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孟夫人的盤算
盡管蘇菡在話裏将孟夫人說得極大度,但聽到最後一句孟夫人還是怒了:“她能有什麽不平!”以為蘅兒喜歡她,憑她的身份就能嫁給蘅兒?
在孟家白吃白喝這麽些年,還将她的面皮也養得這麽厚了!
蘇菡知道只要提起孟秋蘅的婚事,孟夫人就會先恨上沈漣漪幾分,如今提到了孟夫人最擔憂的事,見孟夫人發火也沒有意外,但還是露出些惶恐,慌忙低聲道:“母親,就是阿漪現在沒有別的想法,也難保不會有人教壞阿漪,讓她有了不該有的念頭。”
婆媳倆說話時,丫鬟都沒在跟前,蘇菡說起話來也不怕被人聽去,就算有人聽去了傳出去,她的話也沒哪裏錯了,就沈漣漪的身份,若不是孟秋蘅将她帶回來,到孟府裏做丫鬟都不夠資格,哪能做孟府的二少夫人?
她将來的弟妹,應該同她一般出身世家名門,知趣懂事能讨得婆母喜歡,能給孟家帶來助益,而不是像沈漣漪那樣,在孟家白吃白喝,還要孟家給她搭嫁妝!
這不只是蘇菡的想法,實際上世人大多是如此。
只是當初孟秋蘅下的決心太大,讓孟夫人多少有些顧慮,她可不想為個野丫頭就跟兒子鬧得水火不容,甚至母子離心,但有些人似乎并不将她的容忍放在眼裏,越來越嚣張。
事到如今,孟夫人也不得不考慮了蘇菡的提議,這些年她顧及着孟秋蘅,在許多事上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裝作沒看見,但孟秋蘅的婚事已經拖了三年,現在無論如何不能再拖下去。
若是再往下拖延,她那個兒子怕也要起什麽心思了。
“明日,”孟夫人開口又頓了下,“後日再讓阿漪過來,旁的事你也先放放,先把沁芳閣整理出來,再挑幾個丫鬟侯着。”孟夫人也能估摸到幾分莫家的态度,孟家不比前幾年風雨飄搖,莫家除非有更好的選擇,不然不會直接拒絕。
沁芳閣在鎖青院旁,蘇菡原本準備讓女兒再大些了住進去,但現在還用不上,給莫家五姑娘小住也無妨,左右裏邊她也還沒貼什麽進去,今次這番整理倒是可以按着自己的心意辦。
至于往後,這婚事成不成還是另一說呢,瞧着孟秋蘅的态度,怕是難。
蘇菡既然提起了這事,自然不會說出來觸黴頭,點了點頭道:“那要添些什麽東西進去?”
“你看着辦就行了,不要讓莫家的人覺得怠慢了就好。”孟夫人說道,蘇菡明白其中的意思,也不能布置得太好,讓莫家的人以為他們姑娘有多金貴,孟家非娶不可。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萬一莫五姑娘沒那個本事壓沈漣漪一頭,這婚事要是成不了,也好有個臺階下。
這兩年來孟夫人交代的事,蘇菡都辦得不錯,偶有小錯也能及時補救,因此孟夫人對她的能力還是信任,交代完這事就問起了府中旁的事,說到早間攔着沈漣漪的那丫鬟,也讓蘇菡将人關起來,明日賣出去。
孟夫人不喜歡沈漣漪,要說不想為難她那也是在睜眼胡說,但再怎麽不喜,也不該是個丫鬟當着兒子的面用那麽低劣的手段為難,一個新進來的小丫頭就敢如此揣摩她的心思,若是不罰,以後這積香院裏豈不是誰都可以做主。
蘇菡也覺得那丫鬟手段太低劣了些,只以為她是新進來急着在孟夫人跟前露臉,沒想到弄巧成拙反惹惱了孟秋蘅,對孟夫人的話她也沒有絲毫異議。
等聽完吩咐,留在積香院裏吃了午飯,又陪着孟夫人說了陣話,蘇菡才領着丫鬟回鎖青院裏準備等丈夫兒女回來,孟聞溪一年裏頭大半時候都在外邊,兩個小家夥都跟他熟不起來,希望出去玩這兩日能好起來。
灼華院裏,沈漣漪回來就被迫卧床休息,原本文月還相信她沒什麽大礙,被南夢嘴快添油加醋的說了遍,就是沈漣漪自己都覺得自己可能活不過幾日了,更何況是文月。
沈漣漪拗不過兩人,又知道她們是孟秋蘅的人,怕她們跟孟秋蘅說了惹得他生氣,只好依言待在床上,但這樣又無聊,表示想發呆也架不住南夢隔會兒就來問她喝不喝茶,要不要點心。
不過無聊了陣倒讓沈漣漪想着了樁事,在南夢又一次來問她要不要嘗嘗剛出鍋的桂花糕時,沈漣漪叫住她:“南夢,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城裏有沒有發生什麽有趣的事?”
雖然只相處了不到一日的功夫,但從南夢在屋裏就愛跟她說個不停可以看出來,這身子不僅僅是縱着南夢叽叽喳喳說個沒完,還喜歡聽南夢說那些事。
既然喜歡聽,那必定也對有趣的事感興趣。
果然這話問出口,南夢就來了精神,同她說起她沒在的這半個多月裏,上庸城都發生了哪些事。
沈漣漪聽她說了半天,好歹是理清楚了些頭緒,也讓她發現這身子在上庸城裏其實只有柳歆蓉一個好友,別的姑娘大抵都不喜她的身份所以排斥她,少有不排斥她的,但也礙于旁人的不喜,不願意跟她多來往。
對此沈漣漪只能為自己嘆口氣,誰讓南夢記仇,說到張家就要提張家姑娘什麽時候搶了她的簪子去玩,說到李家又提李家姑娘什麽時候拿了她的玉佩,還有什麽陳家姑娘宋家姑娘,瞧來這身子能在上庸城長大,也是不容易,簡直就是部血淚史。
索性如今民風開化,少男少女之間也有私底下互贈東西的,被發現也不會太追究,她們搶了去也只能去玩玩罷了,若是像兩百多年前那樣,她怕是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不過這身子離家出走期間,上庸城裏還真發生了好幾件有趣的事,比如張家的二公子新納了房妾室是張家大公子在外頭的相好,而張家大少夫人又是個厲害的,正鬧着要帶孩子回娘家,二少夫人也不差,将那妾室趕了出來,也要回娘家,一家子是雞犬不寧。
真應了前世裏她在金桂坊常聽姨娘說的那句話,這男人想要家宅不寧就盡管納妾,有錢還不如到樓子裏買個你情我願一夜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