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丁宇軒道:“二弟,三弟,看對方的陣勢,并不是宮中的士兵,他們是從宮外進來的。”
蘇子浩道:“他們能從宮外經過外門和中門到這裏,肯定是有皇上的懿旨。”
丁宇軒眉目微微皺起,陷入沉思中。
待對方士兵走進,一眼望去,足有三千鐵甲士兵。
當先一名将軍見內南門緊閉,擡頭向城牆上望去,見守衛士兵正嚴陣以待,知道是把自己當成了敵人,便大聲喊道:“內南門今夜是誰職守?”
一個聲音在城牆上響起:“是我,仁勇校尉丁宇軒。”
一個修長的身影出現在城牆上,他身着校尉軍服,月色在他身上流轉。他一臉儒雅,并不似武官。
丁宇軒高聲道:“城下是哪位将軍?”
“蕩寇将軍申塗。”
丁宇軒知道申塗是從四品蕩寇将軍,官職遠在自己之上,片刻後才道:“申将軍帶三千士兵來此,不知所謂何事?”
申塗道:“奉陛下命令,入宮保護聖駕。”
丁宇軒道:“聖旨何在?”
申塗道:“皇上是派信使密令我,并無聖旨。”
丁宇軒搖頭道:“既然申将軍無聖旨,便請回吧!”
申塗心想你一個小小七品校尉,竟敢阻我,怒道:“本将軍帶兵進宮保衛聖駕,事關重大,若皇上出了意外,你一個小小校尉擔當的起嗎?”
丁宇軒道:“宮中有數萬禦林軍保衛陛下,陛下的安全不勞将軍費心。若将軍真有心,不妨退到宮外,一樣能保衛陛下。”
Advertisement
申塗恨地咬牙切齒,心想我率軍過了防守嚴密的外南門和中南門,沒想到在這裏被一個小小的校尉擋住。
他掣馬退後幾步,手一招:“進攻。”
丁宇軒見對方突然開始攻門,喝令道:“射箭。”
城樓上五十個士兵手持弓弩,朝樓下射去。
轉瞬間城樓下便有幾十名士兵中箭倒下。申塗也喝道:“射箭。”
丁宇軒見了對方的弓箭,大吃一驚。
因為對方點的是火箭,顯然是早做了充分準備。
這一排火箭射到了內南門城樓上,頓時燃燒起了火焰。
丁宇軒在一片火光中将信號彈發射到空中,那是向南衛軍大營求援的信號。
但內南門此時只有兩百守軍,而敵人是三千之衆,能否支持至援軍到來之時,丁宇軒并無把握。
申塗指揮人用一根巨木沖撞城門,但內南門的鐵門堅固異常,一時難已撞開,而城樓上卻有石頭紛紛落下,砸死砸傷了許多士兵。
城樓下的士兵搭起雲梯,向城樓上攀去。
申塗所率的士兵皆是精銳士兵,他本以為內南門守衛疏于戰陣,戰鬥力疲弱,但沒料到城樓上的守衛人數雖少,但個個悍勇異常,将率先沖上城樓的士兵斬殺了不少。
不過守衛終歸人數太少,終于開始節節敗退。過了一會兒,進攻一方已快占領了城樓。
突然,形勢突變,申塗只聽到城樓上傳來一聲聲嘶喊的狂叫聲,接着就看見己方一個個士兵從城樓上掉下。
一個武官踏步到城樓前,他全身血污,不知是用多少士兵的鮮血染紅的。
有幾名士兵手持兵器向他撲去,但被他一刀一個便斬殺了。
他的眼睛在夜色中放出寒光,讓看見的人不寒而栗。
申塗見他身着校尉官服,知他是剛才見到的丁宇軒,但他此時和之前的儒雅姿态已判若兩人。
申塗揚鞭高聲喊道:“殺了那個校尉。”
城樓上有二十餘個士兵朝丁宇軒殺去,但卻依然無法傷到他,而死在了他的刀下。
城樓上的攻方士兵已被殺的差不多了,但城樓下的士兵卻很難攻上去。丁宇軒和兩位義弟卡住了三個重要位置,居高臨下。
申塗見一時竟然攻不上去,不由得心急。
若南衛軍的援兵到來,那可如何是好。
丁宇軒早累地氣喘籲籲。
已經半個多時辰了,援兵怎麽還未到。
這不正常。
丁宇軒突然眼神一凝,高聲喊道:“二弟,三弟,守住這裏。”
他帶着幾個士兵朝城樓下奔去。
他剛奔到城樓下,“轟”的一聲,內南門已被巨木撞開,許多士兵沖了進來。
丁宇軒持刀奮力擋住,但敵人太多。
剛才在城樓之上,還能居高臨下占據優勢,但此時在平地上,能以一敵十就很不錯了。他一人絕不能以一敵百。
他帶來的幾名士兵雖然骁勇,但也先後倒下。就連他自己也險象疊出。
正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聽到有人叫道:“南衛軍來啦!”
他周圍的敵人聽到這句話後,開始慌亂,丁宇軒趁機殺了幾名敵軍,穩住身形。
已沖進大門的敵軍混亂起來,他們的軍心已渙散。
南衛軍的幾千士兵已沖到了大門下,敵軍開始潰散。
-----------------------------
在一片火光中。內南門城樓下。
兩個南衛軍士兵将蕩寇将軍申塗綁了,押到南衛軍統領身前。
南衛軍統領清羽中郎将李成岚淡淡看着申塗:“申将軍,別來無恙。”
申塗看着李成岚:“李将軍果然厲害。”
李成岚道:“你不用誇贊我。”
申塗道:“李将軍屬下的這位校尉只用了區區兩百守軍,竟然将我三千精銳阻住了一個時辰,殺傷了我近八百人。”
李成岚看向丁宇軒,點了點頭。
申塗又道:“我若早知有這樣一位年輕有位的将軍在此,我絕不會從內南門進宮。”
待申塗被押走之後,李成岚道:“丁校尉,這次你有大功,本将軍一定為你論功行賞。”
丁宇軒跪下:“末将職守在身,不敢懈怠。”
李成岚擡頭看向月亮,月色皎潔。
第二日,丁宇軒才知道昨日發生了一件舉國驚動的大事。
皇帝高雲昨夜被近臣離班殺死。
皇帝死後,離班密令早在京城附近的軍隊進入宮城穩定局勢。
而征北大将軍馮跋得知皇帝被刺後,也迅速将京城外的軍隊調進城中。
蕩寇将軍申塗便是離班的親信。他從外南門和中南門進入宮中,并沒有受到阻礙,是因為南衛軍統領清羽中郎将李成岚早已和離班達成協議:此次事變中,南衛軍按兵不動,但離班調動的部隊通過南門進入宮城,南衛軍不會阻攔,事成之後,封李成岚為燕國大将軍。
此事為謀逆之事,李成岚自然早作了部署,但丁宇軒的上司正六品懷化将軍心想丁宇軒手下不過兩百守軍,怎麽敢攔申塗的三千精英,便沒有告訴他,但沒料到丁宇軒卻真的将申塗攔下了。
若按正常情況,內南門發射緊急信號箭,南衛軍大營中的禦林軍只需不到半柱香的時間便可抵達。
內南門裏面便是深宮,再無險可守,就算南衛軍士兵此刻有天大的事情,也應立刻前來救援。
但他們卻遲疑了一個時辰才出發。
是因為內南門信號彈剛發射之時,征北大将軍馮跋的軍隊和忠于離班的軍隊正在深宮中激戰,一時難分勝負。但若哪方援兵先到,便可內外夾攻,哪方就勝了。
李成岚看到內南門發射信號彈的時候,就已知道自己的部署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他不敢輕舉妄動。
若立刻前去讓內南門放行,如果離班事敗,自己卻已出面,勢必會追究自己罪責。
若立刻率軍前去救援,如果離班事成,自己也難逃罪責。
所以他在遲疑,他在等待,一個讓他行動的理由。
一個時辰後,終于傳來信息:馮跋的援軍從西門進入宮中,離班已敗。
這就是他行動的理由。
李成岚立刻率領南衛軍前去內南門。
丁宇軒這一晚的确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麾下的兩百守軍只剩十七人還活着,只要援軍再來晚片刻,內南門所有守軍都要死。
他不過是這場事變中的一個棋子。
一個月後,征北大将軍馮跋被擁立為皇帝,國號未變,依然稱燕國。
在此次事變前,南衛軍統領雖然表面保持中立,但他實際上與離班多有來往,馮跋早就略知一二,所以将清羽中郎将李成岚卸掉兵權,調往兵部。
新帝論功行賞之時,對一直支持自己的西衛軍中的将軍是大肆封賞,西衛軍統領飒衛中郎将金迫狄被封為征北大将軍,官拜正二品。
燕國國內将軍雖掌重兵,品級卻并不高,正二品是現任武官最高品級。
征北大将軍之前是馮跋擔任,現在這一職務将由金迫狄接任。
一直嚴守中立而在關鍵時刻倒向馮跋的北衛軍也有多人受到封賞。東衛軍則一直是離班所控制的軍隊,正六品以上的将軍全被誅殺,東衛軍統領沉沙中郎将封亦被誅滅九族。
但在整個朝堂之上,聖旨并未談到對南衛軍的封賞,也沒有處罰南衛軍的任何将領。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