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謝寶珠返回家裏,問壽王:“皇帝怎麽竟認識珠珠?”
壽王哭得餓了,咬着餅子道:“何止認識。”
謝寶珠挑眉。
壽王嚼吧嚼吧,把餅咽下去,道:“當年送珠珠去漠北,到了河西境,便是今上護送珠珠過去的。”
謝寶珠訝然道:“竟是這樣?”
壽王道:“那小子,被珠珠整得五迷三道的。竟差點跟老可汗動起手來。”
謝寶珠更驚訝,待問起細節,沉默半晌,問:“當時爹爹在哪裏?”
壽王辯解道:“我醉了!”
謝寶珠問:“第二日,爹可有寬慰珠珠?”
壽王道:“當然!可汗派人來送禮道歉,都是我接待的!場面話都靠我!你以為五郎個小毛孩子能辦什麽事?”
但自己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愛和稀泥、明哲保身、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性子,謝寶珠又怎麽會不知道。
可她也沒法責備自己的父親——今日裏李衛風說要帶她走,她這爹爹是不要命了似的沖上來想保護她,保護自己的孩子。
他只是對別人的孩子沒有這份心罷了。
謝寶珠沉默良久,道:“珠珠苦。”
謝寶珠所認識的謝玉璋,是那個沒有經歷過草原人生,在深宮中養得天真不知世事的謝玉璋。
想到這樣的謝玉璋從踏入漠北的第一日便經歷了這些事,和聽到的關于她二嫁的消息,謝寶珠深深地感到無力。
又想到失蹤的十四娘,謝寶珠只能咬牙。
壽王咬着餅,忽地停住,反應過來:“你見到皇帝了?”
謝寶珠“嗯”了一聲。
壽王驚疑道:“你,他,那個……”
謝寶珠道:“只說了幾句話,便放我回來了。”
壽王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罵道:“邶榮侯個王八羔子!”居然想拿他的女兒去獻媚!
罵完,又罵皇帝:“眼睛瘸,我家大虎哪裏不好看?”居然沒看上。
謝寶珠無語:“你難道想讓我留在宮裏?”
“當然不行!”壽王道,“你這身子骨,就不能嫁人!催命的!咱不嫁,父王,啊呸,爹養你一輩子!”
謝寶珠嘆息道:“邶榮侯覺得我生得像珠珠,他定是知道皇帝和珠珠的事,所以生念把我送進宮去。”
壽王嘴裏含着餅道:“像什麽,根本不像。”
謝寶珠頓了頓,問:“爹覺得我跟珠珠不像?”
壽王咽下餅:“我女兒,獨一無二,跟誰都不像。”
謝寶珠沉默了片刻,喟嘆:“……原來如此。”
宮中。
李固已經忙完了公事,一邊休息,一邊與福春閑聊。
“康樂郡主?”福春睜着眼睛說瞎話道,“是,她和寶華殿下可好啦。”
胡謅了些姐妹情深的事講給李固聽,說完,嘆道:“殿下去了那麽遠的地方,定然天天想念我們這些舊人。也不知道姐姐們有沒有把殿下照顧好,可恨殿下的保姆尚宮都臨陣脫逃,不肯跟去……”
李固握着茶杯,擡眼:“你說什麽?”
李固當年見過夏嬷嬷,又見到謝玉璋對夏嬷嬷十分敬重,一直當夏嬷嬷是謝玉璋的保姆。
他沒想到,竟不是。
竟有人在那種時候,抛棄了謝玉璋。
徐氏萬不料她離開宮闱多年,還能有宮裏的人上門。
“宮中貴人要見我?”徐氏十分震驚。
她醒過神來,忙取了一把銅錢塞給小內侍,讨好的問:“可知是哪位貴人?何事找民婦?”
小內侍收了錢,卻依然冷着臉道:“不知。”
徐氏心中惶恐,強笑道:“待我與家中孩兒交待一下。”
內侍許了。
當年謝玉璋和親而去,徐氏便使了錢去求了淑妃身邊的尚宮,終于放出宮來還家。
她便榜着哥哥侄子過活。
她家便在雲京城外,甚至沒等到黃允恭,在林修浦兵圍雲京的時候便遭了兵禍。哥哥侄子全沒了。
只她帶着一個侄孫躲在地裏,捂住了侄孫的嘴不叫他出聲音,兩個人躲過了一劫。那之後,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家裏的田佃給了別人,她也常給別人縫縫補補,活到了今天。
不想久別的宮闱傍晚時來了一頂黑油小車,要接她入宮。
徐氏不知道為何,心髒跳得很難受。
侄孫今年已經十二歲,能幹活,頗懂事。徐氏交待了他好好睡覺,別亂跑,跟着內侍登車去了城裏。
車子趕在城門關閉前進了城。
待進了宮裏,竟将她帶至紫宸殿的配殿,徐氏心中,更加不安。
等了許久,有腳步聲響起,一個男子走了進來。
這男子面目英挺,眉眼凜冽,身上穿的是帝王服色。
徐氏立刻跪下伏下身去:“叩見陛下!”
皇帝走到她面前停下,徐氏不敢擡頭,偷眼看去,只看到一雙繡着金線的黑色靴子。
皇帝的聲音冷得像冰。
“為人仆者,當忠。”
“寶華公主昔年和親漠北,年方十四。你可想過,她孤身一人,何等凄惶?”
“臨陣脫逃者,有什麽面目,活在世上?”
那雙黑色的靴子沒有停留,轉身離去。
徐氏面色慘白,癱坐地上。
接她進宮的小內侍進來:“陛下令我送你一程。”
徐氏嘴唇顫抖。
城門已經關了,侍衛出示了手令,車子出了城,送徐氏回到了自己的家裏。
內侍什麽也不說,只看着。
徐氏一路至此,卻已經平靜,只道:“容我交待一二。”
她不在,侄孫睡不着,見她回來,頗高興,道:“阿婆,明日想吃油果子。”
徐氏道:“好,明日給你做。”
拉着侄孫的手,帶他去屋中,指給他銀錢存放之處,又告訴他房契、地契在哪裏,一定要收好。
侄孫疑惑:“與我說這些做什麽。”
徐氏握着他的手道:“因為你長大了,男兒家,要撐起一個家呀。”
侄孫被當作大人看,十分高興,雖然疑惑內侍和侍衛為何還待在自家院中,還是被徐氏哄着去睡了。
內侍進了屋中,只是看着。
徐氏打開了衣櫃,找出了一條腰帶。
……
屋中響起了凳子倒地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确認了,內侍才出來,院中兩名內衛跟上他。三人無聲無息地消失在夜色裏。
回到宮中,禀告了幹爹福春。福春點頭,讓他退下,自己去了寝殿。
“陛下。”福春腰弓得極深,“徐氏自裁了。”
帳子中傳來皇帝淡漠的聲音:“知道了。”
福春弓着腰退出去,站在寝殿外,半晌才直起腰來,抹了把後頸的汗,長長吐出一口氣。
第二日京兆府果然派了人到謝家村,邶榮侯李衛風竟也親自跟着來了。果然沒有對謝寶珠食言。
十四娘的事,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便破案了。
十四娘的父親見事情鬧大了,終于說了實話——他将十四娘嫁給商人為妾了。
族人中自然有怒有罵的。
事情戳穿,那父親也不裝病了,反而發起飙來:“十四娘自己樂意的!康樂你知道什麽!你家是親王,供奉比別家都好,我家怎麽和你家比得了!吃糠咽菜誰受得了!商人雖低賤,能讓十四娘過得好!你多管什麽閑事!不然怎麽樣?真嫁給附近農夫,養雞種田嗎?”
守村校尉咕哝:“我都說了……”
李衛風其實昨日裏見這校尉一口咬定要苦主來,苦主又不肯來,便已經猜出大概真相來了。
他也是底層出身,什麽龌龊事沒見過?
亦猜到了謝寶珠是燈下黑——她肯定是想不到自家親族長輩竟會将女兒賣給商人為妾的。
那父親罵了幾句,越說越覺得自己有理,來勁了,還欲再罵。
謝寶珠冷冷道:“你是對陛下的仁厚心存怨怼嗎?”
京兆府的人還在這裏呢,邶榮侯還在這裏呢,那當爹的當時就噎住了,忙道:“胡說,胡說!”
壽王出來和稀泥:“行了行了,自家事,你情我願的,知道怎麽回事就行了。都散了都散了。”
驅散了族人,又向京兆府的人道謝,送他們離開。
李衛風卻沒走,把那校尉罵了一頓。校尉顯然是知情的,那肯定是收了好處。
校尉辯解道:“村中人口,女子并不計在內的。”
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謝氏族女,便是嫁給農夫,也遲早都要嫁出去的。真正要看管的,是有謝氏血統的男丁。
即嚴格意義上講,這校尉只要不是拐了人去賣,對這事只拿點好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沒有觸犯什麽條例。
李衛風一噎,惱火道:“你別以為我不記得你!你姓鄭,以前是寅部跟着老羅的是不是!”
校尉驚喜道:“侯爺還記得我呢?”
李衛風道:“廢話,這村子我督建的!”又罵了他一頓。
鄭校尉委屈:“他們真是你情我願的,那女郎自己都點頭了,真的!”
李衛風才不管,罵了一頓,氣勢上贏了,把鄭校尉轟跑了。
李衛風一轉身,卻見謝氏族人三三兩兩散去,唯獨謝寶珠還站在那裏。
雖然還戴着她那奇怪的鬥笠,蒙着面,但她孤零零站在那裏,腰背細薄,微微垂着頭,目光散落在塵埃裏,看着委實可憐。
李衛風心有不忍,走過去跟她說:“那個,其實,唉……”屁安慰話都沒說出來。
謝寶珠輕聲道:“從此以後,有樣學樣。我謝氏女郎,不知道還有幾個要淪為商人妾。”
話中凄涼之意,令李衛風沒法接口。
謝寶珠擡頭,鬥笠下的鳳眸看了李衛風一眼,福身一禮:“多謝邶榮侯了。”
說罷,轉身離去。
李衛風望着她清瘦背影,搓搓後脖子,有點苦惱。
第二日謝寶珠備了禮去給鄭校尉道歉:“是我莽撞了,害鄭校尉挨罵。”
鄭校尉也有點不好意思,跟她保證說:“我雖然給牽了線,但女郎真地點頭了。”
謝寶珠點頭:“我知道,我信你。”
謝家村男丁比女子多。
謝氏一族被圈禁,許多謝氏婦都被娘家人接回去了。阖村女子中還能有丫鬟使喚的,一只手就能數的出來。
族妹們也都是深閨嬌養的女兒,乍然過上了自己洗衣縫衣的日子,自然有受不了苦,甘心為妾的。
是她傻了,早該想到的。
她這麽說,鄭校尉臉紅起來。
待她要走,鄭校尉喚住她:“謝大娘!”
謝寶珠轉身看他。
鄭校尉臉膛黑紅,粗聲道:“我們河西軍,軍紀森嚴,從不幹亂紀違法、那個啥啥擄掠的事。你在村裏不用成日遮着臉,怪熱的。但有誰敢對你嘴花花,你來與我說,老子揍死他!”
謝寶珠鳳目看他片刻,伸手摘下鬥笠上挂着的面巾,微微一笑:“是我小人之心了,多謝鄭大哥。”
從鄭校尉升級成鄭大哥,鄭校尉的臉愈發黑紅,直擺手:“不謝、不謝!”
一個月後,宣威大将軍、安毅侯蔣敬業率八萬王師北上,讨伐漠北諸部。
李固親自在城外為蔣敬業餞行。
他雖不能親去,但他的人去了。
玉璋,務要安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