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傷逝
娶了兒媳婦,劉芳就松快多了。
周彤這姑娘,人蠻勤快的,性子柔順,就是不認字。起先劉芳也納悶,明明是讀書人家的女兒,怎麽就只認識幾十個字呢?
後來才知道,周童生的兩個女兒都不識字,女子無才便是德嘛!劉芳不屑,迂腐的讀書人,腦子都讀壞了。
當然好處都是有的,這主要是對她。
周彤年紀雖小,但是還是受到了三從四德的荼毒,自嫁過來,就聽話極了,聽她的話,也聽兒子的話。
沒想到二狗子居然喜歡這調調,不是說兒子都喜歡有點像自己娘一樣的女人嗎?怎麽到她這就不一樣了?
有了兒媳婦幫忙,劉芳這個懶人終于可以不再勤快了,一日三餐的飯食,兒媳婦包了,菜地的活,兒媳婦包了,喂雞的活,兒媳婦也順帶做了,牛,嗯,這個自家兒子包了。
提起這牛,劉芳有點傷感,這麽多年過去了,兒子長大了,牛自然也老了,現在也幹不動活,劉芳就把它榮養起來了,即便是有靈液水,仍然阻止不了它老去的節奏,估計也就半年的事了。
她娘勸她将牛殺了,劉芳說什麽都不願意,雖然遲早是要吃了它的肉,但是劉芳還是想等它自個兒死了之後,至少心裏要好受點。
三個月之後,劉芳的牛死了,她有點矯情的難過,但流水村的村民可高興的不得了,他們早就盼着這麽一天,那可是一大堆牛肉啊,牛肉好吃,之前劉家殺牛,有些心疼錢沒買的人都後悔極了,現在有這個機會,說什麽都要嘗一嘗。
牛肉七十文一斤,比較貴,雖然有些人家吃不起肉,但是花五十文買上一斤牛雜,也能過過瘾。
雖然是老牛,但是牛在這邊算是個稀罕物,買的人不少。
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或多或少買了一點,但是購買力有限,劉芳留了五十斤牛肉二十斤牛雜,其餘的都賣給了幫忙殺牛的馬屠戶,價錢要低一點,但是當初買牛的本錢都收回來了。
“學文,你和彤子去一趟你岳父家,把這十斤牛肉十斤牛雜送過去。”自家殺牛,這親家怎樣都要表示一下。
“哎,那娘我現在就去。”陶學文自然是願意跑這一趟的,周童生不僅是他岳父,也是他老師。
劉芳的話,在竈房裏忙碌的周彤也是聽見的,本以為就丈夫一人去,沒想到婆婆會讓她也跟着去,不由得有些高興。
Advertisement
當初知道自己要嫁到鄉下農戶家,大姐還嘲諷她以後跟個農婦一樣,會下地幹活呢,可真嫁來了,才知道日子有多好,她享福着呢。
婆家吃的比娘家還好,每天都有肉,她在娘家,也不敢說每天都吃肉,家裏的好吃的一般都是爹爹兄弟吃完,她們才能吃。
雖說在婆家每天都要幹活,可這都是家務活,又沒下地,跟做閨女時幹的差不多,她在娘家也是要幹活的。婆婆人也和善,還不愛管事,現在又在教自己繡花,算是親娘了。
想歸想,手上動作不慢,很快周彤就收拾好了,家裏沒牛了,也不打算走路,就去大舅家借了牛車,趕車去了鎮上。
劉芳現在心裏空落落的,就是兩個兒子插科打诨,也沒能讓她高興起來,跟陶大貴說了一聲,就往大哥家去了。
爹娘也老了,都是八十多歲的人了,這才村裏算是很長壽的了,可劉芳不滿意,現代保養好的人,那可是能活到九十多的。
不滿意也沒辦法,她知道爹娘沒幾年了,再濃的靈液水也不是仙丹,它阻止不了人的衰老,可是為什麽,沒病沒災的,為什麽活不到九十呢?
比起她的不願意接受,上了年紀的大哥劉存孝,倒是想得明白,早早就找好了墳地,做好了棺材。以後也回不去景縣了,算是在流水村紮根了吧。
劉芳在劉存孝的提議下,給二老做了兩套衣服,用上好的絹布做的,針腳綿密,一看就是下了心思的。
“娘,爹,這會兒太陽正好,我們到院子裏曬曬吧!”可不是嘛,快要初冬了,太陽一點都不灼人,暖洋洋的。
“今天就不曬了,永健,你去把你幾個叔叔找來。”李春華就是老了,也是一個精幹的老太太。
劉永健得了聲就出去了,劉芳有點不安地道:“娘,叫三哥他們幹嘛!都要吃午飯了。”
劉家的習慣是一日三餐,在哪裏都是一樣。
李春華還沒說話,劉光遠先開口了,“閨女,爹和你娘還有點家當,趁現在我們還沒糊塗,先分了,也給你留了一份。”
話剛說完,劉芳眼淚下來了,自身了雙胞胎後,她就沒哭過了,只看着二老,不說話,真傷心了。
“多大了,還哭鼻子呢,當心林子的娃笑你呢。”劉天林的兒子都四歲了,她都已經當姑祖母了,她娘和爹已經五世同堂了。
劉芳沒被安慰到,眼淚止不住,她嫂子他們也不敢上來勸,那是一個敏感的話題。
李春華看得開,閨女真是沒白疼,“人都是要死的,我和你爹能活到這歲數,已經是積了大德了。別哭了,乖啊!”
還當她是孩子呢,“娘,爹,我想你們活到一百歲。”爹娘活着,她心裏才踏實,才有安全感。
“活到一百歲,那我和你娘不得還要照顧你,你還是讓我和你娘松快點吧。”
劉光遠臨老了,也會開點玩笑了。閨女啥樣子,幾十年下來,多少也清楚點了。要是真能活到一百歲,他也願意照顧閨女,老了,什麽都放得下,就是放不下他這閨女。
劉芳不依,還要跟着鬧,算是彩衣娛親了吧,爹娘兒女衆多,可最疼的也只有她一個,就是她的三個兒子,也是在衆多孫子中偏疼的。
鬧了一會兒,劉存志他們來了,那就要分家當了。
老兩口私房不少,分成五份,有一份給她的,劉芳死活不要,她如今不缺錢,也不想要這樣子的“遺産”。
她執意不要,李春華也沒給了,劉存志他們松了口氣,都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就是再疼妹妹,也不想妹妹分爹娘的私房,不要真是最好不過了。
四個哥哥的心思,劉芳也是看在眼裏,變了,都變了,記憶中的人都變了,而她,卻沒有變,還是一樣好吃懶做,一樣撒嬌賣乖,一樣自私算計。有點難過,但多少還能忍住。
能理解的,都是六十好幾的老頭了,不得多為子孫打算嗎?家裏兒孫可不少。
可以理解,但不能原諒。
“娘,你看銀子。”陶學文和兩個弟弟把每人剛得的五十兩銀子給劉芳。
“你們哪來這麽多銀子?”
劉芳詫異,拿過銀子一看,不多不少,一百五十兩,六個銀元寶。
“娘,是姥姥給的。”
陶學文雖然成親了,但是這麽一大筆銀子,還是要交給娘,同李春華一樣,劉芳在陶家也是積威甚深。
劉芳愣住了,她以為此事已經告一段落了,沒想到爹娘居然還單獨留了一部分,一百五十兩,她那幾個哥哥一家連一百兩都沒分到。
眼眶立刻就濕潤了,愛,爹娘的愛……
“既然給了你們,那你們就拿着吧。學章學棋,你們還小,你們的五十兩我先幫你收着,等你們成親了再給你們。學文,你的,就自個兒保管吧,別亂花。要記住姥姥姥爺的心思,沒事兒多陪陪他們。行了,你們出去吧。”
平白無故得了五十兩銀子,陶學文和周彤兩個都很高興,成家了的小夫妻多少知道了錢的好用處。
陶學章和陶學棋兩人倒沒多大感覺,高興了一陣就過了,錢捏在娘手上呢,娘又不貪,以後會給他們的。
時間不因任何人的祈求而停留,就在周彤誕下兒子的兩個月後,李春華和劉光遠兩老溘然辭世,無疾而終,一前一後,沒隔上一天,都離開了。
劉芳大恸,悲傷的無以複加,一天的時間裏,她沒有爹了,也沒有娘了。自那之後,劉芳的精神就不好了,一直恹恹地,提不起來勁。
但她畢竟算是一個堅韌的人,等到倆雙胞胎娶媳婦,多少緩過來些,逝去的終将逝去,活着的仍然活着。
一直等到她都老了,這塊大陸終于有一統的趨勢了。
這些年幾個哥哥嫂子先後沒了,就是侄子也有好些不再了,到前年,陶大貴也沒了。
哎,這人啊,痛着痛着就不痛了。
今兒是她八十大壽,劉芳穿着大孫媳婦兒給做的一套壽衣,高高興興地過生日。
陶大貴這一支終于在她手上繁榮起來了,數一數,也有五六十人了吧。陶家小院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簡單的三合院了,而是一個三進的帶兩個跨院的四合院,算做老宅了。
孫子重孫子都還算有出息,這大吳朝剛統一,劉芳就讓子孫去考了功名,戰亂多年,讀書人死了不少,功名還算好考。
二十年下來,陶家也算得上是江安鎮有名的耕讀之家了,至于其他,劉芳就沒再想了,小富即安……
壽辰一過,劉芳身子就不行了,她的私房早就安排下去了,當年存的靈液,這些年下來,還有兩瓶沒有稀釋的,自然給了學文這一支,長子嫡孫,又是最有出息的一支,用處最大。
當然,劉芳是有遺恨的,到死都不能釋懷,嘴裏一直念叨,為什麽沒有空間,為什麽沒有空間?
要是有空間多好,就能把靈液裝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這裏就完結了。有幾章番外,但是不是日更。謝謝一路看到這裏的小天使。
謝謝小天使的評論、營養液、地雷,大都是這些鼓勵着我更新的,謝謝大家。
文文有很多地方都有欠缺,應該說暴露出來不少問題,但是這篇文修改幅度不大,問題的作用應該是我會在下一篇文裏盡量避免,盡量呈現更好的文文給大家。
下一篇文應該是春節期間,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會更《末世預演》那篇文,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在年代文裏當寡婦》,當然也會參考大家的意見。有想法的都可以說哈!
最後,謝謝大家一直陪着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