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有道是國不可一日無君,至少,儒家的士子們是這麽提昌的。所以,這很得了君主們的心思。
可要說着,皇宮的氣氛緊張,在皇宮之中的東宮自然也是受了影響。
太子妃審寧清的眉間,神色就是輕憷着。她的情緒不安定,身邊的人自然是同樣忐忑不安着。審寧清的嬷嬷就是問道:“主子,您是擔心什麽?”
“嬷嬷,太子一去了聖上那兒,聽着淑妃被押了出來,還是關了起來。宮裏的氣氛不對,本宮擔心……宮裏有大事了。”審寧清的心頭,直覺着出大事了。
“主子,要不奴婢差人去查查?”審嬷嬷是問道。
“小心些,使着下面的人,再仔細不過。本宮沒個消息,還是心不踏實。”到底是同意了嬷嬷了話,審寧清也是得耐心的等待了消息。有太子妃審寧清這話,審嬷嬷自然是應諾。
不肖多久,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審嬷嬷進殿內時,還是神情激動着。她到了太子妃審寧清的跟前,臉上是又驚又喜的樣子,打發了宮中的宮婢們,審嬷嬷是湊近了太子妃審寧清的耳邊,小聲道:“主子,大事兒。聖上被淑妃害了,宮門禁閉,連閣老們都進宮了。瞧這情形,太子,太子要……主子,主子也要成母儀天下的貴人了。”
“嬷嬷……”審寧清給驚了一跳,她像審嬷嬷一樣也是又驚又喜着。那手撫了椅子的靠欄時,都是眉間動着。嘴角的弧度更是劃了幾度,道:“嬷嬷,咱們東宮不能亂。本宮要鎮之以靜,絕不能給太子殿下添了麻煩。”
“東宮外松內緊,嬷嬷,吩咐下面的人,一定得守好了東宮的各門。各院的主子奴才們,都不許出了東宮。誰有異議,讓那人來親自與本宮講明。”太子妃審寧清是連忙吩咐道。
“主子,奴婢這去辦這事兒。”審嬷嬷也曉得輕重緩急,忙應諾。
東宮氣氛變了,在東宮內的女眷們,豈能沒個查覺?
只是近日,太子周昱守了孝期,并不愛到了後宅裏。所以,女眷們才是沒想了太多。
雅閣內,唐甜甜正看着兒子周鈞在那兒堆了小雪人。母子二人堆雪人,免不了,這孩子硬是讓堆成了三人。
“這是爹,這是娘,這是我。”指着兩個大雪人,再是指了中間小小的雪人兒,周鈞是歡快的說了話。接着,他又是想想後,擡頭對唐甜甜問道:“娘,爹呢?爹怎麽不來看我們?”
“爹很忙,爹得養咱們母子,要辦差事的。”唐甜甜邊回了兒子周鈞的話,還是捏捏兒子的小臉蛋,問道:“娘陪着六斤,六斤不喜歡嗎?”
“喜歡。可六斤想爹……”眨巴眨巴大眼睛,這孩子挺誠實的回道:“爹沒來看我們,娘會傷心。外面有人想搶爹……”
Advertisement
雖然這孩子年紀小,可是,他還是知道的。在雅閣的外面,他爹老受歡迎了。他的那些庶母們,好喜歡他爹的。怎麽辦呢?六斤想想,就是好不高興。他想爹,就喜歡他和娘也。
“六斤啊,這是誰跟你講的啊?”唐甜甜蹲下身,與兒子視線持平,那是跟狼外婆一樣的笑着,邊是摸摸兒子的小手手,那是親切的問道。
被親娘誘導着回了話的周鈞,那是回道:“庶母總是在爹外在顯擺,我看見了。她們想搶爹啊……爹喜歡庶母了,就會不喜歡娘和六斤……”咬咬大拇指,孩子表示,他很敏感的。不要拿小包子孩兒,不當了人兒。
“傻孩子。”起身,唐甜甜揉揉兒子的小腦袋,說道:“爹會喜歡大度的好孩子,可不喜歡小心眼的孩子哦。”雖然,唐甜甜也知道,其它的東宮女眷們,對他們母子的态度未必是親切的。更實際着,還是暗中的敵手。
可孩子還小,未必能忍得了心事。至少,在小兒六斤學會了隐瞞真正的情緒前,唐甜甜并不想把女眷們的争鬥,融進了孩子的世界。
因為,将心比心,唐甜甜想,太子周昱一定不會希望他的長子,是一個如此目光盯着後宅三分地的男兒。
有時候,就是想教會了小孩子,那是小心了其它女人的歹心。至少,還需要時間啊。
“娘,爹讨厭我嗎?”
聽着他娘的話,很容易哄的周鈞是吓着了。
“不會,爹娘永遠不會讨厭你的。”唐甜甜撫着孩兒的頭,肯定的回道。
“真的嗎?”
“真的,娘不騙六斤的。”唐甜甜哈哈笑道。
冬,這個嘉定十年的冬,嘉定帝駕崩了。
這是整個大秦朝的頭等大事。臨近着過年了,京城卻不敢有半分的喜氣。皇家的帝王駕崩,全天下的人,就是有喜事,也得停了,跟着哀傷呢。
至少,京城的這片地,是如此的。
就在閣老們與太子周昱讨論了欽天監算出的吉日,何時登基時?
永和宮裏,淑妃孫謹玉已經是面如死灰了。在等到了嘉定帝駕崩的消息,在聽着宮中那響個不停的鐘聲時,這位淑妃娘娘是倒在了地上。
“啊……”除了哀號,淑妃孫謹玉已經不如何排解了傷心與害怕的情緒。
不過,做為了勝利者的東宮一系,在這等時候給帝王哭靈是一定的。可這,也架不住了,東宮的女眷們,人人是心底歡喜着。
人人都在想着,新皇登基,大家會是成了什麽位份的娘娘?
東宮之中,太子妃審寧清不肖意外,那是妥妥的新朝元後。而餘下的呢。
在女眷們既是哭靈中的淚水裏,又是心中着急的等待着,後宮的品級聖旨。
嘉定二十年,元月初六,太子周昱登基,是為新帝。改年號:隆昌。
隆昌元年,元月初十日。
東宮的女眷們,人人是遷了宮廷。
隆昌帝周昱的聖旨,也是由禮部親自傳喻到了東宮系的女眷手中。大秦朝的後宮中品級中,有皇帝的妻,皇後娘娘。其下,是有副後之稱的皇貴妃一位。
餘下的品級,是正一品的貴妃,二人名額。正二品的妃,四人名額。正三品的嫔,九人名額。
其中,正四品的貴人,無定額。正五品的選侍,無定額。正六品的更衣,無定額。正七品的采女,無定額。
這等有名額限制的,自然是一宮主位娘娘。無定額的,則是後宮的小主們。
遷往坤寧宮的原太子妃審寧清,隆昌帝是冊立為皇後。當然,元後的封號,沒給了審寧清,而是追封給了去逝的前太子妃趙惠茵。還別說,隆昌帝的這一手法,讓趙氏一族是非常滿意的。
接下來的女眷嘛,唐甜甜、李靜婉兩位良娣,分別是冊封正二品的唐賢妃、李靖妃。
膝下有一女的昭訓丁妙兒,則是冊封正三品的嫔,隆昌帝沒挑個封號,自然讓宮裏的奴才宮婢們,稱一聲丁嫔娘娘。
而原來杜康妃賜到東宮的奉儀張珍瑜,冊封為正五品的選侍。杜康妃去年賜的奉儀趙妩娘,奉儀柳玉清,則是冊封正六品的更衣。
倒是同為去年賜到了東宮的奉儀全慧薇,奉儀柳玲珑,因為是方皇後發的話,隆昌帝是冊封為正四品的貴人。
這等聖旨一下來,諸嫔妃自然給皇後拜大禮。等着諸嫔妃是安頓下來後,靖妃李靜婉的宮裏,迎來了客人。
選侍張珍瑜就是心生不滿,對靖妃李靜婉訴了苦,道:“娘娘,您說說,早些年在聖上身邊侍候的,妾和趙更衣妹妹,柳更衣妹妹哪兒惹得聖上厭惡了?為何那全貴人還有柳貴人,後來居上,居然被冊封為正四品的貴人?”
“娘娘,妾聽張選侍姐姐講過,說娘娘最公道不過。妾們才是來求了娘娘。妾們心頭委屈。”更衣趙妩娘是接着選侍張珍瑜的話,那是接着說道。
若說東宮女眷裏,正六品的更衣趙妩娘和柳玉清是最嘔人的。這二人比全慧薇和柳玲珑早來了東宮。結果倒好?這二人後來居上,偏偏高了兩個品級,爬到了正四品的貴人?
要曉得,再升了一個品級,那就是從小主,升到了一宮主位的嫔娘娘了。
“妾覺得,許是聖母皇太後已經故去,香煙冷淡。母後皇太後正居慈寧宮,聖上有不得已之處。”更衣柳玉清是慢慢講了話道。
聽着更衣柳玉清的話,靖妃李靜婉是眉眼間動了,她笑了,道:“妹妹莫急,聽柳妹妹的話,倒是帶上了幾分理兒。”
“不過,聖上既然已經下了聖旨,想是更改不了。妹妹妨用心,讓聖上喜愛,才能早些升了品級。一宮主位的嫔娘娘,不是肖想不得的。這東西六宮,可都是大把的位置,給妹妹們空閑着。”靖妃李靜婉只是畫了一個大餅兒。
“娘娘,您說,這聖上守孝後,朝中會不會要求大選?”選侍張珍瑜是提了問。
這個問題一出來,更衣趙妩娘、柳玉清都是提了神,想聽聽這位靖妃娘娘的高見。畢竟,這是關系了大家夥的自身要點。
宮裏的女人,争得就是一個帝王寵愛。
如果美人兒多了,豈不是對手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