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得罪誰都別得罪楚瑤_
晉城楚家,楚博文随手把披風扔給丫環,問道“母親匆匆讓人把我喊回來是有什麽事情嗎?”
小丫環低着頭說道“奴婢不知,只是老爺、老夫人和少夫人都在屋中等少爺。”
楚博文微微皺眉點了下頭,剛進屋就聽見楚老夫人說道“把留香院收拾出來。”
“母親,是哪家親戚來要借住嗎?”楚博文随口問道“可有什麽需要兒子做的?”
看見兒子,楚老夫人就吩咐道“快去端了酥酪來,讓你們少爺暖暖身子。”
楚博文給父母行禮後,就坐下端着熱茶喝了口,抱怨道“我本和人約了一起登山賞雪後紅梅的。”
楚老爺子說道“管家帶回來的消息,新皇登基,很看重秦老爺。”
楚博文疑惑道“這和我們家有什麽關系嗎?”
楚老夫人見丈夫神色不好,提醒道“怎麽沒有關系,秦家和我們家可是有親的。”
楚博文依舊沒有想起來。
楚老夫人笑盈盈地說道“秦老爺的長子和我們瑤姐可是定了親的。”
楚博文剛想問瑤姐是誰,就聽見楚老夫人接着說道“我已經吩咐管事去把瑤姐接回來了,讓吳氏把留香院收拾出來,到時候給瑤姐住。”
吳氏心中不喜,卻不敢反駁楚老夫人的話,說道“母親放心,我一定把瑤姐當親生女兒一樣照顧。”
楚博文這才想起來,瑤姐是他長女,如果不是今日被提起來,他都忘記了這個女兒還有原配。
楚老爺子看着兒子的模樣,叮囑道“等瑤姐回來,你對瑤姐好點知道不。”
楚博文趕緊說道“父親放心,那是我女兒,我肯定好好對她的。”
Advertisement
楚老爺子點頭,忽然問道“俞氏葬在哪裏了?”
一時間屋中沒有人回答。
楚老爺子見此說道“趕緊把俞氏遷回楚家祖墳,再打聽下俞家的情況,到底是親家,能幫一把就幫一把。”
楚博文忍不住嘟囔道“俞家能願意?”
當年他們家做的可不地道。
楚老夫人說道“傻孩子,不過是做給秦家看的,明年可是要重新選皇商了,咱們家也可以拼一拼的。”
楚博文也不是真的傻,說道“兒子知道了。”
楚老夫人看了眼吳氏,說道“算了,等把瑤姐接回來,就養在我身邊,我可憐的孫女怕是在外面受了不少苦。”
吳氏低着頭沒說話,心中卻覺得很是煩悶。
楚老爺子說道“博文和我去書房。”
楚博文應了下來。
楚老夫人看出吳氏的心思,把人叫到身邊,說道“等楚瑤回來,你對她好點,她早年就沒母親,你最好哄得她把你當親生母親一樣。”
吳氏臉色難看說道“姨母,我……”
楚老夫人戳了下吳氏的額頭“你別犯傻,楚瑤再養幾年就嫁出去了,秦家可是新皇的心腹,當年為了新皇遭了不少罪,新皇肯定要補償的,到時候楚家也能攀上關系再進一步,楚家的一切以後不都是你兒子的?哪怕為了你兒子,你也得對楚瑤好,讓她以後多照顧你兒子。”
吳氏也明白過來,眼珠子轉了轉小聲說道“又不是我肚皮裏出來的,到底隔了一層,咱們家怕也再難尋到這般好的親事,珍姐不過比楚瑤小兩歲,和霄哥又是親姐弟……”
楚老夫人聞言也動了心思,卻又有些猶豫“只是這門親事,秦家是看在俞家的面子上……”
吳氏笑了起來“如果秦少爺自己想娶珍姐呢?楚瑤在外這麽多年,等回來後我們使勁寵她,等她們年紀大點,找機會請秦少爺來做客,萬一秦少爺與珍姐一見鐘情了呢?”
楚老夫人微微蹙眉沒有說話。
吳氏很是了解自己姨母的心思,當即說道“怕就怕楚瑤是個寶藏禍心的,萬一記恨家中把她們母女送出去這麽多年呢?家裏是為她們好,可是她不體諒家中的苦心怎麽辦?珍姐一向孝順又疼愛弟弟,姨母帶珍姐出去,誰不誇珍姐玉雪可愛?誰不喜歡顏色好的?到時候讓珍姐和楚瑤站在一起,不是眼瞎都知道選誰,若是沒機會見到秦家,蓋頭一蒙,等拜了堂成了親生米煮成熟飯,秦家還能退親不成?”
這話着實有些無賴了,卻說到了楚老夫人的心中,楚瑤雖然也是自己孫女,到底不是自己看着長大的“行了,這些話不要對別人說,記得讓珍姐和霄哥都對他們姐姐好點。”
吳氏聽到楚老夫人的話,就知道事情已經成了,當即保證道“姨母放心,我一定對楚瑤比珍姐還好,把人養的白白胖胖的,任誰都要誇一句福氣的。”
楚老夫人恩了聲,沒再說什麽。
此時的楚瑤還不知道楚家的打算,她揣着特意請人寫的狀紙和城中百姓一起等着知府儀仗的到來,站在楚瑤身邊護着她的正是客棧掌櫃的兒子也避免了楚瑤被人擠傷,楚瑤看見不遠處的劉婆子,還對着劉婆子笑了下。
劉婆子卻下意識打了個哆嗦,避開了楚瑤的視線。
楚瑤也沒放在心上,聽着敲鑼聲越來越近,神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掌櫃的兒子小聲說道“你、你別害怕。”
楚瑤搖了搖頭,她為
什麽要害怕的,害怕的應該是別人。
在看到知府的轎子,楚瑤就身姿靈活地沖了出去,在侍衛還沒反應過來之前舉着狀紙跪在了轎子前,大聲說道“知府大人,民女晉城楚氏狀告家仆張氏,殘害主母虐待幼主,請知府大人為民女做主!”
因為楚瑤的動靜,轎夫趕緊停了下來,侍衛手握在刀柄上,卻有些猶豫,畢竟楚瑤看起來還是個孩子。
很快就有人過來,取走了楚瑤的狀紙,然後遞到了轎子裏面。
知府打開看了眼,晉城楚家?母親俞氏?他皺眉快速看了下狀紙道“先把人帶到衙門。”
“是。”
知府吩咐道“多照顧着點,別吓住小姑娘。”
“是。”
因為知府的話,楚瑤被客客氣氣地請到了衙門。
衙門很快就升堂了,等楚瑤行禮後,知府就讓人給楚瑤搬了椅子,讓楚瑤坐下說話。
當街告狀這樣的事情,百姓也不多見,不少人都跟去了衙門想看看到底是什麽回事。
劉婆子也跟着,自然看到了衙役對楚瑤的态度,心中對楚瑤的話信了八分,而不知情的百姓忍不住感嘆新任知府倒是個心善的,不知不覺中知府倒是落得了個好名聲。
知府問道“晉城楚氏你把事情仔細說說。”
楚瑤紅着眼睛說道“當年楚家讓張狗蛋一家送母親與我到村裏,母親身體不好,天也很冷,可是張狗蛋一家不僅搶了母親的行李,還奪走了棉衣和披風,還只給我們剩飯,母親病了,他們也不願意給母親請大夫。”
其實楚瑤說的颠三倒四的,可正因為這樣才更讓人相信,畢竟楚瑤還是個孩子,出事的時候年齡更小一些。
楚瑤強忍着沒有哭“母親的銀子都在張狗蛋母親手裏,我、我想偷回來去給母親請大夫,被張狗蛋一家發現了,他們打我,母親為了護着我……為了護着我被他們打的吐血很快就、就沒了,他們怕被人發現,就把母親埋在了山裏。”
知府愣了愣,心中估算了一下楚瑤說的時間,已經明白過來,怕是當年秦家出事連累了俞家,就把俞氏和楚瑤送走。
其實知府能認出楚瑤,也是因為楚瑤和秦諾的婚約,自家夫人為此感嘆過很多次,她很看好秦諾,想把女兒嫁給秦諾的。
楚瑤口齒清晰,讓在場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都覺得張狗蛋一家不是東西,也有些人疑惑為什麽楚家要把人送到村子裏,還讓這樣的下人去送?
“他們一家怕事情敗露,又舍不得楚家每年送的東西,除了幹活的時候,一直把我關起來,不讓我與別人說話,只要說一句話就打我。”楚瑤伸出手,讓人看到她滿手的傷“我不想死,我還要為母親報仇,我一直裝作不記得那些事情,前幾日張狗蛋和其他人把我推進池塘,想要把我淹死,可是我沒死,他們卻開始做噩夢,裏正讓人請了劉婆婆,劉婆婆把我帶走,我把事情和劉婆婆說了,劉婆婆可憐我,給了我銀子,我打聽到知府大人會游街,就來告狀了。”
知府說道“劉婆子?”
劉婆子當即說道“知府大人,就是我。”
有人認出劉婆子,小聲說道“沒想到劉神婆還挺心善的。”
“對啊。”
“而且她很靈驗的。”
劉婆子聽見了,想到昨日楚瑤和她說的話,也知道怎麽說對自己更有好處,等知府讓人把她帶到堂上,她就跪下磕了頭說道“知府大人,傻妞她可憐啊,對,楚氏在張狗蛋家過的豬狗不如的日子,下雪天張狗蛋把她推進池塘,還帶人拿着棍子使勁打她不讓她上岸,這是想要殺人啊。”
楚瑤唇緊抿着,不少人看了都覺得楚瑤着實可憐。
劉婆子說道“我本來就暗中罵幾句,畢竟是別人家的事情,沒想到張狗蛋他們非說有水鬼要害他們,就請我過去,當時我瞧着這孩子臉上一點血色都沒有還要幹活,大冷天還被張狗蛋一家趕出去,就想着把人要走,我雖然不富裕起碼也給這孩子一條活路,沒想到在路上她把她母親的事情和我說了,我、我一聽又是氣氛又是害怕的,我就是個鄉下老婆子,楚家一聽就特別了不起還有錢,卻把媳婦和女兒送到鄉下,還被下人折磨的一個死了一個快死了。”
當即有個書生問道“對啊,不是說楚家每年還送東西嗎?難道沒人問過一句?哪怕略問一下,張狗蛋一家也不敢這般作踐人吧?”
劉婆子拍着大腿說道“可不就是,我擔心惹上事情,就把身上的銀子還有張狗蛋一家偷偷塞給我的金镯子啥的都給這孩子了,然後把她趕下馬車了,我也知道我做的不地道,可我這年紀了,真的怕啊,連自己媳婦孩子的命都不當回事,萬一弄死我這個老婆子咋辦。”
這話說的實誠,讓人聽了雖然覺得劉婆子把一個小姑娘趕下馬車有些不好,可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還給了這孩子錢財,勉強也算個好人了。
只是劉婆子把自己洗幹淨,又強調了楚瑤的可憐可悲處境,卻把楚家踩進了泥裏,劉婆子見不少百姓都在罵楚家和張狗蛋一家,心中暗嘆楚瑤年紀不大可是手段夠狠,對自己父親都這般,以後千萬不能得罪楚瑤。
楚瑤也滿意,借着劉婆子,把所有她不能說的話都說了出來,楚家的名聲?既然不做人事,那就徹底當牲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