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遇襲
北周以來,由瓜州趨西北直達伊州的伊吾路成為第五條西域通道,伊吾路因為避開了敦煌城,所以玉門關也東移五百裏,成為一座孤城。現在的玉門關東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往伊州,傍山帶河,形勢險要,在山頂、路口、河口要隘都建有烽燧。上次楊崇随着長風車行的隊伍穿關而過,根本沒有心情和時間打量這座雄關。
現在不一樣,楊崇好歹也是使節,得知真有一個叫雙塔堡的榨場,在百裏之外的葫蘆河旁,是行商的歇腳之地,也算官府的半個驿館,楊崇就決定在逗留一天。史大千哭笑不得,但是毒龍客和獨狐延壽也想見識,史大千只好同意;史大千靠着李子雄的信,從邊軍中借來五十名騎兵,指揮隊伍走上岔道,來到雙塔堡。
葫蘆河古稱瓦亭水,河床蜿蜒曲折,寬窄懸殊,形似“葫蘆“得名。河寬有丈餘,河面上有幾處樹木搭成的浮橋,車馬都能過;過了葫蘆河,再走六七十裏就到了大道,路程反而近了很多。雙塔堡由此而生,一開始是純粹的戍地,逐漸變成現在的狀況,玉門關守軍五千,在雙塔堡裏戍卒不過五十人,由一名屯長負責。
楊崇他們一到,堡裏就顯擁擠,因為雙塔堡實在太小了,四方城,每一面不過長二十幾米,全堡不過二十四間客房。除非是攜帶着貴重物件,或是身份特殊,大部分的商人都是在堡外的平地上搭起帳篷過夜;今天在楊崇之前,堡內已經到了兩批貴客,只能給楊崇他們八間客房,五十名邊軍只能在堡外紮營。
楊崇當即決定,除了毒龍客,其他人都在堡外紮營過夜,獨狐延壽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滿,終究還是沒說什麽;屯長張巨面露感激之色,邊軍出動,不論是為商人護行,還是為官府出差,大多有另外一份收入,但這次因為李子雄的書信,純粹是苦差,楊崇要是再搞出什麽特殊對待,這兵真的是沒法帶了。
堡裏的貴客是長孫晟的弟弟長孫顯和河東裴家的裴翊,聽說有朝廷使節來到,自然過來拜訪;楊崇一聽裴家,心中長嘆一聲,不是冤家不聚頭。長孫顯五十多歲,保養得很好,一點看不出在沙漠中奔波過的痕跡,見到楊崇,淡然笑道:“楊大人,早就聽說你們使團了,沒想到這麽巧,我們也是去康國。走的時候可得和我們一起走,有官軍保護,我路上也就放心多了。”
大隋雖然提倡以官職論高低,但是民間依舊是以門閥的高低看人,楊崇不願惹事,無可奈何地答應着:“我正有這個想法,大夥一路不寂寞,也安全得多。”
裴翊也就二十多歲,中等身材,錦衣奢華,走進帳正聽見楊崇講話,鼓掌道:“這就好,這就好。”
長孫顯直截了當地說:“我們兩家帶着十來家商戶,共有三百多夥計、武士,原來還有些擔心,看見史大千将軍,我就什麽顧慮都沒有了,楊大人,一切你說了算。”
楊崇微笑着接過話說:“我是動嘴皮子的,出發後,一切行動由史将軍安排。”
史大千和獨狐延壽心中暗贊,楊崇別看年輕,就是心态好,看見裴家的人,一點異常的神情都沒有,有前途。史大千也曉得情況很蹊跷,三百多人在路上要動手,楊崇和自己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史大千笑道:“楊大人,別被他們騙了,長孫家和裴家在西域可是橫行無忌的。”
楊崇立即領悟到,裴翊是裴矩的族人,和裴震的關系還是比較遠;史大千曉得自己和楊崇得罪不起長孫顯和裴翊,明天肯定是同行,立即開始詢問随行商戶的情況。商人一個個喊進來,問完話再出去了,等全部情況摸清楚,史大千便要各商家共出二百人,組成了一支護衛隊,由自己統一指揮。
楊崇趁着天色沒黑,和長孫顯等人在榨場游逛了一遍,雖然不是官方的交易日,依舊有各族商人在交易,楊崇暗暗數了下,超過兩百個鋪位。看毒龍客等人散開,楊崇沿途找幾個胡商問了下價格,對長孫顯說:“知好壞,論遠近,辨貴賤,做一個商人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這是明朝大商人沈萬三的名言,在淘貨為主的文物行當尤為流傳,楊崇順口說來,長孫顯吃驚不小,沒有多少年生意場的打滾,是無法有如此深刻的體會。長孫顯想起楊崇是南海人的說法,試探道:“楊大人不愧是商賈世家,此話精辟,入骨三分。”
楊崇聽出長孫顯的用意,颔首道:“家中原先是做海商的,可惜我沒有興趣,讓家業凋零。”
長孫顯不以為然地笑道:“楊大人現在已入仕途,那點生意算不了什麽。”
Advertisement
兩人相視,撫掌大笑,弄得一旁衆人莫名其妙。
第二天,大隊人馬渡過葫蘆河,走了兩百多裏路,就看到一望無際的荒原。荒原上多得是石山,有的聳天而起,有的也就二三十米高,都是一樣的特色。山上幾乎看不到什麽樹,岩石因為長年風蝕,犬牙交錯,看上去多是殘丘蝕柱,千姿百态。車隊在荒漠中慢慢行走,迎面沒有遇見一支商隊,顯得那麽孤單和渺小。
突然,遠處傳來觱篥聲,此起彼伏,不多時,兩千餘騎從四面集結而來,有騎駱駝的,有騎馬的,都雜衣覆面,手揮長刀,背負弓矢;一面大旗在風中飄揚,旗上繡着一個巨大的狼頭,商隊中早有人驚呼:“赤金突厥。”
吶喊聲越來越近,在滾滾的洪流面前,商隊仿佛就是一群等待屠宰的羔羊,正等着即将落下的一刀;炙陽如火,生命似乎脆弱到微不足道。史大千指揮商隊迅速占據了最近的一個小山坡,命令單福等人各自約束隊伍,張弓以候,自己一人提長刀,大呼着迎下山坡;史大千遇見沖在最前面的敵将,手起刀落,一道白光閃過,就把對方砍下駱駝。
史大千随即突入敵陣,趁着敵軍驚愕之際,左沖右突,人馬仆地,轉眼殺三十多人。楊崇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真實的場面,雖然一再贊嘆史大千真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雙腿仍然哆嗦,站立不定。史大千又斬了兩名敵将,才掉馬回頭,殺出重圍,還有五十餘騎鼓噪追來;護衛隊一陣箭雨,對方折損大半,剩下十多人才倉皇而退。
史大千回到陣地,接過旁邊人遞過的水囊,大口喝了幾口水說:“換一匹馬,等會我再沖上一陣。”
不到半炷香的時間,敵騎再次呼嘯着而來,沖在最前面的五百人骁勇整齊,一看就知道是軍隊,單福對張巨統帥的邊軍笑道:“弟兄們,準備好,別墜了你們的名頭。”
邊軍五十人騎已經全部換上铠甲,從馬铠到人的頭盔面具聯成一體,只有雙眼和手握馬槊的雙手露在外面,張巨點點頭,五十騎轉移到側翼,護衛隊成員迅速各自進入狙擊陣地,動作幹練,氣度鎮定。裴翊拍拍楊崇的肩膀道:“不用擔心,各家部曲都是府軍中百戰老兵,以一當十沒有問題。”
果然,這些老兵射出來的箭幾乎每箭必中,對方由于向上射,準頭差了許多,當前面騎兵沖過五百步時,僅剩二百多人;張巨率領五十騎旋風般地殺出,人人盔明甲亮,雙方短兵相接,赤金突厥一方連輕騎兵都算不上,倒下百餘人後,潰散而去。但是後面的突厥軍做好了準備,號角催促中,駝鈴亂響,騎馬的戰士分向兩側,四百匹駱駝結成了一個防禦的陣勢。
張巨看敵人做好了禦敵準備,曉得赤金突厥在人數上依舊占着巨大優勢,率領五十騎緩緩地退上山坡。楊崇看史大千深吸了一口氣,正要詢問,單福忽然叫道:“他們撤退了。”
楊崇舉目一望,只見敵騎突然呼嘯而去,迅速分成一股股小隊,消失在荒漠中;衆人驚喜中,充滿了疑問。正北方傳來疾如驟雨的號角聲,一支騎兵出現在天際,一個點,逐漸放大成一條線,一支隊伍奔馳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