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廿二
“和之前的其他事情一樣,秘境一行并無什麽人出賣同門,也無人拖累衆人,一切大家所以為的事情,都是魔修趁虛而入的誤導讓大家在煩悶的情緒裏産生的錯誤的認知。”掌門笑吟吟地這麽下了結論,而後問說,“是這樣嗎?”
沉寂片刻之後,低低的聲音從人群裏傳來:“是。”
掌門在聽到這之後笑了一下,又安撫衆人說:“既然無人犯門規,那麽大家也就不必過于緊張了,放輕松,小事,只要應一聲是與否就好,不必緊張。”
葉思眠在這時點點頭,也随衆人應了一聲:“是。”
之後,掌門又将不知道在哪裏找出來的一堆同門紛争事件提出來,該找出挑撥離間的直接找出來,純屬兩人自己脾氣相沖了誤會的也提了兩句,囑咐衆人說:
“凡世間宗門長立,必是門人之間上下一心,交流來往進退有度。你們出事的都是太華宗最新一代弟子,年紀還輕,身上的脾氣也未洗盡凡世尖銳,所以彼此之間沖突矛盾,正負情緒時而浮現——這些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大家都會有的過程,我不怪你們。但是,我希望大家在之後靜心養氣了好好和同門相處,不要因為內因或者外因了心埋罅隙而不言,行嗎?”
這話提點的是新生代弟子,但是最後一句算作說給所有人聽,于是在場弟子和峰主長老們應聲而行禮,齊齊一聲:“常記于心。”
掌門笑了笑,就在這之後這麽安撫了衆人:“既然大家在今日做下保證了,我就相信大家之後會做到了。”說着掌門又遲疑模樣地想了一會,說,“不過……我知道大家都沒有大的過錯,也犯不上拿着門規來嚴苛要求各位,只是,既然大家的心境都稍稍容易出些問題了,那五十三代弟子就相約而行一起抄寫些門規和《清心咒》,一起自查好麽?”
“是。”
之前已經跟着掌門将一切抹去裂痕了歸納為“年紀尚輕,理所當然”,也應承了那句“好好相處”,現在掌門再說一句大家都沒錯,只是因為年紀輕了心境不穩,需要抄寫門規和經書來自查己身,大家自然就還是跟着一起往下走了。
抄經書,一點點大的事情,比起被當衆斥責過失來說已經是浮羽掠過般的輕微懲戒了。
被點名過或者間接提醒了的人,自然很輕易就接受了這項“自查”,而平白無故被加了任務的人,也因為是掌門的吩咐了而對着那一臉笑吟吟點頭。
掌門就在這之後讓人分發了一些信箋下去,又說:“各人需要抄寫的經書都記在了信箋上,只待七日內抄寫完畢了送達藏書閣檢閱。大家記得要在抄寫的時候反思己身,有過而改,無過自勉。”
葉思眠就這麽在那位弟子轉了一圈之後收到了屬于自己的信箋,上面寫着:千尋峰葉思眠。
再往旁邊看,第五溪的信箋之上也同樣有着一清二楚的署名。
于是,葉思眠就在看到裏面的門規和《清心咒》各一遍之後,将信箋收進乾坤袋,又保持之前微笑看了看其他人。
Advertisement
有人面色如常地将信箋同樣放進乾坤袋,有人一臉愕然地在同行人窺探之時迅速收起信箋,還有人一臉郁色煩悶……
掌門就在這之後繼續說:“那麽,今日第一件事就以此為終結,我希望大家能在自省己身之後,将自己的修為用到正确的地方,為匡扶正道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各宗門已經在商讨後為不久的興師問罪開始做了準備,除欽定人員外,如有意欲匡扶正道或一洗前恥者,可前往任務堂報名一同前往,具體人員和事項,我會在之後令衛瑛将信息傳達任務堂。”
“善戰者可結隊于外而行,善醫者可隐于內側,天生萬人,各有所長,有所心者皆可同行而往,相互扶持,同心同行。”
“相互扶持,同心同行。”
在掌門以門規第一條所言結尾之後,在場弟子就在這之後跟着一起應了這一句。
葉思眠跟着不遠處的師兄師姐們一起行禮之後,正起身,便見掌門虛扶一下。
現場靜默下來,而掌門則在這之後說:“如此,甚好。”
“今日召集各位前來,除澄清魔修卧底宗門挑撥離間的事情之外,我還有一件事情,是要在諸位弟子和峰主之前做個見證的。”掌門在換了話題之後,将短暫的凝重神色又換回溫和笑意,他牽了葉思眠過去,又把第五溪也拉到旁邊了。
“大家重新認識一下,千尋峰五十三代弟子,第五溪,葉思眠。”
掌門在宣布的時候隐下了記名兩個字,又在衆人的驚詫裏說:“其實,這也不完全算是第二件事。”
“兩月前門派大比,我曾遇見這位弟子走火入魔傷及同門,并在之後按照門規耗其修為,以刑律堂二百責杖以儆效尤。”掌門說到這裏歉笑一下,“當時,我不清楚他并不是真的走火入魔了。”
“當時,我以眼見而識,覺得他走火入魔,心神不寧,傷及同門,實在不堪,但是在之後徹查卧底的時候,我才清楚了一切真相。”
“他是被某位魔修以傀儡術操控,才會心神不寧了出手,卻又在出手之時勉力避開了致命處;而他被.操控的緣由,卻是在更早之前出任務回來時保護同門的受傷。我對自己的糊塗感到深深的歉疚,并且決定在當時就澄清一切。”
“可是他拒絕了。”掌門說到這裏轉頭看向葉思眠,溫聲鼓勵說,“将你之前說過的話說一遍。”
接收到掌門的信息之後,葉思眠在掌門半真半假的話裏就同樣把之前的話按照記憶修改之後就演了出來:“弟子身為太華宗弟子,自當心懷蒼生,身為大道,雖千萬人亦往矣。我聞魔道卧底并未全查,又恐及此事打草驚蛇,自請掌門将一切真相當作從未發現,讓我就這麽背負着殘害同門的罪名,為了大局讓步一點。”
“掌門說我委屈,可我卻并不覺得如此,更不覺得自己付出了什麽,做了什麽值得敬仰的事,所以,我就在當時拒絕了掌門許下的嘉獎……”
只是沒想到,當時查明真相的寧雲深就這麽對他表達了一定的贊賞。
掌門順理成章地這麽解釋了之後,就把鍋推給了并不在場的寧雲深,而後繼續補充了一點信息,将一切的“真相”澄清在衆人面前:
葉思眠為了保護同門被魔修操控,在被.操控的情況下傷及同門,掌門依照門規懲戒,卻在之後察覺真相,想要澄清并彌補。但是葉思眠為了大局拒絕了,并且一直背負這個罪名至今,且因此遭受了多番挑釁侮辱,甚至于是姜醒的約戰。
“最後,寧師弟就在壽宴中最後考察,又在月前決定将他記在了千尋峰名下。”
掌門最後如是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