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你真好(四)
回家路上,鄭不凡騎車帶着許東若, 王勇自己一個人騎着輛自行車。
起初, 他們三個人誰都沒有說話, 氣氛相當的尴尬。
王勇覺得都是因為自己剛才的那個玩笑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越想心裏越過意不去,扭頭打量了一下他們兄妹倆的臉色, 輕咳了一聲, 首先打破了尴尬:“那什麽, 東若你打算什麽時候學騎車呀?”
“我不想學。”許東若側坐在自行車後座上, 一只胳膊緊緊地摟着鄭不凡的腰。
王勇:“你為什麽不想學?我不同意, 你必須學!”
許東若不服氣:“跟你有什麽關系?”
王勇:“我天天騎車帶着你上學放學,你說跟我有什麽關系?”
許東若沒話說了, 但她還是不想學,或者說, 不敢學。于是又為自己找了個借口:“沒人教我學。”
王勇自告奮勇:“我教你!”
許東若:“……”就是因為你我才不敢學騎自行車, 還你教我?準備一起打石膏麽?
然而還不等她開口反對呢, 鄭不凡就替她拒絕了:“不用你教。”
王勇:“你還不讓她學騎車?你不知道你妹現在多沉麽?我為什麽這麽瘦?還不是天天給她當人力車夫當的!”
其實許東若一點也不沉,他就是這麽說說而已, 他們仨從小一起長大, 在一起的時候經常互損。
許東若沒好氣地瞪着他:“王勇你想死吧?”
鄭不凡:“別理他, 他就一大姑娘,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連袋面都扛不動,肯定覺得你沉。”
許東若得意洋洋地勾起了唇角。
王勇:“你們兄妹倆怎麽這麽不講理啊!”
鄭不凡:“我又沒說不教她。”
許東若仰頭看着鄭不凡的後腦勺, 詫異道:“什麽意思?”
鄭不凡:“我教你學。”
“可是我不想學。”她滿是不情願。
鄭不凡不容置疑:“不行,必須學。”
王勇:“就是!必須學!”
許東若:“我都說了我不想學……”
鄭不凡:“學會了有獎勵。”
許東若瞬間來勁了:“什麽獎勵?”
鄭不凡:“你想要什麽獎勵?”
許東若猶豫了一下:“我想要個牛皮本行麽?”
上初中的小女生總是喜歡買筆和本,不管用不用得完,只要好看就買。許東若知道自己家裏沒那個條件,所以從來不亂買東西,只買那種便宜又實用的練習本。可她畢竟是個女孩子,也喜歡好看的本子,所以她也很想要一個。
“不用太多,一個就行!”她連忙補充道,“我只要一個!”
鄭不凡毫不遲疑地答應了:“好,等你學會騎車了,我就給你買。”爺爺掙錢不容易,他的錢也是一個掰兩個花,不過沒關系,他還有獎學金——他是以全省第一的成績考進了南城一中,不僅有豐厚的獎學金,高中三年的學費也是全免的。
許東若超滿足:“行,說好了啊,別騙我!”
鄭不凡笑着回:“不騙你,這周末我就教你騎車,當天學會當天就給你買。”
“那你就準備好錢吧。”許東若志在必得。
王勇對鄭不凡道:“等你妹學會騎車了,我就請你吃飯,感謝你解放勞動人民。”
許東若翻了個大大的白眼:“切!”
王勇不服氣:“你還‘切’?要不是因為我天天帶你上學放學,他們能覺得咱倆之間有事麽?沒有女生給我寫情書都是因為你!”
許東若脫口而出:“你少賴我,怎麽就有人給我寫情書呢?還不是因為你……诶!”她的話還沒說完,自行車忽然停了,要不是她及時的摟緊了鄭不凡的腰,非得摔下去不可。
鄭不凡用力捏住了車閘,扭着頭質問她:“誰給你寫情書了?”
“說了你也不認識。”漂亮的姑娘總是不乏追求者,許東若雖然沒有孫夢穎在年級裏的名聲大,但喜歡她的男孩也不少。
不過這些男孩她都不喜歡。早有珠玉在前,在她心裏,沒人能比得上鄭不凡。
“但是我都拒絕了。”她還以為鄭不凡是懷疑她早戀,連忙解釋道,“我可是要好好學習的人。”
鄭不凡還是不放心,咬牙切齒:“許東若,要是敢讓我發現你早戀,你就等着吧。”
許東若:“…………哦。”
鄭不凡這才重新踩下了腳蹬。
王勇停在前面不遠處等他們倆,把他們倆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緊接着他的腦子裏又冒出了五個字:像極了愛情。
八點的煙花表演,他們三個約好了七點二十分從家出發去南城廣場看煙花。
到家的時候剛過七點,爺爺已經做好飯了。倆孩子剛一進門老人家就催促道:“怎麽回來這麽晚?趕緊洗手吃飯,不然耽誤你們去看煙花。”
煙花表演在南城體育場,七點以後,周邊道路戒嚴,所以大部分出去看煙花表演的群衆都會去南城廣場——這個廣場不再戒煙範圍內,距離體育場最近。
鄭不凡去衛生間洗手,許東若去了廚房洗手。往手上打香皂的時候,許東若道:“爺爺你跟着我們一起去呗。”
老爺子一邊給倆孩子盛粥一邊道:“我不去,我就在家看電視,電視上是直播,和外面放的有啥不一樣?”
許東若繼續勸谏:“自己在家看電視多沒意思呀?”
老爺子還挺倔:“不去,廣場上人又多又擠,不愛湊那熱鬧。”人年紀大了,就喜歡清靜,周圍擠的人要是太多,老人家會頭暈,“我還有兩雙鞋底沒納好,今晚納好了明天就能賣了。”
老爺子沒有收養東若之前,一直靠給人修鞋謀生,雖然收入綿薄,但也勉強夠爺孫倆的花銷;收養東若之後,單靠修鞋就不夠了,那年又剛巧遇上火車站前的廣場整改,任何小商小販都不許繼續在廣場上擺攤,所以老人家不得不想別的辦法維持生計。
好在老爺子是個技藝娴熟的皮具匠人,有手藝傍身。從火車站前廣場撤出後的第二天,他就去批發市場進了一批材料,自己在家做起了鞋子。
因為他的本金不多,所以第一次并沒有進太多的材料,只做了四雙鞋和幾個鑰匙扣。做好之後,他又蹬着那輛破舊的小三輪車出門了,最終在某個機械廠家屬院門口擺起了地攤,一邊給人修鞋,一邊做鞋,又一邊賣鞋。
剛開始的時候生意不太好,幾乎處于一種無人問津的狀态,三天也賣不出去一雙鞋,但是老爺子從未放棄過,一個月後,他的堅持終于得到了回報。
老爺子的手藝好,做出來的鞋又好看又耐穿,價格也便宜,所以那些在他這兒買過鞋的顧客回去後就會給自己的鄰居朋友們介紹,一來二去,生意就逐漸好了起來。
起初老爺子只賣布鞋和鑰匙鏈,後來又加上了皮鞋、錢包、皮帶。雖然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無法成批量的生産,但是僅靠他的這雙手也足以養活倆孩子,而且這倆孩子也都争氣,每回考試都是年級前幾名,所以再苦再累老爺子也覺得值。
許東若沒上學之前,每天都會跟着老爺子去擺攤。最開始的一段時間,她很不習慣,每天都在盼望着爸爸媽媽來接她回家,但是希望卻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了,那些經常欺負她的孩子們還會不停地罵她是個小壞蛋,不然也不會被自己的爸爸媽媽扔了,久而久之,她也就接受了現實——她是被爸爸媽媽扔了,他們不要她了,她再也等不到他們了。
孩子的內心都是脆弱又敏感的,她接受了現實,卻不覺得自己是個小壞蛋,這令她很難過。于是某一天早上,她跟着爺爺去擺攤的時候,忍無可忍地問了爺爺一句:“爺爺,我是小壞蛋嗎?”
老爺子不明白孩子為什麽會這麽想,趕忙回道:“你當然不是,我們東若那麽乖那麽懂事,怎麽會是小壞蛋?”
許東若蔫蔫地回道:“如果我不是小壞蛋,爸爸媽媽為什麽不要我了?”
爺爺這才明白孩子為什麽難過,溫聲道:“爸爸媽媽沒有不要你,是你和他們走散了,他們現在還沒有找到你,他們遲早會來找你的。”
其實爺爺并沒有告訴孩子實話。片警小王分析過,這孩子不像是丢了,倒更像是被遺棄了。但是爺爺不信,就讓小王好好查查。那個時候距離廣場整頓還有兩天時間,他們在廣場上等了兩天。兩天後,小王帶來了消息:什麽都沒查到,整個南城都沒有叫許澎和林巧倩的人,這幾天也沒有人報警說孩子丢了。
那個年代經濟和科技也都不發達,火車站門口只有一個攝像頭。小王也查了監控,監控卻什麽也沒拍到。
這也算是側面證實了小王的話:孩子是被遺棄了。
被遺棄的孩子只有一條出路——送去孤兒院。爺爺舍不得讓這個小女娃去孤兒院受苦,于是就收養了她。在小王的幫助下,他給許東若上了戶口,上到了自己家的戶口本上。
戶口辦好的那天,小王順便問了老人家一句:“不凡的戶口還不遷過來嗎?”
鄭不凡的戶口還在他本家的戶口本上,但其實老人家早就辦好了收養手續,只不過一直沒把鄭不凡的戶口遷過來而已。老一代的人總是有種舊思想:家裏必須要留個後。整個鄭家就只剩下鄭不凡一條根了,所以老爺子一直沒動他的戶口,不然覺得對不起老友。
“先不遷了,等有需要的時候再說吧。”老人道。
“也行,反正有收養手續,随時能遷。”小王忽然想到了小東若,還開了個玩笑,“家裏有個小童養媳了,在一個本上也不行,不合法。”
如今,許東若已經來到這個家裏将近七年了,早就沒有了“爸爸媽媽一定會來找我”這種念頭,甚至已經不再想他們了。
時間能淡化一切,她對親生父母的印象也越來越淺淡了,如果有那麽一天,他們倆忽然出現在她面前,她很有可能根本認不出來他們。
吃完飯,許東若和鄭不凡就去找王勇了。臨出門前他們倆還特意叮囑了老爺子一句:“自己在家少抽點煙。”
去南城廣場的路上,還是鄭不凡騎車帶着許東若,王勇自己一輛車。
他們三個不到七點二十就出門了,七點四十左右到了南城廣場。
廣場上全是人,用人山人海這個詞來形容也毫不誇張。好在煙花在天上,擡頭就能看到,站前面看還是站後面看倒是差別不大。
他們仨站到了人群的最後排,但是沒過多久,四周圍又擠滿了後來的人。許東若怕人群把她和鄭不凡沖散了,于是就拉住了他的手。鄭不凡下意識地握緊了她的手,還叮囑了一句:“跟緊點,別丢了。”
王勇也怕被擠丢了,于是也拉住了鄭不凡的手。誰知道鄭不凡一下子就把他的手甩開了,還一臉嫌棄地看着他:“你幹什麽?”
王勇解釋道:“你拉着她,我拉着你,咱們仨就不會被擠散了。”
鄭不凡:“倆男的拉手?你有病吧?”
王勇不服氣:“不是這個道理啊,你都能拉她,你不能拉我?”
鄭不凡:“不能!”
王勇:“那我丢了怎麽辦?”
鄭不凡:“你自己找不到家麽?”
王勇:“她自己找不到家麽?”
鄭不凡言簡意赅:“她不會騎車。”
王勇:“……”
看着身邊倆人緊緊握在一起的手,那一刻,他的腦海裏又冒出來了那五個字:像極了愛情。
作者有話要說: 王勇:“明明是三個人的故事,我卻不配擁有姓名。”
……
明天起恢複六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