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幕後主使
鹹陽宮,采蘩院。
趙高跟公子榮祿坐在屋裏說話,這時一個內侍匆匆走來,跪在門前禀報道,“公子,出事了。”
許是因為太過擔憂驚駭,他的嗓子提得尖尖的,乍然出聲,将公子榮祿吓了一跳,手一抖,方才把碗的玉佩“啪”的一聲落到了地上。
東西倒是沒有摔碎,然而榮祿心中的怒氣卻一點兒都沒少,厲聲喝道,“蠢貨!大呼小叫的做什麽?出了什麽事?”
“回公子的話,扶蘇公子回來了!”內侍被呵斥,連忙更低的伏下身去,身子微微顫抖,卻仍舊堅持将話說完。
“什麽?”榮祿這回是當真被吓住了,下意識的轉頭去看趙高。
趙高雖然心下驚異,面上卻仍舊四平八穩,神色寧定。見他如此姿态,反而稍微放松了些,平靜下來,叱道,“便是如此,你也不必如此大呼小叫,驚擾了貴客,該當何罪?”
等那小內侍戰戰兢兢請了罪,榮祿也徹底的冷靜下來。他急着跟趙高商量事情,自然也不願将時間浪費在不相幹的人身上,随意的擺手,讓那小內侍滾下去了。
然後他才正了正身子,雙手扶膝,神色凝重的問道,“中車府令,扶蘇怎麽會忽然回來?你不是說……”
“榮祿公子。”趙高打斷了他的話,“請慎言。本官可什麽都沒有說過。”
榮祿臉色一變,想到當初趙高跟他說話時,的确是一直在繞圈子暗示,并沒有明确的說過什麽。大家都是聰明人,這種把柄自然不能随意留下。這一點榮祿并不在意,只是聽趙高現在的意思,分明是要将事情撇清。他怎麽可能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中車府令,話可不能這麽說。”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态,榮祿彎腰将方才掉下的玉佩拾了起來,緊緊握在手中,這才看向趙高。
察覺到對方的臉色不對,趙高略略沉吟,便笑着道,“榮祿公子不必着急,本官就坐在這裏,公子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榮祿轉念一想,如今他跟趙高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出了事,自然誰都逃不了。何況自己對趙高也不是完全沒有防備,他若是敢倒戈,到時候誰都不好看!
想到這裏,他面色稍霁。何況這可不是翻臉的時候,還是想想如何應對扶蘇才是。
這樣想着,他立刻和緩了臉色,看向趙高,“中車府令的為人,我自然是相信的。只是扶蘇回來了,咱們的事情不會有什麽變故吧?”
趙高聞言也忍不住皺了皺眉,他派去的人可是說了,扶蘇已經受了重傷,就算不死,短時間內恐怕也回不來。就算将來他養好傷回來,到時候塵埃落定,這鹹陽宮恐怕已經沒有他的容身之處,即便回來也沒用。
可這才幾天,他們的流言才剛剛散布出去,下一步還沒來得及開始,扶蘇就忽然出現了,到底是怎麽回事?
雖說他并不覺得自己的安排就會因此而受到什麽影響,但扶蘇活着回來,日後再想有這種機會,可就難了。
心裏可惜着,他微微一笑,“榮祿公子放心,本官都已經安排好了,縱然扶蘇回來了又如何?他已經落了下風,又是猝不及防之下,恐怕什麽都做不了。”
嘴裏這麽說着,心中卻是想着,要設法将蒙恬給弄走,扶蘇有這麽一個盟友在,不論什麽事都有人聲援,對自己确實不利。
也不知道是不是趙高運氣太好,他才想着要将蒙恬打發出去,第二日就接到急報,北地匈奴來犯。雖然這次來犯規模并不大,然而北地與匈奴接壤,每年秋收時節,匈奴都要南下牧馬,不堪其擾,趙高立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讓蒙恬去北地抗擊匈奴!
蒙恬出身将門,本來就應該駐守邊關,只不過因為他的兄弟蒙毅十分得始皇看重,因此他也跟着水漲船高,所以沒有被派出去領兵,反而在朝中做官。
但以蒙恬的個性,其實更喜歡帶兵征戰。趙高随侍秦始皇,跟蒙毅也有來往,對蒙家兄弟也多少知道一點。始皇的恩典未必是他們喜歡的,若有機會,蒙恬當會毫不猶豫的率軍出征!
果不其然,他不過跟蒙毅暗示了幾句,就與蒙毅達成了同盟,共同在秦始皇面前舉薦蒙恬出征。
始皇二十七年九月,蒙恬率軍出征匈奴。而此時扶蘇才剛剛回到鹹陽宮,甚至連始皇的面都沒有見過。
聽到這個消息,扶蘇只是微微一笑,便不再理會。吳選跟在他身邊,反而有些詫異,“公子,此事恐怕有些蹊跷。”
“無妨。”扶蘇道。頓了頓,又補充,“此事我已經知道了。”
吳選了然。蒙恬跟公子如此親近,這種事情,自然是事先問過公子的意思的。如此說來,公子應該早有打算。這般想着,他便也跟着将此事抛諸腦後了。
不過這次他可是想錯了,因為這件事并不是扶蘇自己安排的,只不過趙高跟蒙毅接觸過後,蒙恬兄弟就察覺到了問題,将事情告知了扶蘇。
本來,若是不願意讓蒙恬出征,也不是沒有辦法。不過扶蘇也深知蒙恬此人,他能有機會一展所長,比在鹹陽做長史更有意義。荷華跟他說過,上位者最重要的就是知人善用,讓手下的人各展所長,如此便可垂拱而治。
蒙恬志在軍中,強留沒有意義。再說,扶蘇也該對将來做些安排,這個時機,倒是恰到好處。
所以他就默認了蒙恬離開這件事。雖然其他人覺得蒙恬離開之後,他在京中孤立無援,失了援手,不過實際上這一點并不重要。因為他這次要扮演的,本來就是受人欺負的弱者。
而且這件事順便還讓扶蘇知道了,趙高跟他遇刺的事情,果然脫不了幹系!
只這一點,對扶蘇來說,就已經是幫了大忙了。他之前雖然戒備趙高,但他在明對方在暗,始終拿不準趙高會從什麽地方下手。但現在趙高主動暴露,就好辦得多了。
蒙恬出征這件事,非但沒有将之前關于扶蘇貪腐的流言壓下去,反而讓流言甚嚣塵上,直到傳入宮中,讓秦始皇耳聞。
最新的流言是,因為始皇對扶蘇的貪腐不滿,所以才故意将蒙恬派遣出去,目的就是為了斷掉扶蘇的左右手,警告扶蘇。
秦始皇在宮中聽到這個傳言,自然是勃然大怒,然後立刻宣召扶蘇觐見。
扶蘇在秦始皇面前始終從容,表現得像是什麽都不知道,将自己出京之後的事□□無巨細都交代了一遍,包括遇刺,逃走和最後的獲救。
他說的是實話,只不過隐藏了一部分真相而已。
秦始皇沒能從他的話裏找到任何破綻,心中已經相信他所說的乃是實話。既然如此,這京中的傳言,自然是有其他人在後面做推手的,至于目的,秦始皇自然也十分清楚。
不過自己的兩個兒子之間的事情,秦始皇自然是不打算深究的。反正現在扶蘇也好好的活着,沒有出什麽事,自然也不必追究。
于是他只安慰了扶蘇幾句,便将此事揭過。扶蘇對此也沒有什麽反應,就像是從始至終都不知道這麽一件事一般,神色坦然。
秦始皇本來還打算敲打幾句,讓他明白手足之情,不要追究此事,但見狀也就沒有再說,反而是主動提起丹陽道長其人。
秦始皇現在還沒有開始沉溺于求仙問藥之事,實際上他現在熱衷的乃是巡幸自己的領土,封禪名山,立石刻歌頌自己的功德。要再過幾年,他心中的得意宣洩得差不多了,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人”的極致,別無所求,才一心想要找到傳說中的不死之藥,千秋萬代。
不過聽到世上有這麽一位高人,他也很感興趣。尤其是聽扶蘇說,他之所以能這麽快的醒來,就是因為那位道長給他服用了一枚神丹。此丹妙用無窮,能加速傷口愈合,補足人體氣血,固本培元,是以他才好得這麽快。
雖然不是不死之藥,但是能夠強身健體,消除百病,對秦始皇來說,也是令他十分感興趣的。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生病不是?
不過聽到扶蘇說那位道長常年閉關,早已脫出紅塵,這次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救下自己,又因為看出彼此有緣,才賜他丹藥,便打消了将這人宣進宮來的念頭。
反正煉丹在哪裏都可以煉,将來有機會讓人去求取一顆也就是了。
一番父慈子孝之後,扶蘇才回到自己的扶風苑。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此事就這麽過去時,扶蘇卻陡然發難,上折子揭發負責道路修築材料的将作少府左丞石傳以次充好,牟取私利,致使大部分道路的質量不合格,延誤修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