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周山倒天幕破,女娲補天立四極
女娲,何必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三清看了女娲手中那張歷史之頁,嘆了口氣,既然已經塵埃落定,便回去自己的道場了。準提和接引默誦了一句佛號,也抽身離去。
整個洪荒只剩下女娲立在蒼穹之上,她看見墜落地面昏迷不醒的黎初霁,玉手輕點,一縷精純的造化之氣沒入黎初霁的身體之中,為他修複創傷。
黎初霁醒轉,望見獨立天上的女娲,上前觐見,問道:“娘娘,請問巫妖大戰結局如何?”
“兩敗俱傷……”女娲傳了一道神念給他,讓黎初霁詳細地了解妖族傷亡。
在此一役中——
羲和主持混元河洛大陣,最終燃燒神魂投入沙盤,抵禦巫族進攻,拖延到了帝俊率大軍趕來。
鬼車、商羊被擊殺。
欽原、呲鐵、計蒙在祖巫自爆的風暴中隕落。
帝俊殺蓐收、祝融,最後與帝江同歸于盡。
太一于混沌風暴中失蹤。
黎初霁面如死灰,心神受創之下再次嘔血。
女娲面孔無悲無喜,道:“歷史未必不能改變,過去的結局也不一定成為定局。我已經截斷了巫妖大戰的那片歷史,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回溯過去,改變一切。懂嗎?”
黎初霁點頭,女娲繼續道:“只有聖人才能左右歷史,若吾施展逆天手段,或許将受到莫大阻攔,能不能改變歷史,是實力的交鋒,也是利益交換和博弈的結果。”
黎初霁心領神會,若是女娲真的出手改變歷史,必會有聖人現身阻攔,或許連天道的代言人鴻鈞也會出現。如今的無可奈何,終究還是他實力不夠而已。
但是在洪荒裏,沒有鴻蒙紫氣就無法成聖。為了更進一步,他必須尋找一個機會,離開洪荒世界。
黎初霁忽然想到一件事:“那太一呢?”
“如果他死了,或許能夠複活,若是他還活着,這茫茫混沌,我也說不準……”女娲思索片刻,應答的語氣充滿了不确定。
黎初霁還想問更多的事情,突然一聲響徹天地的斷折聲。
黎初霁和女娲順勢望去,只見那頂天立地、巍峨雄偉的不周山轟然倒塌。
蒼天泣雨,磅礴不絕。
大地崩毀,分崩離析。
雷聲陣陣,狂風呼嘯。
在不周山斷折之處,有一道蓋世身影朦胧浮現,朝天怒吼,奮力一擊。
巫妖大戰導致了不周山倒塌,就像龍漢初劫造就了仙魔混戰一樣。量劫的影響如今才真正體現出來。
開天辟地以後,盤古力竭隕落,造化萬物,其中脊梁骨化成了這頂天立地的不周山,這是洪荒生靈盡皆知曉的事情,然而不為人所知的是——盤古被算計而證道失敗,留下了一道不甘的執念,就隐藏在不周山之中。
先前共工撞山存在天道引導的手筆,目的就是試探虛實,然而盤古遺志終究只是一道殘念,只剩下了本能,輕易被引出,方有了今日不周山的倒塌。
盤古遺志仿佛知道了自己的結局,怒而對天一擊。盤古遺志消散,與此同時,那一擊的威力也浮現了——
日星隐耀,大地陷入無邊的黑暗。那如墨一般的蒼穹傳來一聲清脆的碎裂聲。那破口之處,創世法則與混沌之力碰撞,時而天河傾瀉,時而天火降落,時而暴雪漫天……
四極盡廢,九州崩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
世間哀鴻,非死即傷。
無數的生靈絕望而無力自救,茍延殘喘,不知死亡何時将至。
天道聖人再次現身,定地水火風,施法阻止那不斷擴張着的世界裂縫。而其中卻沒有女娲的身影,因為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補天!
女娲行的是造化之道,這救世的責任,當仁不讓地落于她的身上。
聖人身為與天道最接近的存在,自然知曉自己的任務。
女娲朝黎初霁說道:“情況緊急,後事以後再敘,如今你且拿着山河社稷圖,救生靈于水火之中。”妖族如今元氣大損,女娲明顯是有意拉黎初霁一把,為自己增添一份助力。
“諾!”黎初霁領命,奔走于世界各處,山河社稷圖鋪開,将生靈盡皆收納,生靈倒頭就拜,歌功頌德,天又降功德嘉獎,然而黎初霁望着滿身功德,并不顯得怎麽開心,莫名覺得搞笑。
黎初霁在空中飛行,一路救命,他看着洪水肆虐,海水倒灌,于心不忍,分下二十四顆定海珠,定住了湯湯泛濫的大水。
泰山之巅,女娲袖手一招,無垠大地之中五方之極各出一色神石,分別為青、黃、赤、白、黑。
女娲以天地為爐,納生氣為火,煉五色神石,只見有五氣朝元,灌注其中,小石子熔煉而成一道五彩洪流,直沖雲霄,氤氲光華覆蓋了那天上的大窟窿。其餘五聖端坐五方,施法輔助。
天之缺已補,五色洪流餘下些許,凝結成一塊五色神石,落于大地而不見。
天已補全,然而事情并沒有就此完結。
當初盤古開天辟地,分清濁二氣,其中清氣升而為天,濁氣沉而為地。如今不周山毀去,清不複清,濁不複濁,那分開的天地又開始有合攏的趨勢,
如今聖人勉力支撐,也只是權宜之計,要想使天地不再合攏,必須找到替代不周山的天柱。
黎初霁完成使命而歸,望着愁眉不展的女娲,道:“我知東海之濱有一巨鳌,因過于碩大而不能動彈,或許能助娘娘成此大業。”
“大善。”女娲娘娘面露喜色,立刻讓黎初霁帶路去尋找那只被困于大海的巨鳌。
東海血波萬頃,巨浪滾滾,無數魚蝦屍體漂浮于海面之上,浩劫一起,生靈塗炭。
女娲面露憐憫,黎初霁道:“那只巨鼈就在此處。”
女娲揮袖分水,顯露出了那只巨鼈的只鱗半殼,她面露驚詫,這巨鼈的身子之大遠超其想象。
黎初霁向下方喊道:“巨鳌兄,自上次一別,匆匆已經數萬載過去,今有一機緣,能使你脫離這笨重軀殼的累贅,不知鳌兄如何決斷。”
女娲道:“你且放心,今我要你身軀一用,救世之功當有你一份,洪荒不滅,你萬壽無疆。”
巨鳌低沉的聲音于海底響起:“故我所幸爾!”随後巨鼈自行寂滅,留下空殼一副,功德圓滿成就果位。女娲斬斷四只鳌足,剩餘身軀消融為海量靈氣,反哺天地。
巨鳌身體消失,東海海面生生下降了百米之多!女娲施法,洪荒的法則将巨鳌四肢包圍,最後變化為四道光柱,沖天而上,降于四極。
天極已立,玄黃再正,天地合攏的趨勢終于停止。
就在這一刻,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天地複蘇,降下甘霖,洪荒再次煥發生機。
黎初霁将山河社稷圖裏面的生靈放出來,沐浴在這片甘霖之中,他們身上的傷痕全部迅速恢複,大地上有點點綠芒破土而出,生根發芽,又有枯木逢春,百花鬥豔。
黎初霁望去,不由得發出一聲嗟嘆,洪荒萬族林立,如今十不存一,凋零至此。大地破碎,分為四片大陸,後世分別稱之為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
太古、上古之時,生靈過于強大,有違自然,天道欲先破後立,重建秩序。先發龍漢初劫,立聖人監管衆生;後發巫妖大戰,滅世而後生息。
至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娲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鳌足以立四極。
此後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
中古時代由此拉開帷幕。
作者有話要說: 我好好反省了一下自己,筆墨有點太寡淡了,其實我是覺得寫太多這種別人都知道的歷史傳說太水了。
求評論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