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趕集(二)
李媽媽賣的蔬菜不僅新鮮價格還特別公道,一上午就把一背簍的無花果和蔬菜都賣完了。李媽媽數了錢今天這一趟也賣了好幾十塊,把錢仔細地疊好放在一個小塑料口袋裏面,李媽媽笑眯眯地問坐在石階上發呆的李蘇,“蘇蘇,走,媽媽帶你去逛逛。”
大概是今天收獲不菲,李媽媽語氣中倒是有一股說不出口的豪氣,李蘇把視線從自己的腳上挪開,原本面無表情的她擡起頭的時候臉上已經帶上了可愛的笑容,“嗯!”
R縣只是一個小縣城,這個時候也還沒有李蘇記憶中的各種專賣店,而李媽媽所謂的逛逛也不過是去逛逛北華宮。
北華宮其實是一條街,這一整條街上賣的都是衣服、鞋子還有一些小飾品之類的,商品種類繁多,價格低廉,只要你眼光好會降價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可以說北華宮就是李媽媽這樣的農村婦女的百貨商場了。
李蘇北媽媽牽着手,沿着街道一路走,李媽媽看到中意的會停下腳步帶着李蘇進店裏看看。從頭到尾李蘇都表現得很乖巧,已經記不起上一次這樣輕松的閑逛是什麽時候的李蘇是真的很享受這樣的時光。她偷偷瞧瞧李媽媽,後者手上拿着一件童裝正在和商家讨價還價。
像李蘇這樣年紀的小孩,買衣服的時候并不需要特意試衣服,她本來就長得嬌小,更何況李媽媽給她買衣服的時候都會買大一個號的衣服,這樣就算李蘇長得快也能穿好幾年。
上一輩子很多難熬的日子裏,李蘇都會回憶起今天的場景,靠着這一點點幸福過了許多年。只是再美好的記憶也經不起一遍又一遍的回憶,記憶褪色之後就只剩下空白了,那之後的又許多年,李蘇對母親的記憶只停留在她離開家的那一天。
李蘇垂下眼,走過去拉拉正在全身心地投入砍價大戰的母親,後者滿臉疑惑地看她。李蘇抿着嘴露出一個羞澀的微笑,“媽媽,我不想要新衣裳,我可以要別的東西嗎?”
李媽媽愣了愣,她本來是想着快過年了想給李蘇買套新衣服過年,卻沒想過她不想要。想到李蘇的年齡,李媽媽頗有些嚴肅地說,“不想要衣裳,那你想要什麽?”在她看來,李蘇無非是想要吃的玩的之類的東西,也想好了要怎麽教育女兒,只是李蘇的回答卻大大地出乎她的意料。
“我想要字帖。”李蘇諾諾地道,說完瞧瞧媽媽的臉色,像是怕她生氣一樣又猶猶豫豫地補充了一句,“我只要一本,真的……一本就好……”
不僅連李媽媽沒料到李蘇會提這樣的要求,就連正在和李媽媽講價的店主都有些意外。
像李蘇這樣年紀的小姑娘誰不喜歡新衣裳啊,精明的女店主以為李蘇是不喜歡她媽媽挑的樣式才故意這樣講,于是笑眯眯地在衣架子上找出最近賣得很不錯的一件衣服遞到李蘇面前,“小朋友,不喜歡那一件沒關系,我這兒還有很多款式,你看看這件,喜歡嗎?”
李蘇沒有看店主,只是望着李媽媽,小小聲地重複,“我只要一本就好了,真的……”
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人的成長環境,人家說什麽樣的米養什麽樣的人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父親去世、母親再嫁之後,跟着不喜歡自己的奶奶和嫌棄自己的叔叔嬸嬸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被良善老實的父母養大的李蘇也漸漸明白,如果自己想活得好一些很多事情即使明明知道不對她也必須去做。
以至于現在,撒謊、演戲、裝可憐于李蘇而言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她也想做一個誠實又善良的好女孩,可她已經沒有這個資格了。
李蘇的表現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告訴李媽媽,她不是因為不喜歡這件衣服才故意這樣講,而是真的真的想要書。李媽媽家境貧寒而父母重男輕女得厲害,她只讀到小學三年級就回家務農了,李蘇的話無疑讓她看到了希望。
Advertisement
文化不高的農村婦女把讀書看做唯一的出路,女兒年紀小便有這樣的想法,以後或許……
這樣想着李媽媽臉上漸漸帶了笑容,她把手中的衣服遞回給店主,不好意思地道歉,“不好意思啊,我們不要這件衣服了。”店主難得見到這樣的小女孩,不介意地笑笑,“沒關系,大姐,你女兒可真懂事。”
大人只會因為兩件事誇獎小孩子懂事,一是做家務,二是讀書,李蘇很顯然是占了後者。
作為被誇贊的對象,李蘇适時地紅着臉低下頭,任由媽媽牽着她的手走出去。既然李蘇說了不要衣服,李媽媽也不再帶着她在北華宮逛了,兩個人走出這條街往城北走。
李媽媽文化不高,可也知道縣城裏最大的書店就是城北的新華書店,不過她從沒進去過,自然也不知道裝修高檔的新華書店裏的書都是不能講價的。
不過她不知道這點也沒關系,總還是會有人知道的,兩個人還沒走到新華書店門口李蘇拉拉母親的手,“媽,我們不去新華書店,聽吳小雨說裏面的書很貴,而且還不能講價。”村長一家的經濟狀況是很不錯的,村長的兒子吳小雨的爸爸還在城裏上班,吳小雨能夠知道這些很正常,所以李蘇也說得特別順口。
李媽媽想想也是,帶着李蘇又到處逛了逛,找到兩家看起來就特別平易近人的書店,李媽媽文化低也不太識字,就讓李蘇告訴店主她要什麽書。不過這會生意忙,店主也沒多大空搭理她,李蘇就自己在店裏逛。
找到放字帖的地方,李蘇蹲下去拿出來一本一本仔仔細細地看,标價七塊多的字帖,即使是這樣的店李蘇估計價格也不會低于五塊,所以她只打算買一本。對她來說,一本就已經很奢侈了。
沒能多讀書的李蘇對書有種莫名的崇敬之意,挑好之後,李蘇小心翼翼地拿着字帖到門口給李媽媽看,得到她的同意之後才跑去找店主。在這種可以講價的小店裏,李媽媽就像得了水的魚,最後成交的價格竟然比李蘇預料的五塊還少了五毛錢。
雖然只是五毛,不過對李家人而言,錢再少也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