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火上澆油
有不少家長都有着這樣的經驗,孩子升學之後第一次考試的時候都覺得不太差就行。然而沒想到孩子争氣一把就考了個高分,比如年級前十,接下來家長的心态就不一樣了。
下次考試怎麽說也得考個前五名吧?我家孩子又不比其他人差。
完全忘記了考試之前無欲無求的那個自己。
這條規律一樣可以适用于冰迷身上。在沒有參加中國杯之前,冰迷對于徐靈均的期待,不過是不要太緊張,發揮正常,運氣好一點的話說不定能進前五或者前四,至于上臺子,那都是要很走運才行的。
不論是海默這樣的boss,還是一哥連海,甚至老是狂抽的鐘飛揚——人家好歹也是輝煌過的,這些都是成年組混了好幾年的老鳥了,說實話随便哪一個拿出來都比徐靈均有冠軍相得多!
可是偏偏就沒想到徐靈均抗壓力這麽強,直接短節目clean了,主場加成外加世青冠軍光環,最後居然短節目之後超過了一堆抽得天南海北的前輩們暫列第一。
這下子有一波冰迷們的小心思就開始浮動了。
【哎,其實想想我們0明天說不定真的能撿個冠軍诶】
【對啊當年三爺不也是升組就CoC首冠嗎】
【00跳躍滑行表演沒有短板,體力心理也都不錯,看海默的狀态明天估計也是懸】
理智一點的聲音也有,不過已經被淹沒在了頭腦發熱的冰迷們舉杯同慶的熱潮裏。有不少冰迷其實并不關注青年組賽事,徐靈均的橫空出道更是讓他們欣喜萬分。
多少年了!我們國家終于又出天才了!而且這麽給力,直接短節目幹掉了魯大錘!
當然除了十分看好徐靈均的冰迷,也有一批不太一樣的聲音。
【大哥,00的PB只有250+,人家大錘可是三百俱樂部的啊,現實點】
【出一個稍微有點出息的就奶奶奶,曾經的教訓還沒吃夠嗎】
【國籍濾鏡太厚了,光論腳下功夫就被海默甩出一條街,pcs的差距那麽大怎麽就不能正視一下,給人家小年輕一點成長的空間不行嗎】
Advertisement
【一個短節目而已……junior剛上來短節目一鳴驚人的有的是,長節目才能看真功夫,節目空,沒表演的一到長節目就全都露餡兒了】
這些言論自然在貼吧裏引發了不少争論,神奇的是這些聲音并不少。歸根結底還是中國冰迷太沒有安全感了,雖然說冰雪運動現在在國內普及率高了很多,也出過一些不錯的選手,有一些像諸銳那樣的還算是一定程度上成功走進了大衆視野。但是在男子單人滑運動員中,自金博洋之後還再沒有出過一個能夠真正意義上達到一鳴驚人,持續高光的紫微星級別運動員。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的單人滑選手普遍跳躍能力不錯,然而滑行水平欠佳,曾經唯一一個滑行能力好的闫涵技術動作不穩定外加傷病連連,PCS水平和國際一線總有差距。
這麽一來,不少冰迷被虐着虐着也就習慣了。一旦有新星出現,下意識的也不會抱以太大的信任。
“萬一牛逼吹過頭了,回頭一看豈不是很尴尬?”
這大概就是這些冰迷們悲觀情緒的由來。
兩方冰迷在一個新開的帖子裏吵得不亦樂乎,撕逼竟是撕出了一棟高達300樓的大樓。
然而徐靈均的賽後采訪更是給兩方人馬的撕逼添上了一大把柴。
轟的一聲,燒得更旺了。
雖然GP系列一樣沒有小獎牌頒獎儀式,短節目之後前三名還是需要出席記者招待會的。在招待會上徐靈均碰到了一個老朋友,曾經被他的尬聊搞得沒話說,但是最終靠着頑強的職業責任感和搞事精神□□在采訪他第一線的央視體育頻道記者。
記者:“恭喜你徐靈均,成年組首秀非常精彩。對明天的比賽有什麽想法?”
徐靈均:“謝謝。想法的話,想拿冠軍吧。”
記者帶着禮貌熱情的微笑繼續問到:“面對奧運銀牌得主也有信心能獲勝是嗎?”
徐靈均:“先要想才有能 。既然我想就肯定會竭力的。”
對于這段播出來的采訪,最先爆炸的是連海的冰迷。
【這小孩是不是狂過頭了喂,一個短節目尾巴就翹上天了】
【現在的年輕人,現實很快會焦作人的】
也有不少賽後就因為徐靈均的表現而熱血上頭的冰迷這一下子更加激動了。
【說得好!不要慫就是幹!】
【先要想才有能!不想當将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0就是這麽機智】
【00明天必奪冠,這口毒奶我先幹為敬】
于是貼吧裏的這棟樓徹底歪到了天邊,變成了“運動員是不是應該學會謙虛謹慎發言”的大讨論樓,越堆越高,各位冰迷在樓裏口沫橫飛從多米尼克的腹黑說到海默的作風問題,最後除了一向謙虛謹慎兢兢業業的日本老将大和田,基本所有的花滑男單選手都被拎出來鞭笞了一遍。
嗯,好像大家都忘了明天還要比賽呢。
就在這樣熱鬧的氣氛中,中國杯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開始了。
“自由滑得分141.18,加拿大選手鐘飛揚目前排名第一位。”楊曉雯兢兢業業地解說道。
“非常可惜,這位加拿大的男單希望之星在升組第二年後狀态大跌,現在他很少能夠完成自己計劃的節目難度。可能是因為有一些傷病或者不系統訓練的問題。”賈波很可惜地補充道。
電視前的冰迷們倒是沒有這麽多的感慨。體育競技的世界是殘酷的,一次的表現不佳可能被認為是失誤,兩次三次無數次的場上崩盤只會失去所有冰迷的信心。
正如俗話所說的,flop的人連被讨論的資格都沒有。
鐘飛揚的教練這次沒有陪他來等分,他自己手下有幾對不錯的小雙,本來對于鐘飛揚這個扶不起來的弟子就是可有可無的程度。更何況這次比賽他手下的一對雙人希望之星出了一些情況,在長節目開始前就趕着去處理了。報分結束後鐘飛揚沒有觀看接下來連海的長節目,而是起身抱着外套和水壺直接走向了運動員通道。
無意中朝那個方向瞥了一眼的馮琳不知道怎麽的,突然覺得他的背影看起來有點頹唐和落寞。
不過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場上出現的騷動吸引了。
“哎呀!我們現在現場出現了一點情況。”楊曉雯在直播間發現了場上的異常後挺直了腰杆,直勾勾盯着轉播屏幕,“看起來連海的肩膀在做跳接燕式旋轉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
場上的連海完成了開場質量尚可的兩個跳躍後在一個單跳處摔倒,不過他只是微微停頓了一下,很快爬起來繼續節目的編排步法。然而意外發生在他進入第一個跳接旋轉時,此時他突然像是腿軟了一樣倒了下去。
一開始觀衆還以為是出現了旋轉失誤,沒想到的是過了好一會兒連海才吃力地從冰面爬起,一手扶住自己的肩膀滑向了裁判席,彎着腰,面色十分痛苦。
他脫臼了。
原來連海在第三個跳躍摔倒的時候下意識伸手扶冰,然而沖擊力太大他的扶冰姿勢不太對,正好挫了一下胳膊,有舊傷的肩膀當場就脫臼了。随後他試圖堅持完成比賽,不過在做跳接燕式的時候因為劇痛難忍還是無法繼續他的節目,申請了因傷退賽。
這不是花樣滑冰選手第一次在場上出現意外情況,裁判和急救人員都行動迅速,沒過多久,連海被醫療隊做了簡單處理後躺上了擔架被送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場內的觀衆和場外的冰迷都開始憂心忡忡,無比低落起來,氣氛當下變得比較凝重和微妙。正好連海是第一組出場的最後一名選手,馬上就要開始第二組的六分鐘練習了,楊曉雯在表達了希望連海肩膀沒有大問題的祝願後,努力地試圖調節整個解說的氣氛。
“接下來出場的是我們本分站賽短節目排名前六位的選手。其中今天最大的看點,就是新生代對于如日中天的魯本·海默的沖擊。現在短節目排名前三的有兩位都是前兩年從青年組升上來的選手。尤其是我國小将徐靈均,在短節目中他擊敗了各路豪強排名第一位。”
場上的徐靈均套着運動外套飛速地做着蹬冰滑行熱身。
成年組的六分鐘練習和青年組的時候不太一樣,在諸銳和葛天行的研究下,徐靈均有了一套可以自己靈活調配但是大致框架一致的熱身流程,而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随心所欲熱身。
這變化的原因就在于裁判觀測範圍的變化。六分鐘練習的時候裁判都會在場上繼續坐着進行觀看,而成年組裁判對于熱身情況的關注度遠遠高于青年組。此時熱身效果好,在裁判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也是很重要的。
主要就是傳達一個“我今天狀态很好”的訊息。
所以說其實比賽,在這一瞬間就已經開始了。
場上的基本都是國際一線、準一線的男單選手,人手至少一個四周,滑行技術也都沒有特別爛,這下更是争先恐後,誰也不讓誰。
看我看我裁判快看我!
每個人的肢體動作都試圖傳達着這樣的信息。
然而可能是因為剛剛連海的事故的影響,六名運動員提前了好幾分鐘開始熱身,此時有些人狀态還不是特別好,有點走神,精力不能完全集中。徐靈均本來沒想搶離裁判最近的那一條長邊,畢竟他搶也搶不過,結果發現其他人都不是太冷靜的樣子,竟然把那一塊兒空出來了。他便果斷在裁判視線範圍內做了一個勾手四周,又做了一個三周的魯普跳尋找刃跳的感覺,剩下的時間基本都用來走了一下編排步法,在幾個自己容易做錯的地方加強了一下記憶。
六分鐘時間彈指而過,第二組的選手逐個從出口下了冰場,只留下冰面上孤零零的烏克蘭的馬申科,正在甩着手臂做最後的準備活動。
最後一組的長節目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中00的故事其實靈感源自這幾年被讨論得很多的一個話題,就是不謙虛到底是不是個問題,尤其是在體育運動員身上。
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柯潔說他能戰勝AlphaGo,他比李世石更厲害。結果當時就出現了兩方觀點的争執,有的人覺得柯潔太狂了,有的人覺得他有本錢,不謙虛也沒什麽,人不輕狂枉少年嘛
一般情況下大衆都是比較普遍欣賞謙虛的人的,但是作者覺得搞競技體育,有時候能贏靠的就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沖勁和自信,所以運動員稍微狂一點也挺可愛的,當然自己狂可以,愛酸對手那種還是算了,哈哈哈
題外話,今天和我先生一起訂出去玩的行程,産生了如下對話:
作者:“我覺得在公園裏找個小木屋露營,爬爬山,泡泡溫泉,與世隔絕的休息幾天挺好噠!”
某人:“大作家,你玩失蹤不更新你的書不會被讀者套麻袋嗎?”
作者:……好有道理我竟無法反駁
------小科普萌萌地滾來了------
PB:
Personal Best,個人歷史最好得分。如果選手取得了個人歷史最高得分的話,出分的時候會有PB兩個字母在分數欄的邊上。
同樣可能出現在分數欄上的有SB(Season's Best),意思是本賽季的最高得分。這個SB為我不少初次看花滑的朋友們貢獻了無數笑料,哈哈哈
三百俱樂部:
這是冰迷們用來戲稱一小部分頂級男單選手的。最早這個詞是用來說陳偉群和羽生的,當時他倆在索契賽季紛紛創立了290以上接近300分的短節目自由滑總分。當時冰迷們都熱烈讨論着他倆最後誰會成為第一個在國際賽場上超過三百分的人。随後沒想到這兩個人在索契賽場都發揮不佳,失去了爆三百的機會。不過後來在15-16賽季,羽生在升級了短節目自由滑的難度後成了第一個超過三百分的人(那個賽季他創造的330+的紀錄至今未被打破)。陳偉群因為難度無法提高,非常悲情地直到退役都沒能真正打破三百這一層天花板,盡管他曾經無數次無限接近過。
近幾年年輕男單選手上難度宛如放火箭,在羽生之後,菲爾南德斯、陳巍、金博洋、宇野也都成為了三百俱樂部的成員。
關于選手受傷中間退場:
這個橋段的原型來自于日本男單選手村上大介。2012年NHK杯時他在短節目比賽時候手臂脫臼,一開始還嘗試堅持,不過實在是太痛了不得不向裁判組申請臨時退賽。在他退賽後後面的選手全都會提前一些時間出場。
關于熱身時在裁判面前好好表現:
這個是聽佟健解說的時候透露的,按照他的說法,大家都你争我搶地把做得最好的動作拿到裁判面前看,誰也不讓誰,哈哈哈
p.s.村上大介、無良崇人、田中刑事的故事還沒有寫完嘤嘤嘤,下一章再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