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四經五典
一時間殿內只剩下明虛道尊和齊雲霄師徒兩人,“跟我來”私下相處時明虛道尊的臉色雖還是這麽嚴肅但态度還算溫和。齊雲霄想着沒準自家師父就是這個性子,不是對我有什麽意見?
這麽一想,齊雲霄倒也放開不少。兩人離開垂雲殿,齊雲霄被明虛道尊真氣裹着飛遁。神霄天地域極廣,其內仙宮樓宇,奇花靈植不可計數。只弟子人數不多,一路飛過只見着寥寥數人。
兩人終于停下,卻已經不在神霄天而是到了紫霄天。齊雲霄差點以為自家師父要退貨,後來想想拜師不是兒戲,才壓下快脫口而出的話。
“此處乃是九霄道宗的藏書閣,名大靈書回廊。派內一應傳承典籍皆在其中,只有門中核心弟子及天主可随意進出。在景霄天裏還有一座小靈書回廊,是此處投影,任何門派弟子皆可進入。
明虛道尊說完後,擡腳就進去了。齊雲霄想着按照一般套路這裏該有個隐居高人之類的,正想找找。
就見明虛道尊對着中央一座方碑躬身行禮:“見過師叔。”
方碑閃起朦朦白光,一個紫袍法衣的青年道人走出。想來這就是明虛道尊的師叔了,得了,也不用自己找什麽高人了。
齊雲霄跟着行禮道:“弟子齊雲霄拜見師叔祖。”
“這就是玉瑤丫頭的兒子?看着挺機靈。來,這個小玩意拿着玩兒吧。”師叔出手就是大方,齊雲霄見慣了好東西,也難免眼前一亮。
見師尊沒反應,齊雲霄會意地道謝收下。
“師叔修習《太上洞神星宿混常經》,以太陽星為本命星,熔煉出一團太陽真火,至陽至剛威能莫大。此乃一縷太陽真火混合地心岩火而來,無論是用來克敵還是煉丹煉器都是極好的。”
明虛道尊這時才有了師尊的樣子,給齊雲霄細細解釋着。
紫袍師叔欣慰地點頭道:“明虛,見你如今這樣,我總算可以放心了。有這小弟子陪着你,我也足以向師兄交代了。”
明虛道尊自嘲一笑,“累長輩費心了。”
“好了,不說這些了,你此來應該是帶雲霄挑選道經的,我就不耽誤你們時間了。你是掌教,自便就是。”說完不等明虛道尊接話就又回了方碑中。
齊雲霄聯想剛才垂雲殿中情景,心裏好奇死了,可師徒倆兒還不熟,開不了口。
明虛道尊不管小徒弟心裏怎樣抓耳撓腮,只接着講下去:“我派根本大法四經五典你該知道吧?”
齊雲霄點點頭,“娘和我說過。”
“那好,我派四經五典都是直指飛升的功法,本來并無高下優劣之分,全看是否适合本人。只是其中五典更為易于修行,自然威力差了些,而四經各自對修習之人有不同要求,更為玄妙。于是逐漸有了優劣。你之資質本來也無需多想,四經五典都不會拒絕你。可為師還是希望你認真挑選一部更适合自己的。”
這番話中拳拳愛護之意昭然若揭,齊雲霄總算感受到有個師父的好處了。
他只差拍胸脯保證了,“弟子一定不好高骛遠,仔細挑選。只是師父主修哪部典籍?”
“為師修《神元洞靈心印經》,我道派并不規定弟子必須和師尊修同一部道經,只是門下為了方便教習故而多選同一部修習。你我師徒不必如此。”
其實齊雲霄理解那些同修之人的想法。一來普通長老弟子資質不顯,選哪部修習差別不大。二來修為有限,無法像明虛道尊那般一法通萬法通。
三來財力有限,修行需要許多輔助之物。許多天材地寶甚至不是有靈石就能買來的,需要機緣。不同道經需要的寶物有不少差別,普通弟子自個兒修行還來不及,哪來的時間機遇苦苦尋找?
若是同修一部,那師尊之處就可直接尋得,至不濟也能有個尋覓的方向。而明虛道尊聖地掌教,自然不愁自己弟子的修行資源。
因此這番話說得霸氣側漏,底氣十足。齊雲霄想想暫時沒什麽問題,就直接進去了。
大靈書回廊整體是座高聳的塔型,高塔中央只一座方碑只通塔頂。這座方碑便是鎮守此處的師叔打坐修行之處,裏面該另有乾坤,只是齊雲霄尚不分明,只從表面來看。
方碑上書有“大靈書回廊”五個金色大字,又有許多細小的銀白色字跡布滿其上。仔細看看發現那是書名,這座方碑可算是目錄了。高塔四周就是一圈圈書架,其上各色玉簡玄章分布,以一條回旋向上
的回廊連接各層,難怪叫大靈書回廊。
這裏書目繁多,但這次是為了挑選主修道經,所以齊雲霄直接上到塔頂。那裏只九部金章貝葉靜靜躺着,甚至沒有下層那些道書的瑞氣千條,道音陣陣,返璞歸真地露出本來面目。
齊雲霄試探着翻開《太上洞神星宿混常經》,經書聽話地打開,突然整個頂層都被星空布滿。“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後寅卯日游于寺觀中,形少髭鬓,參問禪禮,或游于酒肆自飲,識者求之,多示人養生播種之術……”
齊雲霄沒有聽完就阖上經書,他母親主修此經,他自然知道此經特點。沒有浪費時間,翻開另一部典籍是《水澤妙行真典》。一道滔滔江水從書中湧出,演繹着水道真意。
連開兩部典籍,齊雲霄明白怪不得世人多認為五典不如四經了。
五典其實就是以五行入門修行,人身五行具備,只要是人族皆可以五典入門。只是如此一來容易被人看破根腳,五行相生相克,總有辦法克制。
而四經相比之下,玄之又玄,奧妙非常,極難窺破玄虛。自然威力不凡,更勝一籌。
既然一切明了,齊雲霄也不看五典了。又翻開《神元洞靈心印經》,此書沒有前面那些浩大的意象。
只有一個聲音誦讀着經書,可這聲音仿若天音,直入神魂性靈。原來此經就是修習養性全神之道,講究“精照無外,志凝宇宙,德若天地”。
齊雲霄猶豫着阖上,再看下一本,這是一部劍經《太夷致極劍經》。此經一出唯劍唯我,萬劍歸宗。
只是齊雲霄知道自己學劍天賦尚可,卻做不到唯劍唯我,最适合他的還是法修之道。
那麽只剩下最後一部經書了,《大羅玄元妙道真經》此經修一口本命元氣,化天地萬氣為己用,以氣禦法,氣動九霄。
齊雲霄既已選定立馬興沖沖地跑出大靈書回廊,急不可待地準備開始修習。要知道他一出生就是築基境,可因為道途未定一直壓抑着無法突破,他早就等夠了。
明虛道尊見小徒弟的樣子就意會地帶着他回了神霄天,指點他地煞境的修習。
“你既然選擇《大羅玄元妙道真經》,那麽從地煞境開始就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玄陰冥煞,一種是地磁陰煞。”
地煞境和天罡境顧名思義就是以地煞天罡凝練真氣,直至真氣凝練如一,便可水火共濟,天地相合成就金丹。所以這兩重境界所選的地煞和天罡的種類和品質就極為重要。
《大羅玄元妙道真經》修的本命元氣要求很高,只有純粹的陰極地煞和陽極天罡方可使用,于是對齊雲霄來說可選擇的範圍更小了。
明虛道尊思考着繼續說:“據我了解玄陰冥煞在北地的寒広大澤應該還有,至于地磁陰煞就需要下到地淵才有最純淨的了。”
以九霄道宗實力,下到地淵并不難辦,可難辦的是自三千年前兩界融合後,地淵之處就征伐不斷。凝練地煞需得本人親往,地煞一旦離開地脈就失去其純粹,無法使用。以他的修為便是有大能随行保護依舊太危險了,除非逼不得已,否則至少金丹之後才可前往。
“弟子便去寒広大澤吧,遠是遠了點。左右孔骊叔一日九萬裏,飛個十日也該到了。”齊雲霄滿不在乎地說道。
“我看你急不可耐,便明日就出發吧。有孔道友陪你為師也放心了,這是玄陰冥煞的位置,你收好。
”明虛道尊從須彌戒中取出一塊獸皮,觸手光滑溫潤不似皮毛反倒像玉石。齊雲霄仔細收好,這種記載地煞所在的地圖皆是各派不傳之迷。普通弟子只能随便找個地煞融合了,所成金丹能有中品就不錯了。
“那弟子就去了。”
“不急,為師先為你細細講解《大羅玄元妙道真經》上篇,你明日一早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