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 松鶴堂裏,寧氏與蔣家妯娌幾個笑語盈盈。
蔣家過來的是護國公蔣夫人和她三個妯娌,是一大早由辛媽媽親自過去請來的,只聽說香氏出了點兒岔子,讓她們過去幫忙評評理。
襲府二夫人是護國公的胞妹,眼下襲朋的事護國公府不能相助,心裏終歸是有些不安,卻不好意思遞帖子過來解釋。今日辛媽媽過去相請,幾個人自然是爽快應允,急趕急地過來了。
過來之後,卻不見老夫人,在廳堂裏坐了片刻,等來了寧氏。
寧氏是聽說蔣家人過來感覺不大好,便讓碧玉去問問襲朗。襲朗就說煩請大夫人替老夫人待客,老夫人過一陣子才能回房。是這樣,寧氏才過來的。
寧氏與二夫人大有水火不容之勢,這些年蔣家妯娌幾個沒少湊熱鬧給她添堵,心裏自然是極其厭惡幾個人的。心裏恨不得把對方撕了,面上也要和善有禮,這是多數貴婦要墨守的一個規矩,逐漸成習。
三個女人都能唱一臺戲,何況五個。
蔣家那邊先是詢問襲朋的事打算如何解決,随後又問起襲脩的婚事,只這兩個話題,就夠幾個人說上整日。
說話間,老夫人回來了。讓蔣家人意外的是,襲朗也來了。
老夫人鐵青着臉落座。
襲朗笑微微與衆人見禮。
蔣家人見襲朗一絲病态都沒有了,心裏明白,襲府二房的好日子到頭了——其實這幾年從來也沒真正如意過。細算起來,從襲朗十四五歲的時候,二房的前程就已開始被他影響。而到如今,已不是影響,直接就能左右。懷着這樣的心思,四個人的笑容便多了一絲牽強,對襲朗的态度多了幾分鄭重。
分別落座後,老夫人長嘆一聲,說起方才自己被扣留在清風閣的事。
大夫人無動于衷。
蔣家人故作吃驚,心裏倒是不稀奇,猜測着必是事出有因。有些年頭了,祖孫倆從來是沾火就着的情形。
襲朗神色溫和地說在蔣家人過來之前,松鶴堂裏混進了閑雜人等,他為着老夫人安危考慮,這才請老夫人在那裏逗留片刻。
Advertisement
老夫人就冷笑連連,道:“我倒是不知道,你媳婦的二姐是閑雜人等。”
蔣家人這次是真的吃驚了——二夫人再怎樣,也不可能将香家襲家結親的種種龌龊告訴娘家,就問道:“香家二小姐不是染了惡疾剛到京城麽?眼下痊愈了麽?”
襲朗順勢道:“我也不知為何。正是考慮她尚未痊愈,若是過了病氣給老夫人就不好了。是以,将人帶離松鶴堂,才陪老夫人回來。”
“胡說八道!”老夫人恨死了他那一臉無辜的樣子,“她的事另有隐情,此次特地前來與我細說原委的!”
襲朗似是而非地笑了笑,不說話了。
他不說話了,蔣家人為免惹禍上身,也不敢繼續詢問。
寧氏笑着将話題岔過去,與蔣家人拉家常。
老夫人直覺得心口發賭,招手将辛媽媽喚到身邊,微聲吩咐一番。
襲朗漫不經心地看着梅瓶裏的那束香花。花香被松鶴堂裏的檀香味遮蓋住了,樣子也不好看。不似清風閣,室內流轉的是花香,每把花束都由阿芷親手侍弄。氛圍怡人,花束悅目。
想起他問過阿芷喜歡什麽花。
她說喜歡蘭花。
他就又問,要不要給你弄個小花房。
她搖頭,說只是精于插花,不善養花之道。再者飼養花草還不是更清楚地感受花開花落,花開時欣喜,花落時悵惘,這樣一算,還是別每日對着的好。
他那時就笑,說好吧,你這賬算的勉強說得通,那麽要不要養貓貓狗狗打發時間?是想讓她平日有個消遣。
她還是搖頭,說貓狗的壽命有限,再喜歡,再疼愛,有朝一日還是會先走一步,不要了。
是在那一刻,他才知道,她性情中有悲觀的一面,或者說,她看待事情先看到的是結局如何。
也不奇怪,再讨喜,看起來再單純無辜,也是幼年失去父母的人。幼年曾被死亡陰影眷顧的人,不少都是如此。而這樣對于為人處世來說,不是壞事——不會太樂觀,面對失望時便不會陷入巨大的落差,失去清醒和理智。
遐思間,雙眼紅腫的二夫人過來了,落座後便又開始垂淚。她如今心心念念的,只有襲朋的安危,哪裏還顧得上別的。
寧氏和蔣家人不斷出言寬慰。
随後,有丫鬟示意碧玉出去。碧玉出門之後,片刻返回,到了襲朗身邊,低聲通禀:“四爺,您房裏的薔薇奉四奶奶之命來傳話。”
襲朗起身到了門外。
薔薇道:“四奶奶要奴婢跟您說,她忽感不适,要您回去一趟。還說您要是不能當即回去的話,就讓奴婢說您的小書房走水了。再有就是,香家大爺要過來找老夫人理論。”
襲朗忍不住勾了唇角,阿芷行事有趣,她的陪嫁丫鬟也是妙人。他一颔首,“我去說一聲就回。”
薔薇笑嘻嘻地施禮,快步離去。
襲朗返回去,面帶歉意地說幕僚有要事相商,要回房去。
蔣家人巴不得他快走,如此也自在些,紛紛笑着說有事只管去忙。
寧氏則随着襲朗到了院中,低聲問道:“老四,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你跟我提幾句吧,我等會兒說不定能幫你們說幾句話。”
襲朗微一沉吟,把事情言簡意赅地告訴了寧氏,又道:“您要是為難的話,等會兒也找個理由道辭便是。”
寧氏卻笑,“我不在場怎麽行呢?放心,我心裏有數。再有,我命人準備着吧?等會兒場面無法收拾之前,命人用老六的事扯個謊,打過岔去——到底,香家是你媳婦的娘家,真要落個把老夫人氣病了的名聲,終究不好。”
襲朗莞爾一笑,“我來安排,您讓碧玉随時給通個信就成。”
“行啊。”寧氏笑着擺一擺手,“回房吧。我總是不讓你踏入這裏半步,你總是不聽。”
“我已無礙。多謝您記挂着。”襲朗拱手離去。
寧氏吩咐了碧玉幾句,剛返回廳堂,小丫鬟進門通禀:香若松過來了。
老夫人目光閃爍,有些心神不定。
大夫人幹脆地說道:“是老四的大舅兄過來了,快請。”心知辛媽媽要看老夫人的眼色,直接以眼神示意身旁的碧玉。
碧玉快步出門,将香若松請了進來。
香若松進門來,在碧玉的引薦下,給衆人一一見禮。
老夫人點頭,強扯出一抹笑,道:“前兩日才收到了你祖母的信,說她很是記挂你,要我對你照拂一二,還說已知會了你,要你凡事問過我再做決定。你近來可好?”
“近來其實是焦頭爛額。”香若松搖頭嘆氣,“真是一言難盡。”他知道,老夫人提起祖母,意在敲打他,要他說話有分寸。換在以前,他自然會照辦,今日麽,不可能了。
衆人都留意到了香若松臉上清晰可見的巴掌印子,俱是納罕不已。就是二夫人,也被轉移心緒,冷嘲熱諷起來:“呦,這是怎麽了?難不成是被你妹妹打的?”
香若松顯得很尴尬地笑了笑。
二夫人瞥了一眼寧氏,又對香若松道:“這樣子到了衆人面前,想來你也無意隐瞞,說說吧。若是老四媳婦不成體統,我們這些做長輩的都不會坐視不管。我也知道,你是她娘家人,女子出嫁從夫,你已管不了她,可是沒事,有我們呢,将她管教得知道規矩方圓,日後便不會再讓你們家臉上無光了。”
寧氏摸不準香芷旋的性子,只知道那孩子處事态度因人而異,可是打人,還打得這樣狠……不會吧?那瘦瘦的小身板兒,絕沒這份力氣,況且也不屑做這種事的。由此也就神色不變。
香若松深施一禮,道:“您多慮了。我三妹性情柔和,知書達理,斷然做不出這等事。我臉上挨的這一巴掌……”他站直身形,苦笑着摸了摸臉,“實不相瞞,是我二妹打的。”
言語并無絲毫僭越,二夫人卻被噎得不輕,一時間說不出話來,看向老夫人。
寧氏接話道:“這是怎麽回事?真是叫我聽得雲裏霧裏的。”
“唉——”香若松長嘆一聲,“原本家醜不可外揚,可是我二妹不成體統,竟跑來襲府胡鬧,為了避免殃及我三妹的名聲,我便實話實說了。我二妹染了惡疾,症結不是在身體,是在心裏。這一段一直瘋瘋癫癫言行無狀,不知要到何時才能痊愈。若非因此,也不會連我都是說打就打了。”
滿堂訝然。
老夫人卻是冷哼一聲。
寧氏并不給老夫人說話的機會,并且抓住了香若松話裏一個要點,“你二妹怎麽會跑來襲府的?”
“是這麽回事。”香若松娓娓道來,“我二妹瘋瘋癫癫,這段日子見好,我便放松了對她的看管,恰逢昨日有事出門,她就私自逃出了門,竟然……”他顯得很為難,還是繼續說了下去,“竟然跑到了襲府三爺将迎娶的錢氏待嫁的宅子。錢氏也是奇了,不管不顧地就将人留下,讓她在那兒留宿。我一大早才查到了我二妹的下落,慌忙派人去接她回家,錢氏卻說人已被老夫人接到襲府。我怕她鬧出笑話,又逢襲府有人過去知會,便急急忙忙趕了過來,要帶她回家好生将養。她卻是死活不肯,說什麽老夫人很耐心地教給她一番話,要她當衆說出。我自然要問一問是什麽話,她就說老夫人要她說三妹的壞話,答應給她尋一門好親事。我氣極了,斥責她胡說八道,許是言辭重了,她立時發病了,冷不防沖到我面前便是狠狠一巴掌。唉……家門不幸啊。”
老夫人、二夫人臉色青紅不定。蔣家人則是瞠目結舌,難以相信老夫人會做這等事——太莫名其妙了,太蠢了,老夫人行事從來不是這樣的。
寧氏卻是險些笑出來,面上則是驚訝地道:“錢氏可是老夫人親自給老三張羅的,怎麽會這般不成體統?再者,老夫人無緣無故地又怎麽能讓你二妹污蔑你三妹呢?但你二妹瘋瘋癫癫這話我是相信的,不然怎麽可能動辄出手打人?”一句一句都是一語雙關,說到了要點,也點出了一些是非。
香若松面色一整,“實不相瞞,我就是因為怎麽都想不通,才不顧我三妹極力勸阻,來松鶴堂找老夫人讨個說法。我三妹似是怕極了老夫人,百般規勸我大事化小,她能忍氣吞聲,我可不能,不能坐視有人往她身上潑髒水。”
簡簡單單幾句話,把香芷旋說成了無辜的小白兔。
老夫人和二夫人心說這人怎麽能好意思這樣颠倒黑白的?香芷旋是大事化小的人麽?照她那個态度,鬧得滿城風雨都未可知。
“要與我讨個說法?”老夫人輕蔑地笑着,上下打量香若松,“那就別兜兜轉轉了,直說吧。”她就不信了,香芷旋嫁給襲朗,是他香若松極力促成的,等于是他将妹妹賣到了襲府,難不成他還敢跟她叫板?
香若松心裏卻在想:你這老太婆,有太後撐腰的時候,能仗勢欺人,現在太後都不再管襲府的家事了,你還有什麽本錢?沒了依仗的權勢,又沒有缜密的心思、靈光的腦子,我想收拾你還不是輕而易舉?
他心裏這樣想着,口中說道:“您要我說,我便說了。襲六爺的事,我也聽說了,當時心想我三妹怎麽這麽命苦,嫁人沒多久,府裏就出了為人恥笑的事,可也只想到了這一點,做夢也沒料到,您會讓她卷入這檔子事。我二叔二嬸生前經商是一把好手,留下了一份偌大的家産。這次我三妹的婚事,名為沖喜,我們香家從心底裏覺着虧欠她,便将手裏現銀兌換成了銀票,讓她傍身。畢竟千裏迢迢的,手裏銀子多一些,心裏也踏實些。您怎麽能打她這筆銀子的主意呢?堂堂襲府,遇到事情怎麽能讓一個剛嫁進門來的弱女子承擔呢?!”末尾兩句,落地有聲。
寧氏反應極快,忙道:“這事情是真的?哎呀,我可是真不知情,你可別連襲府一并怪罪進去,我家老爺這兩日正與二老爺商量此事呢,斷不會讓老四媳婦摻和進來的。”
香若松自進門到現在,早已看出來,大夫人是站在襲朗和香芷旋那一邊的,自是不會在言語上開罪她,聞言笑了笑,道:“一說起這些我就意難平,措辭不準,您別在意。方才我也說了,只是來找老夫人讨個說法。”
寧氏點一點頭,随即就轉頭看向老夫人,“這些事情是真的?您怎麽能這樣做呢?老六的事自有爺們兒應對,我們婦道人家可不能摻和。唉——都怪我,為了老三的婚事忙昏了頭,竟然後知後覺,真是罪過!”
兩人一唱一和的,老夫人已被氣得手腳發涼了,凝着香若松,沉聲道:“你怎麽好意思說出那一番話的?你三妹的銀子是趁機讨要出來的,當我不知道麽?!”
香若松面露驚訝,“這倒是奇了,我們香家的事,您怎麽知道的?您可別忘了,香家在廣州,不是在京城。這是哪個人胡說八道壞我香家名聲的?!您告訴我,我絕不會與他善罷甘休!”語聲微頓,又道,“再者說了,我說的重點是您為何打我三妹手裏錢財的事,您扯別的做什麽?心虛?”
“一派胡言!”
“您否認,無妨,大不了請我三妹前來對質。”香若松扯扯嘴角,“您做這種要銀子的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我可不是空口說白話的人。”
“你這個兩面三刀的小人!”老夫人滿腔怒火直沖頭頂,“當初是你托人前來百般游說,要讓你二妹嫁進襲府,我那時找不到合适的人選,便應了下來。若不是那時情形特殊,我豈會允許你香家人踏進襲府!早就覺着不踏實,果真就一再出事,先是你二妹下賤至極與人私奔,眼下你又百般栽贓于我,我只恨當初瞎了眼!”
香若松怎麽可能承認,即刻反诘:“您一再東拉西扯,決口不提算計我三妹手裏錢財的事,也罷了,我也就當着各位說一說當初的事。當初香家襲家結親的事,我從最初就沒隐瞞我二妹是庶出的事,一再說我三妹才适合嫁過來,您是怎麽說的?說只是沖喜,只要香家二小姐,庶出無妨,只要她聽您的話就行。後來我們香家索性如實說了我二妹言行瘋癫無狀——不是怕誤了襲四爺的終生,不是着實敬仰襲四爺,誰會對外人道出這般醜事?您這才同意讓我三妹嫁過來。此刻怎麽竟變成了這般說辭?我二妹不能幫着您陷害我三妹,您也不能這般作踐她吧?說她私奔?她與誰私奔了?您只管将那家的人叫來當堂對質!老夫人,我一向尊敬您,您怎麽能倒打一耙呢?我祖母與您相識多年,您卻一再羞辱香家,就不怕她老人家傷心?”語必垂了眼睑,嘆息不已,一副黯然神傷的樣子。
蔣家人聽着兩人這般說辭,完全陷入震驚——相互指責,不論哪一個說的是真的,都已聳人聽聞之事。
二夫人見香若松一再颠倒黑白,忍不住要幫老夫人應對,剛要說話,手腕被人死死扣住,疼得厲害。她轉頭看去,看到了蔣夫人嚴厲的面容。
“閉嘴!”蔣夫人用口型說出這兩個字。旁觀者清,她确定香若松不是善茬,不是尋常女子可以對付得了的。老夫人都被氣得不輕,她的小姑子要是摻和進去,只有引火燒身一條路。
二夫人張了張嘴,知道自己若是說話,娘家幾個人怕是會直接把她拖出去,也只能作罷。
此時老夫人已道:“我有什麽怕你祖母傷心的?當初是她寫信給我提及結親之事,只恨不得将膝下孫女貼錢送給我。這等人,我為何要顧及她傷心與否?”私奔的事,她便是确信無疑,卻清楚成家斷不會承認這種醜事壞了門風,只好把話題引到別處。
這話漏洞多多,引得香若松笑了起來,“我祖母提及結親是真,貼錢卻是無影的事。而且說來說去,您竟是從一開始就鄙棄香家,既然如此,您怎麽還答應結親的?這話要是讓我三妹夫聽到,會不會猜測您是故意要耽誤他一輩子呢?”說着話,他神色已松快不少,“而且據我所知,您曾寫信向我祖母借了八萬兩銀子啊。眼下借的銀子決口不提歸還的事,反倒向我三妹索要銀子,您到底是什麽意思?把我們香家當成搖錢樹了?”随後,他環顧衆人,又輕描淡寫加了一句,“錢家與香家結親,老夫人也借了一筆數額不小的銀子。具體多少我就不說了,只知道加起來有十幾萬兩。十幾萬兩啊,手裏明明有這樣一大筆銀子,襲六爺出了事,老夫人竟也不肯拿出,還要跟我三妹要銀子,哈哈哈……”
在他肆無忌憚的笑聲中,衆人皆變色,除了二夫人,看向老夫人的視線皆充斥着不滿、鄙視。
“來人,來人!”老夫人站起身來,又跌坐回羅漢床上,“把這個滿口胡言的給我拖出去!”
“我胡說?”香若松斂了笑意,視線陰寒地鎖住老夫人,“您跟我祖母借銀子的信,就在我手裏,随時可以拿出來作為憑證!您可真是叫我嘆為觀止,看着香家跟錢家門第不高就百般欺辱,打的什麽算盤?想讓我三妹和錢氏對您俯首帖耳唯命是從麽?我三妹雖然柔弱卻有傲骨,是絕不肯的,可那錢氏分明已經任由您擺布,不然也不會将我瘋癫的二妹留在家中今日一早送過來!我三妹日後竟要和那樣一個妯娌同在一屋檐下,着實命苦!可我到底只是姻親,也只能說一說這滿腔的不滿!但是,日後若是錢氏幫着您再欺負我三妹,我可容不得!”
老夫人只覺得氣血倒流,心口發賭發疼。她當初是趁機收了香家、錢家的好處,知道兩家人都是富得流油,次子前程又需好生打點,便在信中委婉提及,哭窮之後說要是能有人摘借給一筆銀兩就好了,這兩家聞音知雅,急急忙忙回信,一個說送八萬兩,一個說送六萬兩。可此刻……竟被香若松說成了這幅情形,而且她還無可辯駁。
活了這些年,何曾受過這種窩囊氣!
老夫人手勢有些艱難遲緩地按住了心口。
寧氏一直觀察着老夫人,見情形不對,對站在門邊的碧玉使個眼色,又快步走到香若松身邊,笑道:“行了,我也看得出,你是真委屈,回頭我與大老爺說說這些事,到時候讓他下帖子請你過來再做商量,眼下你先回去吧,好生找個大夫,幫你二妹調理才是正理。”說完這些又微聲加了兩句,“适可而止。再鬧就出人命了。”
香若松反應奇快,順勢點頭,又拍了拍頭,“可不是,我也真是氣糊塗了,竟忘了趕回家中照看二妹,她病情加重了,我是得回去了,改日再來登門拜望大老爺。告辭,告辭。”利落地繞場行禮道辭,随後快步出門。
香若松走後,室內陷入尴尬的靜默,人們都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片刻後,一名外院的小厮不管不顧沖進門來,語聲急切地道:“老夫人,不好了不好了!六爺出事了!方才有人又送來了六爺的一封親筆信,說債主探聽到襲府無意出這筆銀子,打算……打算……”打算怎樣,就是期期艾艾不說。
這更讓人心焦如焚。
二夫人起身道:“怎麽會是無意出這筆銀子?誰胡說的?到底打算怎樣啊,你倒是說啊!”
這時候,辛媽媽發出一聲驚呼。
衆人循聲望去,見老夫人身形癱軟在羅漢床上,正緩緩向地上滑去。
“老夫人!”寧氏急急忙忙走過去,邊走邊道,“老夫人最是記挂老六,這一聽這話,可不就受不住了……”又猛地回頭瞪着小厮,“你就不能緩一些說麽?!給我滾!去找個會說話的過來通禀!”
小厮撒腳就跑。
“暧!你給我站住……”二夫人哭着追了出去。
寧氏和蔣家人則快速圍攏到了老夫人近前。
場面亂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