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餘情
人最大的優越之處在于能夠選擇,不像動物一樣本能而又宿命地生活着;但這又何嘗不是人類最大的不幸呢?因為一旦選擇,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切風險和代價,甚至是悲劇。
2001年,本來與中國人民大學無緣,我與詹青瓊之間的愛情就已宣告結束。這是我的選擇,也是我的承諾。但這段愛情的餘波久久不絕,時至今日,依然對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一路走來,我遇見過喜歡自己的女孩兒,但我卻始終擺脫不了詹青瓊的影子,我無法敞開心扉去接納她們,甚至有些時候還隐隐感到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懼。這一點很多人理解不了。
除了詹青瓊,我也遇見過自己中意的女孩兒,也曾經試探過用心去呵護,但卻始終找不回昔日的感覺。在愛情的路上,我全身的激情似乎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為詹青瓊燃燒殆盡。
但我終究沒有後悔,路是自己選的。
參加過碩、博研究生考試的學子都清楚考研的挑戰性和殘酷性,尤其像清華、北大、人大這樣的學府,甚至擠得頭破血流都無濟于事。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我斷斷續續自學了三年,考了四次,當2008年最後一次角逐終于進入艱難的初試,卻又在不經意的複試上落選。
如果把我放在古代,那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屢試不第的窮秀才,或許這份愛情真的有緣無分。中國人民大學不僅改變了我人生學業上的追求,更終結了我心中的另一個夢想。
但我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沒有絲毫怨言,畢竟認識了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高鋼老師(原《華聲報》總編),他幽默而又诙諧的言談讓我依然記憶猶新:“少林不是有俗家弟子之說嗎?張啓廣,你就當你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一名‘俗家弟子’吧。”
而新聞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站長陳力丹老師(我當時複試的主考官)在百忙之中給我電話,說看他北廣的弟子門下還有沒有研究生名額空缺、能不能幫我調劑的時候,我激動不已,卻表現出了不太感興趣的意向,他唯有表示惋惜。
“其實想考其他院校,我又何苦等到2008年?非要沖着中國人民大學,還是大陸最強的新聞學院呢?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我那個時候的真實想法,陳老師當然不會知道我心中的夢和夢碎之後的痛!
如果将來我在寫作這條暫時稱之為業餘的道路上小有成就的話,我一定要首先感謝中國人民大學給我的打擊,這絕對是真心話。因為自那以後我很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灑脫心态,這幾年遇到的所有困難我都置之一笑,晚上睡覺也香,躺在床上很少有雜念,比起原來經常徹夜不眠不知要強多少倍。
并且,我現在看書比研究生考試那會兒還在狀态。現在一天沒有看書,三天沒有敲鍵盤寫作,我就感到渾身不自在,就像久居南方的人一天沒有一碗米飯進肚子就感到不舒服一樣。于我萬事皆易滿足,唯對讀書癡狂不已。
這就叫“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吧!我始終堅信:一個人如果想過平凡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難處;想過上等的生活,就一定會遇到最強的“傷害”。這個世界總體上是公平的,你想要最好,想要“得人所不能得”,就必須“學人所不能學,勤人所不能勤,忍人所不能忍”。
我十分慶幸,因為生長在這個年代機會還很多,有才華的書生不至于像杜甫一樣感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至少不用“朝扣富兒門,暮随肥馬塵”,所以也就不必太過擔心“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了。
但人生總有一些遺憾,我也一樣。我經常感慨:“滔滔天下,不知知己有幾?”我身邊所有的親人都很疼愛我,學生時代的我,曾經也的确給了他們不少光環和驕傲。但自高考之後,我的人生似乎跌入谷底,十幾年來感覺沒有翻身過,全身充斥能量,卻無法找到一個支點,力氣無處可使。
Advertisement
漸漸地,不知不覺之中,我能感覺到:曾經對我寄予厚望的一些親戚、朋友,也不再顯得那麽熱情、那麽有耐心,甚至有些還投過來冷眼和奚落,更不必說與我談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了,似乎只會問:“生意如何?今年掙了多少錢?”
關心我飛得高不高,卻忘了關心我飛得痛不痛、傷沒傷,忘了關心我怎麽飛、想往哪兒飛。其實,一個人富不富有、成功與否,并不一定要看他身上的衣服有多麽豪貴,看他抽什麽煙,喝什麽酒,看他有多少錢。
或許,我本來天生就是一個“異類”,到而立之年依然信心十足,童心十足。也或許,超越世俗太多的人,注定終生孤獨!很多時候,“登峰造極”意味着絕路一條!
随着歲月的匆匆流逝,而我也只能在字裏行間回憶年少時候的輕狂與嚣張,回憶那一段美好而又純潔的感情,唯獨以這種方式去紀念當時與她的錯身而過。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當有一天發現自己曾經深愛的人過得很幸福,産生了嫉妒,甚至感到憤憤不平。我想,這應該稱之為小愛,只不過證明了你曾經愛過而已;
而總有一些人,希望自己愛過的人得到幸福,并且能夠永恒,為最愛的人跟着別人比跟着自己或許要強而感到慶幸。我想,這才叫大愛,才有資格稱之為真愛。
而我一定要居于後者。一定!絕不後悔!
很多人說回憶很美,因為曾經擁有,但對我而言,回憶似乎很殘忍,因為我的心經常會一陣陣疼痛,看到小說、電視、電影中真情戲的時候,總習慣流淚。回憶就像一把鋼刀,時常血淋淋地撕絞着我已千瘡百孔的心。
所以,有時候我夢想能夠忘記過去,但這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如果忘記自己的“歷史”,就不會明白自己從何處來,又要走向何處。
我記得《小窗幽記》中《集情篇》序文有言:“當為情死,不當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雖然,既雲情矣,此身已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終不透徹耳。”
不經歷一番風雨,又怎會明白什麽才叫真正的愛情呢?
雖然有時未免以冷淡成愁,但絕不會因寂寞而生悔。
“絕不後悔”這四個字,不僅僅是一句慷慨的諾言,更是激勵我人生向前邁步的誓言。
所以,今天、明天、後天、大後天、直至生命終結的那一天,我都會笑着前進,因為我叫“笑笑生”。
作者有話要說:
☆、後記
這部小說就寫到這兒吧!
先讓各位大大見識一下我的文風,後續會有更多精彩呈現,求支持,求收藏,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竭盡全力将我的熱情、激情投入到小說寫作中,終生不悔!
第一人稱的小說不易駕馭,要寫長似乎很難;即便寫短,也會有個人随筆的痕跡,讀者“代入感”不強。
說心底話,我還是比較中意寫武俠。雖然武俠小說會受到語言和年代的限制,但可以馳騁我的想象,不必在乎世人的眼光。不痛快的時候,可以持劍笑傲群雄,懲兇罰惡;高興的時候,可以左手佳人,右手美酒,坐看風雲。豈不快哉?
而忠于現實的小說,無論如何也做不到。
我喜歡寫作,喜歡描繪情感,很崇尚“讀書”兩個字的價值,尤其是在物欲橫流、誠信漸失的當今,讀書的意義更顯彌足珍貴,十分難得。讀書可以使人清心寡欲,情趣高雅,激勵人們崇尚和追求真善美。而這正是我寫作的初衷和動力所在。
最後想為這部小說寫一首歌!可惜我只會玩文字,不會譜曲。如果有一天哪一位有心、有情之人能為我譜曲,那就是我莫大的欣慰。歌名就叫《情為何物》吧!
夜深人靜
繁華落幕
總喜歡問自己
誰能為愛情下一定義
想愛就去愛
想忘就能忘
不是那麽容易
愛情到底是什麽東西
因為有你
無法驕傲
自從與你相識
生命中的一切都有意義
我信你愛我
你信我愛你
我是你生命中的奇跡
你是我生命中的傳奇
——本小說完笑笑生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