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七
那四個三等丫頭裏,有一個瘦的像根豆苗菜似的瘦小丫頭,正用怯怯的目光看着徐琳琅。
這姑娘叫做阿筠,是被哥哥嫂子賣進來的。
上一世,這滿院子的丫頭都不把徐琳琅放在眼裏,唯有阿筠,敬重她,安慰她,陪她走過了黑暗的時光。
故人重逢,徐琳琅心內微動,面上卻不露分毫。
原本徐琳琅還想着,若是謝氏沒把阿筠指過來,那便等她站穩了腳跟,再想個不招謝氏注意的方法把阿筠要過來。
眼下謝氏把阿筠挑過來了,也省的徐琳琅再想法子了。
謝氏挑的三等丫頭和前世有不同,徐琳琅便明白了。
那些一等丫頭和二等丫頭是謝氏“精心挑選”的,而三等丫頭便是随便指的了。
謝氏确實也沒什麽必要連幹粗活的丫頭都故意安排。
人慣會見風使舵,就算謝氏不刻意安排,那三等丫頭也會跟着一等丫頭和二等丫頭的行事做派學。
上一世,除了阿筠之外,剩下的那幾個三等丫頭,看旁的丫頭都只聽蘇嬷嬷的吩咐,便也有樣學樣,根本不把徐琳琅這個正經主子放在眼裏了。
只有阿筠,凡事都以徐琳琅的吩咐為先,默默地做好徐琳琅的事情。為此阿筠還受了別的丫頭不少欺負。
謝氏随手一指,又将阿筠指了過來。
徐琳琅又看了阿筠一眼,阿筠身板瘦弱,站在丫頭群裏顯得格外瘦小。
這一世,徐琳琅不會讓待她好的人受委屈了。
不過,眼下還是要受幾天委屈的。
Advertisement
她還尚未站穩腳跟,需得先假意一切都聽謝氏和蘇嬷嬷的安排。若是現在就偏袒阿筠,那阿筠定然要成為衆矢之的。
徐琳琅剛在芷清苑安頓好,蘇嬷嬷便将方才在凝晖堂的時候徐老夫人給徐琳琅的首飾匣子拿了出來。
“老夫人送東西也太随意些了,該用個精致些的匣子裝才是。” 蘇嬷嬷一邊拿過匣子,一邊說道。
那漆花匣子的樣子普通,半新不舊,還有一處有磕碰的痕跡。
上一世,徐琳琅聽蘇嬷嬷的話,心覺祖母并不看重自己,送東西也随意糊弄了。
直至時日長了徐琳琅才知道,徐老夫人一向節儉,對裝盛首飾的匣子并不在意,這才讓徐琳琅生了誤會。
徐琳琅打開那只半新不舊的首飾匣子,上面一層是一個羊脂玉滕花玉佩,一雙赤金纏絲雙扣镯,一對碧玉攢鳳步搖,一雙白玉牽紅珊瑚珠耳墜,下面還有一層,被上層的盒子隔層擋着。
“唉,光是有些好看樣子罷了,卻都是些尋常物件,我還以為大小姐剛過來,老夫人會給大小姐些好物件,不想卻這般平常。”蘇嬷嬷瞧了那些首飾,說出了和前世一樣的話。“老夫人往日裏賞給錦芙小姐的,不知道比這好多少倍。”
上一世的徐琳琅聽了蘇嬷嬷這話,便抱着腿在床邊哭了起來,還讓蘇嬷嬷收起匣子,再不多看那些首飾。
蘇嬷嬷露出心疼的樣子,走過來摸着徐琳琅的頭對她說:“縱是整個國公府都不看重小姐,奴婢也會對小姐忠心,日後奴婢定然好好為小姐籌劃,讓小姐能在府裏立足。”
覺得無依無靠的徐琳琅,在蘇嬷嬷懷裏落了好久的淚,此後便把蘇嬷嬷當成了依靠,縱是有時候蘇嬷嬷唠叨些,犯了錯誤,徐琳琅也念着蘇嬷嬷的真心,絲毫不在意計較了。
直至蘇嬷嬷一步一步将她推入火坑,徐琳琅才看清蘇嬷嬷的真面目,可那時已無濟于事,她再也奈何不了蘇嬷嬷半分。
作為徐錦芙的乳母,蘇嬷嬷跟着嫁給太子的徐錦芙去了宮裏,繼續為徐錦芙出謀劃策,後來蘇嬷嬷見了一直未嫁成了老姑娘的徐琳琅,還奚落了幾句。
此時的徐琳琅,已然不是當初那個剛從亳州鄉下過來、不懂看東西的小姑娘了,當了十幾年皇後,見多了這天下的奇珍異寶,徐琳琅一眼瞧出了這些首飾并非俗物,件件都價值不菲。
徐達雖貴為魏國公,俸祿卻不高,雖還有田莊鋪子的收入,魏國公府也算不得有多富足。
且北境未定,徐達大公無私,将諸多聖上的賞銀都花在了犒勞軍士上,所以魏國公府其實并無多少銀子,徐老夫人給徐琳琅這些首飾,是徐老夫人動了壓箱底的銀子給徐琳琅置辦的,委實貴重,。
徐老夫人給徐琳琅東西,未曾刻意說這些首飾花了多少銀子,不想卻因這個,讓蘇嬷嬷鑽了空子,将徐老夫人對徐琳琅滿腔的慈愛之心說成尋常。
上一世的徐琳琅,聽信了蘇嬷嬷的話,看着那些首飾,只覺得傷心。
蘇嬷嬷對徐琳琅說:“小姐剛來,也得籠絡籠絡人心,左不過小姐也不喜歡那些首飾,不如打賞下人幾件,那些丫頭也能認真些當差。”
徐琳琅點了點頭,全權交給蘇嬷嬷辦了,蘇嬷嬷給绮春绮夏兩個丫頭賞了兩件,至于其餘的首飾,全都被蘇嬷嬷自己貪墨了。
蘇嬷嬷給绮春和绮夏首飾以後,那兩個人更是唯蘇嬷嬷馬首是瞻,絲毫不把徐琳琅這個主子放在眼裏了。
彼時的徐琳琅,還當以為自己身份尴尬,所以下人們才不把自己放在眼裏,便更加倚仗能夠鎮壓的住绮春和绮夏的蘇嬷嬷了。
後來徐老夫人瞧見了绮春绮夏頭上戴着她給徐琳琅的首飾,問詢了才得知是徐琳琅賞給她們的。
徐老夫人覺得徐琳琅并不把自己的心意當回事,心裏終究也有了些心病。再有了什麽好東西,徐老夫人也不會第一個便想到徐琳琅了。
故而,當蘇嬷嬷這一次提出将首飾賞給下面人的時候,徐琳琅道:“暫且先別賞了,我剛來,沒什麽首飾,也得拿這些首飾應應急。”
“既然送的不是好東西,小姐你便也別帶了,不然別人都會覺着尋常物件兒便能把小姐打發了。”蘇嬷嬷瞧上了這一箱子首飾,又開始游說徐琳琅要打賞下面人籠絡人心。
“還不如給丫頭們些,她們便能衷心些,奴婢也是為了小姐~。”
“蘇嬷嬷,我今日太累了,得早些歇了。”徐琳琅毫不客氣的打斷了蘇嬷嬷的話,招呼绮春幾個伺候自己梳洗了。
蘇嬷嬷悻悻的走了,沒想到那丫頭沒着了自己的道兒,那鄉下縱是以為東西不好也舍不得賞人,果然還帶着鄉下的小氣勁兒。
蘇嬷嬷倒是知道也不急在這一時,她瞧着方才徐琳琅也只大體瞧了一眼這些首飾,只那一眼,哪能記住有多少東西呢,她悄悄拿幾件被壓在下面的,那鄉下丫頭也發現不了。
思及此處,蘇嬷嬷便也不多想,招呼那幾個二等丫頭伺候自己歇息了,這一路舟車勞頓,自己還得費腦子忽悠那鄉下丫頭。确是把自己累着了。
第二日,徐琳琅起了個大早。
上一世徐琳琅為首飾難過了一整晚,第二日便起遲了,而蘇嬷嬷和別的丫頭也任由她睡遲,以至于誤了給徐老夫人請安。
蘇嬷嬷一進屋,見绮春绮夏已經開始伺候徐琳琅梳妝打扮,有些意外。道:小姐昨日累了一天,也不多睡會兒。”
徐琳琅一笑,只任绮夏打扮着自己,并未答話。
绮夏給徐琳琅梳了雙平髻,雙平髻是前幾年應天府小姐們常梳的發飾,不過現在看來便顯得有幾分呆笨了。
绮夏是故意梳成這樣的。上一世徐琳琅提出這樣不好看,蘇嬷嬷卻說老夫人喜歡小姑娘打扮的太過豔麗,這樣打扮顯得乖巧文靜。
绮夏梳好了頭,徐琳琅端起鏡子瞧了一眼,一言不發,擡起胳膊就将頭發拆了,自己梳了靈動可愛的雙扣垂髫。
上一世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徐琳琅身邊只有阿筠一個丫頭,阿筠的事情多,徐琳琅早已練出了自己給自己梳頭的手藝。
蘇嬷嬷倒是并不覺得徐琳琅會給自己梳頭有哪裏不對,那些沒有下人的鄉下丫頭們,都自己會給自己梳頭。
蘇嬷嬷只是對徐琳琅梳的這般好有些意外。
“小姐這樣梳老夫人怕是不會喜歡,還是~”蘇嬷嬷果然出言勸阻。
“再不走要誤了給祖母請安了”徐琳琅并未理會蘇嬷嬷說的話,梳好頭理了理衣裳便往外走了。
蘇嬷嬷趕緊跟了上去:給老夫人請安哪裏用去的這般早,還是重新梳吧,老奴也是為了小姐好。”
徐琳琅一步不停只往前走:“我也懶得重新梳了,我們還是趕緊走吧。”
徐老夫人收拾停當,就瞧見打扮地玉雪可人的徐琳琅走了進來。
“給祖母請安” 徐琳琅行了一個标标準準的請安禮。
徐老夫人瞧着徐琳琅頭上插着一支普通的珍珠釵子,并未戴自己給的飾物,道:“怎麽不戴我給你的首飾呢,莫不是不喜歡。”
“自然是喜歡了,孫女不舍得。”徐琳琅巧笑盈盈的說道。
徐老夫人聽了這話,心裏又是歡喜又是心疼:“你這孩子,這些物件本該尋常,你卻當做寶似的,以後你便戴着吧。”
徐琳琅一笑:“祖母給的,每一件孫女都寶貝,那從明天起,孫女便戴着。”
徐老夫人從上到下打量了徐琳琅一番,瞧着徐琳琅漂亮的小臉,甚感欣慰。
自己這大孫女,從小就生的沒,如今大了些,長的就更好看了。
雖然琳琅從小在鄉下長大,論起琴棋書畫學問是比不過旁的那些大家小姐的。
可是若是單看這相貌,徐老夫人還沒見過哪個小姑娘長的比琳琅還要俊俏呢。
徐老夫人瞧着徐琳琅,越看越喜歡。不禁開口吩咐:“張媽媽,你去将那匹皇後娘娘賞的蜀錦料子給小姐拿過來。”
徐琳琅一聽,有些意外。上一世,徐老夫人是将皇後娘娘賞的蜀錦料子給了徐錦芙的。
後來徐錦芙還穿着蜀錦制成的衣裳在徐琳琅面前炫耀了好久。
前世的這一天,徐琳琅起晚了,自然請安來的也晚了。
徐琳琅到了凝晖堂的時候,徐錦芙已經在陪着徐老夫人用早膳了,徐錦芙和徐老夫人說說笑笑。很是親密。
蘇嬷嬷恰在其時地幫徐琳琅解釋:“小姐昨日太勞累了,幾天早上便多睡了一會兒,這才來晚了,還忘老夫人不要見怪。”
徐老夫人剛聽完徐錦芙說徐琳琅可能還不懂得要早起過來問安的禮數,聽蘇嬷嬷這般說,也覺得徐琳琅沒規矩。
這可是琳琅這孩子頭一回過來請早安啊,她居然還能遲了,這孩子,确實是缺了一些教養。
所以,當徐琳琅坐在桌子上用早膳的時候,徐老夫人便委婉提點徐琳琅要注意規矩,姑娘家要早起。
徐老夫人之所以提點,也是怕琳琅日後禮數不周招人嘲笑。
徐琳琅滿心羞憤,覺得她今日遲了,定然更不讨祖母喜歡了,心裏頓時覺得滿腹惆悵。
又見徐錦芙和徐老夫人說笑的親熱,心裏更不是滋味,故而便木偶玉雕般的坐在一旁,也不去親近徐老夫人。
縱是疼愛徐琳琅,徐老夫人也覺得徐琳琅性子淡漠,不似徐錦芙般讨喜,過了些日子,徐老夫人見徐琳琅将自己給她的那些首飾随便賞了人,也寒了幾分心。
而在過了一些時日之後的徐老夫人壽宴上,徐錦芙又給徐老夫人送來衣服親手所繡的松鶴壽圖,這一幅壽圖名動應天府。
徐錦芙趁機向徐老夫人提出了要皇後娘娘賞的蜀錦,徐老夫人念着徐錦芙為她繡壽圖的孝心,便将那匹蜀錦便給了徐錦芙。
張媽媽抱過了那匹蜀錦,遞到徐琳琅面前,笑盈盈地開口道:“這蜀錦是皇後娘娘賞下來的,送東西的公公對我說了,這蜀錦可是金貴物件兒,有價無市,蜀中一年只能上供幾匹而已,也只有皇後娘娘和公主才能用這料子。這還是去年的時候,咱們國公爺打了勝仗,皇後娘娘擡舉我們魏國公府,這才賞了我們府一匹,旁的國公府都是沒有的。”
張媽媽說着,展開了蜀錦的一截兒給徐琳琅瞧。
光潔絢麗的嫣紅蜀錦,輕薄柔軟,光彩熠熠,像天上的雲般輕巧,像山間的水般順滑。一看便知,是人間少有的極品。
徐琳琅撫摸着略帶着涼意的蜀錦,紅了眼眶。原來這蜀錦原本就是打算給她的。
是她前世太過軟弱,所以才失去本來該得的。
徐老夫人慈愛道:“你将這料子裁成衣裳,等到夏天的時候穿。”
徐老夫人正說着話,就聽見一道聲音傳來。
“孫女給祖母請安。”
徐琳琅掉着眼淚,就看見徐錦芙走了進來。
果然,徐錦芙也來了。
徐錦芙本也不怎麽喜歡徐老夫人,覺得自己這祖母寒酸拘謹,不似外祖母般雍容華貴。
徐錦芙打心眼兒裏,是瞧不起徐老夫人的,日常裏和徐老夫人親熱,也能不過是裝裝樣子,畢竟孝道極為重要,徐錦芙縱然再不喜歡,為了聲名,也得裝出幾分孝順的樣子。
徐錦芙原本也不是日日請安的
是因為謝氏安頓了徐錦芙,現在徐琳琅到了魏國公府,越是這樣的時候,她越是要和父親祖母親近,免得父親和祖母只疼徐琳琅忘了她。
故而今日徐錦芙起了個大早,難見的來給徐老夫人請安。
徐錦芙走了過去,瞥見了張媽媽遞給徐琳琅的蜀錦。。
徐錦芙一直喜歡皇後娘娘賞給祖母的這匹蜀錦,以前就和徐老夫人要過這珠釵。徐老夫人沒給。
當時徐錦芙孩子心裏暗罵徐老夫人吝啬小氣,原來這鄉下婆子是将這蜀錦留着給這鄉下丫頭的。
徐錦芙強忍着不悅,怏怏不樂的坐在徐老夫人的另一側身旁,想裝笑都裝不出來。
這死老婆子,虧得自己平日還耐着幾分性子待她親熱,這鄉下丫頭一過來,她就趕緊巴巴地将那蜀錦出去了。
徐錦芙心裏的火幾乎都要憋不住了,越發的不想去親近讨好徐老夫人了。
徐老夫人和徐琳琅聊了一些在亳州時候的往事,徐錦芙絲毫不感興趣,硬撐着坐了一會兒,說自己要回去收拾收拾東西汀蘭院了了,忙離凝晖堂。
徐琳琅一邊給徐老夫人剝開一只橘子一邊對徐老夫人道:“方才用早膳的時候,我瞧着錦芙妹妹似是有些不開心,不知是不是有什麽心事。”
“說來也怪我,以前徐錦芙跟我要這蜀錦,我沒給,今天給你,恰巧被她瞧着了,她心裏難免不舒服。”徐老夫人嘆息道。“往日裏她早上并不過來這兒請安,沒曾想今日過來,恰好瞧着我給你了。”
“妹妹今天還要去書院,心情不好也不好,不若祖母和我過去瞧瞧妹妹,給妹妹寬寬心。”徐琳琅建議道。
“你真是個識大體的好孩子,那我們就去瞧瞧她吧。”徐老夫人道。
“那我們可得快點兒,晚了的話妹妹就去了學堂了,免不了要難受一整日。”徐琳琅說道。
汀蘭苑內。
“我就說不去,母親非得讓我一大早就去給那鄉下婆子請安,人家可只疼她那鄉下來的孫女,沒得讓我起了個大早~”,轉過身,正和身邊周嬷嬷抱怨徐老夫人的徐錦芙愣住了。
徐錦芙口中的鄉下婆子和她的鄉下孫女,正站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