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一回父母命催婚金玉堂
杭貴妃繼續道:“日前皇後娘娘召見我,還提起你的婚事,娘娘的意思是橫豎已經及笄,又許過婚,請欽天監蔔一個吉日,年後就送你出閣吧。”
九公主扶額:“您為何總是急着送兒臣出閣?多陪您些時日不好嗎?”
杭貴妃開門見山道:“我與你舅父仔細探聽過李劭卿,或許是個好兒郎,但與傅博彥相比還差得遠。你不要想着拖延時間,即便你拖延到雙十之年,也是要嫁給傅博彥的。”
母妃……您不愧是出身将門的虎女,說話都這麽不留情面……
杭氏起家于第一軍,祖上曾跟随暨帝出征,平越戎之亂,杭遠山卸甲前位列總兵,官居二品,也是一步一個血印,一刀一個人頭成長起的,貴妃遺傳了杭家血脈裏的果決,行事雷厲風行,從來不做無所謂地糾纏。
“半年前傅大人上書要求完婚,陛下以你年歲尚小為由推了,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這是你在背後搞怪,陛下太寵着你了,才會養成今日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杭貴妃冷着臉訓她:“傅氏乃當朝大族,你冒然拒婚,不僅會使皇家蒙羞,還會使傅氏受辱,我曾經教導你人無信不立,你都忘了嗎?”
九公主低着頭,讷讷道:“母妃教導,兒臣一日不敢忘記。”
貴妃點點頭:“你代陛下巡邊這一趟,應該散心散夠了,今日起就安靜呆在宮裏,學學針織女工,為及笄和出嫁做準備吧。”
九公主擡頭看了看她親娘,還想做個無所謂的掙紮,卻被貴妃猛然一冷的眼神給吓了回去,蔫蔫地應了下來。
貴妃放軟了語氣:“歷史上的公主,大多要犧牲婚姻去為皇族換取盟友,你有幸生在太平盛世,不需要做此犧牲,應當相信父母不會将你推入萬難之地,陛下和皇後娘娘為你挑選的這個夫婿的确是人中龍鳳,連你舅父都大贊賞。”
是是是,他是極好極好的人,可我偏偏不喜歡,那又有什麽辦法。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貴妃宮裏回來之後,九公主用軍事家的思維,把支持她嫁給傅博彥的人和不願意她嫁給傅博彥的人分成敵方和我方,仔細衡量了一下敵我優劣,量着量着她就驚喜發現,按照這種思路,我方人數……基本為零。
皇帝支持、皇後支持、母妃支持、兄長支持……連滿朝文武大臣、有關系的沒關系的都跟着亂支持,傅博彥那張眉目清雅的臉仿佛晃在眼前,越晃越面目可憎。
她給自己灌了一杯冷茶,平心靜氣了一下,重新拿了張宣紙,繼續寫寫畫畫地分析軍情,能決定她婚事的其實只有兩個人:皇帝和皇後,而在這兩個人中,占決定性地位的是皇帝,也就是說,只要搞定了她親爹,剩下的所有阻力都不攻而破,她拿筆在“父”字上圈了個圈,又把思路梳理了一遍,好像漫天烏雲一下子雲散天開,前途光明無比,她胡亂收拾了一下桌面,喜滋滋地出門去攻陷敵方中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