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江畔集鎮(二)
海石榴盛開在江畔小鎮寧靜的早晨,方志文昏昏沉沉窩在沙發裏做夢,在夢裏,他手捧着美麗的花束,就像天兵天将時的突然出現在荊晶面前,荊晶感動得目光閃閃,然後久別重逢的兩個人幸福的擁抱在一起,美人終于在懷,方志文悄悄給自己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正當方志文做着秋冬大夢,昨晚暈厥的老人葉如松緩緩醒來,故裏的清晨鳥聲清脆,江風花香,縷縷柔和的光線從方志文忘拉窗簾的窗外照進屋子,葉如松起身到房外小陽臺,眺望濤濤江水遠處如眉似黛的青山。
雖然時代變遷發展,但熟悉的山水還是熟悉山和水,鄉音未改。
葉如松回身看那個小夥子,他們是怎麽到這裏的?他只記得在警局裏熙熙攘攘中一些模糊的片段。
從江畔鎮中學退休後,譚元甫就回了自己的老家彎湖靜住,但也時常來看獨生女和兩個外孫。
“阿公,你怎麽來啦!”荊晶開心的接過外公譚元甫手中的袋子,翻翻:“阿公我們有糖糕的,你又帶那麽多來,留給自己吃啦。”
譚元甫用手點點疼愛乖外孫女的額頭:“怕阿晶吃得少長不高。”
荊晶癟癟嘴,都側面說她個子小,家裏的弟弟荊磊長到一米八,她作為姐姐卻小巧玲珑,吵個架發個話都要仰望荊磊,害她一點威信都沒有。
“阿公在大年初三就見了你們一面,昨晚打電話聽蕙心說阿晶初八就上城裏,”譚元甫心疼的看着荊晶,“阿公是怕你在城裏吃不到你阿公做的超級好吃的糖糕。”
荊晶小時候就是個愛吃鬼,最愛甜食,每回去彎湖村外公家都黏着阿公吵吵吃糖糕,她阿公做的糖糕放了桂花蜜,有一種特別的香。
廚房裏傳來荊媽的聲音:“阿晶啊,上樓去看客人醒沒有,叫客人吃早飯。”
譚元甫慈愛的點點頭,徑直走進廚房。
片刻鐘,葉氏“祖孫”下樓來廳後吃早餐,剛蒸熱的糖糕、豆米糕等春節甜點三三兩兩擺了半桌。
“阿公,葉爺爺說他以前也在我們鎮住過。”荊晶拉過譚元甫開心的說道,“他這次回來就是為了找從前的老朋友……”
“元甫。”
咦,阿公的手臂怎麽變僵了。荊晶再一看,兩位老人的表情都好僵,好像誰按了暫停畫面靜止了。
方志文在江畔小樓裏的廚房裏,再一次淩亂。
醒來之時,看到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家在陽臺上看風景,他剛想去叫老人家回屋裏,吹太久的風對頭不好,老人家的目光就收回到他身上。于是,方志文聲情并茂的跟老人家解釋了昨天晚上
發生的各種事情,老人家自稱名叫葉如松,多年前離開家鄉去了遠方,幾年前妻兒相繼離世後,老人無意間發現了舊人留下的一封信。他年事已高,年回鄉是為了尋找舊時的夥伴,或許可以彌補一些遺憾。
原來老人也是無處可去,他們倒是同為淪落人,還好被撿回荊家來了。
不會總那麽巧吧,這個鎮該叫巧家鎮才對。
眼前的一幕就像方志文曾經演過的電影場景似的,窗外綠油油的葉子擁着玫瑰花骨朵,廚房通向小院的後門可以看到微微起伏的江波粼粼,而屋內久別重逢的人卻比周圍環境還要安靜。
戲劇般的情節,完全搶了本來屬于他和荊晶的鏡。
此刻他下意識去看荊晶,荊晶也一臉疑惑。不,她是更加的疑惑。
荊媽端上熱騰騰的一大半壺冒着白氣的豆漿,熱情的招呼大家坐下,打破了死靜的氛圍。
對于未來岳母娘的話方志文第一個積極響應積極坐下,當遇到冷場時,方志文很熱情的反客為主的請大家坐下坐下先吃早餐,帥小夥得到岳母一個贊賞的表情。
荊晶方志文默默的吃着早餐,默默聽剛剛那兩個久別重逢僵硬得快靜止的老人聊不完的話題,再默默的對視一眼,默默的繼續吃。
“那這麽說,葉叔叔是從臺灣回來看老朋友的,你看不如暫時住我們家。”
“那真是太好了,謝謝蕙心。”葉如松很感激,“不介意再多一個志文吧?”
志文的眼睛好像跟着自動追蹤系統似得追着元甫外孫女跑,他看得出,志文這小夥子喜歡元甫的外孫女。志文心地善良,元甫外孫女乖巧開朗,這兩個年輕人都是好的。
“不介意不介意,倒是擔心你們嫌棄我們家小。”
方志文也忙着放下手中的豆漿杯表示感激。
“那,志文是葉叔叔的孫子了?”荊媽又給方志文添了少許豆漿。
方志文手一抖,他能現在說他其實是荊晶的男友嗎?
葉如松颔首一笑,:“是義孫。”他和藹的看着救他的小夥。
方志文又向他報以感激的微笑,默默在心裏腹诽,一代影帝,在岳母娘面前,演技神馬都是浮雲,瞬間變渣渣,話都想不出來。
有沒有《如何讨好岳母》、《論在岳母前的自我修養》的教科書,他想回訓練營、回影視學校重修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