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正一】彼岸
頒玉手中的随流劍閃爍着光芒,向主人刺去。
可劍離銜蒼還差半寸時, 卻生生懸住了。
頒玉見他搖了搖頭, 輕輕推開了随流劍, 指了指月浸之界的方向。
頒玉就道:“你何不來附我身?”
銜蒼仍然只是搖頭微笑。
頒玉道:“我遺失的記憶中,應該有事關冥界的秘密。為何六界中,只有冥界有意識?”
只是, 她自己說到這裏, 也忽然明白了為何彼岸會采用附身的方法來找他。
就如她的神識,若是把冥界當作原身, 神識雖有形, 卻無法向人傳達它的想法,需借助外力才可行動。
頒玉又道:“你們冥界亡煞重, 你這附身極為不妥, 我怕你傷到他。”
她指着銜蒼, 說道:“這龍, 可是我如今的至愛。”
彼岸笑眯眯的,只是做了個請的手勢,又示意自己并無惡意。
他只是在等瓊華。
月浸之界只有一方無邊無界的瑩白色輪回臺,臺面無光, 卻比日沉之界要多一些活氣, 萬千魂魄在輪回臺上被攪碎融合, 再從這輪回臺出去後,就是新的開始。
“你讓我看什麽?”
彼岸只是指着輪回臺,笑而不語。
頒玉說道:“這不就是輪回循環嗎?我們造了人, 魂魄脫離軀體後,身體重新爛為泥,化為大地,而魂魄就流向你這裏,再從這裏出去。”
這些她都知曉。
彼岸搖頭,叫她再看。
那些密密麻麻哀痛的亡靈,經過這方瑩白色輪回臺後,就會變成無聲無息的新魂,啼哭着散落在各地。
只是那啼哭聲,确實與魂魄在冥界的哀嚎不同。
頒玉:“……我知道你要說什麽了。我想起來了,我們也是如此……”
凡人輪回,是她做的。
上古時期,四神決定參照自己,創四民,目的并非消遣,而是守天地。
天地被頒玉撐開後,會慢慢合攏。
而只有将天地切為六體,讓它們在六界循環往複,才能使其永遠分離,無法相合。而為了維持這循環往複,四神才借大地為體,借天為魂,創了四民。
四神分別賦予了四民不同的特質,這之後,每一個神又送給凡人共有的東西。
只是這些東西,有的會深藏魂中,終其一生無法顯現,有的則會輕易地表現出來。
而頒玉,她送給全體凡人的,是輪回新生。
死,則滅此人這一世魂魄中所有的特質,無論善惡,全部打散,發入輪回臺,而經過輪回臺的魂魄,又将成為新的開始。
頒玉想起來了:“是我的神力。”
輪回臺中,是她的神力,她通過這種方式,把希望和她的祝福送給了每一個凡人。
只要經歷過生死,便始終與她的祝福和希望相伴。
頒玉愣了好久,忽然笑了起來。
她不死,并非天地寬仁。
她不死,是因自己從天地伊始,就親手種下了因果。
小因則是小引,小因,是銜蒼的守情。
她能回到六界而非像其餘神一樣消散在天空大地的大因,是她自己親手埋在這天地中的。
現在,是收獲果實的時候了。
頒玉呢喃道:“原來如此,原來是這樣。”
彼岸對她這次的回答十分滿意,他引着頒玉經過輪回臺,與她一起看這世界的本源。
輪回臺下,就是世界的本源。
冥界是土地的最深處。
頒玉跳入輪回臺,随着彼岸一起向下沉去,一直沒有到底。
彼岸停住了,他讓頒玉看四周。
頒玉環顧一周,仍然是白茫茫一片。
彼岸輕輕噓了一聲,讓她聽。
頒玉愣住。
她聽到了雲海流動的聲音,那是神界才有的聲音。
頒玉瞪大了眼睛,她忽然明白了自己身處何方。
“是九重天的最上層。”
神界。
天與地,從前是混沌一團,而瓊華開天辟地,并非将它們分離,而是讓他們泾渭分明,她想到的輪回,也是受這天地的啓發。
天地,并非兩不相關,而是一個輪回之圈。
取天為魂,取地為身。身死歸土,魂死歸天,再由天地相接處,獲得新一輪的開始。
天地如此循環,人生也是如此。
天地如此輪回,萬物也是如此。
萬物皆依此規律循環往複,她瓊華,也是。
她最後的那片魂,無處不在,又近在眼前。
頒玉低聲道:“我懂了。”
上古時期,四神取天做魂,又與大地上生長,是為天生地養。
如今,她也可再向天取魂,而不是尋魂。
頒玉問道:“我的記憶在何處?”
彼岸笑了起來。
他指了指自己。
頒玉:“彼岸……你又是從何而來?”
天地傳來聲音。
“我是天地的意識。”
“我一直都在。”
“是你賦予了我意識。”
混沌開後,天地生了智慧,有了自己的意識。
但它無形無影,無處不在,卻又不被人知曉。
瓊華的因,從開天辟地那一剎那,就已種下。
“誰都不曾離開,但唯有你,進入了真正的天地輪回。”
頒玉忽然一愣:“那銜蒼……”
天地笑了起來,笑聲似風聲。
銜蒼,天生地養的龍,他又從何而來?
頒玉心中已有了答案。
——“他就是我。”
它并非附身,而是回來。
瓊華開天辟地後,天地有了意識,可意識無形,誰也看不到他的存在,萬年歲月,它吞日飲月,将繁星留下的光,用風一點點編織起來。
銜蒼的魂,就此誕生。
又是萬年,大地奉獻它的晶石河川,做他的骨做他的血,由風聚出了他的身體。
這萬年來,經過他眼前的造物,無論人還是妖,是鳥還是獸,只要他看上的部分,都被他取來一用,故而有了這繁複的龍形。
可天地造物,并非一個,大地會孕育更多的生機,已确保生機不斷。
故而,蒼龍誕生後,發現這大地上,還有許多個自己。
他那天魂高潔孤傲,讓他無法忍受。
斬龍,就開始了。
新物誕生,寂寞的瓊華上神本是欣喜的,可轉眼間,九條龍已剩一條。
這驚動了她,瓊華匆忙下界,那桀骜的龍擡起眼,雙目中就燃起了不熄的情火。
從他有意識起,陪伴注視着的她,就在眼前。
那一刻,他已決定,無論她說什麽,自己都要畢生伴随,天荒地老永不訣。
“悟性極高,魂魄明淨,可妖骨太重,雜念太多。”瓊華說道,“可想跟随我到九重天去?”
那桀骜的龍動了動眉,輕輕點了頭。
“去妖骨。”
于是,龍開始了他的修行。
只是,去掉了這身龍骨,記憶也就随風流逝。
他忘記了他的來歷,他只記得他的目的。
他要陪伴這個神,從世界的開始,到世界的結束。
天地告訴頒玉:“他脫骨千年,落下的血肉回歸大地後,沉入了冥界。”
之後,這些帶着他執念的血肉,就漸漸彙聚成了冥識。
大地開了冥識,卻因大地自身的沉寂,無法發出聲音。
它在這裏等她很久了。
如今,終于可以回歸身體。
彼岸漸漸融進銜蒼的身體。
天地之間微微有風,吹拂着他的長發。
銜蒼就在着風中,慢慢睜開眼睛,先是愣神許久,而後對着同樣怔愣的頒玉微微笑了起來。
銜蒼說道:“想要從前的記憶嗎?如何取魂的記憶,現在,它們都在我這裏,來讨要吧。”
頒玉訝異後,眯起眼睛也笑了起來。
頒玉說道:“我該如何向你讨要,一口給百年?”
銜蒼輕輕拉住她的手,彎下腰,吻住了她的口。
氣息溫柔綿長,似遠古的柔風,記憶如溪流般輕柔湧來。
涓涓溪水,點點回憶。
頒玉看到了四個身影。
他們坐在黃色的大地上,頭頂是一片澄碧的天。
“天地無論如何都會再次合攏,到時候,又是新的一輪開始。”眼底有迢迢水波紋的一川說道。
他的聲音,與銜蒼一樣,溫溫柔柔,缱绻入耳。
“好不容易讓它分開,日月之光能照耀進來,如果再次合攏,又是那無窮無盡的黑暗。”一雙金瞳的紅發炎陽說道。
白衣神閉着眼睛,仍是睡着。
二位神只好看向瓊華。
眉心有一粉晶神印的瓊華神說道:“天地輪轉不停,是它自己的規律,既然是它的規則,我們也無能為力,不過,我想可以通過無數小輪轉,代替它的大輪轉,讓它不再合攏。”
二位神問她:“如何?”
瓊華說道:“天想要地,地也想要天。既如此,我們取一半天,取一半地,之後……讓他們在中間撐着天地,數量多了,就造成一種假象,天地仍是混沌的,每次等天地醒神時,這些混了天地的東西就再分開重新合在一起,繼續編織假象。”
白衣神打了個哈欠,坐起身。
“怎麽做。”他開口,身上魔氣流動着。
瓊華神道:“唔……不如就依照我們自己來做些混天地的小生靈,讓它們這些代替我們,支撐天地。”
“可。”三位神點了頭。
他們動手,每個神,都捏起了土,一川取水來,而炎陽則粗糙些,石頭都拿來做了骨。
三神動作快,将做好的泥人放到中央,一起等瓊華。
炎陽的壯闊,一川的圓潤,而白衣神的泥人則捏的比他們都長些。
瓊華看了看他們的,将手中的泥人削去了臉,削去了它的體态特征。
三神:“你做什麽?”
瓊華說:“做一切。”
削去所有,才能融萬物。融萬物,則天地一切可能,都在此身。
瓊華将手中的泥人放在最高處,笑道:“她是萬物之光,即便沒有日月,也可照耀人間。”
四神創四民?
不,從來就沒有昭人。
所謂昭,是三民之融合,是這凡間的所有蒼生,也是一切可能之源。
作者有話要說: 這套天地理論,其實理解成,太極就對了,天地首尾是相連的,但黑白分明,從前是混沌的,被瓊華弄開了,但天地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圓,之後慢慢且有規律的旋轉,這是大旋轉。
天地之中的萬物在參與大旋轉同時,還參與了自己的小旋轉,比如生命輪回,比如自身的小命運輪回。
旋轉的動力就是因果,就是起個頭,然後定個尾,中間随你們折騰。
這個仍然是我的圓理論23333,去年一整年就跟圓杠上了,桃花煞裏提到的算是小旋轉,全校那本強調的是旋轉的規則,這本就把整個天地拿給大家看了。
——以上全是胡謅,出自《鳳久安腦洞杜撰集》,不可考,且不可靠。
以及,新年快樂。2020,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啊(我先大笑三聲為敬,你們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