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盛熙廣場秋冬推廣活動的第一輪圍繞“食色”做文章,“色”指當季衣裝,“食”指各類餐廳,由“人”将兩者結合起來。
柯勁正在為“人”發愁。
企劃部照之前的思路,找來男女模特各十人,身高身材各異,相貌也十分出衆,但他一眼看過去,竟沒有一人符合心中所想。
企劃部經理是位三十多歲的女性,姓孫,算不上漂亮,卻極有氣質,進門後讓助理帶模特們暫時離開,在柯勁跟前放了杯咖啡,“柯少想要什麽樣的人?”
柯勁略顯煩躁地搓了搓頭發,“孫經理,我不是雞蛋裏挑骨頭,嫌你找的人不好。他們外表沒得挑,但氣場太扁平了。”
“氣場扁平”是個新詞,孫經理想了想,“是沒有反差萌的意思嗎?”
“也不是……”柯勁發現自己解釋不清楚,只好道:“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那盡量找硬派一些的模特。剛才那一批太軟,全是小白臉。”
孫經理笑:“小白臉換個好聽的稱呼就是小鮮肉、暖男,我覺得比硬派模特更适合秋冬主題。畢竟咱們這次拍攝不會展示他們的肌肉。”
柯勁搖頭:“硬派不僅體現在肌肉,也可以用溫和、寬容來展現。”
孫經理不解。柯勁嘆氣,後悔上次在中庭遇到那個男人後,沒有留一個聯系方式。
那男人最是符合這次的主題,明明身材長相出色,底子極好,卻不善于打理自己。即便如此,往鏡頭裏一站,也是別具風格。
男人的眼神很深,乍看有些冷漠,但這冷漠卻并不拒人千裏,反倒有種讓人想要一探究竟的吸引力。
男人沉默的時候很孤獨,卻沒有陰沉之感,好似獨自承受了許多,生活的艱辛沉沉壓在心頭,半分發洩的渠道都沒有。
或者說,他根本不想發洩。
可是當男人輕輕一笑,眼裏的溫和便傾洩而出,像雪霁天晴,像霞落平湖。
那笑裏含着寬容與平靜,似在包容命運給予的苦,更似在包容自己經受的難。
令人心中一悸。
與男人相比,別的模特只夠得上“外表出衆,但氣場扁平”的評價,這讓柯勁越發苦惱——腦海裏全是男人的模樣,別人誰都入不了眼,甚至想好了讓男人穿哪家品牌的哪套新裝……
但哪裏去找那“理想模特”?
拍照時問過男人可否将照片發在微博上,男人有些害羞,卻仍是同意了。
修片之後,柯勁自己卻後悔了。男人是他發現的寶藏,可不願意輕而易舉地分享。
現在要在微博上求助也不是不行,将男人的照片發出來,來個“全城尋人”,大約幾小時就能找到。
但男人應該不喜歡這樣。
咖啡沒加奶沒加糖,柯勁呷了一口,被苦得直皺眉。
孫經理道:“柯少,你的意思我差不多明白了。企劃部會盡全力去找,如果……”
正說着話,虛掩的門傳來兩聲輕敲。
一名員工站在門邊道:“柯少,孫經理,仲燦傳媒新媒體部的活動負責人到了,我已将他們安排在會議室。”
孫經理道:“行,我馬上就去。”
柯勁端着杯子起身:“你們聊吧,我就不去了。”
“你怎麽能不到場?”
“我只負責拍照,你們開會枯燥死了,我去了只會打瞌睡。”
孫經理笑:“這不提前給你磨好咖啡了嗎?”
柯勁“啧”了一聲:“太狠了,拿黑咖啡灌我。我去加點兒糖。”
文筠第一次來這種地方談合作。
盛熙廣場屬于海城地産,大企業財大氣粗,底蘊深厚,自有一番與衆不同的規章制度。文筠被調到新媒體部後接觸的多是小商家,無需太在意穿着打扮。而以前當記者時,雖然與更厲害的企業也打過交道,但紙媒專注新聞,新媒體專注服務,兩者性質不同,在外表要求上亦沒有可比性。
從車庫一路走來,文筠明白了李筱為什麽一定要他将半分特色沒有的羽絨服換成低調卻修身的大衣——應對海城地産這種企業,着裝的确應當正式一些。
說起來,文筠對海城地産其實并不陌生。當年社會部的主任離職後去的就是海城地産,還想拉他一把,讓他也跳槽過去。是他自己沒能寫出符合對方要求的文稿,跳槽的事不了了之。
時隔三年,主任已經離開海城,單幹去了,文筠也已不在《仲城時報》。
淺淺想來,便有種物不是,人也非的感覺。
但來不及感慨太多,會議室外就傳來一陣高跟鞋聲。
碰撞會一開便是兩個小時,“碰撞”的主要是李筱與孫經理帶進來的策劃組長孟旭,孫經理只是時不時提些意見,文筠沒有經驗,認真地做筆記,像李筱帶來的秘書。
但這“秘書”似乎帥氣過頭。
孫經理自然知道他不是什麽秘書,而是美食這一部分的負責人,只是被李筱搶了風頭,看上去老實得近乎木讷。
可這木讷卻只是表象。
孫經理眼毒,一眼看穿。
之前柯勁說模特們氣場扁平,她一時想象不出什麽是“氣場不扁平”,唯一能想到的“反差萌”也被柯勁否定了。此時看到文筠,忽覺豁然開朗。
柯勁想要的模特,大約就如文筠一般。
但文筠并非模特,年紀也不小了。孫經理嘆息,暗道可惜。
快到中午,李筱與孟旭還未敲定彼此都滿意的方案。孫經理一看時間不早,正欲說下午繼續,幾乎沒參與讨論的文筠忽然道:“你們的矛盾主要是餐廳的風格與潮牌結合不上,對嗎?”
孟旭點頭,李筱工作時不像平時那樣尖酸,就事論事道:“對。參與活動的時裝店鋪和餐廳完全不搭調,如果一定要結合,只會顯得不倫不類。”
文筠道:“不是還有模特嗎?模特可以中和兩者的差異。”
李筱搖頭:“我當然知道有模特。”說完看向孟旭,孟旭接話道:“目前我們找到的模特已經有幾位試過,但感覺都不對。”
“哪方面不對?”文筠問。
“結合不起來。”孟旭想了想,“很單薄,但這主要不是模特的問題,根本原因是我們沒有想出一個好的點子。”
李筱贊同:“如果有一個點子,就算模特感覺不對,後期我們也可以通過文案,将兩者扣在一起。”
片刻,文筠道:“拟人行不行?”
孫經理正要拿煙的手一頓。
做記者時,文筠習慣整理錄音、圖片,也習慣将見報的稿件分門別類。重要稿件單獨放在一個文件夾裏,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看一看,思考哪裏有不足,想如果換種角度,能不能寫得更深刻。
一則初中生沉迷手游最終釀成校園暴力事件的報道不算重要稿件,但因為涉及未成年小孩,文筠時常找出來細看,甚至與責編讨論過以後再遇到類似新聞,是否應該處理得更加溫和。
時過境遷,孩子們的械鬥過程文筠已經記不大清楚了,但始終記得那款手游——他從不玩游戲,為了深入了解受訪者的內心,才下載研究,因為從未接觸過,難免印象深刻。
那是一款動物拟人游戲。
文筠精通狙擊,想當然地給自己選了個“鷹”,以為是飛掠長空的雄鷹,選定後才發現,竟然是只又胖又呆的貓頭鷹。
“拟人?”李筱道:“你的意思是餐廳,不,食物拟人?”
孟旭蹙眉:“但這只照顧到了美食這一塊,服裝呢?”
“食物成人,穿上和選定食物在視覺上有幾分相似的衣裝。”文筠道:“食物與衣裝一體,全由模特來呈現。”
“這……”孟旭沉思,“我想想。”
文筠表面淡定,心裏卻有些忐忑,說出來之前甚至做好了被嘲笑的打算。
但意外的是,連李筱也沒有立即否定。
“這個想法不錯,起碼算是給咱們的僵局撕開了一道口子。”孫經理說:“不過還得花時間細化。這樣,時間不早了,先休息一下,下午我把柯少叫來,聽聽他的意見。”
文筠想起來時聽到的聲音,問:“柯少?”
孫經理笑了笑:“企劃部的攝影師,大東家的二公子。”
荀慕生買了個玻璃罐,将酸澀的柚子放進去,倒了兩瓶玫瑰花蜜,做成花蜜柚子茶。玻璃罐放在辦公室最顯眼的位置,茶與咖啡都不喝了,每天讓王軻用冰鎮礦泉水兌上一杯。
王軻沒兌過這玩意兒,每次都舀一大勺。荀慕生喝得津津有味,竟然也不嫌膩。
五個柚子經不住他這樣喝,沒多久玻璃罐就見了底。
王軻問:“要不我削幾個柚子補進去?”
荀慕生一記眼刀刮過去,王軻抱着玻璃罐抖了一下,愣是不明白自己哪個字說錯了。
花蜜柚子茶喝完,自然是要找文筠的。
荀慕生知道文筠忙,這幾天都沒現身打攪,但微信上的聯系沒有斷過。那日文筠答應繼續幫忙剝柚子,他便順理成章打電話過去,準備接文筠吃飯,順便剝剝柚子。
但電話沒接通,那邊一直是關機狀态。
荀慕生有些擔心,立即找許騁。許騁說文筠一早就去盛熙廣場了,關機大概是因為正在開會。
“開會開這麽久?”
“正常,有的商家要求多。”許騁笑:“狗子,你倆現在怎麽樣了?”
“就那樣。”荀慕生語氣冷,唇角卻是揚起的,“不說了,忙,回頭請你吃飯。”
“忙着去盛熙接文筠嗎?”
“閉嘴。”荀慕生笑着挂斷電話,去休息間換了身衣服,離開辦公室前照了照鏡子,步伐輕快地向電梯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