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猝不及防
東元822年。二月。
邊關傳來消息,北突厥派十萬大軍向軒雲國進發,領兵之人是阿史那染烈。
與此同時,北突厥的使者也到了大興城。
朝堂之上,北突厥的使者拿出一疊公文呈上,口中還振振有詞道,“尊敬的軒雲國陛下,本國王子此番帶兵前來,并非要與貴國産生沖突,還請陛下不要誤會。染烈王子自從上次見了貴國的一位臣子後,便夜不能寐食之無味。此次前來,只是希望能與貴國和親,以鞏固兩國友好之情。”
軒宗帝聞言後冷眼嘲笑道,“朕倒不知何時與北突厥有過‘友好之情’,自開國以來,我□□和貴國似乎一直處于緊張的備戰狀态。”
使者繼續道,“若軒雲陛下您同意此次和親,北突厥定當保證有生之年與貴國友好發展互不侵犯。”
軒宗帝嗤笑道,“好一個友好發展,阿史那染烈帶領數萬人此刻正在前往我軒雲國的路上,貴國不會是以為我軒雲國的人都是傻子吧?”
那使者站直了身體,一本正經道,“王子說,像許将軍這樣的美人,不多帶點侍衛護送,怎能放心?”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
雖說亂世之下,男寵之風盛行,可如此番公然挑釁他國尊嚴之事,這阿史那染烈,未免太過狂妄。
許天恒在聽見此話後怒火中燒,手指關節被捏的咯咯作響。
使者忽然想到了什麽,充滿了底氣,繼續說着,“尊敬的陛下,不知如果用軒雲國全國上下的百姓安危交換許天恒,如何?”
意味深長的一句話,軒宗帝沒有開口,等着他說完。
“貴國在大興城內建有水井58口,周圍的安定城、奉天城、容城還有各大大小小的城池,算下來共有386口水井,主要河流16條,次要水域26方。這麽多的水,要是都被□□污染了……”
軒宗帝此刻已經面色鐵青。
竟然對軒雲國的情報了如指掌。
可在場的人誰不知他們的皇帝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人,如此要挾軒雲國,讓一國之主如何受得了。
立刻下旨緝拿了使者。
若不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恐怕北突厥的使者此刻已經是死人一個。
許天恒幾步上前,“啓禀聖上,北突厥實屬欺人太甚,臣請命,願帥軍前往軒雲國北方邊境奮力抗敵。”
軒宗帝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精銳的光芒。
下了朝之後,方海塵去了觀文殿。
“陛下,北突厥不會無故進軍我軒雲國,此舉怕是有埋伏,臣願請命随同許将軍一同前往抗敵。”
軒宗帝搖了搖頭,沒有看他,道,“北突厥對我國情報了如指掌,一定是混入了細作。若是真的叫他們在我國的河流水域裏投上□□,可謂軒雲國一大災難,朕給你十日時間,務必将這些隐患查出,一網打盡。”
方海塵神色淡然道,“臣早已在數月前将這些事連同江州的事一同解決,北突厥之所以對我國了如指掌,關鍵在于被處死的縣令之子吳世鋒。此刻我軒雲國要擔心的是邊境那百萬大軍。倘若邊關被攻破,之後便可長驅直入,直搗皇城。屆時,我軒雲國恐國不久矣。”
軒宗帝皺緊眉頭深深打量着方海塵,唇邊蘊着幾分不明含義的笑,道,“朕的好弟弟,你究竟是有多強大?若非父皇臨終前你的那番誓言,還真叫朕擔憂這軒雲國是不是已經是你的囊中之物。”
“臣不敢,臣本家姓方,并無皇室血脈,這天下也絕非臣的追求,得了天下又怎樣,那消失的母愛父愛,卻回不來。”
“方海塵,你!”
軒宗帝此刻已是怒火中燒。
……
方海塵離開了皇宮之後徑直去了定國将軍府。
除夕夜後,兩人默契非凡。
一切和以前一樣。
不提,不擾。
既然看不到未來,不如不要開始。
卧房中,許天恒為來的翩翩公子倒上一杯熱茶,望着那張多日未見的臉,竟恍然覺如隔世。
心情不由大好,言辭溫柔道,“海塵多日未見,似乎越發清瘦了。”
随後又覺不妥,輕咳一聲道,“石梅城應該還有守城将士三萬,配上軒宗帝派給我的三萬大軍,總要好過當年用五萬士兵攻打波爾國。”
方海塵卻因為許将軍那一句關心的話,又猛然巷道除夕夜的那個意亂情迷的吻,不禁面色紅潤。
卻假裝若無其事将那句莫名其妙的關心忽視,淡然道,“總兵六萬,只夠守,不夠攻。如果他想讓你繼續進攻北突厥呢?”
許天恒垂下眼眸,“這……”
“若阿史那染烈是帥兵十萬前來攻打我軒雲國,那此刻北突厥境內定是兵力不多,軒宗帝野心如此之大,怎會只是讓你僅僅擊退敵軍那麽簡單?”
許天恒一時間竟無話可說。方海塵說的不錯,若軒宗帝在自己擊敗敵軍的時候突然給自己來了一道聖旨告訴自己收複北突厥,那這幾萬兵可真是不好辦啊。
六萬的兵,攻打波爾這樣的小國還好說一點,雖然攻打北突厥不用擔心其他國家的援助,但是北突厥近幾年發展昌盛,國家作戰實力如何一直是個未知數,此戰,恐怕沒那麽簡單。
就在兩人商議之時,突然門外傳來了一個公公的聲音:“聖旨到,許天恒接旨。”
聞聲出門。
“近年北突厥猖狂至盛,為保軒雲國國泰民安,現令定國大将軍帥軍擊退北突厥,北突厥舉國入侵,此刻城裏定兵力虧空,若能使他國不複存在,朕願軒雲久盛不衰。”
許天恒跪謝接旨。
果然,這軒宗帝言外之意是要自己滅了北突厥的。
石梅城城樓上,一名叫高齊的統領,死死盯着遠處。再過幾日,北突厥的大軍就會襲來,而朝廷,不知究竟給石梅城派了怎樣一個将領,此戰若是失敗,軒雲國的歷史或許将被重新改寫。
“傳令下去,不論如何,死守石梅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一旁的另一個副統領何臨生開口道,“高大人,朝廷會不會不管我們了?”
高齊神情凝重的盯着遠方,道:“不會的,石梅城軒宗帝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這個城池若他放棄了,那便是放棄了一個國家。只是現在,不知道派來支援的人是誰。這場戰争,能打贏的我想只有一個人了。”
“大人說的是……”
“滅了波爾國的定國大将軍,許天恒!”
……
破曉時分,朝陽散射在北方的烏克浒平原之上。原本牛羊成群的草原,現在卻靜的出奇,靜得讓人心慌。這一切,似乎并不是什麽好預兆。
突然,一把利箭劃破長空,草原的北方出現了黑壓壓的一片軍隊。而此刻,石梅城的将士們也全部蓄勢待發,眼睛死死盯着北面不久之後就會到來的軍隊。
本來軒宗帝是放了北突厥的使者回國的,豈料在路上的時候,使者無故遇刺身亡。之後阿史那染烈放出話來,說軒雲國不守道義,斬殺友好使者,如今其要即刻進軍軒雲國,替天行道。
不過多時,戰鼓雷鳴,兵臨城下。北突厥數千名打頭陣的山岳城牆兵呼喝着擁着雲梯湧上石梅城的城牆,頭頂是一柄柄長箭呼嘯而過。碎石從城樓落下,北突厥的士兵被砸中半空落下摔死,卻絲毫沒有阻擋其餘士兵的濃濃殺氣。甚至連滾燙的熱油潑下,那些被燙的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的将士,也依舊不能阻擋的了北突厥殺戮的步伐。
皮肉焦灼的刺鼻味道混合着血腥味,無不讓現場的每一個人作嘔。
高齊拼命的斬殺着爬上來的敵軍,怒吼着:“弟兄們,殺!”
此刻所有人的腦子裏,都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阿史那染烈站在北突厥的指揮臺上,冷冷的看着眼前疲憊的石梅城,“将士們,敵軍無力支撐此戰,拿下此城,勝利在即,覆滅軒雲國!”
何臨生忽然想起,石梅城東邊有一條路,若現在能有餘下的軍隊能從那條路抄過去攻擊北突厥的側翼,說不定此刻的戰局可以扭轉。
可是,現在誰能抽身去呢?
突然,高齊睜着猩紅的雙眼吼着:“老何,再這樣下去,真的要守不住了。你在這守着,老子出城和那幫孫子拼了。”
何臨生剛想說什麽,只見高齊一個轉身大喝一聲:“将士們,上陣殺敵!”
萬餘士兵手持鋼刀在高齊的帶領下殺氣騰騰的向城門奔去。
城門大開,瞬間血濺三尺,人仰馬翻,所有人都殺紅了眼。
殺。
只有殺光了眼前的這些敵人,石梅城才有可能平安,軒雲國才有可能無事。
高齊帶領着數萬兵馬一點點殺出城外,一個北突厥的士兵被他砍去了腦袋,身體卻依舊死死抓着自己不放,随後一柄鋼刀從身後刺入了他的身體。何臨生在城樓上看着這一幕,心髒都快碎裂了。
高齊憤怒轉身,一刀砍死了身後偷襲他的敵人,終于無力支撐跪在了地上。
那一刻似乎世界安靜下來了。
身邊的厮殺,怒吼,似乎都離自己很遙遠。
何臨生拿起□□奮力的射向高齊身邊的敵人,聲音悲怆:“高大人!”
高齊還在拼着自己最後一絲生命,揮舞着手中的刀砍向身邊敵軍兵馬的腿。就在又有一把刀要砍向高齊的時候,一支羽箭穿過敵人的身體,戰場的東方,出現了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六十五個人,身後跟随的是數萬整齊的隊伍。
何臨生看着東邊突然出現的援軍,欣喜若狂。
北突厥的軍隊被這突然絞殺的軍隊沖擊的失去了最初井然有序的陣型。軒雲國的援軍鋪天蓋地般襲來,最前面的那支六十五個人組成的騎兵隊像一柄利劍直插敵人要害。領頭的騎兵将地上的高齊拽起,甩到自己的馬背上。
高齊一愣,這人并不是許天恒。難道軒雲國還有第二個如此骁勇善戰的将軍?
可是奇怪,為什麽這明明是血肉紛飛的戰場,這人身邊卻散發着淡淡的清香。
雕翎戎裝的領頭人身先士卒,一路厮殺到石梅城下。随後抓起高齊,踏着馬背輕功躍起,落到了城樓之上。
高齊只覺得,救他回來的這個人,像個出世的谪仙一樣,他能想到的用來形容這個人的詞語,就只有兩個字,優雅。
此刻,這個人對何臨生說:“速速送他下去醫治。軒雲國左丞王方海塵,奉旨作戰。”
在場的人立刻腹诽着,方海塵?軒雲國派來支援的人竟然不是定國大将軍許天恒。這方海塵剛剛雖然顯示武功了得,可是眼下這以少勝多的戰役,他真能行嗎?
方海塵沒有理會身邊人的目光。轉身面向城下數萬士兵,揮舞起了他的手臂。這是戰争的指令,他知道,他的軒轅六十四騎能看到。
北突厥的士兵終于開始亂了起來,軒雲國的軍隊在方海塵的指揮下,勢如破竹,馬不停蹄将北突厥的軍隊一點一點抹殺。
作者有話要說: 前面波羅奢花那幾章,用兵數量不對,古代似乎沒有那麽多兵。
所以已經改掉。
希望各位讀者大大不要介意。
另外,本文正式更名為亂世塵緣。
因為發現好像末世寫的是喪屍類的是不。
明天繼續更新。