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
倪柔和桑克啓認識的過程實在乏善可陳。
在高中同班,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彼此的存在。
一開始真的僅限于「知道」而已。
本來嘛,班裏的人數不算少,要每個人都交好難度很大;其中有一些又是一起從中學升上來的,早就抱成一團,各自有自己的小圈子,都不太和「圈外人」交際的。更何況她和他的座位相距甚遠,平常根本沒什麽交集,如果沒有人主動做點什麽的話,可能一學期下來,兩個人能交流的次數估計一只手就能數得過來。
不過,這樣的可能,待到她與後來親密的好友苗憶琦熟識起來便破滅了。
最初他突然主動搭讪她的時候,其實她是拒絕的。
因為她覺得兩個人充其量不過就是同班同學——不熟,除了名字性別長相,其它一概不知的那一種——既沒有距離近到擡頭不見低頭見的程度,也沒有什麽事關重大的利害沖突,如果沒有什麽特別的契機,應該是維持着「點頭之交」的關系平順度過高中三年,然後各奔東西,相忘于江湖的。
因為對方示好的态度太明顯,但她又着實想不出自己這裏有什麽值得別人腆着臉「倒貼」過來的;而她也不可能那什麽地一下子,就被上了特技變成瑪麗蘇小說的女主角,随便一個回眸就能吸引千千萬萬青年才俊來跪舔。
思來想去,果然還是那句俗話說得最有道理,正所謂:無事獻殷勤,嗯哼嗯哼。
考慮到這一層,再加上倪柔本身不是一個愛交朋友的人,她過去的同學就普遍都認為她有點「高冷」,現在要她繼續不冷不熱的态度、保持陌生疏遠的距離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不過,沒過多久,桑克啓因為一次學校演出的合作,和苗憶琦要好了起來。于是她和他也才由此漸漸變得熟悉。
認識的時間長了,倪柔仍一度感覺自己完全看不透這位桑同學。
他與憶琦交好,可同時他更和憶琦最最最敵視的那個人像孿生兄弟似地形影不離。通常若是跟一方關系密切的話,不是都會有意識地避免和好友明确表示讨厭的人親近嗎?!
——即使她其實早看出來,憶琦的「厭惡」之中有許多深意。
當然,後來又發生了很多事,他們二人聯手協作,解開了憶琦和那個人之間烏龍的誤會。那時她總算是看明白了,打從一開始,他就是為了他的鐵哥們,抱着「曲線救國」的念頭在做事。所以發現她這條路到不了羅馬之後,就抓緊時機轉「曲球」為「直球」,一舉「斬下」目标。
在一次次「狼狽為奸」的經歷裏,倪柔和桑克啓之間形成了一種共患難的革命戰友情,這大概是她始料未及的。
那時她以為,這應該是他們關系的至高點了。
等到高中畢業,各自考了別的大學的時候,便會慢慢疏離。就像天上随風搖曳的雲彩一樣,從不同的方向飄來,逐漸彙聚到一處,直至重合,然後又緩緩地分離,各奔東西。
那時她真的是如此以為。
哪怕後來得知他們進了同一所大學,她都沒有改變過這樣的認知。畢竟大家學的專業不同,基本上毫無關聯,就算有時會被憶琦邀出去一起吃個飯,結伴當電燈泡,那也只是偶爾而已,改變不了必定的「漸行漸遠」。
直到某一天他突然對她說——
「不如,我們交往吧。」
那一刻起,她認知裏的「理所當然」,被盡數颠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