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裁判的愛
裁判的愛就像小孩的眼淚, 六月的暴雨,沒有一點點防備, 說來就來。
冰迷們也被這一波窒息的操作驚到了。
【如果我沒記錯,一個月前的CoC, 我0短節目全clean, p分都沒過40吧……】
【來自isu愛的暴擊, 從未想過我國能有出産靠pcs吃飯的男單選手的一天】
【其實我0在青年組就是一個p分護體的boy了, 上GS還能看到不少吐槽說他的分數通貨膨脹太嚴重的呢 】
【還得再看,等p分再升升說不定裁判就開始變摳了】
近些年來,随着COP評分系統下選手難度水平的提升,PCS随着TES和GOE走已經成為了大流。這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不然的話表演這個東西有沒有硬性的衡量标準,要是不同的裁判之間觀點不同, 評分差距太大, 也會鬧笑話。和技術水平、滑行技術和場上發揮挂鈎的話,一般情況下總不會有太大的岔子。
當然這條規律也不是完全适用的,有的運動員的表演滑行肉眼可見的辣眼睛,技術難度再高都沒法讨裁判的好。有的運動員表演滑行都不錯, 身上還有不少榮譽光環,已經在裁判處有了廣泛的認可, 這樣的選手在比賽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所謂的“P分緩沖墊”,即使有個別次比賽發揮不佳, 裁判也會一樣慷慨地給pcs拯救一番的。
不過這樣的特例在國內很少見了。中國男單自從張民、郭政新那個年代起,就是走的跳躍高難, 滑行寒碜,沒什麽表演的路線,在裁判心中已經成為了思維定式。當然後來曾經出現過滑行不錯的闫涵,以及跳躍難度逆天又穩定的金博洋,這兩個人在發揮出色的時候pcs也不會太難看,然而都遠遠不能到“P分護體”的程度,一旦出現失誤,節目內容分嗖嗖地就掉下來了。
所以對于基本所有的國內男單選手來說,超高BV加上穩定發揮才是拼一拼臺子的主要方式。
如今升組不過三場比賽,徐靈均發揮最佳的短節目其實是第一場主場作戰的CoC,然而随後他的pcs不管有沒有個別小失誤,一路走高,兩次還不能說明問題,都比了三場了,只能說明兩個事兒。
一、裁判們挺喜歡這套短節目。
二、徐靈均本人的裁判緣也相當可以了!
中國冰迷們自是一陣歡欣鼓舞。
正當大家激動萬分的時候,積分榜排名第三的海默登場了。海默的這套短節目在CoC上大崩過,随後的美國站發揮的也只能說是一般般,最後是靠着自由滑的優異表現成功翻身的。
“下一位出場的是來自美國的奧運銀牌得主,魯大——本·海默,今年他的短節目音樂來自于德國樂隊白鯨俱樂部的一首融合了巴西節奏與美國黑人靈魂音樂元素的爵士樂 。”
Advertisement
【233333這是直播事故嗎!我敢賭一粒大白兔剛才楊曉雯想說魯大錘!】
【錘錘的放屁歌來了】
【其實這套短節目編的我個人覺得比阿蘭胡子好,阿蘭胡子适合大錘但是莫名有點庸俗啊,這套雖然中間有一點搞笑,但是比較有新鮮感,可惜到現在為止還沒有clean過】
【說不定今天就clean了呢,來毒奶一波】
海默的這首爵士樂因為主旋律使用了長號,節奏也比較快,在節奏最急的部分長號的連續音符聽起來莫名有一點排氣的感覺,因此被冰迷們戲稱為放屁歌。不過整首曲目雖然是爵士,卻節奏感分明,有一種柔和卻無法讓人忽視的搖擺感,配合海默漂亮的滑行非常賞心悅目。
音樂開始,海默站在場地中間露出了笑容,伴随着輕快的節奏聲,刀齒點冰,手上跟着節奏打起了響指。膝蓋一動就滑了出去。
如果說徐靈均的滑行技術給人一種乘風破浪一往無前的沖勁兒,多米尼克的滑行給人仿佛始終在跳小步舞曲的優雅感,那麽海默的腳下功夫則更勝一籌,明明是在滑冰,硬是給他搞出了雲端漫步的不真實感受。就算是最普通的壓步,他也能壓得膝蓋宛如海浪一起一伏,充滿了韻律感。
徐靈均和多米尼克那種滑行經過大量的訓練和童子功積累還是可能達到的,然而滑行能到了海默這種水平,只能靠天賦了。
鋼琴伴奏響起,海默在冰上嘩啦嘩啦地扭了一會兒,做了一大串的莫霍克和轉三,然後在沒有轉體的情況下單足變刃起跳做了一個4s。
“漂亮的薩霍夫四周!這個四周的進入非常難,海默在一瞬間把自己的支撐腿變成了起跳腿,這需要非常好的滑行技術的支持。”賈波贊揚道。
【每次看大錘的魔幻4s,都覺得他好像要跳辣子啦】
【大錘別的不說,4s的進入還是值得吹一吹】
在看過了這個炫酷的薩霍夫四周後,海默的4t3t連跳就沒有那麽多驚喜了,當然作為一名一流男單選手,他還是很有尊嚴地在連跳前也加上了轉三的難度步法進入。
長號在這個時候加入了鋼琴和打擊樂的行列,海默在完成了一個旋轉後直接進入了定級步法的部分。
他除了腳下利索的功夫,上肢動作也很有美式特色,表情誇張,善于十八摸,雖然和觀衆沒有太多的互動,但是看着他在冰面上自我陶醉感染力也是頗強的,配合着難度頗高,冰面覆蓋率超群的步法串,十分震撼人心。
【大錘的自摸,配着這個屁屁歌,看一次笑一次】
【我倒是覺得還有點可愛啊,至少沒有lp油膩】
【果然是不倒的大錘,看這架勢,要無情clean,然後slay全場辣】
【不要忘了後半段還有北美男單的死穴3a呢】
結束了定級步法後海默又做完了一個燕式轉,便一臉嚴肅正式進入了他的老大難環節3a。
“三周半單跳,成功落冰了!落冰稍微有一點步法滑出,不過站住了沒有摔倒。”賈波補充道,“看來今天海默的狀态非常好。”
【啊啊啊居然還真的clean了】
【看來冰面什麽的問題,對于大錘這樣的好手來說,都是不存在的】
此時的海默在做最後的直立旋轉,在經歷了一半選手的摔跤大會後,好不容易來了一個還能看的,觀衆也是十分激動地獻上了掌聲。
最後果然不出所料,轟動全場的海默得到了104+的高分,要不是他的3a落冰瑕疵,還能更高一些。
冰迷看着海默那超過47的節目內容分,頓時還是感覺自己圖樣圖森破。
真是的,徐靈均拿個42+就歡欣鼓舞了,卻忘了真正的裁判的愛其實都攢着要釋放在這裏呢。
緊随海默出場的是日本老将大和田,他難度不高只有一種四周,但是發揮一向非常穩定,冰迷們經常都戲稱海默是永遠不倒的大錘,其實考慮到職業生涯的長度問題,大和田的穩定程度還是更勝一籌的。大和田除了最後的勾手三接三出現了失誤大翻身手扶冰之外整套節目基本完成,然而可惜的是他的步法和一套旋轉都被定為了三級,最終技術分只有44.68,排在了徐靈均之後位列第二位。
波萊羅響起,最終上冰的是大boss多米尼克。
“第一個技術動作是後外點冰四周跳接後外點冰三周跳。”賈波兢兢業業地報幕。
多米尼克的後外四周點冰姿勢标準,高遠度都不錯,然而不知為何在空中肉眼可見的軸越來越歪,最終毫無疑問地摔倒在地。
這樣一來後面的三周就沒法接上了。多米尼克迅速地從冰面上起身繼續他的旋轉和定級步法。
【大米有4s3t嗎?這是不是直接沒連跳了啊】
【冰演上看他做過。質量還可以】
就當諸位冰迷們長舒了一口氣覺得至少多米尼克還有機會彌補回來的時候,他又出了些幺蛾子。
“非常可惜!這個薩霍夫四周跳空了變成了三周薩霍夫,而且落冰也不好沒有接上連跳。”賈波一邊對着話筒解說一邊搖搖頭:“短節目規定三個跳躍中必須有一個是阿克薩爾三周或者兩周的單跳,這樣一來他的節目中注定沒有連跳了,還會有追加扣分。”
【啊啊啊啊啊大米藥丸】
【多米尼克就是命中注定拿不到gpf的金牌啊,逢總決賽必抽】
最後一個三周半完成的還是不錯的,跳躍出現大失誤後多米尼克心态還比較鎮定,依然保證質量完成了其他的旋轉和銜接。不過他由于缺少連跳外加跳空摔倒,整個節目的技術分低得可怕,已經提前退出了冠軍的争奪。
裁判還是待見多米尼克的,還是撈了他一把,短節目技術分38.49,節目內容分打到了44+,勉強把他送上了八十分,最終排名第五位。
就這樣,男單短節目結束後,徐靈均以六分之差位居第二位,成功超越了多米尼克、大和田等世界級別的名将進入了自由滑!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中魯本·海默的短節目音樂是Kissez in Gallop by Club des Belugas
今天早上作者就在偷偷刷世錦賽的文字直播,然後又回看了天天的sp,心裏好郁悶啊!說實話我覺得他那個4t完全可以不判的,畢竟按照比賽前幾組的判罰尺度,比如小周的3t不是都不抓的嘛
周數不夠什麽的可以改,問題是技術專家能不能consistent一點……
心情不好就越寫越短,一想到技術專家這麽煩人,就恨不得立刻寫一堆技術專家還有裁判都是我們00的親媽粉,手扶冰GOE也給加正!旋轉步法全都四級!分數加加加!
從此一代藝術水母0皇橫空出世!╭(╯^╰)╮哼!
-----------這裏是心累寫不動的小科普分界線----------
張民、郭政新:
都是我國90年代的男單選手,其中張民是第一個在冬奧會上完成了四周跳的選手,郭政新在98年冬奧會完成了兩個四周跳。都是早些年中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jumper帽子一旦戴上就摘不下來的人物
海默的4s進入方式:
參考了美國男單傑瑞米·亞伯特(飛豬)的3s起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