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剪毛不易
小咪本以為不停放屁已經是自己丢人的極限了,沒想到這只是一個開始。
當天深夜它抱着“萬能的靈水一定可以解決放屁的問題”又去偷喝靈水後,就開始拉肚子了。
去自己專屬的小沙坑來來回回跑了好幾次,小咪的腦袋都是懵的。
肚子不舒服倒還是其次,關鍵是拉肚子導致自己後腿有些虛弱,身子不太好控制,一不小心屁股上的毛毛就會沾到……
——嘔!
聽着小咪肚子裏咕嚕嚕的聲音,被吵醒的陸迩十分自責:“都怪我給你吃那麽多黃豆,害得你消化不良。”
他只知道一些簡單的野外生存醫療知識,而且多數是适用于人類的,哪裏知道小貓崽拉肚子自己該怎麽辦!
從前家裏的貓不舒服都是直接去寵物醫院的,那些五花八門的藥物和治療,這個原始時代根本沒有任何可參考性!
小咪看着陸迩急得團團轉的樣子,有些愧疚,又有些心虛:它拉肚子的原因應該不只是陸迩喂的那些黃豆,還有它半夜偷偷跑出去,一口氣把給騰準備的摻雜靈水的“藥水”都喝完了。
——它本以為靈水對身體不适也有正面作用的,沒想到一大碗冰涼的水下肚,還沒完全從脹氣中恢複過來的肚子就發出了另一種抗議。
一想到自己從昨天到今天竟然幹了這麽多蠢事,小咪就恨不得把自己打一頓,讓自己好好清醒一下。
——不但自己受罪,還連累它的亞獸也跟着擔憂……
小咪愧疚的目光一直跟着陸迩,直到陸迩拿着一把小巧的骨制剪刀走了過來。
這個名叫“剪刀”的東西小咪認識,這是陸迩找勇幫忙做的工具,用兩把磨到鋒利的骨刃湊在一起,中間鑽了孔,然後用一個小小的木棍支撐着。
陸迩之前在菜園裏搞什麽育種間苗的時候,就用這個工具剪來剪去來着……
小咪:“咪?”
Advertisement
——這個亞獸拿這個出來做什麽?
陸迩把小咪抱到自己懷裏,一邊輕輕地撫摸着小咪的脊背,一邊低聲安慰:“你這小笨蛋到現在還沒學會舔毛,爸爸幫你剪一下屁屁毛……不要亂動哦。”
小咪:“嗷嗚?!”
陸迩想幫小咪剪屁屁毛,純粹是為了讓小咪舒服些。
從第一次盯着小咪拉粑粑之後,陸迩就發現,他家的貓崽兒很愛幹淨,不像普通的野獸一樣随地大小便,排洩都專門找避開人的地方,而且特別嫌棄身上沾到不幹淨的東西;
而今天拉肚子之後,小咪好像對自己屁股上沾染的髒污特別介意,一臉嫌棄、兩眼放空。
但是不知是不是因為沒有大貓教導,小咪從來沒有自己舔過屁股,不像陸迩前世養的貓,會自己把自己打理幹淨。
陸迩心疼,便打算用剪刀幫小咪把屁屁周圍那圈毛都剃掉。
其實陸迩前世養的兩只貓也會定期修剪毛發,主要針對的就是容易沾染髒污、讓貓咪不高興的地方,屁屁毛就是重中之重。
因此對于修剪屁屁毛,陸迩十分有經驗,一只手按着小咪的脊背,另一只手躲開小咪的瘋狂抽動的尾巴,摸到小咪的屁屁上,嘴裏不住地安慰:“乖,爸爸很熟練的,一會兒就好了……不要亂動哦,否則爸爸手抖剪到蛋蛋怎麽辦?”
正在努力掙紮的小咪身體一僵,扭頭看看這個亞獸認真的神色,眼眸中神色變幻,最終生無可戀地癱軟下四肢,放棄了掙紮。
被陸迩“咔嚓咔嚓”修剪着屁屁毛的過程,小咪感覺自己仿佛死過了一次,甚至不會再臉紅,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麽貓、該怎麽叫。
等到陸迩修剪完屁屁毛,小咪已經魂游天外,不知今夕何夕,腳步虛浮地又去拉了一次肚子,慣例扭頭去嗅自己的後半段身體,才發現屁股上幹幹淨淨、什麽都沒有。
——既沒有髒東西,也沒有屁屁毛。
小咪悲怆地仰起頭,天上月色皎白,将它的影子投在地上,拉出長長的身姿,一時竟然有幾分原型的氣勢。
——好想直接跑掉,讓這個世界上再也不存在“小咪”這個動物。
小咪盯着地上的影子看了許久,兩只毛耳朵和長長的毛尾巴都耷拉下來,一步一步沉重地向着帳篷走去。
……
不知道是不是陸迩抱着小咪睡了一整晚的效果,第二天小貓崽兒的肚子就沒有不舒服了。
饒是如此,小咪還是飽受打擊,神情萎靡,讓陸迩也格外擔心,經常噓寒問暖:“小咪,爸爸再幫你揉揉肚子?”
小咪縮在陸迩懷裏。默不作聲地收緊身體,讓自己更加像一團貓球,拒絕與陸迩交流。
陸迩無法,也只能一邊替小貓崽順毛,一邊琢磨容器的事情。
原始部落時期,能夠使用的原始容器無非是石器和骨器。
石器笨重無比、制作起來非常困難,要挑選大小合适的石材,因為沒有金屬刀具,還要用獸人的爪子一下一下摳挖。
所以在規模很小的紅木部落裏,正兒八經的石鍋只有首領家和角家各一口。
骨器輕便、材料獲取容易,但是最大的問題在于——不耐燒,像烤肉架那種炊具還好,真的用來煮豆漿,什麽骨頭都會很快燒得焦脆。
因此陸迩考慮的是陶器。
陶器在地球的原始時期出現得很早,幾乎與農耕熟食同時期;在這個世界上,卻還沒見到蹤影。
陸迩揣測可能是和獸人們如今仍舊以野外狩獵為主的生活習性有關。獸人們比地球的原始人類更強大、更野性,因此原始農業的性價比不足以讓他們耗費主要精力去一代代馴化農作物,依托于農耕文化而産生的陶器自然也就沒有興起。
陸迩自己對燒陶的了解僅僅在于書本上的一點大概理論,只是目前的情況也沒有別的法子可想,只能依托于那些理論進行大概的嘗試。
于是陸迩重新修訂了自己的計劃表,白天上午去他的小試驗田裏繼續研究改良作物,下午回到帳篷裏研究燒制陶器。
燒制陶器對于陶土的質量要求很高,陸迩不清楚什麽樣的泥土比較合适,只能把附近能找到的泥土都拿來試驗一番。
紅木部落附近的泥土大都是不太适宜種植的紅土,再遠一些,靠近河流和灌木叢的方向有其他種類的泥土,陸迩拿白根菜去擅長編織的多羽家裏換了幾個藤條小筐,每樣泥土都挖了一些回來。
從沉重的打擊中剛剛恢複過來的小咪,就看到那個竟敢剪光它屁屁毛的亞獸像比它更糟受打擊,竟然開始玩起了泥巴?
煞有其事地把從外頭挖回來的泥土放在它從前的幾個戰利品頭骨裏,加了水和開,然後把泥巴捏成看起來像是縮小版水瓢一樣的形狀……
——而且還捏的很醜。
陸迩小心翼翼地放下自己捏得有些醜兮兮的小碗,對上小咪困惑的表情,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他好像不太擅長做陶藝。
盡管他拿出了自己插苗開壟的嚴謹态度,但顯然他在試驗田裏的天分并沒有帶到制陶上面來。
——不過不用在意這個,陶器嘛,樣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用。
陸迩安慰自己,轉頭開始點火準備嘗試一把燒陶。
沒有燒陶的經驗,陸迩也不清楚應該直接燒還是曬幹了再燒,便打算先直接燒出來試試看,不行再做一個。
在陶碗的泥胚周圍堆滿木柴,點上篝火,讓橙紅的火舌舔舐着紅泥捏合的小碗,陸迩坐在一旁專心致志,不時添加着木柴保證火焰不會減弱。
第一次燒陶的結果,以那只紅泥小碗在火焰中燒裂告終。
陸迩毫不氣餒,換了一種泥土再捏了一只小碗,再燒。
又燒裂。
再換一種泥土。
這次比之前裂得更厲害。
陸迩反思了一下,猜測是不是應該先把泥胚曬幹,于是重新用幾種泥土多捏了幾個小盤小碗,放在通風處風幹,後面再來燒制。
第二天下午,陸迩撸起袖子又開始了燒陶的工作。
全裂。
第三天,陸迩又考慮了一下,覺得火焰溫度不穩定可能也是燒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昨天擺出去的泥胚都已經幹燥,全都收拾起來,在地上擺滿了木炭火種,然後将泥胚放在上面。。
陸迩昨晚睡覺時反思了一下,直接用木柴燒制陶器,火焰的溫度夠不穩定,還是要換用更穩定的熱源。。
因此今天他選擇了将木柴先加工成木炭,擺好泥胚之後再放置一層木炭在泥胚上,最後在外面堆滿木柴,用來給裏面增加溫度。
同時陸迩也另起了一個火堆,制造着新的木炭,用來給裏面泥胚上補充火力。
這樣精心的安排下,這批泥胚裏終于有一個小小的陶碗燒制成功、沒有一絲裂縫。
陸迩滿意地捧着那個還帶着微微熱度的紅色陶碗,愛不釋手地反複查看,對自己白手起家燒制成功一個陶器感到極為自豪。
——雖說這個小陶碗邊緣起伏不平、碗身也有些橢圓,乍一看醜得完全不能用……
陸迩端詳了半天,從一開始的興奮滿意到後來的冷靜嫌棄,最後把這個陶碗塞到小咪面前:“小咪,爸爸給你燒了個飯碗,開不開心?”
小咪眼神複雜地瞅了瞅這個擺在地上還有些搖搖晃晃的小碗:“咪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