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願獻西域之策
楊廣正在殿中看歌舞。一個異族的俏麗女子,正在婀娜獨舞,美奂美輪的服裝,小巧玲珑的錦靴,手中一只漂亮的小鼓,邊舞邊敲;節奏時而剛健明快,時而婉轉流長,舞女踏着鼓點,曼舒腰肢,舞袖低垂又翹起,佩帶的金鈴發出一陣陣清脆的響聲。舞到最後,舞女一個深深的下腰動作,輕盈柔軟得讓人嘆為觀止。
楊廣揮手,等舞女侍衛都離開了大殿,才問道:“這麽快就有結果了?”
楊雄把整個事情一說,楊廣站起來,盯着楊崇的眼睛說:“你精通希臘文,又是第一流的工匠,會設計兵器,或許對煉鐵也有經驗,所以寫一段這樣的文字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你這樣的年紀,怎麽可能會這麽多東西,想到這麽深的問題,周謙、歸鳥都是朕認為傑出的高手,你除了不會武功,幾乎每一樣都比他們當年強,楊崇,你告訴朕,你究竟是什麽人?”
天子威嚴不可抗拒,楊崇能明顯感受到那種無形的壓力,但是楊崇的眼睛依舊清澈如水,平靜地說:“回聖上,微臣只是個工匠而已。”
楊廣盯了足有半炷香的時間,忽然發笑,說道:“朕感覺在你身上有很多秘密,這也許就是宇文恺選中你的原因,朕也看重你的才能,但是你必須絕對效忠于大隋,告訴朕,你還有那些隐瞞的,那些紙又是怎麽拿到的?”
楊崇不傻,太清楚說出實情的後果,那就是欺君和妖孽兩樣大罪,楊崇穩聲說道:“微臣對聖上忠心耿耿,沒有任何隐瞞,紙張是在康世元家茅房後面的一個牆縫裏發現的,微臣只找到這幾張紙。”
楊廣大笑道:“圓滿的說法,再說說你的打算。”
楊崇斟酌道:“如果紙張的事傳出去,各方人士應該在微臣經過的沿線尋找,估計歸鳥不是死了,就是藏在哪裏不會再動了,幾個月後,如果他們失去興趣,或許有助于歸鳥脫身。”
“那是歸鳥還活着的情況。”楊廣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歸鳥死了,不管你這紙張是真是假都沒有意義,不對,有意義,只有殺死歸鳥的人才會知道歸鳥死了,洩密的人未必知道。楊崇,既然你對朕是忠心耿耿,那麽朕相信你的能力和忠心,有兩件事你可以任意挑選,一是去負責兵械坊,每年提供給朕三千把佰刀;另一件事就是替朕想一個分解西突厥的方法。”
觀王楊雄在一旁瞠目結舌,自己這個堂弟果然是想一出是一出,多少外族人和來歷不明的人都在朝堂出入,一個楊崇,至于這麽刁難嗎。楊崇心中暗罵,這其實就是懷疑自己;楊崇再一琢磨,鋼鐵之事不可沾邊,容易被人栽贓不說,和那些控制鐵廠的豪門打交道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急忙道:“臣願獻西域之策。”
楊廣微笑道:“說來聽聽。”
楊崇問道:“聖上是要一個名聲,還是要真正的擴地千裏?”
隋炀帝楊廣不動聲色,觀王楊雄問道:“這有區別嗎?”
楊崇拱手道:“觀王,此中差別甚大。若是只要一張降表,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可以施展各種手段,離間、收買、利誘,但若是真正要擴地,則是要滅掉那些國,和中原一樣,建州立縣。”
楊雄笑道:“若是能如此,那是最好。”
楊崇繼續說道:“西域主要是三方勢力,西突厥、土谷渾、西域四十四國,我們必須分而化之,一步步來。在軍事上滅掉土谷渾,解除隴右等地的威脅;在政治上控制西突厥的形勢,讓這頭怪獸去和波斯、東突厥争利;在經濟上瓦解西域四十四國的各種聯盟,逐步蠶食,把一個個國變成一個個州。”
楊雄有些訝然,楊崇的年紀能有這樣見解實在少見,問道:“如何一步步來,紙上談兵可不行。”
楊崇坦坦說道:“首先是西突厥,現在的形勢對我大隋最為有利,處羅可汗面對鐵勒和東突厥的威脅,自顧不暇。統葉護這次來長安,就是石城牙旗的射匮有自立之心,讓統葉護帶着一份奏章來探虛實。”
楊崇這麽做是真正的逾制,先斬後奏,楊廣頓時有幾分不悅,沉聲問道:“什麽奏章?”
“微臣沒有看過。”楊崇小心回道:“依微臣的猜測,無論什麽奏章都應該是在試探,不在乎結果,只是看聖上有沒有拿掉處羅可汗的打算。”
楊廣和楊雄點點頭,楊崇的揣測和中樞的考慮一樣,射匮這時候不可能主動跳出來,和處羅可汗翻臉,但是楊崇後面說出來的設想和中樞完全不同:“依微臣之見,若是要控制西突厥,就不能在這件事做文章,還是要支持處羅可汗。在高昌等國沒有變為大隋的州縣前,我們必須保持和西突厥的結盟,建立一種長期的關系。”
楊崇沒有為射匮兄弟說話,楊廣很意外,故意問道:“幫助射匮就不能保持和西突厥的結盟,建立一種長期的關系?”
楊崇答道:“這種取而代之的手段長期使用,大隋扶持的可汗就會喪失感激之心,忠誠就更談不上,沒有這些,所謂的結盟不過是一張沒用的紙;還會造成另一個後果,以後無論東西突厥的貴族都不敢相信大隋的許諾和幫助。從目前而言,處羅可汗根本不可能東來,所以他在位時間越長,對我們越有利。”
楊崇的想法正好和高颎、裴矩制定的方案抵觸,楊雄問道:“你是不是認為處羅拿不下鐵勒?”
楊崇肯定道:“但是要換成射匮兄弟,鐵勒支持不到一年。即使我們不支持射匮,他還是會起兵的,不過這樣,他擊敗處羅可汗的時間最起碼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長。而我們大隋需要的就是時間。”楊崇記得,射匮當上西突厥可汗不久,鐵勒諸部就一敗塗地,乙失缽及其部落投降西突厥,其餘部落投靠東突厥。
楊廣和楊雄都曉得,楊崇說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時間是大隋最大的敵人。楊雄問道:“那如何對待統葉護。”
楊崇不好意思地笑道:“能不能封他一個大隋的官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