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升組升學
本賽季的全部青年組賽事就這麽結束了。和上個賽季不同,徐靈均在取得了青年組大滿貫之後,敏銳地發現自己變忙了。
首先是國家冰協給俱樂部來了通知,因為奪得了世青賽冠軍,算是ISU系列國際大賽冠軍,他直接被提升為了特級運動員,冰協給他的補助也變多了,之後他的節目、訓練進程等俱樂部都要定期和冰協彙報,參加大型賽事也需要有冰協官員随行協助處理媒體等各方面問題。
總而言之,就是現在的徐靈均變成了冰協眼裏的香饽饽,下個賽季的重點培養對象。
葛天行打的升組申請也立刻被批準了,畢竟徐靈均這個賽季橫掃了所有的青年組賽事冠軍,再待下去也沒法有什麽新的突破。目前中國成年組男單拿得出手的只有兩個,姜志勇馬上就要退役,連海獨木難支,徐靈均的升組也是必然的事。
其實上輩子的姜志勇沒有這麽早退役,相反,他拖着傷病累累的身體一直征戰到了三十歲。畢竟在他和連海之後,最有出息的侯伯彥都沒四周,他就算想退也會被冰協勸回來的。這輩子估計是看着後輩有了出息,姜志勇也就無心再繼續堅持下去,潇灑離去開始享受人生了。
侯伯彥的升組申請被打了回來。冰協覺得侯伯彥目前在青年組還沒混出頭,此時升組很不劃算,外加他後面的蔣斌等人如今還無法支撐門戶,世青賽連自由滑都進不去。侯伯彥只能在青年組再堅持一下争取保住未來的兩個名額。
對此侯伯彥非常郁悶,還特地打電話來和徐靈均倒苦水傾訴女神升組了他還是青年組小屁孩的苦悶,順便憧憬了一下自己練出四周讓女神拜倒在自己訓練褲下的未來。
他注定要失望了,徐靈均心想,要是按照上輩子侯伯彥的發展,他很快就會超過一米八,3a和連跳最後倒是挺穩定,四周直到退役都沒有折騰出來。
除了冰協給他大開方便之門,另一邊徐靈均也收到了體育經紀公司巨頭IMG抛來的橄榄枝。過來和他以及何菲飛徐杭生洽談的是IMG中國分公司的金牌經紀人董智成。他手下有好幾個著名的冬季運動員,其中就包括諸衡諸銳兄妹倆。雖然IMG一般簽約對象是有成績的成年組選手,但是像徐靈均這樣未來光明,賣相過硬,還有點兒噱頭——總決賽最後補四周那一下幫徐靈均這個小人物在微博上小火了一把——的年輕運動員,他們也是很歡迎的。
簽約沒有什麽明顯的壞處,當然做廣告等收入需要被抽成,還需要按照經紀人要求出席一些活動,但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大公司資源相對比較多,随着徐靈均水平的提升,經紀公司能幫他拉到的贊助更多。雖然何菲飛和徐杭生收入不少家境殷實,還有來自冰協和俱樂部的補貼,但是無奈花滑這項運動實在是太過于燒錢,每年衣服、冰鞋、冰刀、編舞就是一大筆開支。簽約之後對何菲飛和徐杭生來說也減少了不少經濟負擔,一家人商量了一番自然是同意。
搞定了升組和簽約,徐靈均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準備中考。
如今雖然是休賽季,但是除了一些短假,運動員也不能完全休息。俗話說,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觀衆知道,在花樣滑冰也是這麽個理兒。同行知不知道徐靈均不清楚,但是他要是敢一天不練,別說葛天行那邊兒了,自己心裏都虛得慌。休賽季的任務除了編排,便是鞏固基礎加強難度,這個休賽季他面臨升組,壓力尤甚。每天訓練需要五個小時以上,留下來給徐靈均複習文化課的時間自然被無限壓縮了。
在這種情況下,饒是徐靈均再有上輩子學過一遍的金手指也沒用,只能埋頭苦學,之乎者也,加減乘除,天文地理,全都得精通。
徐杭生還特地找他談話,小心翼翼地勸他放棄報考高中的普通班。可能是因為兒子一貫學習成績不錯,又個性好強,徐杭生一邊擔心兒子讀了高中比賽壓力大沒時間學習太過于辛苦,又一邊擔心自己的建議會不會讓兒子心裏不高興覺得被小看,随後産生逆反心理。這麽一來整個談話過程可謂是苦口婆心諄諄善誘。
然而徐靈均倒是出乎意料地接受得飛快。
徐杭生不知道自己兒子的一番奇遇,自然不清楚徐靈均的好成績有不少要歸功于上輩子的積累,初中程度還可以勉強撐住。至于高中,徐靈均很有自知之明,那是百分百沒法兼顧的。上輩子的他也是讀了H市一高的體育班,最後一年受傷退役才轉去普通班。相比起來,體育班的學業壓力小很多,一旦到了賽季,請假也很方便,對于他們這種主業搞體育的學生來說再合适不過了。
Advertisement
這一邊家長和教練勸着他不要念書太累把自己身體熬壞,那一邊經紀人董智成跟他再三強調一定要好好考試不能考太爛影響他的公衆形象,徐靈均只好關起門來充耳不聞,一心背書。
等到考試那天出關,徐靈均覺得自己都快升仙了。
還是滑冰好啊,他內心眼淚狂飙地想,讀書真是要累死啦。
雖然體育班的錄取分數線比較低,經過複習後的徐靈均有信心能考上。但是好歹也是重點高中,當然也不能馬虎。中考考場就設置在徐靈均讀書的初中,徐靈均時隔幾周再次走進校園,簡直是恍若隔世。
學校門口又挂上了條幅,不過這次的祝賀語改成了祝賀我校學生徐靈均取得青年組世界冠軍。
看看這心機,都不說青年組世錦賽冠軍,一定要把世界冠軍四個字寫在上面,瞬間檔次就高了。
去年就經歷過這麽一波的徐靈均早就學會了習以為常,他周圍的同學也淡定多了,一是之前有過一次經驗豐富,而是中考在即所有人都忙着抓緊最後一點時間多背幾句歷史什麽的,實在無心他顧。
徐靈均幸運地得以安安心心考完了兩天的考試。
中考不像是高考,出分還是很快的,徐靈均考得還行,外加有特級運動員稱號和國際大賽冠軍加身帶來的各種加分,非常容易地就過了H市一高的體育班錄取分數線。
過了分數線H市一高要求學生在随後規定的一天前往學校憑借本人證件領取錄取通知書,雖然徐靈均不知道這個安排是圖啥——為什麽不能直接報到,或者把通知書寄到家裏呢?
不過學校都這麽安排了估計自有一番道理,徐靈均便也準備在早上的體能訓練結束後去一高拿一下,下午再回來上冰。沒想到這個時候他卻接到了董智成的電話。
按照董智成的說法,央視體育頻道準備拍一個年輕運動員的日常生活的節目,他過來問徐靈均當天的安排,到時候會有攝影師來跟拍他一天。
徐靈均一聽就不太樂意:“那天我要訓練,還得去學校拿錄取通知書。”
“那再好不過了,”董智成說,“本來還要跟着你回家拍拍你寫暑假作業之類的學習生活,展現運動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這下直接讓他們跟你去學校吧,一天全都搞定了。不會影響你的訓練的,就是在一邊拍,你就當他們是大蘿蔔。”
“學校不讓拍的吧。”徐靈均試圖構造了一下一個大蘿蔔扛着攝像機的場景,覺得有點想象無能。
“這個不用你操心,你就好好訓練,其他的事情我們都會安排好的。”
之後徐靈均确實也把這件事情抛在了腦後,直到要去學校拿通知書的那天早上看到突然出現在冰場的幾個拎着攝像機的人才想起這個節目的事情。
嗯……看來是大蘿蔔們來了。
作為一個花滑運動員徐靈均臉皮厚度還算可觀,打了個招呼後就無視圍觀群衆自己在一邊自顧自地做靈活性訓練。小步跑,高擡腿,後踢腿,跨步跳,前後交叉跑。這些訓練都是比較常規的,沒什麽值得保密,被放到節目裏播放出去也無妨。
大蘿蔔們兢兢業業地拍攝着,徐靈均一聲不吭地在一邊訓練,自帶閑人莫近我身的氣場。訓練室裏一片安靜祥和。
董智成趕到玉壺俱樂部推開門的時候,差點以為這是在拍什麽默片。
突然之間一陣鈴聲打破了沉默,徐靈均停下按掉手機鬧鐘,稍微活動了一番手腕腳腕,拉伸了一下胳膊腿兒:“各位稍等,我得收拾一下去學校了。”
大白蘿蔔們起身開始收拾東西,董智成趕緊迎上去打招呼,他和其中好幾個工作人員都比較熟悉,沒幾分鐘就聊得熱烈了起來。
“老董,你帶的這個小孩,真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來,能行嗎?”一個叼着香煙的導演開玩笑說,“我們在一邊拍,他就跟屋裏沒人一樣在哪兒練,同樣的動作反反複複地做,特虔誠。看的我們困了都不敢打哈欠吵他。”
“運動員不用能說會道,有過硬成績自然就能紅。”董智成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再看看他那張臉。這世道,健談的只要長得醜都是油嘴滑舌,長得好看的悶葫蘆那都是呆萌。”
導演一臉“你真相了”的表情看着董智成。
悶葫蘆徐靈均并不知道董智成和導演的一番經驗交流,他簡單沖了個澡,換上了一件嬰兒藍色的T恤衫。
雖然市面上的訓練服大多是黑色的,但是徐靈均其實平日裏不怎麽穿那麽暗的衣服。西瓜紅檸檬黃蟹殼青輪番往身上招呼,顏色鮮豔款式保守。也多虧了何菲飛遺傳給他的一身雪白的好皮膚,才沒有穿出太辣眼睛的效果。
攝影師對他的衣服倒是非常滿意,現在是大夏天,這個顏色自帶降溫功能,陽光下拍出來也很上相。
一行人浩浩蕩蕩進了H市一高的大門,路上董智成早就聯系好的負責老師已經在校門口等着安排除了徐靈均之外的所有閑雜人員。
徐靈均面上再淡定也不免內心有點尴尬,這裏不是冰場,然而他周圍跟着好幾臺攝像機,轟轟烈烈地怼在他臉前拍來拍去,周圍圍了一圈年輕的少年少女,仿佛在圍觀動物園裏的珍稀動物。
“這人誰啊?”
“不知道,還帶着攝影師,咱們學校有小童星來讀書嗎?”
“哎呀,你們不知道了吧,這是肯定是咱們級體育班的名人,搞花樣滑冰的,聽說還是個世界冠軍哩。”
“男人滑那個?啧啧太娘炮了吧!我聽說,滑那個都是那個!”
“那個是哪個?”
“傻!就是那~~~個呗!”
周圍充斥着指指點點的身影和竊竊私語聲。
徐靈均覺得自己是不可能有一個低調平淡又愉快的高中生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按照評論裏面小夥伴的建議,我把每段之間都多空了一行方便大家閱讀。如果大家覺得這樣看起來比較好的話,我就找個時間把之前的文章都改成這樣的~
寫這一段的時候還是滿感慨的,作者個人覺得運動員還是能夠和同學一起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比較好,倒不是學霸情結,而是我覺得體校這個環境太獨立了,那麽多人搞運動,最後做出名堂來的也就金字塔頂的一小撮,剩下的運動員們被淘汰後一方面沒有接受很完善的教育,另一方面身體往往還有傷病,若是自己家裏條件再不好一點,日後生活會很艱難。
但是也不得不說随着接觸的事物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競技者們越攀向頂峰就會越孤獨,畢竟能理解他的人也會越來越少。所以作者對這些刻苦鑽研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極致的人都是很敬佩很敬佩的,忍受常人不能想象的孤獨,奉獻常人不能想象的血汗,最後才能取得常人不能想象的成就。
---------------這裏是思考人生的小科普分界線-----------------
關于升組:
其實我國對于男單選手的升組一向都不怎麽積極,可能是因為花滑人才稀少,升組了之後青年組無人連比賽名額都拿不回來?但是作者覺得早升組還是好處多多,在強手中pk才能夠激發最大的潛能,水平已經很高了留在青年組虐菜也沒什麽意思,而且早點升組有利于在裁判面前混個臉熟,不是所有人都是俄羅斯蘿莉能一個賽季暴漲PCS的,大部分人都要靠着穩定發揮,高出勤率和适合自己的好節目慢慢磨。
文中00年紀到了下個賽季正好就可以比成人組,同時青年組能拿的冠軍都拿完了,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冰協腦袋正常一點應該都會讓他升組了,畢竟留在青年組也沒有什麽別的理由,而且後面還有小侯他們頂着呢。
關于特級運動員、一級運動員等:
都是作者瞎編的,為了讓00能夠名正言順地有贊助訓練
IMG:
這個不是胡編的。幾乎一半的知名花滑選手簽的經紀公司都是IMG,尤其是北美派系的。經紀公司主要負責選手們的商業活動。我們國家簽了IMG的我印象裏有S/Z(申雪趙宏博)。IMG旗下還有冰演Stars On Ice,這個是Scott Hamilton創辦的北美範圍內影響最大的冰上演出。
IMG簽的選手類型我不太了解,但是印象裏好像大多都是成名的選手。不過作者記得當時看新聞說07年那一陣子金妍兒和IMG鬧翻了,那證明她在那之前就有簽了IMG,然而金妍兒是07那個賽季才升成年組,所以她肯定是沒升組就簽約了,所以在文中我設定拿到青年組大滿貫後00簽了經紀公司,主要是為了方便設定一個人幫他打理各種商業瑣事外加有贊助供他訓練(說實話練到00這個程度的選手不靠贊助和廣告是基本沒法自己維持的了)。
關于中考:
作者本人其實沒有參加過中考,所以考幾天啊,怎麽考啊,都是胡扯的……領通知書那個我印象裏我家那邊好多學校都是提前領,所以在文中這麽寫了,如果不對的話求輕噴啦
關于最後圍觀群衆的議論:
這個不是作者故意寫出來膈應人的。事實上在作者生活的地區,有挺多不(mei)懂(jian)事(shi)的年輕人都抱着這種想法,覺得男人就應該去打冰球,玩花滑的就是沒有男子氣概的體現。只能說真的,男女平權和LGBTQ平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實際上呢,根據專業花滑運動員的說法,哪怕像我們看起來覺得四肢軟綿綿沒什麽勁兒的子君、香香、可欣她們,都身體非常強壯,和一個尋常男子打架都未必能輸。花滑運動員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花樣滑冰也是一門真正的競技體育,絕對不是很多人想象的穿上漂亮衣服上冰上溜一圈擺幾個漂亮pose就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