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都是蝸居惹的禍(1)
小猴子的家,就是那排臨時安置房,以前是老幹部退休活動室,後來劃為拆遷房,分給拆遷戶臨時居住。這裏原本沒有廚房,後來成了臨時住房後,單位就在後面院子裏搭了一排簡易棚子給大夥做廚房。
棚子裏,只安置了幾處水管,幾處水龍頭,幾個洗菜池子——竈臺就是一長溜架起的水泥板子充當,每家自個接上一個小爐盤放在上面,就當着做飯的竈臺了。由于場子狹窄,做飯的戶數又多,難免常有磕磕碰碰生氣鬥嘴的事情發生。
這天,小猴子媽媽看着天氣好,有太陽,就沒去鋪子上幫忙。她趁着這個好太陽,一大早就将床單被套啊等等統統換下來洗。
t都的天氣就是這樣,自入秋以來,陰沉的時間很多,很少有秋高氣爽的樣子。特別是冬天,人們都是跟着太陽趕趟兒——太陽出來就像過節一樣,大家都趕緊搜出衣服來洗啊,棉被來曬啊……閑着的人都跟着太陽出來了,太陽走到哪,人就跟到哪。
小猴子媽媽洗完了東西就是中午11點了,又要忙着做午飯了。公司的中午時間緊迫,要是等到12點下班再做飯的話,這兒會很擁擠的。到那時候是,洗菜的,切菜的,炒菜的,穿梭來穿梭去,你碰着我一下,我撒你一點水,都是必須的。所以誰家有空,都會盡量錯開下班時間做飯,已減少彼此的摩擦。
她一看時間,正好,可以提前做飯了。于是從屋裏拿出幾根莴筍來削皮。
這時隔壁太婆也出來做飯了,她一看地上有水,就開始大聲嘀咕:“下雨啦,這棚子又漏水啦!”然後将洗菜的鋼盆重重地擱在水池子裏,盆子碰着水池底發出“嘭”地一聲。
小猴子的媽媽看了她一眼,沒答話。
她最讨厭這個太婆了,年紀也不大,可能也就50來歲吧,仗着自己是公司的退休職工(可能是內退),常常從言語裏帶出瞧不起外來人和農村人的意思。她自己本來分得有房子,又偏要出來幫着兒子和年輕人搶房子。這不,搶着了嗎!還裝模作樣地同這幫年輕人一起擠在這拆遷棚子裏。
平日裏她總是對小猴子媽媽說:“你們這些農村頭來的人就是不講究!你還是給你兒子吃好一點嘛,長成那個樣。”又問:“你給你兒子小時候吃的啥子奶粉哦?”
小猴子媽媽就故意回答:“奶粉?我們農村頭的人沒聽說過吃奶粉,一般就喂點豆奶粉就是了。”
這阿姨一聽就癟嘴:“我外孫女吃的是進口奶粉,那些國産奶粉都是農村頭的娃娃吃的——”
這個啰裏啰嗦的太婆真是太煩了,天天都在挑刺,一會兒是地上丢了菜葉了,一會兒是臺子上的水到處漫了,一會兒是哪家哪家的炒菜油煙太大了……總之,就沒有她看得過眼的。小猴子媽媽都盡量忍着她,就當她更年期還沒完。
小猴子媽媽繼續剝着自己的莴筍皮——為了趕走心裏的厭煩,她嘴裏哼起了歌。
太婆白了她一眼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自私,光顧着自己痛快,地上搞這麽多水,不怕老年人滑到啊?”
“阿姨,沒搞多少水啊。洗衣服弄點水出來是難免的,我已經很注意了。”小猴子媽媽忍不住為自己辯解了一句。
Advertisement
“你們農村頭的人就是這樣,在河溝溝頭洗東西習慣了。我都說過好多次了,這不是農村頭的溝邊河邊!”
不想理她!這邊耳朵進,那邊耳朵出吧!小猴子媽媽盡量忍着不接話,免得她沒完沒了地唠叨下去。
炒菜的時候,隔壁阿姨又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