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懷才誤此身
二人再度相見,卻是在五年之後,彼時和珅已然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馮氏,承襲了三等輕車都尉的世爵,被擢拔為三等侍衛、補粘杆處侍衛。
比起先前他與和琳連飯都吃不飽的景況,無疑好上太多。
這日,和珅與其餘幾名侍衛從禦景園上下來巡視,就見幾名武将順着禦道一路向裏疾行。
“站住。”和珅那隊的領班侍衛按例攔住他們。
為首那人一回頭,和珅瞬間認出了他——此人便是從前在武英殿外為難自己的少年。可如今對方官服上那張牙舞爪的獅子昭示着,不過十六七歲年紀,竟然便已是個正二品的武官!
那少年龍行虎步,眉宇之間滿是睥睨之色,他只淡淡地掃了一眼他們,便有品秩低一些的武官上前解釋,“好叫諸位知道,我等是從金川回來的功臣,皇上要在養心殿召見我等,此為诏令。”
和珅心頭一震,這般得志的少年,滿朝文武他也只能想起一人——孝賢皇後家的福康安。
冤家路窄。
福康安似乎也已留意到了他,瞥了眼他的服色似笑非笑:“阿爾都,你魂牽夢萦的那個美人在這兒呢。”
阿爾都愣了愣,定睛看了看和珅,笑道:“人生何處不相逢,想不到竟然在這裏碰到你了。怎麽,讀完宮學了麽?可參加了科考?”
這阿爾都雖是個老好人,講話也從不過腦子,假設和珅真的科考中舉,以他滿洲正紅旗出身,何苦回宮裏做侍衛呢?
和珅心中苦澀,面上還是一貫的和柔謙遜,“下官不才,己醜年考的科舉,可惜名落孫山,讓大人們見笑了。”
滿人尚武,本就不如漢人在詩書中浸淫千年,落第也是常事,阿爾都笑着勉勵道:“你且好好辦差,日後自有你的前程。”
他這話說的很是托大,可他們這些一開始就能做禦前侍衛的滿蒙青年個個出身八旗勳貴,眼前這阿爾都的祖父仿佛就是個不入八分輔國公。
和珅點頭稱是,阿爾都又問道:“你可娶妻了?”
和珅悶聲道:“下官亦是乙醜年娶的妻。”
Advertisement
“哦,娶得是哪家的格格?”
“內務府漢軍鑲黃旗馮氏。”
阿爾都仍覺得有些陌生,一旁福康安不耐道:“怕是和馮英廉有些瓜葛,以及阿爾都,你是活的不耐煩了麽?皇上還在等着呢,你與他啰嗦個什麽勁,誤了時辰,是砍你的腦袋還是砍我的?”
阿爾都趕緊噤聲,福康安又看了和珅一眼,“一副好皮囊,再加上張巧嘴,爺看你日後前途無量,只小心做人,莫行差蹈錯的好。”
說罷,也不待和珅反映,便帶着幾人匆匆走了。
此時衆人看向和珅的神情已有些異樣,因他平日裏就和柔處世、上官沒一個不喜歡他的,如今竟又認得福康安這般人物,可見其是個攀慣了高枝的,不少人神色已帶了些嫉恨鄙夷。
和珅咬了咬牙,心中酸楚憤懑嫉恨可是三言兩語能道得清的?可一看周遭衆人看熱鬧的神情,雲淡風輕地笑道:“從前在鹹安宮學見過那位爺,不過匆匆一面,竟還能記得我,是我的福分。”
衆人一陣戲谑的大笑,繼續巡邏不提。
和珅忍不住回頭看了福康安等人遠去的身影,舉頭看看紫禁城四方天上密攏而來的烏雲,陡然之間想起從前在宮學時,先生們勉勵自己的漢詩。
那日晚上回去,他将自己鎖在書房裏,将李太白那首上李邕反反複複地謄抄了百餘遍——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彼時他與福康安均未想到,這個家世不顯的三等侍衛,竟會那麽快便青雲直上。
乾隆三十八年,和珅轉任銮儀衛校尉。乾隆皇帝喜禦小辇,禦辇駕騾,他們這些銮儀衛侍衛就必須在旁随侍,确保禦駕周全。皇帝幸山東時,正好是和珅侍辇旁行,再好春光,看久了也是無趣,皇帝目光稍一停頓,便留意到身旁這一風姿卓然的小侍衛,與自己子侄一般歲數,心中難免生出幾分親近之意,便問和珅出身科舉等等,見和珅談吐得體大方,随口便點他背孟公綽一節。
先前和珅說他落第,皇帝也未對其有何期許,但凡能背出來便不錯,不料和珅從“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開始,洋洋灑灑、矯捷異常,連個頓都未打。再問文中之意,也是頗有見地,遠勝常人。
于是讓周遭諸人均不可思議之事,便這麽發生了——一回到京師,上谕便到了,命鈕祜祿和珅任管庫大臣;隔年和珅擢為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再升為禦前侍衛,并任命正藍旗滿洲副都統;翌年正月,和珅任戶部右侍郎,其擢拔速度之快,大清開國以來前所未有。
福康安此三年也未閑着,從噶爾拉山到羅博瓦山斯東寨,再到噶爾博山烏圍寨,俘獲索諾木及全家,平定大小金川,得封嘉勇巴圖魯。
正月過了,福康安才得以回到闊別近三年的京師。
一回京師,接了封賞,便是新的任命,他由戶部右侍郎轉為戶部左侍郎,戶部右侍郎由和珅接任。
“鈕祜祿和珅?”福康安不知為何,第一時間便想起那個卑躬屈膝、眉宇柔和的美貌少年。
“正是。”他二哥、和碩額附福隆安常在禦前行走,對朝務極是谙熟,“此人三年內便從一三等侍衛成了一品大員,聽聞聖上有意讓他行走軍機,這速度唯有阿瑪可與之相比。”
福康安一哂,“他也配與阿瑪相比?”
頓了頓,他忽而沉吟道:“此人我是見過的,确是個奸猾之人,倘若只會溜須拍馬,聖明燭照,也不會重用至此。我擔心的是……”
“什麽?”福康安自小養在皇帝身邊,對皇帝的脾性摸得一清二楚,故而福隆安對他之言從來深信不疑。
福康安緩緩道:“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