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個道觀2
大媽的臉色有些尴尬,她幹笑了一聲,“你也別叫我什麽老姐姐了,我看你也才四十多歲吧,比我小多了。你要是不嫌棄的話可以叫我一聲阿姨,我姓陳,叫我陳阿姨就是了!”說道這裏,大媽左右看了看。透明的窗簾之外,行人匆匆而過,‘嗒嗒嗒’的雨滴聲不停地滴落着。
她的臉色有些紅,壓低了聲音說道,“我兒子吧,他那個行業有些危險。我,我就是聽說清河村的道觀很靈驗,所以就……”說道這裏,大媽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都已經進入現代化社會這麽多年了,她一個老大學生竟然還這麽迷信。
“哎呀!”女人似乎有些吃驚,“老……陳姨,那你可就去不得了。”女人的眼珠子嘀咕嘀咕地轉動着,似乎正在想着什麽似的。陳姓的大媽聽見之後有些吃驚,看這大媽穿着得體像是城裏人,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她說自己的兒子是個危險的行業,誰知道是什麽行業呢。萬一要是犯法的事情呢?那不是冒犯神明了嗎。
大媽看見女人轉動的眼珠子,就知道,這個女人似乎已經誤會了什麽。她站起身幹笑着,“大妹子,你誤會了,我那個兒子是警察。你說他天天都抓犯罪分子,我能不着急嗎?眼看着都二十八歲了,一個對象都沒有……”
女人松了一口氣,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道,“喲,陳姨你可是吓死我了。若是警察,那神明一定是保佑的,不過你若是想要姻緣的話……”女人笑了笑,接着說道,“那恐怕就是求不得了!”搖了搖頭,女人唉聲嘆氣地不說話。
面前的大媽眼神中充滿了疑惑,“為何求不得了?”大媽很是不解,尋常道觀裏不都有求姻緣的月老和求平安的神仙嗎?為何這座道觀裏求不了姻緣?這倒是很稀奇的。
女人拍了拍大媽的手,“陳姨,不是說這個道觀不讓你求,實在是——唉,道觀太破舊了。這道觀是在建國之前就存在的,這些年下來,道觀破舊的不成樣子。清風老道士還在的時候,他就說了,道觀破舊供不起太多的神仙。只能供得了那個叫做九天什麽天尊的來着,反正啊,是保平安的。”
說道這裏,女人四周環視了一圈,發現沒有人這才說道,“陳姨,你可別說。那道觀裏的神像啊,可靈驗了,我聽說上次村口的那家人拜了之後——他家着火了,愣是一個人都沒有傷着,就他那個小孫子,才幾個月大,那麽大一塊兒泥石,你說朝着嬰兒的方向砸過去,愣是沒有砸到嬰兒。”
女人一邊說,一邊比劃着。聽得大媽一愣一愣的,心道這個道觀真的有女人說得這麽神奇嗎?她不過是圖個安心,而且還是從清河村搬來他們小區的鄰居再說。
聽小區裏的人說,那鄰居的兒子是個開貨車的,有天晚上走夜路,不知道怎麽就出了事。在外省的盤山路上連人帶車地堕落,消防員将這鄰居兒子救起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愣住的。汽車已經變形了,甚至都着火了,這小子竟然只是輕微的擦傷,修養幾天又生龍活虎的。小區裏的人都說她兒子不知道走了什麽運道,就她神神秘秘地說道,她在來城裏之前在他們那裏的道觀拜了神仙,是神仙保佑她兒子的。
她就這麽一說,大媽也就真信了。大媽的兒子是個有拼勁兒的刑警,受過傷,差點兒就沒救過來。自從那以後,大媽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的心中不是滋味。聽見鄰居這麽一說,也不管是不是真的就這麽直愣愣地跑了過來。
現在回過味兒來,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勁兒。大概是自己太沖動了,但是來都來了,總不可能無功而返啊。不過看着眼前這個女人大吹特吹的模樣,大媽心中有些狐疑。
這女人怕不是那個道觀來拉客人的吧,女人喋喋不休地說了許久。什麽東家長西家短地,将清河村的事情像是倒豆子似的,一股腦兒的說給了大媽聽。大媽總結了一下,她得到了三條消息:
一、清河村的道觀很靈驗,但有且只有一個神像,只能夠保平安。
二、道觀的觀主是一個極為年輕的小道士,聽說道學修為高深,但是不知道真假。
三、清河村現在被列為了旅游開發鄉村,整個鄉村都在改造中,比以前好了許多,但要是想要上山的話還需要叫上村長,否則容易迷路。
Advertisement
眼看着時間就要到了,大媽也不敢耽擱,她付了錢,對喋喋不休的女人說道,“我先走了啊,不然啊,我待會兒就得耽擱時間了。”女人笑眯眯地點點頭,收了錢又找補了零錢給她,并且囑咐大媽一定要找村長一起去那座山,否則會迷路。
大媽嘀咕着,難道是村裏的人一起合起夥來行騙不成?她滿口答應,但并不太以為然,坐在汽車上,汽車緩緩地駛出。筆直的柏油馬路沒有行駛多久,就開始圍繞着山上開始慢慢地旋轉了起來。此時淅淅瀝瀝地小雨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地則是熾烈的陽光,窗外塵土飛揚,崎岖的山坡上還有水田。
往後望去,一層霧氣包裹着整個臨河鎮,似乎陰沉沉的。而這邊卻是晴空萬裏,似乎盤山公路的起點就像是分界線似的。汽車不敢在崎岖的山路上極速行走,雖然是剛建成的柏油馬路,但并不寬闊。汽車晃晃悠悠地行駛着,大媽的腦袋一低一低地似乎像是要睡着了似的。
過了許久,當大媽清醒過來的時候已經到了清河村。這清河村的村口就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流,背靠着蒼翠的大山,起伏連綿讓人心曠神怡。只是這坑坑窪窪的小道似乎還有‘噠噠噠’鋼磚的聲音。大媽蹙着眉頭慢慢向前走去,眼前卻豁然開朗。一整片水泥地上有行人正在往來着,不過這裏老人居多。
年輕人似乎沒有幾個,正值太陽最為熱辣的時候,雖然春寒料峭,大媽額上已經微微地有些出汗了。她看向遠方,這個村莊似乎并不大,挨家挨戶,有兩棟八九層高的高樓,其餘地都是平房,似乎還有老年人在外面曬着太陽。
看見了陌生的面孔,老人笑眯眯地問道,“妹子,你這是要去哪裏啊?”老人的面孔極為和善,長得七十來歲的模樣,但一點兒也不清瘦。大媽愣了一下,心中想着不知道當不當說。但是望着一片連綿起伏的山脈,和這無數的平房,她嘆息了一聲,“大哥,打聽一下,清河道觀怎麽走?”
“清河道觀?”老人似乎愣住了,随後他露出了一個笑臉,那眉頭上的皺紋像是花朵似的,黝黑的臉上洋溢着一層喜色,“大妹子,你還真是問對人了。我叫王喜善,是清河村的村長,這清河道觀的道真小道士可了不得,雖然他不去讀書,但是他可把清風老道士的本領學了個全。”
大媽的面色帶着狐疑和警惕,一個村長竟然這麽熱情洋溢地介紹一個道士。怎麽想都有些不太對勁兒,難道還真是這群村民合起夥來欺負外地人不成?大媽表面上笑呵呵地,肩上背着的背包已經被她死死地捏緊了,她的手伸入了背包之中握着手機,似乎有些輕輕顫抖。
她決定先與這個村長虛與委蛇一番,要是一有個什麽不對勁兒的地方,她就給自己的大兒子打電話。她倒是想起來了,她大兒子今天是休息。早知道就讓她的大兒子一起來了……大媽正在想着,王喜善不動聲色地指了指遠處的青山說道,“道真小道士的道觀就在那座山上,不過那條路不好走,而且若是沒有本地人帶,會迷路了。”說着,王喜善意味深長地看了大媽一眼。
大媽剛才狐疑的神色都被他看在眼裏,即便他是一個熱情好客的人,被這麽懷疑也有些受不了。
幹笑了一聲,“那您能不能帶我去?”看着村長的神色,大媽覺得能信上村長一回,再說這是村長,大不了訛詐她一些錢,應該是要不了命的。帶着這樣的心思,大媽跟在了村長的身後。
他們走向油菜花田地,一邊走,村長一邊說道,“這條路沒什麽人走,只有道真小道士每過十多天就要下山取些米和菜。他後山倒是有一片田地,不過荒廢得有些久了。看好路,這裏有些滑,莫要摔倒了。”
村長一邊往前走一邊喋喋不休地說着話,十句話裏,有七句都不理道觀中的小道士。弄得大媽都快以為這小道士是村長的私生子了似的,他們爬向崎岖的山坡。這山坡是泥石鋪成的道路,看得出來沒有多少人經過,甚至覆蓋上了青苔。
大媽和村長停停走走,不知道多久,來到了山頂,一座破敗的小道觀出現在了大媽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