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四
林秋認為大暖說得對,如果老朱只是心血來潮,想走個競聘的形式,她何必陪襯演戲。單位裏,鄭琳的譜兒越來越大,似乎“主任”一職已經是囊中之物。林秋想,必是內定好了,要不譜兒都擺起來了萬一“失蹄”,怎麽收場。
中午,大暖來林秋單位約午飯。她穿了條淺白貼身牛仔褲,上身着無袖絲綢襯衣,白中帶點粉,外面套了件彩虹條的罩衫,頭發松松垮垮在腦後一紮,墨鏡推到額前,輕車熟路地來到林秋身後。
美女大暖正在走蜜運,想讓林秋給點意見。追大暖的人一直不少,但能入大小姐法眼的少中又少。見到大暖的新男友大江之前,林秋還是有點想象的,見面後,林秋開始不說話。
“說說吧。”大江的凱美瑞消失在拐角後,大暖用胳膊肘頂了林秋一下。
“聽過小白兔的故事嗎?”林秋說。
“沒聽過,小白兔遇到大灰狼?”大暖笑着問。
“小熊問小白兔你掉毛嗎,小白兔說不掉,然後小熊用小白兔擦了擦屁股。”林秋說。
“讨厭。”心思玲珑的大暖瞬間領會了精神。
“你怎麽想的?他1米8多,200多斤吧?你這小個,有90斤嗎?你倆一塊坐沙發,就不怕他一屁股下去找不着你?”林秋說。
“我就喜歡胖的,有安全感。”大暖嬉皮笑臉。
其實,林秋對大江也不反感。那男人笑起來一臉憨厚,看起來很好相處。但是她總覺得大暖和大江之間少點什麽。
晚上,林秋和大建吃飯,說起白天的見面。“我總覺得他們不是一類人,屬于不同物種。”林秋說。
“挑花眼了。”大建向來言簡意赅。
飯後,大建陪林秋看了會電視劇,然後林秋上床看書睡覺,大建到陽臺抽煙、洗漱。淩晨3點,林秋被尿憋醒,習慣性一摸,床空了半邊。到客廳一看,大建開着小臺燈在做報表。
婚前大建跳槽到一家臺企,薪水可觀,節假日也有加班費,但公司等級分明、管理嚴格,什麽事情都要表格彙報。大建在單位負責廠房建設,白天在工地看項目,晚上看圖紙、做表格。
Advertisement
看着大建熬夜加班,林秋心裏又酸又暖。
姜月晚上從張衡家出來,到底還是讓人看到了。張衡住的是單位家屬樓,樓上樓下都是眼睛。張衡新女友的媽媽,城中村黨支書的太太,在一個社區診所當大夫,托人捎話給姜月的直屬領導,說:她女兒是千嬌百寵養大的,平時半點委屈都不讓受的。
姜月聽出主任話中有話,鎮定地做完手裏的事,坐電梯到辦公樓的最頂層。
春天的臨江市,已綻放出夏天的模樣,屋裏,陽光透過玻璃窗曬在身上暖洋洋的,推開門卻風聲獵獵,透着一股寒。這也是正是姜月眼裏的臨江。她心裏冰冷冰冷的。
太委屈。誰不是爹媽的心肝寶貝?難道就因為是臨時工,家裏沒錢沒關系就低人一等了?事業單位最喜歡看人下菜碟,一個辦公室裏三個臨時工,姜月最忙。她一個人負責辦公室和兩個部長辦公室三個房間的衛生。單位明明8點半上班,姜月每天6點半就要去單位,然後打掃衛生、給主任打熱水、領報紙。逢年過節,她也總被安排值班。
“別人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有一次,實在是忙暈了,姜月找到林秋,大哭一場。
林秋是外地人,在臨江也沒背景,但她不受氣。林秋畢業經招聘和大暖一起進入臨江電視臺,第一個片子已經技壓群雄。林秋片子的第一稿出來後,制片主任就跟別人顯擺手下的這個新人。片子出來後,林秋穩穩坐正欄目組編導位置。一批新人拼命地主動打掃衛生,給老員工端茶倒水、捏肩捶背時,林秋總是安然自若地坐在自己座位上。
很多職場新鮮人都把主動打掃衛生、跑腿買飯當成晉身之梯,以表現自己的勤勞勇敢、平易近人。林秋不是這樣的人,如果事情是做出來讓人看的,就太沒意思了。她值日的時候不偷懶,平時也絕不和其他新人搶活幹。
但林秋還是不喜歡電視臺。
“你是怎麽進來的?”到電視臺報到第一天,同事們最先問的不是她的名字、大學,而是這句話。和欄目組同事因為工作銜接發生摩擦,老員工站在那個同事的旁邊指着林秋鼻子說,你就應該讓着她。潛臺詞是,她是走臺長的關系進來的,你算什麽。
林秋當場冷笑。
人善被人欺,但當你理直氣壯、擺明姿态、拉好架勢的時候,先生怯意的反而是他們。誰都會揀軟柿子捏,知道了你是茅坑的石頭後,誰還會故意沾一身臭?這一戰後,明槍是少了,暗箭就更多了,尤其是後來臺裏确立了林秋第一編導的位置後。
“你都不知道你多招人恨。”當時還是外景小記者的大暖說。相比于他們這些辛辛苦苦、營營役役的人,林秋的不卑不亢一帆風順太招眼了,他們自然也非常看不過眼。
老友大暖曾說林秋“古板”、“迂腐”、“不變通”,事實也如此。
林秋是一個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的人。工作是工作,工作上的很多摩擦或者沖撞都可以不去計較,不放心上,但工作之外她不受氣,不拍領導馬屁,不欺負新人。
這些都是林秋從父母身上學的。父母教育子女,說多少都不如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來得入骨入心。林秋記得,小時候她爸入黨,其實就是走個形式,但她爸不,每天早上5點起來背黨章;林秋她媽職稱考試,40多歲的人哪能記住那麽多,阿姨們都做小抄,林秋媽不,坦然地走上考場。林秋爸媽的這些行為對林秋影響很大,她當時有多自豪,現在就有多堅定。
在臨江臺,同樣的工作量,正式工四五千,臨時工一兩千,還要提防各式各樣的人。林秋越幹越覺得沒意思。工作的第三年,黃海網臨江站建站,林秋跟朱長江聊了聊,就過了檔。
有人辭官歸故裏,有人連夜趕科場。正當林秋準備跳槽,原來可有可無、被人支使得團團轉的外景小主持張大暖終于抓住欄目改版的機會,一躍成為品牌欄目主持人,且廣受認可。
Youdeserveit!知道大暖拿下冷暖人生欄目主播後,林秋來了句總結。臨江臺主持人不少,漂亮主持人更是多如牛毛,多是播音或藝術專業,一張漂亮臉蛋鮮嫩可人,但真要端起知性範來,還得肚裏有貨。新欄目上線時,臺裏所有的主持人試鏡,大暖成功上位,節目開播後,大暖一舉成名,順便轉了正。
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問題是,當機會到來的時候,你準備好了嗎?即使現在貴為名主播,大暖依然每天早上聽廣播、練發音、學儀态。
其實,六年中,姜月也不是沒有機會,但慌慌張張的感情,不思進取的态度,使得她一次次與機會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