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賽後采訪
尿檢之後便是小獎牌的頒獎典禮。本身世青賽的牌子就已經夠迷你了,小獎牌簡直就和一角錢硬幣一樣大,輕飄飄的挂在一個厚厚的編織帶子上,讓人一點真實感都沒有。
徐靈均用手指一點點摩挲着獎牌上的紋理,心裏有些澎湃。
這是他前世今生以來達到的最高高度。
曾經的他難度停在了不穩定的三周半,滑行比現在粗糙得多,旋轉也遠沒有現在的花樣。如今的他何德何能竟然幸運如斯重獲新生,在日複一日艱苦的練習下,終于見證了自己的突破。
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起床晨跑拉筋,如今他晨跑的時間随着體力的增強已經增加到了一個小時。上了初中之後還必須從老師處取得特別批準的假條不參加晚自習,一下課就去冰場上冰,練習數小時後還需要去冰場的理療師處接受按摩治療——玉壺俱樂部在團隊基礎設施建設上還是很有一套的。治療完了天早就黑透了,他還不能回家休息,要繼續回道俱樂部的健身房做冰下練習,當一切都做完,洗個澡走出俱樂部準備啓程回家的時候,都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然而這個時候他還不能睡覺,要寫一天的訓練總結,以及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功課。
沒有休息日,更是幾乎沒有出去玩的時間,進入初中這麽長時間,班裏的同學都不怎麽熟悉,畢竟他每天來去匆匆,也不能指望能建立起什麽深刻的友誼來。
這樣的日子,前世他就經歷過了,這一世因為他的刻苦,可以說是變本加厲。
曾經有一次,他換的新冰鞋太硬不合腳,下冰之後發現腳踝上磨破了全是血,何菲飛一邊數落着他一邊幫他消毒包紮,罵着罵着卻突然淚如泉湧。
她看着自己兒子腿上青青紫紫的瘀傷,堆在一邊染紅的紗布,流着淚問道:“乖寶,苦嗎?”
徐靈均平靜地看着她,握住她的手露出了難得的微笑:“苦。但是我覺得特別幸福。”
能重活一世,他很感恩。
能重新擁有一具健康的身體,他很感恩。
能重新走上競技賽場,他很感恩。
現在的徐靈均,手持着兩輩子來第一枚世青賽獎牌——雖然是小的,對着拍照的記者彎起了嘴角,舉着照相機的大胡子外國記者沖他比了個大拇指。
小獎牌頒獎典禮結束後直接召開記者發布會,和成年組比賽相比,青年組比賽的熱度要低了一大截,來的記者也不那麽多。其中最受歡迎的自然是亞德裏安,他在加拿大是青年組一霸,顏值實力并存,是一名相當熱門的選手。提的問題裏十個有八個都是給他的。和另外一邊無人問津的羅西形成了鮮明對比。
朱塞佩·羅西長着一張典型的意大利男人面孔,小麥色皮膚,褐發褐眼,肌肉發達,仔細看看還是算得上英俊的,就是實在是長得着急了點,明明資料顯示他今年19歲,說他29都有人信。他本身年紀就不小了,之前在青年組也默默無聞,如今快超齡升組的時候拿了一塊短節目小獎牌,外表又沒有什麽爆點,看起來和媒體最喜愛的天才少年形象差距太大,自然是不怎麽受歡迎。只有一家歐洲媒體象征性地問了問他的賽後感想和明天的比賽目标,随後就把他丢在一邊了。
Advertisement
發現徐靈均在觀察他,羅西扭過頭來,對徐靈均露出了一個很穩重甚至有點父愛感的笑容。
徐靈均一個哆嗦趕緊把視線轉了回來。
追問徐靈均的媒體也不算少,他的短節目讓人印象深刻,外加剛滿13歲升青年組第一年這個噱頭——他出生于6月末,剛好卡着ISU規定的7月1日的年齡分割線,幸運滿分,連葛天行都因此神神叨叨地感慨他一定是為花樣滑冰而生的——還是有好幾家媒體對他有些好奇的。當然正在直播的老家央視體育頻道自然是對他最熱情的,頒獎典禮後還特地找到他希望能簡單采訪兩句。
徐靈均情商再低也知道體育人士作為公衆人物不能得罪媒體,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正好由于最近體育頻道沒有什麽重要賽事,索性這段采訪就直播了。
“徐靈均你好,恭喜你獲得世青賽短節目第二名,據我所知本賽季是你升入青年組的第一個賽季,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真的很棒,請問你現在感覺如何?”手持話筒的女記者把話筒對準了徐靈均的方向。
徐靈均稍微有點不适應湊得這麽近的鏡頭,咳嗽了一下之後回答:“謝謝,感覺挺開心。”
女記者面帶微笑地等着下文,手繼續舉着話筒。
徐靈均卻在此時閉上嘴巴,有點疑惑地看着這個不說話只是微笑的記者,不是回答完了嗎?為什麽她一副笑而不語的樣子?
女記者看着徐靈均淡定純良的眼神,終于挺不住這段尴尬,收拾了一下心情之後繼續問道:“明天的自由滑準備好了嗎?”
徐靈均覺得這個記者的腦回路更加離奇了:“自由滑是賽季開始前就準備好的啊。”
沉默啊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記者內心吐了幾口血,艱難地抛出了另一個問題:“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你明天自由滑的曲目嗎?”
這下徐靈均的話變多了,他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我這個賽季的自由滑是致敬我媽媽最喜歡的女單節目——鈴木明子前輩的《太陽馬戲團》。但是采用了稍有不同的音樂選段,編排也不一樣。主要的靈感來源是《遷徙的鳥》裏面出現的沙丘鶴,想要呈現的情感是承諾、堅持和失去。也就是無所謂結果如何,我只是想要前行的這種獻祭情懷。”
記者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又是一陣無語,然而貼吧直播樓又一次炸了。
【這是在棒讀?】
【不是吧,00好像說什麽都是這個調調】
【現在的小孩都這麽早熟嗎?還獻祭情懷2333】
【這怕不是記者生涯中最尬的一次采訪】
《太陽馬戲團》是鈴木明子在2012-2013賽季采用的長節目,編舞是著名的鬼才卡莫爾蘭戈。這個節目中鈴木所扮演的是孔雀的形象,2012年的NHK杯可以說是她職業生涯中最高光的時刻之一。何菲飛在兒子練習花滑之後也注冊了花滑貼吧和年華論壇的賬號,勤奮學習後變成了一名鐵杆冰迷,還偷偷在貼吧上安利過兒子的練習視頻,險些被人扒了馬甲只好作罷。
這個長節目是她這個賽季前翻看以前的經典視頻推薦帖看到的,一看就無法自拔,強烈建議徐靈均也搞一個節目致敬一下。
致敬經典這件事情,在花滑裏也常有。如果使用花滑中常見的曲目,比如圖蘭朵、羅密歐與朱麗葉,天方夜譚這些,沒有人會多嘴——用過的人太多了。然而有些曲子則有着很強烈的個人色彩,用得好倒是還好,用得不好的話前人珠玉在前對比更加明顯,那可就是敗筆了。比如俄羅斯男單選手皮科夫曾經在青年組使用過普魯申科的經典名作《獻給尼金斯基》的樂曲作為編舞,由于皮科夫當時年齡太小,力道不足,滑行水平也有限,最後雖然拿了世青賽銀牌,和經典對比太慘烈還是受到了一些嘲諷。
《太陽馬戲團》的音樂在花滑中使用得還算多,不算太冷門,加上葛天行幫忙重新編排,倒也看起來不是很山寨,至于那些音樂解讀,都是徐靈均自己看紀錄片想出來的。
徐靈均和葛天行選曲能力都不怎麽樣,但是他擅長解讀音樂情感,葛天行編排技術動作的水平也尚可,組合在一起倒也給他升入青年組的第一個賽季的節目內容分打了個好頭。
至于短節目和表演滑,都是葛天行找他的好朋友,目前中國現役的一號冰舞的男伴諸銳幫忙挑選剪輯的曲子。諸銳/諸衡是一對兄妹檔冰舞選手,是中國目前成績最好的冰舞搭檔,上個賽季還在四大洲斬獲銅牌,這個成績也創造了中國冰舞的歷史。這一對選手滑行水平很高,都學過音樂,還經常自己給自己編節目,挑曲子水平自然是沒的說。
和徐靈均之間差了一百個葛天行的程度吧。
其實第二天的自由滑的比賽,徐靈均心裏明白自己這次奪冠大約無望——長節目他和亞德裏安的節目內容分差了不少,短節目裁判已經看在他驚豔發揮的份上很慷慨了,而且正好這個賽季亞德裏安的短節目好像不是很讨裁判的喜愛。但是他的長節目可是之前用了一個賽季的,還給他創造了好幾次個人生涯最高(PB),在裁判那兒頗吃香,一下子很難趕超。
雪上加霜的是根據葛天行的分析,亞德裏安的長節目難度和自己相當,還相當穩定很少失誤。而徐靈均自己這一整個賽季下來,節目後半段的三周半接外點三周就沒有完美滑出過,落冰翻身,步伐滑出,手扶冰,還有落冰緊——簡直就是一部花式·不摔·足周·失誤大全。
這個賽季初他才剛把三周半接外點三周打磨到勉強可以放到節目中的程度,加上節目後半段體力消耗大,這個連跳的落冰就總是不太順利。
練習三周半接外點三周的時候一開始怎麽接都接不好,把葛天行急的頭發都白了好幾根,畢竟小弟子自從開始學花滑以來,學跳躍的進度一直都是坐火箭一般,去年還攻破了三周半這一個男選手的奪命關,徹底把只有飛利浦三周接外點三周的侯伯彥甩在了身後成為了國內15歲以下的男單第一人。
按照葛天行對自己弟子的技術了解,徐靈均的接連跳水平一直很不錯,節奏好,高度高,理論上三周半都出了,不至于三周半接外點三周上卡這麽久。
只有徐靈均知道為什麽——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心理上的障礙。
三周半接外點三周是他第一次練習超過自己上輩子最高難度水平的跳躍,就算自己心理暗示告訴自己無數遍,沒關系,我可以做到,我的技術已經達到了要求,也不能夠克服這種從心底裏發出來的質疑聲。
然而悲慘的是,徐靈均也不知道怎麽去克服這些。
畢竟心病最難醫。
練到訓練裏大約能成70%左右的時候,徐靈均和葛天行商量着把連跳放在了節目裏,而且不顧葛天行的勸阻,硬是把連跳放在了後半段。
葛天行覺得弟子的腦袋一定是練跳躍太多壞掉了:“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本來練習中就只能成七成,比賽中你覺得你能發揮出多少?而且放在3a後面,萬一你連跳沒接上,那你就重複跳躍了——後果你想過嗎?”
“我想過。”回答他的是徐靈均冷靜的聲音,“但我不想給自己留後路,不成功則成仁,我不想讓自己上了場還抱着這個跳不成下個還可以補的僥幸心理。”
葛天行深深地看了一眼徐靈均的眼神,面色有一點動容有一點嘆息。
“那就照你說的來吧。”
短節目記者招待會上,尴尬癌都要犯了的女記者的采訪也進入了尾聲:“最後,你能說說對這次比賽有什麽期待嗎?”
徐靈均直視着攝影機的鏡頭,仿佛在說服自己一樣回答道:
“明天的自由滑比賽我要零失誤完成。”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晚上看女單,大彬那個存的,emmm……怪不得一姐都沒抓,可能技術專家還是要臉的2333
雜技居然clean了,難道她要打破紅衣魔咒?
看女單前看了一個雜技和梅娃的紀錄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叫做《of ice and fame》,網上有英文字幕版本,面姐組真的好嚴苛,看她們小小年紀這麽拼,真是不容易,忍不住心疼,哎!
----------------這裏是小科普們的分界線--------------------
小獎牌:
世錦賽、世青賽長短節目結束後都會給單項得分前三的運動員頒發小獎牌,比正式總分獎牌要小不少。說實話本來牌子就夠迷你了,小獎牌真的目測就一個硬幣一樣大,微微有點萌
參賽年齡:
青年組比賽參賽年齡要求在7月1日前滿13周歲,所以當然我們的主角要幸運地生在六月啦。
卡莫爾蘭戈:
就是PC叔,為了行文正式硬翻譯成了中文。PC叔和K姨是著名冰舞教練,PC叔的編舞水平也非常好,有才氣不爛大街。雖然名氣沒有DW,Lori大,但是我不覺得他們水平有差距。
皮科夫:
就是大AP,也是為了行文硬翻譯的。現在已經flop,但是說實話我覺得大AP還是挺帥的耶
太陽馬戲團:
美國一個非常有名的“不用動物的馬戲團”,說實話我覺得叫太陽雜技團更合适。在Vegas常年有演出。我在Vegas看過他們的幾場演出,真的很不錯,舞美好,音樂尤其加分。在花樣滑冰裏很多名将都使用過太陽馬戲團的音樂,比如蘭比爾,冰舞P/B的那套小王子與玫瑰花,鈴木明子(讀者可能發現我是明子姐姐的粉絲了,提了無數遍哈哈哈哈)的,都是我超喜歡的節目。
節目內容分和節目的關系:
這是有關系的,如果一個選手的選曲不是很成功,确實會影響到裁判的節目內容分評定,典型的比如13/14賽季的科斯特納(雞姐)那一首天方夜譚,從曲目到服裝都是災難,為了奧運會炒冷飯換回了Ave Maria和波萊羅這兩首神作,索契順利奪銅。
這裏插個題外話,關于炒冷飯這個事情,我個人屬于不算喜歡——畢竟誰願意看重複的節目呢,哪怕經典也一樣。但是對于奧運賽季炒冷飯,我還蠻能接受的(不接受也沒辦法大家都炒啊)。畢竟選手也是人,誰都想在奧運賽季求穩嘛。其實這次冬奧會比如男單,羽生的肖邦、陰陽師,費爾南德斯的卓別林、宇野昌磨的圖蘭朵,全都是以前用過的節目,我想能在冬奧會賽場上拿出四年來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畢竟有很多觀衆只是在冬奧會的時候看一下花滑,當然要拿好東西來安利啦
當然,連續三個賽季使用同一個節目現在規則是不允許的,冷飯也不能炒糊啊,哈哈哈哈
關于訓練和比賽跳躍成功率:
訓練和比賽是兩碼事,我們經常能看到選手在ins上面po跳躍剪輯,有很多跳躍都是他們賽場沒有拿出來的,不是因為不想拿,是因為練習中成功率不夠高的跳躍在比賽中大概率跳不成,畢竟要考慮體力、壓力、進入滑出難度等許多問題
重複跳躍規則:
男子花滑長節目中,每種兩周以上的跳躍單挑最多只能重複兩次,而且加上連跳最多重複種類是兩個。比如說,我不能夠在一個節目裏做兩個3a,其中一個必須做成連跳,否則後面的3a會被判定為重複跳躍,基礎分就要打七折。同理,我不能在重複3a,重複3lz的節目裏,再重複一個3f,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被稱作猴腦(後文中會詳細介紹),最後一個3f會被判定為無效跳躍,損失非常慘重。
猴腦一般都不是因為跳躍計劃本身産生的,多見于選手跳空了某個跳躍,結果後面忘了又重複,就悲劇猴腦,最後一個計劃的重複跳躍被判定無效,這個問題在日本名将織田信成身上出現多次,于是被稱為猴腦(他外號叫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