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我自以靜制動
沈鹽鹽從外面回來,卻看到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曲函麗一臉寒霜。
沒等她開口,曲函麗率先發難:“是你告訴主任,你有獲得獎勵的嘉獎文件的?”
沈鹽鹽愣了一愣,才想起來确實有這麽一件事。上午的時候,主任給她打了一個電話,問她有沒有獲得上級獎勵之後、公司相關的嘉獎文件。她記得部門确實從前制定過一個相關的标準,便給領導傳了過去。
沈鹽鹽的肯定讓曲函麗臉上的表情更糟。“你有沒有弄明白這個獎勵是不是适用我獲得的這個獎,你怎麽就這麽肯定我獲得的這個獎就應該用你的這個文件來獎勵?”
沈鹽鹽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是因為要給你獎勵才跟我要文件的嗎?我什麽也不知道啊?”
曲函麗憤憤地一甩頭,表示自己根本不相信她的話:“你的那個文件根本就不适用于我得的這個獎。”
沈鹽鹽也有些生氣了,她也提高自己的聲音回答:“适用還是不适用,自然有主任決定。我有什麽權利管這些事情?”
曲函麗從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轉過頭去,不再理睬她。
不受人待見的沈鹽鹽無奈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前做好,準備繼續工作。曲函麗正在生氣,自然不會再發聲打擾到她的安寧,辦公室內倒是一片寧靜。她打開電腦,準備更新化工網站上的一些消息。可是在網站裏面找了一大圈,才赫然發現,網站裏面竟然沒有了自己平日裏一直更新的專欄。
又再确定了一下,還是沒有找到。無奈她只好又看向一臉階級鬥争的曲函麗:“網站上怎麽不見了‘聚焦化工’專欄?”
曲函麗臉色未變、眼也不眨地回答道:“網站已經全新改版,紀永文書記說不需要這麽多的欄目,保留最重要的,那個專欄已經取消了。”
沈鹽鹽瞪大眼睛,不能掩飾自己的驚訝。取消了?
一個從三年前就由自己專門負責更新的專欄,竟然說取消就被取消了?難道不需要跟當事人打個招呼嗎?
“怎麽沒人告訴我?”
曲函麗冷笑一聲:“紀書記說了,我是思想主管,欄目有我确定。”
還沒等沈鹽鹽說什麽,曲函麗不客氣地繼續說:“另外,你的公司那本內刊上面,我将不再負責任何專欄了,現在作為思想主管,我的工作實在是太忙了,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弄那些不重要的東西了,以後但凡是這樣的工作,我就都不做了。”
“好的,沒問題。”
沈鹽鹽二話不說,點頭答應。
*****
祁銀舜不在辦公室,沈鹽鹽進來之後,就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發呆。
新的主任到位之後,就有傳言說,不甘心的郁钰已經申請調職,避免更多的尴尬。于是也就意味着政治部副主任的職位将出現空缺。她亦明白,早在郁钰成為副主任之前,曲函麗就曾經觊觎過這一職位,只是苦于沒有領導為自己說話,而郁钰卻為當時的總經理所欣賞。這一次對她來說,是一個天造地設的好機會,于是她開始展開一系列行動。
首先就是利用她在上級公司得到了一個一等獎的機會,向公司的幾個主要領導彙報自己的成果,意欲得到高額的獎金,以展示自己在部門中不可多得的重要性。她覺得自己這次獲得的獎項完全可以得到5000元的高額獎金,沒想到主任卻認為她是獅子大開口,一直未予認可。
上午主任打過電話來詢問她獎勵文件的事情,她其實心中有數,知道所為何事。但既然領導要,她當然選擇給,至于他要怎麽做,那是領導自己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她這裏的這份嘉獎文件上,獲得上級公司獎勵後頒發的獎金額度她是知道的,只有200元。可能5000元和200元之間的落差實在是太懸殊了吧,曲函麗才會如此瘋狂。
但她真的沒有想到這個平日裏總要顯示自己溫柔善良又可愛的女同事,竟然會動怒至此,以至于連發冷箭,事事針對于她。而她的性格也決定了她不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更确切的說法是:她沒有這個能力。既不善于争吵亦不善于整人,在機關工作了十多年了,她卻似乎什麽明哲保身的技能都沒學會,她似乎什麽都不擅長。
長嘆一口氣,她自怨自艾着。怎麽一個人可以笨到這種程度?不,不是笨,笨這個形容詞實在是太擡舉她了,她知道自己是怎麽回事:窩囊。
正在沉浸在自己的哀怨之中,電話突然想起。沈鹽鹽看了看電話號碼,竟然是曲函麗打過來的。沈鹽鹽翻翻白眼,這厮又要作甚?但她還是拿起了聽筒。
“有事嗎?”她的聲音懶洋洋的,任誰剛被人欺負了個徹底,也無法拿出好态度來。
曲函麗的聲音卻是前所未有的急切:“剛才程津陽打電話過來,說有人删除了網頁上她上傳的會議紀要,她問是不是我删除的。可是我根本就沒有看到啊,是你動了她的會議紀要嗎?”
程津陽作為總經理的秘書,每周負責在網站上上傳領導開會的會議紀要。長久以來一直是相安無事的,這次竟然被删除了?“當然沒有了。誰沒事删她的東西幹嘛?”
從語氣就能夠聽得出來,曲函麗希望撇清她自己的心情是多麽迫切:“就是啊,我也是這麽說啊,誰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弄她那玩意兒。平時她上傳的那東西,我看都不看一眼的。可是聽她的意思,好像不依不饒的,一定要找出這個人來。她還說要給你打電話呢!”
沈鹽鹽滿不在乎地回答:“沒事,反正我又沒删,要找我就找我呗!”
似乎忘記了剛剛才發生的恩恩怨怨,曲函麗依舊絮絮叨叨着:“不行,我得去問問技術,看看能不能找出來到底是哪個IP地址執行了删除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