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崇福寺拜佛
“你喝醋啦?”佑和抿笑,水潤潤的眼眸盯着他,果然瞧見那張俊臉轉瞬染了赭色。
佑和笑出聲來,眉眼彎彎,忽地探手揉了揉他的臉頰,“都紅了呢。”
蕭直眸色轉深,繃着臉捉住她的手:“很好笑嗎?”
“呃……”佑和唇畔笑意一滞,擔心他又生氣,忙擺了副正經臉:“不好笑,一點也不好笑。”說完,還晃了晃小腦袋,端的是一副聽話的乖模樣。
蕭直的臉色卻仍未見緩和,緊抿的薄唇翕張,低沉的聲音道:“方才的話,可記清楚了?”
“嗯。”佑和連忙表态。
蕭直很滿意,将她攬過來,貼着額發親了親。
·
次日,佑和進宮面聖,頗費了一番口舌,才說服明德帝不再追究落水一事。當日下晌,佑和拜托陸臨遇弄的助孕方子和藥便送了過來。雖然蕭直當時不在府裏,但佑和還是有些做賊心虛的感覺。好在陸臨遇這事辦得甚好,東西是夾在一個超大食盒裏送進倚月軒的,東苑外頭的人只曉得是陸國公夫人有心,差人送了些吃食過來,誰也沒有懷疑。
但這事自然是瞞不過秋昙的。對小蓮花,尚能糊弄糊弄,秋昙心思細膩,對佑和公主的事向來上心,是以佑和也不瞞她,收到東西後,便老老實實地交代了,畢竟往後總得有人替她煎這藥,沒法子做到密不透風,只要別傳到蕭直耳朵裏去就好了。
秋昙起初不同意,擔心亂服藥對公主身子不好。雖然她也期盼公主和驸馬早得麟兒,但和公主的身體健康比起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佑和好一番說服,才教她相信這方子性溫,不會傷身,她才應了。
雖然已經和蕭直圓了房,但佑和也曉得這種事一回就成的概率很低,多來點保障總是好的,是以便從這日開始服藥調理體質,心中尋思着何時再算計蕭直一回。
歲除之日,佑和主動提出要同蕭直一道入宗祠拜祭,蕭直頗驚訝,眸光灼灼觑她半晌,才含笑點了頭。
将軍府人丁稀落,蕭直素來也是不講究的,是以從前每回過年也很簡單,今年卻是不同了,府裏突然多了佑和公主,且近些日子公主和将軍的感情越來越好,往年冷冷清清的府邸似乎也跟着熱鬧溫暖了,大夥兒都頗有精神,桃符、爆竹皆早早備好,大廚房也開始折騰些工序複雜的年食,例如魚肉糕之類的。可惜,兩位主子除夜卻不是在将軍府過的。
熱鬧的宮宴一直進行到子時,子時之後還有傩舞可看。佑和雖有些困倦,心情卻頗好,若不是蕭直一直阻着,她還想和樂安多拼幾杯屠蘇酒,可蕭直總是擔心她累着,子時一至便向明德帝請辭,将她準備守歲到天明的打算扼殺于襁褓中。
這一夜,他們宿在安陽宮。
Advertisement
有一陣子沒有回宮住過,佑和躺在自個兒的羅帳錦榻上,感慨頗多,遲遲難以入睡,在蕭直懷裏翻來覆去,最後搖着他的手臂央他說故事聽。
蕭直這輩子看的最多的便是兵書,哪裏能說出故事來,是以一聽她這要求,便有些傻,磨蹭許久,只開了個頭:“從前……”
佑和左等右等,也沒聽到他口中蹦出第三個字來,心中立時了然,也不難為他,尋思一瞬,便道:“那咱們聊天兒吧。”
“公主想聊什麽?”低柔的嗓音貼着她的頭頂傳來。
佑和沉默地想了想,緩緩問道:“你說……人死了會去哪裏?”
語落便感覺到蕭直的身子僵了僵。
“……別說那個字。”他的聲音似乎有一絲恐慌。
“只是聊天啊。”佑和不以為意,輕聲問道,“你信不信死而複生這種事?”
“不信。”他忽然摸到她的手,緊緊扣上。
佑和心頭一動,嗓子有些堵,靜了半晌,低低道:“我信。人死了,魂魄會到另一個地方,然後以另一個身份繼續活下去,這也算死而複生。”這說的,正是她自己的經歷。
“那沒有意義。”他道,“不一樣了。”
“可那也是活着啊,不會覺得好一點嗎?”她貼在他厚實的胸膛,聽得見他悶重的心跳一聲一聲鑽入耳裏。
“不會。”
佑和:“……”
扯了扯嘴角,佑和往他懷裏縮了縮:“沒意思,連聊天也不會,我不同你說了。”
蕭直沒再言語,只将她抱得緊了些。
·
在宮裏留了兩日,佑和便與蕭直回了将軍府。
正值開年,各處宴局頗多,佑和體弱乃是衆所周知之事,因此她倒是能推脫不去,但蕭直畢竟是後輩,一些親王府和朝中老臣家送來的帖子,到底是要露個面的,是以端月之初,蕭直鮮少留在府中。
佑和心裏也理解,不曾多說什麽。她近日一直按太醫院新換的方子調養,感覺身體好了不少,便尋思着去崇福寺一趟。自那回遇刺脫險之後,秋昙便提過要去崇福寺,那時佑和并不在意。現下卻不同了,求子念頭強烈,她覺得去寺裏誠心拜個菩薩也是保險之舉。
曉得蕭直近日應酬多,佑和決定找樂安相陪。
誰知,信還沒送過去,樂安自個兒跑上門來了,來時,卻是紅着眼睛的。
佑和聽她轉着淚珠兒傾訴了一遭,才曉得了其中緣由。
原來左懷恩和孫尚書的嫡女定了親。
不用說,她這堂妹又失戀了。
佑和簡直不知說什麽好,安撫了半日,樂安的情緒才穩下來。
樂安郡主已過了十四歲的生辰,就快到及笄之年了,考慮親事也不算早。可她偏偏沒個定性,又是個有賊心沒賊膽的,暗戀歷史頗長,卻從沒開口對誰表白過,旁人只當她是個大喇喇的小郡主,哪裏會想到她那些個女兒家心思。
不過在佑和看來,樂安那些胎死腹中的暗戀壓根就不能作數,那種情感連她當初對陸臨遇的心思都及不上,絕對算不上真正的思慕之情。
認真盯着樂安紅紅的眼圈望了一會兒,佑和嘆了一口氣,決定是時候點撥一番了,現下的她可是個有經驗的。
誰知,佑和費了一堆口水也沒能把樂安點通,反而被樂安繞來繞去,把她自己都繞進去了,佑和只好作罷,想起去崇福寺的事,便對樂安提了。
樂安當真是個沒心沒肺的,一聽可以出門玩,立即一掃情傷的沮喪,換了副精神抖擻的模樣。兩人一商量,便将日子定在端月初六。
當夜,蕭直回來,佑和将這事同他一說,他卻不大放心,提出要陪她去。佑和苦勸無果,只得由着他。誰知,到了初六,宮裏卻來了旨,明德帝宣蕭直進宮,是以蕭直不得不放棄原本的決定,打算多派些人手護送她,但佑和堅持要輕車簡行,加上樂安在一旁再三撺掇,他只得同意,但還是安排了幾個得力的府兵打扮成尋常家仆的樣子暗中保護,又仔細對佑和囑咐一番,佑和一一點頭應了,才得以順利出門。
除了車夫,一行共七人,佑和、樂安和秋昙坐在馬車裏,餘下四個府兵騎馬護在兩邊。
崇福寺并不太遠,馬車行了一個時辰左右便到了。在京城佛寺中,崇福寺算個有名的盛寺,香客常年不斷,如今又是端月,前來上香拜佛的人本就多于尋常時候,現下更是人頭攢動。
佑和從前不曾來過,僅是聽聞過崇福寺的聲名,是以對一切都不熟,任由樂安帶着。
在人山人海中繞了好半天,才進到殿內,對着菩薩許完願後,佑和也沒忘跟菩薩求兩張平安符,畢竟來一趟不容易,多撈點才不虧。
做完正經事,樂安又領着佑和在崇福寺裏逛了一圈,待到離開時,已是晌午時分。
馬車行到重華大街,樂安提出去鳳瀾樓吃一頓,佑和欣然同意,于是一行人便在鳳瀾樓門口停下。佑和怕蕭直擔心,便遣了一個府兵先行回府送口信,這才安心落座。
樂安出門機會多,整個重華大街她都十分熟悉,這鳳瀾樓更是來了多回,對這裏的招牌菜一清二楚,不一瞬,便叫了滿滿一桌佳肴,外加一壇桃花釀。這桃花釀是鳳瀾樓的招牌酒之一,因它酒性柔,正合女客口味,是以頗受女孩子喜愛。
佑和早早便聽樂安提過,現下見酒菜上桌,興致頗高,不顧秋昙勸阻,執意與樂安推杯換盞,一轉眼,便喝了三杯,臉頰明顯紅了一圈,恰如桃花。
兩個姑娘家說說笑笑,喝得好不盡興,佑和夾起一箸菜,正欲入口,目光卻在不經意間瞥到樓梯處的一個身影,視線忽地定住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