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sing sing
耳邊是風聲,光潔的冰面上刀刃劃過深深的弧線,發出好聽的紮實聲音,隐約能聽到觀衆的喝彩聲,這久違的一切都讓徐靈均熱血沸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個人來瘋——上輩子比賽便少有因為緊張導致動作變形等等失誤,相反,人越多他就越興奮。在滿滿觀衆的賽場,完美的表演完一套動作,以碾壓的姿态獲得震耳欲聾的歡呼,如同下雨一般投擲到冰場的玩偶,以及所有觀衆發自內心的standing ovation,這是他兩輩子以來最渴求的東西,甚至多過世界冠軍的頭銜。
很可惜上輩子的他還沒來得及看到——青年組比賽關注者寥寥,賽場坐滿觀衆就別想了,基本都是親友團來助威的。
冰面上的小男孩有點瘦,穿着西裝馬甲,領結在燈光的映照下水鑽閃閃發亮——不得不說何菲飛的審美還是靠得住的,在這種表演場合,燈光一打,花哨的服裝确實會亮眼很多,不知是不是因為緊張使然,男孩板着臉面無表情,不過往冰場中間一站,姿勢一擺,他便好像變了個人似的,臉上挂起了恰到好處熱情開朗的笑容,還沖着裁判和觀衆來了個可愛的飛吻,眼角的小紅痣都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開玩笑呢,我們徐教練可是很有專業精神的,該有表情的時候絕不面癱。
《sing sing sing》這種類型的曲目,走的就是輕松歡快的風格,表情做到位感染力才能上去。說白了,葛天行打得就是賣萌的主意。
萌娃人人都愛看,圍觀群衆發出了比之前都要大得多的叫好聲,還順帶夾雜着好多陌生的加油聲。圍觀的侯伯彥看徐靈均毫無心理壓力地撩天撩地給自己造勢,忍不住切了一聲。
旁門左道,他心裏帶着點輕視想着,不過畢竟人家歲數小,活潑點也正常。
不過很快,他輕視的心情就消失了。無他,這個小矮子居然還真的頗有幾把刷子!
音樂響起,歡快的長號音樂中,徐靈均壓了幾步就起了速,整個人如同小炮仗一樣飛了出去,一連串兒的舞蹈動作之後,伴随着長號音樂的空拍,連做了一個rocker加上一個counter,随後立刻擡腿起跳來了個兩周半。
圍觀衆人中不少比較懂行的都情不自禁地哇哦了一聲。
這個兩周半非常漂亮,起跳進入幾乎沒有降速,擡腿毫不猶豫,所以相對于徐靈均的體型而言整個跳躍仿佛被突然抛出去一樣,又高又遠。空中姿态收得很緊,宛如一根火柴棍兒似的,在升空到近最高點的時候才開始轉體,整個人仿佛在空中停滞了一個瞬間,便充分足周快速轉完了,離地面還有一定的距離便已經提前打開準備落冰。
“啪。”地一聲,男孩右足穩穩落地,左側浮腿漂亮地打開,劃出一道流暢的弧線。
裁判們也都被這個橫空而出的兩周半吸引了注意力,開始更加仔細地觀察起來。
徐靈均體力在同齡人中算是非常不錯,為了節目的可看性,葛天行便也沒有強行把所有跳躍都堆在節目開始,伴随着越來越歡快的背景音樂,徐靈均利索地開始了換足蹲踞式旋轉,他的重心壓得低,中間還做了幾個難度姿态,即便如此也穩穩地沒有減速。
就在裁判們猜測徐靈均估計會加做幾個手部動作或者是其他比如盤腿、pancake等難度動作時,徐靈均卻再一次驚爆了他們的眼球。
Advertisement
只見男孩忽然稍稍降速起身,竟然是換了個方向繼續做了個蹲轉!
要知道一般選手按照左撇子、右撇子的不同用手習慣,也分成順時針、逆時針選手兩大類,普遍來說旋轉和跳躍的方向都是固定的,很少有人能夠同時做兩個不同方向的旋轉,這大約就相當于普通人左右手都可以流暢地寫字了!
此招一出,包括侯伯彥在內的一衆小選手都禁不住贊嘆了一波。不少觀衆不知其中厲害,看選手們都在鼓掌喝彩,也模糊感到如今場上的這名選手似乎是做了個很牛的動作,紛紛掏出手機來拍照錄像留念。
沉浸在表演中的徐靈均對此無所察覺,此時他又是做了一段活潑歡快的舞蹈動作,伴随着“sing sing sing sing”的節拍扭動肩膀,腳下忽然急停,沖着觀衆們一挑眉毛,露出了個有些稚嫩可愛的壞笑,又嗖地起速滑開,一邊充分炫耀了自己的滑行技巧,一邊惹得何菲飛等一衆親友團笑得合不攏嘴。
這小子,可真是個人才。葛天行嘴角含笑,欣慰地想到。
爵士樂歡快的鼓點越來越嘹亮,準确卡住節拍,徐靈均完成了第二個規定的跳躍組合,勾手兩周接魯普兩周,比侯伯彥的魯普兩周接魯普兩周難度略勝一籌。他本來便是點冰略好于刃跳的類型,做起勾手跳來高度更勝,外刃壓的十分清晰,從後方看去仿佛崴腳一般,讓人冷不丁的吓上一跳。最特別的是他的勾手兩周做了雙手過頭的rippon姿态,魯普兩周做了單手過頭的tano姿态,這樣一來整個人重心有所影響,更是加大了跳躍的難度,觀賞性也直線上升。
葛天行見魯普成功連上,心中激動不已,握拳大吼了一聲好樣的。
連跳成功後徐靈均一鼓作氣做了個walley小跳,接上莫霍克進入的飛利浦兩周,他的內刃相比勾手的外刃壓得不那麽誇張,但是也妥妥不會被看成平刃或者錯刃了,一連串清晰流暢的動作結束,音樂也到了最高潮的部分:
歌唱吧,歌唱吧,歌唱吧,歌唱吧!
所有人都開始唱起歌來!
啦嘀嗒,ho ho ho
現在你正在一邊搖擺一邊歌唱!
一連串細碎的刀齒步揭開了徐靈均接續步的序幕,他踩着音樂的節拍,腳下自如地劃出漂亮的弧線,上肢動作幅度很大卻不顯得誇張,反而充滿了活力,一會兒揪揪領結,一會兒來個撚轉步,腳下加速,一雙細刃帶着他滿場飛奔,有幾次甚至都讓人為他捏一把汗,好像下一步就要撞上擋板似的。
觀衆們的熱情完全被他帶動起來,竟是在他的引領下不由自主地跟着音樂打起拍子來。随着氣氛漸入佳境,徐靈均結束了接續步,利索地來了個跳接燕式旋轉,中間做了yuna spin的難度動作——這是他這輩子腰部柔韌性提高後新搗鼓出來的技能,最後轉換成圓規轉,以直立姿态結束了整個節目。
掌聲毫不吝惜地響了起來,還有不少吹着口哨大喊“再來一個”湊熱鬧的。徐靈均此時體力還很充沛,心情飛揚,便又絲毫不知道低調為何物地朝着四面的觀衆抛了好幾個飛吻,惹得周圍一片阿姨奶奶小姐姐笑容滿面花枝亂顫。
從冰面上下來,葛天行和何菲飛已經都在入口處等着他了。看着兒子額角帶汗,臉上雖然又恢複了平靜狀态,眼睛卻還是亮晶晶的,何菲飛真是高興得忘乎所以,只覺得自己兒子怎麽看怎麽可愛,一把将徐靈均攬入懷裏,啵啵啵地在額頭兩邊臉蛋兒上各自親了一下。随後便是老師愛爆棚的葛天行,也不顧形象地抱住弟子在腦門兒上香了一口。
徐靈均的兩只耳朵紅得像是要滴血,本來就沒有什麽表情的臉上好像更加面癱了。
啊,求問老媽和教練太熱情了承受不來該怎麽破,在線等,急。
雖然也是全國性質的賽事,但是本來少兒組比賽參加的人數就比較少,自然不可能有多豪華的kiss & cry區可以提供給選手休息等分。冰場的一側拉了一塊印着廣告商的幕布,幕布前面擺了一條長椅,這邊是等分區的所有物品了,徐靈均身邊一側坐着教練葛天行,一側坐着何菲飛,手上不停地抽抽紙擦汗擤鼻子,毫無形象可言——不是因為感冒傷風,而是因為雖然現在還是秋季,冰面上總還是冷的,身體運動起來比較熱,冷熱交替刺激鼻腔确實是容易流鼻涕。一旁的何菲飛愛憐地摟着自己一臉淡定的兒子,緊張地瞪着冰場等分區前的大屏幕。
所有的跳躍周數用刃都肉眼可見地沒有問題,分數出得相當快,技術分28.07,節目內容分25.2,總分53.27,打敗了之前被一致看好的侯伯彥,超越了之前的所有年紀比他大的選手,以1.97分的優勢,排名第一進入了自由滑!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總統日今天周末,作者約了好友一起去吃熱狗看羅丹的雕塑展,回家之後被雕塑們激勵了,跑去gym瘋狂舉鐵,想想花滑選手一個個都那麽健美,作為一個真愛粉,怎麽能在體型上放縱自己啊,哈哈哈哈
回家之後發現有留言,浏覽次數多了好多,真是開心到變形!在這裏謝謝各位的關注!
以及我剛剛根據評論提醒修改了部分前面章節的內容,結果那兩章就突然消失了!好像是要審核,希望能快一點放出來……QAQ
p.s. 求助一下,我實在是對晉江界面不太了解,有個可能有點傻的問題想要問問大家,請問收到評論的提醒在哪裏能看到啊?我每次都要把文章打開然後再一章章翻過去看有沒有新留言,這個方法好像也太原始了……
p.p.s. 繼續問一個傻問題,作者開了這個晉江賬號之後好像就會收到幾個群發的站內信,提醒寫作尺度什麽的,我都點開看完了,可是看完了之後還是顯示未讀,一直不停的閃爍一個小信封的圖案,這個是怎麽回事呢?有沒有一樣經歷的小夥伴可以教教我呀?跪謝大家指導我這個網絡小白……
----------------------------------這裏是科普時間的分界線---------------------------------
往冰場裏投擲玩偶:
這個我有一些平時沒怎麽看過花滑的朋友問我,觀衆怎麽可以往冰場裏面丢垃圾……其實不是這樣的,往冰場裏投擲柔軟的玩偶和包裹好的鮮花禮物是冰迷觀衆們對于表現優秀的選手的贊美方式。這些禮物會由小冰童在不同選手出場之間上冰撿走收拾好,賽後交給選手。
standing ovation:
看花滑的最高禮儀,大致相當于聽古典音樂會起立鼓掌大聲說bra/vo。如果有某個選手有了神級表現,不論是不是粉絲,出于對選手的尊敬和鼓勵,一般觀衆都會全場起立為其長時間鼓掌,直到下一個選手上場為止。
rocker,counter:
都是步法名稱
節目中跳躍分布:
在早些年的時候,由于跳躍一共也就要求那麽幾個,而節目剛開始的時候選手的體力是最充足的,所以很多功利性比較強的編排就會把所有的跳躍都堆在最前面,這裏著名編舞/教練莫老師(莫洛佐夫)是其集大成者。後來ISU為了鼓勵節目的可看性,提出凡是在節目後半段完成的跳躍可以有10%的加分的規則,之後大家的節目就變得好看多了。然而這幾年,尤其是俄羅斯大批舉手蘿莉的出現也助長了節目編排的惡性競争,有的甚至搞出了全部跳躍都堆在後半段賺加分的節目,只能說額你們開心就好……
雙向旋轉:
這個動作參考了著名選手日本的宮原知子(一姐),我原來對她無感,後來現場看了她一場比賽,被她不懈努力的精神感動到了,才發現一姐真的除了跳躍天殘,其他各項真的都好牛逼,特別是這個雙向的蹲轉,真的很神了
rippon和tano:
這兩種姿态就是傳說中的舉小手。Rippon姿态的發明者是亞當裏蓬,他青年組時期靠着雙手高舉過頭的3lz很是稱王稱霸了一段時間。tano姿态的發明者是布萊恩·博伊塔諾(Brian Boitano),指的是跳躍時單手高舉過頭的姿态。這兩種姿态都會給跳躍增加難度,相應的會體現在GOE加分上。
walley:
非規定跳躍,經常被用作跳躍前步法進入的一部分,或者接續步的一部分等等
莫霍克:
步法轉體的一種,其實飛利浦跳躍的進入本來就是自帶步法的,常見基本的有轉三、莫霍克
音樂歌詞:
早些年花樣滑冰除了冰舞比賽,其他比賽所使用的音樂都不能有人聲的。14-15賽季人聲音樂才被解禁。但是也有過猶不及的,比利時男單選手亨德裏克斯(比利時好像就他一家在搞花滑,他妹妹也是花滑選手)曾經就搞了個大事情,滑了一個人聲對白版本的泰坦尼克號,我還不幸觀看了現場比賽,被雷到五雷轟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圍觀
跳接:
一種進入跳躍的難度方式,好像單腳跳一下飛過去開始旋轉一樣
yuna spin、圓規轉:
旋轉的難度姿态,yuna spin是燕式旋轉的難度姿态,這個動作因為金妍兒出名,也确實沒見過比她姿勢擺得更好看的
kiss & cry:
即花樣滑冰比賽的等分區。一名選手滑完節目後會與教練、編舞、冰協官員等相關人士一起在冰場一側某一區域休息等待分數,此時一般會有專門的鏡頭對着拍攝,許多選手由于心情激動會在等分區對着鏡頭做飛吻或者流淚等,等分區由于鏡頭多還固定,一般是廣告商青睐的好地點,為了宣傳加上有贊助不差錢,很多比賽的等分區都會裝飾得非常漂亮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