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珑玥伎倆
明理聽罷了珑玥的言論,無驚只有喜,眼中含笑,道:“明正典刑乃固國之本,此子之論雖是激進,然,朝堂之上卻也需有如此呼聲。若滿朝皆是中庸派,持重派而無異聲,将難以革故鼎新,有所創舉!”
“嗯……奸臣誤國、庸臣害國!”珑玥聽罷點頭。
“何來此言?”
明理只道奸臣誤國,而庸臣害國卻是頭一回聽聞。
“奸臣者,一朝之中縱是有,也只是一兩位。而秉承中庸之道,在其位不某其政,庸庸碌碌得過且過不思有所建樹者一朝之中怕是十人、二十人不止,如此無能之輩以數量取勝,不是害國?”
話畢,珑玥真真想咬掉自己的舌頭。怎能又一禿嚕,全講了出來。禍從口出便是她如今這般吧!
珑玥懊惱,而明理卻欣慰。心中不住大贊:果然是妹妹的女兒,生就一副玲珑心肝。愛才之心大起,撫着珑玥的小腦袋,道:“往後每日裏都來此尋舅父,舅父教你讀書論史,可好?”
咦?沒被當妖孽?珑玥心下暗喜,也無心聽明理說了些什麽,只不住點頭。
明理輕撫珑玥的小腦袋,道:“你能有此見識,想來,平日裏皇後娘娘也教了你許多吧!”
“記得幼時,母後雖不議政,卻也能給太子哥哥與我講出許多道理……”
聽了舅甥二人所言,珑玥頓時不糾結了。面前這兩人自動腦補的,便幫她把這不合理之處圓了過去。
自此之後,珑玥每日裏的時間皆安排得充實。
早起來,先去瑾皇後處請安,而後随着皇後娘一同用了早膳,再一同前去與太後請安。通常這般時候,太後方念罷了早課經文。問安之後,瑾皇後便回宮理事,留下珑玥陪着太後說說笑笑。
估摸着早朝下了,珑玥便自慈恩宮告退出來,往武英殿中尋她家小哥與大舅舅。李隆佐的經史子集已無需再學,明理現如今只将朝堂上的政務細細的分說與他聽,再問他有何見地。
珑玥便跟着旁聽,起先還覺乏味,在漸漸明晰了朝堂局勢之後,反倒越聽越覺有趣。心中唏噓:古人含沙射影,隔山打牛的文字戰,真真是博大精深啊!比那真刀真槍的戰場還要兇險,稍不留神便有可能被挖坑埋了也未可知。
明理與李隆佐分析了時政之後,便會教導珑玥經史子集。教導的方法嘛,無外乎:讀、抄、背、說古舉典。
Advertisement
而珑玥最喜說古舉典。如聽故事般津津有味。
待到了午膳時候,她再打發了小祿子去皇帝爹,一同往皇後娘處用膳。
歇了午覺,再将琴棋書畫跟着皇後娘仔細學了。
到了晚膳時,再去勤政殿守着順啓帝,将他拉回坤泰宮。
珑玥有自己的小私心。她喜歡有爹有娘有兄長,其樂融融的日子。喜歡看她的皇後娘眸底含春的樣子。
明知道,皇帝爹還有其他兒女與老婆,然,她不願意與他們分享。
便恃寵而驕的将皇帝爹歪纏至坤泰宮中來。她知曉皇後娘對她的皇帝爹并非面上的風淡雲輕,也知曉她的皇後娘并不大度,試問有哪一個女子願與他們分享夫君?
初初胎穿而來的那一年,當敬事房太監例行回禀順啓帝在哪一位嫔妃處歇息時,還是嬰兒的珑玥便皇後娘含笑的眼中捕捉到了一抹落寞。許是真的母女連心,令她頓時便覺心疼酸楚。
自那時起她便絞盡腦汁的想法子,讓皇帝爹能不往嫔妃處去。
嬰兒時,行動不便,珑玥就算好了順啓帝下朝的時辰,用膳的時辰,見不到順啓帝的人影便哭鬧不休。但凡順啓帝一出現在她眼前,立時變臉似的,前一刻還狂風驟雨,此一刻便陽光明媚。
順啓帝心中大喜,覺得女兒和自己最親香,更樂得慣着她。一來二去便成了習慣,每每用膳時候,縱是珑玥不去歪纏也會自己尋到坤泰宮中來。
而晚膳之後,必然不會再去他處歇息。
珑玥為她的小伎倆得逞高興之時,卻不知,順啓帝在她出生之前便已鮮少到嫔妃處歇息了,大多時候處理了政務奏折,便會在勤政殿歇下。
若非如此,她與七公主的年紀怎會相差将近六歲。
而八公主化鳶的出生是個意外。也無外乎順啓帝對此女視而不見,哪個大男人也不喜自己被人算計,更何況是九五至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