原來那幾個人追打那個小男孩也是有原因的,雲山縣不比金雲縣,縣裏發放的粥特別稀,米粒兒屈指可數,大部分人領回去都是吃不飽的。
可再是吃不飽,人們也會排隊去領,多幾口米湯喝總比沒有好,大人不夠吃小孩子好歹能湊合。
那幾個人就是結伴去打粥的,誰知剛打好了要往回走,斜刺裏沖出來幾個大小不一的孩子,上前二話不說就搶粥桶,他們準備不足,竟然真的被人搶走了。
那幫孩子搶了粥根本不跑,抱着小桶就往肚子裏倒,能喝多少是多少。
被搶的人肯定不甘心了,逮住以後挨個兒痛揍,這個小男孩個子小,又生得靈活,就趁亂跑掉了,這會兒才被人追上,還好命地被姜源給救了。
若是從前,姜源肯定直接就說了,這點粥算什麽,我幫他賠了就是了。
可如今他明白了,這不是一點粥的問題,這是你死我活争奪資源的問題。
只是……
跪在地上的小男孩背影又單薄又瘦弱,一看就是好多天沒有吃飽飯了,讓那幾個義憤填膺的人沒有節制地揍下去,他會沒命的。
姜源不認為男孩子沒有錯,可他罪不至死,他不可能見死不救。
那幾個平白無故被人搶了粥的人就更無辜了,若非全家人的口糧沒了着落,姜源相信他們未必就會這麽狠心,可家裏的妻兒老小還在等着這點稀粥呢,也難怪……
明明只是小事一樁,姜源很難得地躊躇了,他轉過頭去看君律。
君律慢條斯理地開口道:“你們就是打死他,那些粥也沒有了,不如……”
“我們不打他,粥也沒有了,還不如打一頓出口惡氣。”下手最重的年輕人打斷了君律的話。
君律絲毫不介意,繼續道:“我們做個交易好不好,你們饒他一命,我給你們吃的。”
君律的話正中這幾個人的軟肋,他們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說話了。
良久,還是先前那個人問道:“你能給我們什麽?”
君律頓了頓,淡然道:“你先說說看,他喝了你們多少粥。世道不太好,我們也不富裕,你要是獅子大開口,我們也就只好算了,反正這孩子我也不認識,你們想好了再說。”
然後那幾個人就開始商量了,意見還不是很統一,互相争論起來。
姜源拍拍君律的肩膀,給了他一個“原來你還會來這一手”的眼神。
君律無奈地苦笑了下,他這話不是說着玩的,他們的幹糧真的不多了,不節約是不行的。
那幾個人蠻有自知之明的,他們可能也是覺得,把這個男孩子打死了他們的損失也挽不回,不如多少要點吃的,回家也有個交待了,總比兩手空空回去,再全家人一起挨餓來得好。
最終,君律以兩個燒餅的價錢把小男孩從那幾個人手裏換了下來。
“我明明只喝了幾口粥,哪裏就值兩個燒餅了。”男孩子小聲嘟囔道,似乎覺得君律開價開高了。
“你還有理了不成?什麽叫只喝了幾口粥,你不知道那是別人的救命糧?也罷也罷,今日是你運氣好,遇上我們,不然你就是被人打死了,也沒人說他們打得不對。”姜源沒好氣地瞪了小男孩一眼,氣呼呼地揮手道:“行了,你哪兒來的回哪兒去,我們也就救你這一回了,日後做事多動動腦子。”
男孩子被姜源的話吓到了,他撲通跪倒在地,磕頭道:“兩位公子,我知錯了,我以後就是餓死,也不偷不搶別人的吃的了。你們收留我好不好,我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去了,求求你們!”
作者有話要說:
卡文卡得□□,總覺得寫出來和想象的有點不一樣,/(ㄒo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