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院試
賀雲旗挑眉:“這麽巧就能買到?”
“當然不可能, ”陶姜右手拇指跟食指比劃出一個短短的距離,擡起手,眼睛對着那個距離道, “不過用點小方法就能做到。”
賀雲旗聞言笑了下, 也不接話, 明顯是想讓他自己主動說出用了什麽方法。
餘舟看陶姜一臉等着表揚的模樣, 還是選擇配合道:“阿姜用了什麽辦法?”
陶姜立馬綻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微微仰着脖子道:“我在別處差不多的地段, 買了一座更好些的宅子,跟對面那座宅子原本的主人家換。我之前打聽過, 他們買下對面的宅子,本來就不是現在住,而是留給晚輩去書院裏讀書時用的,這種情況, 前主人自然不會拒絕跟我換一座宅子。”
賀雲旗來府城之前就跟周寧商量過, 他們那座宅子夠大,如果陶姜願意的話, 可以搬過去跟他們一起住。
現在陶姜自己早做好了安排,買了就在他們旁邊的宅子。大家挨着,既不用擔心住在一起會産生摩擦,親密感也不會減少, 比他之前的打算其實還要更妥當一些。
只是看陶姜那洋洋得意的模樣, 他忍不住揶揄道:“不跟我們商量, 就先把事情定下來,你就不怕我們都不想跟你做鄰居嗎?”
“為什麽不想?”陶姜怔了怔, “我這麽一個翩翩佳公子……”
賀雲旗沒等他話說完,就搖頭打斷, “誰家佳公子會是你這幅猴樣,餘兄都還沒搬進來,你就惦記上他院裏的桃子,以後還得了。”
陶姜目瞪口呆,張了張嘴,半響才想起什麽,從籃子裏挑了個最漂亮的桃子,遞到晨晨面前晃了晃,“晨晨想跟我做鄰居對吧?”
晨晨這個年紀,正是喜歡鮮豔顏色的時候,且之前來府城的路上,餘舟用小勺子弄過桃子泥給他吃,他知道這東西能吃,就咿咿呀呀朝陶姜張開雙手。
陶姜進來之前,就已經用井水把桃子上的絨毛洗淨,得到餘舟的首肯後,他就直接把桃子塞到晨晨懷裏,然後拍了拍手道:“晨晨答應跟我做鄰居了。”
這下不僅餘舟跟賀雲旗,就連在旁邊看着他們閑聊的錦川和周寧,都露出了無奈的笑容。
周寧是表哥麽,說話也随意一些,搖了搖頭對陶姜道,“溫良看起來都比你穩重一些。”
陶姜随口接道:“這是自然,畢竟大家都知道我性格裏比較突出的是跳脫二字。”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歡快地閑聊着,使原本陌生的環境很快變得熟悉。
下午的時候,餘舟跟錦川把晨晨托付給周寧幫帶着,夫夫二人則去置辦了一些宅子裏要用的東西。衣櫃、桌子和床這些家具,宅子裏原本就有,但被褥汗巾這些,則需要重新添置。
好在現在還是夏末,即便晚上要蓋點被子,也是薄薄的一層,很快就能置辦齊全,也不需要花多少銀錢。
除了他們自己住的正屋之外,餘舟跟錦川把東廂房也收拾了出來。他們都已經在府城買了宅子,又有多的地方,自然沒有再讓文先生和餘溫良去住客棧的道理。
不管是出于同宗情誼,還是因為文先生是餘舟的老師,他都應把人請到家裏來住。
文先生也不會拒絕他的邀請。
因為是新添置的宅子,搬家時間定在第二天早上。
天才剛剛亮,餘舟一家就坐着馬車從客棧出發,路上越走越亮,到新家的時候,太陽剛好升起,挂在屋檐上的翹角,灑下一院子金燦燦的光輝。
上午的時候,文先生帶着賀雲旗他們一齊來賀喜,手裏提着的賀禮,也都是象征着富足的米面油糧肉這些東西。
中午由錦川下廚,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飯給大家吃,餘舟他們新家的入火儀式便算完成。
下午閑聊了一會兒,陶姜跟賀雲旗就告辭回自己的宅子,餘舟跟錦川送他們過去,又在陶姜的宅子裏逛了圈。
陶姜的宅子比餘舟這邊要大一些,後院還有個小池子,裏面養着幾尾金色的鯉魚。
錦川觀餘舟的神色,猜到他應該是有什麽話要跟陶姜說,就抱着晨晨在池子邊看鯉魚。
餘舟則對陶姜點頭示意了一下,走到另一邊問:“記得你之前提過,說有個長得跟我夫郎有幾分相似的好友?”
上回來沒見着人,餘舟也就忘了,只是不知道為何,這次帶着錦川跟晨晨再來府城,他又想起了這件事,而且還記在了心裏,總覺得要見一下那人才放心。
陶姜聳了聳肩,無奈道:“上回他回來後,我也跟他提了這事,結果就在前幾天,他又告假了,還是說他外家有事,估計要等你們府試左右才能趕回來。”
餘舟:……
要不是聽錦川說過,在府城沒有姓李的親戚,他都要懷疑那人是故意避開他們的了。
不然怎麽每次他來府城,那人就有事,還是一離開就至少半個月的時間。
陶姜往錦川的方向看了眼說:“這回晨晨跟他爹爹都在,府試過後,你們可以在這裏多待上一段時間,就肯定能見到我那好友了。”
“我就随口問問。”餘舟搖頭道。
知道那人一時不會回府城,餘舟之後也就沒再問陶姜這事,他每日除了出門買菜之外,其他時候都留在家裏安心讀書。
一家三口住在一起,雖然不用像上回那樣受離別之苦,但三人都有些不習慣城裏的生活。
晨晨受的影響是最小的,以前在家裏的時候,他能讓父親跟爹爹抱着去院子裏和陳家溜圈,現在照樣也能鬧騰着要出去玩。
陶姜跟賀雲旗的宅子就在旁邊挨着,自然不會缺少它放風的地方。
錦川卻一時很不習慣這裏什麽都要買的日子,以前地裏随手一掐一大把的青菜,山裏一撿就是一捆捆的柴火,到了這裏,每一根都需要花錢。
不過他也知道,夫君如果最後只是秀才的功名也就罷了,只要繼續往上考,一旦中了舉人,他們的生活就不可能再回到從前那種,每樣都需要他們自己親力親為的狀态。
所以他也沒表現出任何的不适,并努力讓自己适應,只是沒忍住,在西廂前的那一小塊花圃裏,種滿了蔥蒜跟青菜。
轉眼到了八月初八這天早上,時隔半年,錦川終于又在餘舟身邊陪他一起參加考試,而且現在晨晨月份大了許多,晚上吃飽後,很少會再醒來,不分房睡,也不會打擾到餘舟休息。
從到府城起,餘舟他們三個要參加院試的人,就開始調整作息。
初八早上醜時剛過,餘舟就在雞鳴聲中醒來,他才坐起身,旁邊的錦川也跟着起來。
知道錦川的性子,他也就沒阻止,只繼續放輕動作,以免把晨晨吵醒。
兩人默契地沒有說話,就着昏暗的燭火穿好衣裳,錦川就把餘舟推到鏡子前坐下,“我給夫君束發。”
“好,”餘舟颔首應下,又說,“只不過要稍微快一點,東廂溫良他們也起了。”
“夫君放心吧。”
錦川說完,迅速地把餘舟的頭發梳到頭頂,又靈巧地用發冠束好。
不過是片刻的功夫,錦川就把餘舟的頭發弄得妥妥當當,然後放下梳子道:“我先去洗漱,好把早飯弄出來,夫君去看下溫良準備得怎麽樣了。”
錦川手腳很快,等餘溫良那邊收拾妥當出來的時候,他已經做好早飯。
三碗香噴噴的蹄髈面,上面還飄着幾根碧綠的青菜跟蔥花,光聞着香味就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
怕文先生覺得這東西會膩,錦川又解釋道:“蹄髈的做法我之前試過很多回,又從昨晚就炖上了,已經把肥肉裏的油全都炖了出來,不用擔心會膩得難受。”
餘溫良正是長身體的年紀,看到面就覺得餓了,跟錦川道完謝,就甩開筷子吃了起來。
趁着他們吃早飯的時間,錦川又掌燈把餘舟要帶的東西檢查了一遍。
府試只考兩場,第一場考兩文一詩,當天考完,考生不在考場過夜,所以要帶進考場的東西并不多。
吃完早飯,錦川送餘舟幾人出門,跟對面的陶姜彙合。
跟之前幾次考試不同,府試除了要出具六名村裏人作保的保單外,還需要兩名秀才一同作保。
在剛開始拜文先生為師,知道這個規則的時候,餘舟還擔心過找不到合适的擔保人。
現在卻完全不用擔心,畢竟有個現成的陶姜在,他雖然性格跳脫了些,但早就取得秀才的功名,還是屬于成績最好的廪生。
馬車就停在門口,陶姜已經在上面等着,文先生跟餘溫良也上去後,餘舟飛速抱了下錦川,道:“天還沒亮,你等會兒鎖好門再睡一覺。”
“我知道。”錦川點頭,現在才卯時,雖然夏日天亮得早,但也還要一個多時辰之後去了,他即便睡不着,也不可能在凳子上幹坐着。
餘舟又擺了擺手,“趕緊進去吧,等會兒晨晨醒了找不到你肯定要哭。”
“好,”錦川點頭,又看着餘舟說,“晚上我跟晨晨去貢院前面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